《农门长嫂富甲天下》第539章


在外的日子过得很开心的,没料到皇祖母殡天了。
对这个皇祖母,苏启民印象中倒没有什么感情。
特别是她曾经护着陈家算计小穗,所以他也就没有给他好脸色的。
皇家没亲情大约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在屡次算计之下,亲情变得冷漠无比。
回到京城,母后抱着自己又是一阵痛哭。
是啊,这些年,最苦的莫过于母后。
四弟早已经成了一名武将,曾经自己也想让四弟去争取,哪知道他根本不感兴趣。
一家人在一起倒不失为乐趣。
陪着母后用膳此时多想父皇也能来坤宁宫。
母后却说不用等。
话语是淡淡的,眼里却流露出浓浓的失意。
后宫之中,这样的事总是很多。
父皇年过半百了,居然还是保持着多情风流的习性。
苏启民作为儿子又能说什么呢?
只有一点,他告戒自己永远不要伤了小穗的心。
在京城守孝,对一个没有威胁的王爷对一个傻子皇长孙,谁也没有将他们当一回事。
没料到,父皇身子骨却越发不好了,最后干脆封了东东为皇太孙。
也就是说,他避开了所有成年皇子可能继承的这种可能性,直接将皇位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东东。
而且,东东此时还是一个傻子的身份。
顶着朝野的压力,父皇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父皇说之所以交给东东,是因为东东身后有自己。
苏启民感激不已!
有好几次,他都想要告诉父皇东东的真实情况,可是又怕他怪罪。
就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父皇再次昏迷不醒。
这一次再没有上次幸运。
父皇躺下再没有起来。
二皇子和贤妃趁机作乱。
是四弟苏启亮带着父皇的秘密手谕拿下了二皇子,扫除了这个最大的毒瘤,扶持东东上位。
父皇就像一坐明灯,做好了指引。
东东上位朝野一片不服之声。
哪知道,这孩子还真是打破常规。
一上位就面临着财政赤字,每一个折子都是要银子。
这些人是有意而为之,是少年时看傻子皇帝的好戏。
东东果然中计,大呼不想当皇帝。
自己只好耐心的指点了他。
让人没想到的是,岳母却以贺礼为名送了东东一大笔银子帮他渡过难关。
苏启明这个太上皇当得也不轻松,儿子时不时的就要撂挑子,自己就要指点他。
其实,以东东的本事哪有搞不定的事。
结果这小子说他当皇帝完全就是替自己当这个苦差事。
别人为了上位是赔上了身家性命,他因为父皇的偏宠以傻子的名声当了皇太孙登基为帝,居然还在这儿说七说八的。
苏启民面对儿子的无理取闹也只好忍。
多次上朝后不按常理出牌的东东将文武大臣收拾得服服贴贴的。
苏启民面对这种情况哭笑不得。
让世人没想到的是,东东还要打南冥。
什么都没有,却是要打仗,这让文武百官再次感觉到他们的皇帝是傻子。
东东却是一意孤行,短短几个月就拿下了南冥。
这下的情况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苏启民却明白,这当中岳母邱氏占的功劳却是至高的。
她是一个机智过人的女人,居然会借种子的问题大做文章。
打南冥东东是捡了不少便宜的。
东东从来就不是一个安份守已的皇帝,时隔不久他又打北炎。
北炎可是一块硬骨头,没个三五年是打不下来的,最为关键是国库空虚。
文武大臣说打下南冥偶然,打不下北炎是必然。
东东却是一意孤行,他就是一个字:打。
皇帝做事,一意孤行,这让文武百官都头疼。
苏启民知道,东东的底气都来自于他有一个好姥姥。
岳母大手笔的给了东东三千万两银子,那是她用脸面去借的。
其实,苏启民明白,只有岳母才有那个本事,不是人人都能借得到钱的。
东东将正通钱庄交了出去,他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知道钱庄在皇家手上只是给了别人生财的机会。
☆、第七百三十章苏启民番外四
东东拿下了北炎,封了胞弟为卫北王。
苏启民对此深感欣慰。
天家手足相残是常有的事,他与四弟之间没有这种龌龊事,东东与团团也是相亲相爱的。
苏启民觉得真正像一家人的当数欧阳府第。
岳父之前驻守云中郡,回京之后也是东奔西走的。
府邸的事都是交给了岳母。
一介女流之辈,她将整个将军府子女教育得相当的好。
特别是听小穗说了将军府的家规后,苏启民感慨不已。
堂堂皇家,说得至高不无上的,内里的龌蹉简直不堪入目。
比起将军府,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都说恨不生在帝王家,其实,是恨错生在帝王家。
若是寻常人家,他也可以这般定下家规,也可以当一个严父。
可是,他不能插手儿子的事。
他知道东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虽然父皇曾经说过要让自己辅导他,但是,东东不是真正的傻子。
他根本用不上自己,所以他选择了带着小穗跟随团团去了北炎。
一是弥补遗失的亲情;二来团团年纪本就很小,要让他独揽一方大权责任不轻。
苏启民将自己在所学的政务全都交给团团,同时也不停的向他灌输着君臣父子手足亲情。
一方面,他想让团团有本事独撑大北炎,另一方面也怕团团野心壮大了给东东找麻烦。
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人父的苦衷只有他自己清楚。
倒是小穗不以为意。
她说团团是小禾和明月光养大的,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没有权势相争的淡定从容。
苏启民直到团团能独撑政务了,就带着小穗去拜访师傅。
师傅好像重来不管自己是谁,一点儿没问过自己的出生。
有时候,苏启民觉得名利于自己其实也是一个累赘,像师傅这般潇洒自在才是真正的人生。
苏启民和小穗在江湖行走,成了一对侠义英雄。
路见不平一声吼,无论是政事还是江湖事,该出手时就出手。
苏启民由此还获得了一个独臂大侠的称呼。
东东听说老爹干的这些事后抿嘴笑了。
明明有着太上皇之尊,什么事一呼百应,他却不这样享受而是选择用武力解决。
原来自己私下里喜欢和虎子打斗全都是因为他们传给自己的。
苏启民曾经听人说过皇帝就是一叶障目,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什么事都被文武大臣左右。
他之前还不太相信。
和小穗一起游走江湖,才发现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地方强绅无数,还有官官相护。
苏启民被一个小小的县令强取豪夺的事气狠了,直接上前就想砍他的头。
还是小穗给拦住了,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有什么事交给他的上峰。
结果,那蠢驴说上峰是他姐夫。
这坑姐夫的货,小穗乐得不行,然后直接派了绿萝去找了知府,拿了腰牌亮了身份,一锅给端了一窝蜂。
直到关进了大牢,那知县和被他坑的姐夫都还有点蒙。
苏启民也是气不过了,还跑到了大牢去问侯。
“你不是说你上峰是你姐夫吗?”苏启民让人搬了张凳子坐在面前慢条斯理的说道:“我说你怎么这么蠢啊,你多大点官,你姐夫多大点官,值得你这般羡慕?”
那县官瞪着苏启民不语,他就不明白了这个独臂的中年男子是个什么来历,居然将五品官的姐夫都给送了进来。
“你知不知道,我儿子还是皇帝呢,你看我得瑟过吗?”苏启民这一招是跟着关嬷嬷学的,要么不动,一动就让对手没有还手之功。
“你大逆不道,你侮骂皇上,你罪该万死,诛连九族……”那县令仿佛逮着了救命的稻草拼命大喊他要举报,他要立功。
小穗看他撕心裂肺的样子真是动了真情赤胆忠心一般。
无奈狱卒也罢牢头也好,全都是充耳不闻。
“你们都是死人吗?”县令气得咬牙切齿,这些人曾经是他的手下,曾经对他一呼百应点头哈腰的:“你们没听见他乱说话吗?”
听见也当没听见。
“我说你瞎嚷嚷什么呢?”苏启民脱下自己的鞋子塞进了他的嘴里:“太上皇的鞋子让你闻也是香的。”
不得了,自称太上皇,那县令取下鞋子顾不得臭,大叫牢头大名让人将苏启民逮捕了立大功。
“你别废劲儿了。”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