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第267章


三婶没想到竟是这么个收场。当下脸上便露出气不过的表情来。但是在看到老太太的表情之后即便心有不甘,还是嘟囔似的像这边道歉说了句:“对不住!”说过之后立马对上老太太,道:“流儿躺在地上许久了,现在还未醒。赶紧找个大夫罢!”
杨善嘴角一勾,道:“这地方偏僻。没有大夫!”说着扬声道:“来人,送三爷一家就医。”竟是直接下起了逐客令。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杨善可不管这些人怎么想的,反正今天杨善赶人是赶定了。
杨善这一出自然让在场的不少人都皱了眉头,杨善只当做没看见。也不顾三婶气的发抖的模样。送了那边的三人之后,杨善环顾了四周,道:“今日天色不早了。诸位便在这留宿一晚罢!只是寒舍不大,少不得诸位要挤一挤了。”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也听出来杨善话里话外赶人的意思。这时候一直没有作声的男客开口道:“安宁,你从哪里找来这么个不懂规矩的丫头?这里在场的哪人个不是她的尊长?竟然这般目中无人!”
不等陆安宁回答,杨善便轻笑一声接过话道:“杨善向来有话就说,多有得罪之处还请这位客人见谅。”杨善将客人二字咬的很重。
客人,总有走的那天吧!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要还是死皮赖脸的留下来,那杨善可就没招了。嗯,杨善没招了,不代表刘氏与陆安宁两人就没招数。
就像刚才说的,杨善是个直性子,弯弯绕绕的事情杨善不擅长,所以也只能来硬的。今日这件事是他们没理在先,杨善可不就顺杆子爬了?
眼见又有其他人要说话,杨善直接开口道:“时辰不早了,我还要回去照看孩子!恕不远送。”这话自是对着三婶一家说的,然后又看向刘氏道:“姨娘,爹酒喝多了,起夜怕是要找人的,我送您回去。”
刘氏也站起来,对着众人微微一颔首,对陆安宁道:“你安排两个驭马之术好的人送三位去镇上。”说过之后也没再等众人开口便拔脚就走。
后面的事,自然不用刘氏交代了。杨善与刘氏等人出来后,刘氏难得在杨善跟前露出笑脸,道:“今日你做事有些莽撞,以后万不该这般胡乱行事。”
杨善知道刘氏心情好,所以丝毫不避讳,肆无忌惮的说:“吵的我头疼,我便不想留他们。”说这话还是客气的,这群人明明可以在宝宝满月赶过来,偏偏非要错开。过来后也没听这些人提过一句给宝宝带了礼,摆明了一毛不拔,想过来占便宜的。
“姨娘,这些人啊就不能惯着她们。给他们点眼色就会开染坊的主,对付她们脸皮厚比什么都管用。”杨善说着继续道:“我是农家出来的,最会做撕破脸的事了,姨娘以后有什么事抹不下来脸,尽管找我便是。”
杨善说的可是真心话,过日子不就是一家人过日子么?看外人脸色做什么?杨善最讨厌那种:在外面和善的跟什么似的,受了气也忍着,回到家了却把一肚子怨气带回家,对自己家人发泄的那种人。这种人你说说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在场的人都被杨善的话逗笑了,杨善也没觉得不好意思,继续道:“今天这一出也不知道能不能赶走这些人。要是不行,便让丰文姑娘她们去闹罢!正好她们不是缺银子么?丰文姑娘受了伤,收点医药费是应该的。”
刘氏终于没忍住,扑哧一声,便大笑起来。笑了好半晌才慢慢停下来,然后抹了一把眼角笑出来的眼泪,道:“你放心吧,有安宁在,他定是有办法叫那些人搬出去的。”
杨善撇撇嘴,道:“他有办法有什么用?爹是个要面子的,只怕知道了要说我们的。”
这也是刚才杨善将仇老爷请走的原因。仇老爷好面,要是他在,听到杨善这么给她落脸,肯定要生气的。仇老爷一向都是这样,无所谓清醒还是酒醉。
刘氏闻言也是轻叹一声,然后道:“这个无碍,老爷喝醉了,明日一早就说是他自己说应承下的便是。”
这次倒是换杨善一愣,还……还可以这样啊?早说嘛!白担心了一场。
将刘氏送回去后,杨嬷嬷也没再跟着杨善,杨善与杨慧姐妹二人便往自己的院子走去。路上,杨慧忍不住感慨道:“本来想着不要艳羡你,但是今日你又是让我心悦诚服。”
杨善噗嗤一笑,道:“心悦诚服我脸皮这般厚是吧?没办法,家里都是脸皮薄的人,我要再不开这个口,看着鸠占鹊巢吗?”认祖归宗是一回事,但是没说认祖归宗后还要将人当老爷伺候啊!
杨慧讲不过杨善,不过还是有些替杨善担忧道:“不是说有避讳的人么?你今晚这般得罪人,也不知道会不会……”
杨善摇摇头,道:“这个便没我什么事了。既然刘氏与安宁都与我站一边,我还怕什么?”怕就怕家里人心不齐,如今既然齐了,也没什么好怕的。左右一个不好客的称谓呗,还能有什么?再说了,也是他们失礼在先,咱们能站得住脚。L
☆、第三百一十一章 赶人
确实如杨慧担忧的那样,来的人之中有得罪不起的人。但同样的,杨善也没说错,有陆安宁在,他倒是在杨善她们走后,好好的善了后。
说起来,今日这件事怎么算也算不到杨善这一家子头上。那被摔晕过去的三爷,也不是大刘氏故意为之,有心人都看在眼里。真要算账也是个无心之失,再说,也是那位三爷欺人在先。
那三婶看着就是个不好相与的,但是他儿子遭受了这么大的委屈,那三婶的反应却是有些太过平淡。说起来这个也是众人过来寻亲的原因:那三爷在一家人还没想着过来的时侯,因为同样的问题,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至此一家人才被罚了重款,千里迢迢来到这边寻求庇佑。这也是杨善想着的他们错开仇毓的满月席的原因。主要是这么多人,仅仅是盘缠就够紧了,哪里来的余钱备上好礼?
众人有前车之鉴,自然明白方才杨善与她身旁的婆子没有说谎。过来的这些人因为这位三爷日子过的这般凄苦,今日见他又故态复萌,将他打一顿的心思都有了,还怎么会帮他?
这位婶子就是想到了这点所以才不敢将事情闹起来。她这般模样,杨善看在眼里、刘氏看在眼里、陆安宁也看在眼里。而杨慧则是因为心中有事,所以才没有想到这点。
杨善一行走后,陆安宁丝毫没有改变决定的想法,一言不发的看着家丁将那三爷一家三口请了出去,而他们的女儿,陆安宁却是没有再动了。
请走了那一家三口,陆安宁又开始面对众人。依旧是杨善方才做的决定,陆安宁道:“寒舍简陋,今日诸位便只能挤一挤了。”
陆安宁的话说完,一直没有作声的三奶奶却是开口道:“安宁啊,咱们是族亲,你那妇人却是这般欺凌我等。你便当做没看到么?”说着厉声道:“你若是与她一般胡闹,明日等你爹爹起床,我定不会宽容你们。”
陆安宁对着老太太拱手一礼,道:“三奶奶此言差矣。内人虽然出身农家,但从小熟读圣贤书,为人更是性子直,见不得德行败坏之徒。方才二房三爷无礼在先,欺辱客人在后。你等为我亲族。那被欺辱的姑娘却实实在在是客人。于情于理,晚辈并未觉得内人何错之有。”
陆安宁一番话答得滴水不漏,倒是堵的老太太一时哑口无言。不过老太太毕竟是老太太,拐杖重重一掷,道:“你也说我等是你亲族,将亲族往外赶便是你们的待客之道?”
陆安宁笑笑,道:“老太太此言差矣,当年老宅走水,晚辈与爹远在千里之外,我们这一脉举目无亲时。所有人避之不及。最后家中女眷无法,这才带着老幼投奔而来。说起来,当初我们这一脉遭遇的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并不知晓,若是天灾便罢了,天意如此。若是人祸……事到如今也说不清了,只是当日之因,今日之果。你们不曾出手相助,何以责怪我们德行有差?况且今日之事,便是人祸为之。这般更怪不得我们不留情面了。”
陆安宁说过之后对向一侧一直未曾做声的男子行礼道:“大人小时得仇家庇佑,如今亲自前来送人归宗,晚辈当以大人为楷模,行德善之事。只不过。知错不改,反以圣贤之言行逼迫事,这般客人,赎晚辈及晚辈家人难以接纳。”
陆安宁说的这个大人,正如刚才说的, 小时候确实受过仇家人的恩惠。如今娶的也是仇家女儿。得知一家人千里迢迢要来投奔时毅然决然辞官送行。他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