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谋得帝心》第74章


……
此时,忠王府的锦绵堂里,盛华琳神情颇为凝重,她一旁的贴身丫鬟也是一副紧张的样子。
“王妃,都过了一整晚了,怎么那边一点消息也没有?”丫鬟忍不住问道。
盛华琳还是看着窗外的园景,语气里隐隐有着一丝期盼,“也许是孩子个头太大,华柔她毕竟年纪还小,身子骨还没有长开呢。”
丫鬟似乎听明白了,也跟着附和道:“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闯鬼门关,死在难产上的妇人多了去了。唉!就是不知道这柔侍妾熬不熬得过去了。”
盛华琳淡淡的笑了,“是啊。。。”
可惜老天爷并没有让盛华琳主仆如愿,盛华柔还是在未时诞下了一个婴孩。
这时,一个婆子匆匆来报,“王。。。王妃,柔侍妾她生了。。。”
盛华琳捏紧了手帕,指甲都嵌进了手心,她急忙问道:“是哥儿还是姐儿?”
闻言,婆子就露出了笑意,“回王妃的话,那边生的是一位小郡主。”
一听是个姐儿,盛华琳便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她也露出了笑脸,吩咐道:“送些补品过去,等等。。。再将我的那套翡翠头面一并送过去。柔侍妾生下了小郡主,这可真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啊!”
她的贴身丫鬟也是一脸喜气,“是是是,奴婢这就去办。”
产房里,盛华柔顾不得生产后的虚弱,她拉着产婆问道:“是。。。是小郡王吗?”
产婆职业性的笑了笑,“恭喜贵人啦!是位模样俊俏的小郡主!”
盛华柔一听就垮下了脸,她犹自说道:“为什么不是小郡王!为什么是小郡主!”
产婆哪敢接这些话,她借口要去帮奶妈的忙,就跑到了产房隔壁。
孩子都生下来了,盛华柔也不得不认命,她又问她的贴身丫鬟,“绿儿,王爷他人呢?”
其实忠王就用了午膳后过来看了一下,之后盛华柔就诞下了小郡主。产婆将孩子抱出来后,忠王见是个姐儿,立时就没了兴趣。他只看了孩子一眼,然后就走了,问都没有问盛华柔一声。
可这些事,绿儿哪敢跟盛华柔讲,她只能挑些好听的说,“王爷看了我们小郡主后,很是高兴呢!”
盛华柔苍白着脸,“真的?王爷没嫌弃是个小郡主?”
绿儿只好否认道:“哪会?小郡主毕竟是王爷的骨肉,他疼爱都来不及,哪会嫌弃。”
盛华柔想了想如今王府里的形势,除了她生下的小郡主外,忠王已经有三个女儿了。只有她那个大姐姐的运气最好,一举得男!她的肚子怎么就不争气呢!
其实被抬进忠王府后,盛华柔过的并不好。她本来以为凭她的手段,抓住忠王的心并不困难,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她自认为她的娇小可人、温柔恭顺是一大利器。可是忠王府里太多侍妾了,多的是人比她貌美,比她温顺。加上她年纪小,身子又没长开,哪里是那些莺莺鸳鸳的对手。
一旁的绿儿见盛华柔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只好劝慰道:“来日方长,您还这么年轻,将来一定能诞下小郡王的。”
盛华柔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待她产后恢复好,自有一番成熟少妇的风姿,到时候再哄好忠王,还怕没有孩子吗?
……
过了两天,盛华妤和郑洳清也知道了盛华柔生了个小郡主的事,这还是盛启銘告诉她们的。
这几天,郑洳清见盛华妤似有心事的样子,便常把她叫到身边,陪着她说说话。
盛启銘就这样闯了进来,打断了母女俩的谈话。郑洳清不悦道:“你来揽星院做什么?”
盛启銘便理直气壮的开口道:“你是怎么做人嫡母的?连华柔生了小郡主的事都不知道!你还不赶紧准备些好东西给华柔送去!”
郑洳清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冷声拒绝道:“笑话!我凭什么给她送东西去!她和她那个姨娘之前对妤姐儿做了多少阴损事,你还妄想我会给她送好东西去?你别做梦了!”
盛启銘却不以为意,还教训郑洳清,“人谁无过?你就不能大量一点,这次你给华柔送些好东西去,跟她示示好,不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了?”
听到这后,盛华妤都觉得这盛启銘的脑回路是不是跟正常人不一样,净说些不着调的话。
郑洳清是十天半个月的就要被盛启銘气一下,这时她直接说道:“你别痴心妄想打我东西的主意了,我会全部留给妤姐儿的。你的那些个庶子、庶女休想得到我的一分一厘!”
一听这话,盛启銘立马就不干了,他指着盛华妤说道:“她一个女儿家,将来就是泼出去的水,你将家产全给她,岂不是便宜了别人!我绝不同意!”
郑洳清嘲讽道:“那是我的东西,我乐意怎么办就怎么办,还轮不到你来插嘴。至于你想留给那些庶子庶女们什么家产,那你就去自己挣好了,我一点意见都没有。”
盛启銘哪有什么钱财呀,他现在还靠着盛国公府中公养着呢。
“你!你没有妇德!你懂不懂出嫁从夫这个道理?!”盛启銘见郑洳清竟想把所有钱财都留给盛华妤,一时都口不择言了。
郑洳清也被骂的动了真气,她随手抄起手边的一个陶瓷摆件,就朝盛启銘砸了过去。
“滚!你给我滚!”
盛启銘刚好被砸到了大腿,疼得他呲牙咧嘴。
“泼妇!你大胆!”说完,他就想上前抓住郑洳清。
这时,盛华妤在旁边大声吩咐道:“你们还楞在这做什么?没见父亲要打母亲了吗?还不快去请祖父过来一趟!”
闻言,盛启銘一下子就焉了,然后就瘸着腿嘴里骂骂咧咧的走了。
第67章 声势
这段时间经过庄国公的苦心经营,庄明珠的名声也达到了鼎盛。民间老百姓都已经把她当做了凤凰下凡,未来的天命皇后。
这天,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驶进了庄国公府,从马车里下来之人正是从老家族中赶回来的庄明珠!
庄国公府里的丫鬟、婆子们将庄明珠迎到后,赶紧就将她带到了前院。
书房里,庄国公正等着庄明珠!
此时,书房门被敲响了两声,接着就传来了庄明珠的声音,“父亲,我是明珠。”
闻言,庄国公就放下了手中的书信,“进来吧。”
庄明珠便推门走了进来,之前被送回族中时,庄国公便告诉她,逸亲王大胜归来后,朝中形势不明,让她回族中避避风头。她虽然很中意元徵,可是在整个家族的利益面前,她还是选择了妥协。直到前段时间皇上亲自下旨赐婚,庄国公没有办法,才想到了用“声势”来对抗“声势”这一着,然后又秘密地将她接了回来。
庄国公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
庄明珠坐下后,便问道:“父亲,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庄国公胸有成竹的说道:“接下来就以你的名义广设粥棚,积善行德!”
闻言,庄明珠就笑了笑,“父亲,好计策!”
……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后,庄明珠设粥棚、济贫民的事,果然在民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老百姓们都夸赞她品行高洁,有母仪天下之风!
昭定帝也收到了右御使上书,他大加称赞了庄明珠接济贫民的举动。昭定帝心里很是宽慰,看吧,这就是有个聪明岳父的好处。不用他提点,自然而然就知道给自己的女儿谋出路。但要是换做了盛启銘,他只要不拖后腿,昭定帝就该给元徵烧高香了。
然后,昭定帝又想了想,决定再给元徵巩固巩固实力,他大笔一挥,就将义王和盛华瑶的婚事提前了!
接到昭定帝圣旨的盛国公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本来盛华瑶还有一年才及笄,芸郡主也不急着备她女儿的嫁妆。可昭定帝这道圣旨要让俩人在十月初七就完婚,这可难为了芸郡主。
眼看着婚事没有几天了,盛华瑶也有点慌神,她拉着芸郡主的手,问道:“母亲,婚事怎么会提前,我。。。我还没及笄呢!”
芸郡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道:“你先别慌张,我这就让你父亲去问问国公爷,看看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盛华瑶点了点头,“嗯。”
……
盛国公书房里,盛启年不解道:“父亲,皇上怎么突然就提前了义王跟瑶姐儿的婚事?”
盛国公毕竟替皇上办差办了这么多年,对于他的心思还是能猜测一二的。他从接到圣旨后,便开始琢磨昭定帝的心思,他想皇上大概就是想趁着庄明珠这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