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谋得帝心》第71章


魏国公和魏皇后之所以跟赵国联手,就是想让元瑾走上神坛,让他有一个显赫的名声,只有这样他才能跟如日中天的元徵抗衡!如果这场仗他们不能顺利收复失地,一切心思就都白费了。
元瑾当然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他愤然地扔掉了佩剑,恶狠狠地盯着慎王!
最后还是魏国公忍着怒气开口了,“行!但是还剩下的这两个城池之战,我们魏家军必须大胜!”
得到了最重要的西南兵防图,慎王就变得好说话多了,似乎人命也没有刚才他说的那么重要了。
他满意地开口道:“我到时候会各留下一万兵马,你们随意处置吧。”
为了眼前这个诱惑,元瑾这方不得不做出让步。魏国公肉疼的将西南兵防图拿给了慎王,慎王打开后仔细地确认了一番,见是真的才满意地告辞了。
慎王走后,元瑾将桌上的所有东西都扫到了地上,发怒道:“岂有此理!这简直欺人太甚!”
魏国公也愤愤不平,他沉声说道:“现今我们最大的敌人是雍亲王,等解决他后,赵国便是下一个!”
闻言,元瑾也握紧了拳头,他在心里暗暗起誓,他朝必定踏平赵国土地,以雪他今日之耻!
第64章 刻不容缓
两个月之后,元瑾收复了边境所有的失地大胜而归!那一天,长安城城门处围满了大晋老百姓,欢呼声响彻了整个京城!元瑾一时风头无两,无人能敌!
魏家军大胜而归,接着便是封赏有功之臣。其他人都好说,依次论功行赏就行了,只是在元瑾这个问题上,昭定帝犯了难,元瑾本已是王爷了,还要怎么封赏?可要是封赏不公正又会寒了众将士的心,再加上元瑾现在的声势如日中天,稍若不慎也会在老百姓中留下诟病。
昭定帝权衡了许久,最后才落下了那道朱砂笔。。。
封赏圣旨下来后,逸王元瑾被封为了逸亲王!从此和雍亲王元徵平起平坐!朝中的大臣们瞬间便起了心思,莫非这储君之位还有变动?
可是那些在朝堂上浸染多年的老臣子,还是嗅出了这道圣旨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意味。这光抬位不换封号,逸,贤也。哪能跟“雍”比?所以这些老臣子还是坚定地站在了雍亲王这边。
但是也有许多看好逸亲王元瑾的,他们这时纷纷向元瑾传达交好的讯息,逸亲王府一时门庭若市。
雍亲王面对这一切倒是十分淡然,该早朝的时候就早朝,该去户部当值的时候,就把分内的事处理妥帖,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看到雍亲王如此沉着坚毅,丝毫没有乱了心思,那些还跟在他后头的人也就放了心。当然,盛国公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样的品性才值得让他跟随!
随即盛国公想到,既然已经上了雍亲王这条船,索性不如做的更加彻底些,让雍亲王能记得他这份雪中送碳的心意!他想清楚后,就给雍亲王写了一封书信,信里面委婉的表达了他的忠心,还请雍亲王放心,以后有什么事吩咐一声就可以了。
这边元徵收到信后,看完就将信纸烧了。华妤的族人能站在他这边,这样就省去了他很多麻烦,这也算是近段时间以来唯一的好消息了。
……
风栖宫里,魏国公正满脸红光的坐在魏皇后的下首。他跟魏皇后讲了一下在边境时发生的一些事,把慎王要走整个西南边境兵防图的事也说了。
魏皇后也是跟着昭定帝从乱世走过来的,她直觉此举不妥,便问道:“父亲,你怎么能轻易就将整个兵防图给了赵国呢?万一赵长武借着兵防图的便利一举侵入大晋,这可如何是好?”
魏国公哼了一声,“都是那可恨的慎王,一直要挟我和逸亲王,最后我们不得不将兵防图给了他。不过我也想了,以赵长武现在的实力,他根本就不敢打过来。只有等以后逸亲王登基,铲除了雍亲王后,我们没了后顾之忧。到时再练兵攻打赵国,一统江山!”
魏皇后叹了一口气,也只有如此了。
此事下了定论后,魏国公话锋一转,就提到了元瑾和魏暮曦的婚事。
“现在时机都已经成熟,不知娘娘觉得何时举行逸亲王和曦姐儿的婚事最为妥当?”
魏皇后当然明白他父亲的意思,他不就是想将魏国公府牢牢的绑在元瑾这条船上吗。她何尝不是如此想的,因为元瑾也需要魏国公府的绝对忠诚。
她便笑了笑,“曦姐儿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她性子温顺端庄,我甚是喜欢,想必她和元瑾成亲后,俩人定能举案齐眉、和乐融洽。我看这两个小辈的年纪也都到了成家的时候,事不宜迟,我明日便去求皇上,准了他们的婚事。”
闻言,魏国公就露出了笑意,对魏皇后说道:“多谢娘娘成全!”
魏皇后也笑了笑,“父亲说这些客气话作甚?我们本就是一脉相连,一荣俱荣。”
……
昭定帝这些天也察觉到了朝堂上的某些动向,他心里冷笑,这群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看来他得把元徵的亲事提前了!
于是两天后,昭定帝连下两道赐婚圣旨!将魏国公府的魏暮曦定给了逸亲王,将庄国公府的庄明珠定给了雍亲王!而且他根本就没管你庄明珠生没生病,直接跳过庄国公就下了圣旨。
圣旨一出,如同是在朝堂上引发了海啸!昭定帝此举便完全的将开国三国公的势力划分给了两位亲王。姻亲一定,庄国公府便只能站在雍亲王的身后,加上盛国公府的女儿定的是义王,昭定帝就是将两大国公的势力划到了雍亲王这边。
而郑国公一直跟雍亲王关系甚密,他早就被当作了雍亲王一派,根本就无需再用姻亲捆绑他。
再看逸亲王这边,魏皇后出自魏国公府,本就是外家,现在再亲上加亲,便是有着誓死跟随的意思了。
可对于当事人而言,元徵和庄国公都不满意昭定帝此举。元徵更是立即进宫,面见昭定帝。
御书房里,元徵手握着圣旨,直逼昭定帝的眼睛,“父皇,儿臣都跟您说了,我有中意的人,我此生只愿娶她一人!其她的人我都不会考虑的!”
元徵从小就很懂事,也很孝顺他,从来没有违逆过他的意思。此时竟然为了一个女子,当面质问他,昭定帝一时气愤不过,就撂下了狠话。
“总之这庄明珠你不想娶也得娶!”
闻言,元徵便将圣旨放在了昭定帝的御桌上,然后跪了下去,给昭定帝磕了三个头。
“父皇,请恕儿臣不孝!”说完后,元徵转身便走了。
昭定帝一口气憋在胸口,气的脸色涨红。
一直守在御书房门外的花公公,见元徵出去时的脸色不好,便赶紧进来瞅瞅昭定帝。这一看就吓了一大跳,昭定帝一脸憋气的表情,看上去气的不轻。他赶紧走上去给昭定帝顺气。
“皇上,您。。。您怎么了?要不要奴才去传太医?”
昭定帝终于憋出了一句话,“朕无事!别大惊小怪的!”
花公公知道昭定帝正在气头上,也不敢再触他霉头,便赶紧把嘴闭上了。只是心里不停地猜测,按理说这雍亲王对皇上一向孝顺,父子俩的感情也一直十分融洽,可以说历代的天家父子,就没有像他们这样感情好的了。那今天到底是为了何事?竟闹得如此不愉快!
花公公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和元徵闹了一场,昭定帝一整晚都没有睡好觉。元徵可是他唯一真正疼爱的儿子,都说天家父子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所谓“儿臣”便大抵是这个意思吧。他那几个孩子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在他心里都是儿臣,就只有元徵在他心里可就是“儿”,没有那个“臣”了。
他这辈子倾注了太多心血在元徵身上,当然是希望一个足以匹配他的女人站在他身旁。那个盛华妤模样是拔尖儿,品行也不错,可是盛家二房实在是不靠谱,再加上她那个爹又是个烂泥。只要一想到元徵今后的老丈人是个那样的人,昭定帝心里直接就将盛华妤划了个叉。
……
庄国公府里,庄国公也难以入睡,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叹气。
庄国公夫人被他吵的睡不着,她干脆坐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庄国公的肩膀,关切地问道:“老爷,你今晚是怎么了?还在为明珠的婚事烦心吗?”
庄国公也跟着坐了起来,又叹了一口气,才开口道:“可不是吗?今天皇上的那道圣旨,不就是要让咱们庄国公府站到雍亲王那边吗?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