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继母养儿》第90章


煎饼的味道果然很好,就是水有点凉。十一月的天气,北方已经降到了零度,周围还都是呼呼的大风,基本吃一口煎饼,就要灌上两口风。
这才真叫喝西北风,傅折桂喝了一个风饱,钻进马车里抱住小姐瑟瑟发抖。
这时,马车帘被掀开一道缝隙,一股浓烈的香味飘了进来。是武直,他递给傅折桂一锅炖的喷香的肉,“没找到野鸡,就只有兔子,你将就着吃吧!”
“你刚才是去打野兔的?”傅折桂恍然大悟。
武直的脸有点红,“打野鸡。”他强调道。
打野鸡也跟我说一声啊,我就等着吃野鸡,不灌那肚子凉风了。
傅折桂想跟武直抱怨,突然发现他的脸有点红,还不敢看她的眼睛,她突然明白了,这个武直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擅长言语,但内里却十分细心妥贴。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就要直来直去,傅折桂笑了,“你吃了没有?”
“没有。”
果然,“我也吃不了这么多,你再拿个碗,我们一起吃。”
武直没有拒绝。
吃了热气腾腾的炖兔肉,傅折桂从里到外觉的那么舒服,又跟武直聊起了天,“你这做饭的手艺不错啊,跟谁学的。”
“我自己琢磨的,多做几次,就好吃了。”
……
武直还是那么简单直白,说了这句就没有下句,不过傅折桂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就好办多了。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她在说,他在听,她在问,他在答,两个人竟然也聊的十分开心。
下午将近傍晚的时候,傅折桂三人终于到了瓷器之乡定州府。
离的很远,就能看见定州府的城墙,它跟其它地方的城墙不一样,上下镶嵌满了各色瓷器碎片,红的、绿的、粉的、带着各色图案的碎片,那些碎片组成了一副壮丽斑斓的画卷,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不愧是瓷器之乡。”傅折桂赞叹道。离的近了,她能看到,那城门上的“定州府”三个大字也不似其它地方用笔写的或者雕刻的,而是用整块的瓷器烧成,镶嵌在城墙里,做的巧夺天工。
“我特别喜欢接定州府的活,每次看到这城墙,都会觉的很好看。”杨师傅盯着城墙笑眯眯的道。
“上次来的时候天都黑了,竟然没瞧见这些。”傅折桂跳下马车,一边打量着这壮丽的城墙,一边往里走,有一种路过宝山空手而归的感觉。
“现在也不晚。不过,我怎么感觉这定州府的行人比以前多了?”杨师傅看着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狐疑道,这定州府他来过很多次,这个季节,是瓷器销售的淡季,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啊。
听了他的话,傅折桂侧耳听了一下周围那些人的谈话。
“朝廷跟西戎的榷场要开市了,李大,你快点,咱们得赶紧拿下一批好瓷器,不然过完年肯定会涨价。”
“老板,我已经够快了,您体谅体谅我,还要拿这么多东西。”
这是一对主仆,他们走的匆匆忙忙。
“江老板,怎么,你也听到消息了?”
“沈老板,你可太不够意思了,我昨天问你,你还不告诉我,结果,被我撞见了。”
“你这不是也来了吗。走,我请你喝酒。”
傅折桂有点明白这定州府为什么会突然人多了,唐明阑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这不,大家都聚在这里了。
对定州府更加感兴趣了,傅折桂迈步进了城门。
果然热闹非凡,街道两边全是林立的店铺,这些店铺中十个又有九个全是卖瓷器的,各种招呼声、讨价声不绝于耳,各色瓷器看的人目不暇接。
初来这定州府,不熟悉的人还真不知道哪里能买到价格合适又质量好的瓷器,幸好,傅折桂身边有老司机,嗯,不对,是老车夫。
“杨师傅,我也想买几件瓷器带回去做纪念品,您看,我去哪里买比较好。”傅折桂问杨师傅。
第65章 
“看你想买贵的还是实惠的。要是买贵的; 明和坊、艺德楼什么的都不错的。听说; 皇上用的都是这几家的瓷器。不过; 它们那个价格……反正我这一辈子也买不起。
要是想买实惠的; 就去东灵街; 那里的瓷器都是一些小窑主烧的; 比较实惠。只要好好挑; 有时候也能遇到一些比较好的瓷器。”杨师傅道。
傅折桂明白了,前者就是精品店,后者就是淘宝摊。
相较于前者; 傅折桂更喜欢逛后者。她现在是有一些钱,可跟那些有钱人相比,根本就不够看的。她可不想花几百辆甚至上千两银子买一只好看的碗或者盘子; 她的水平还没到那个地步。
“东灵街在哪里; 我想去看看。”傅折桂问。
“不远,从这里右拐; 再往前走一条街; 再右拐; 你就能看见了。算了; 咱们一起去; 那边有一家客栈又便宜又干净; 你要是信得过我,咱们就住在那里,一会儿你逛完了回来住也方便。”
“好; 就听杨师傅的。”傅折桂笑道。
杨师傅也很高兴遇到一个这样和善的姑娘; 立刻在前面带路,找到了那家客栈。
将行礼安置好,傅折桂跟武直出了客栈,往右边一拐,就看到了很多摆摊卖瓷器的人,再往前看,果然,这里就是东灵街。
这里有点像菜市场,瓷器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一看就很粗糙,有些则看起来不错。估计这里摆摊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瓷器不能跟那边店铺里面的比,出了很多奇招,卖一些比较新鲜好玩的东西。
比如这个摊子,专门卖瓷铃铛,各种颜色的瓷铃铛,最大的有成人拳头大,最小的只有豆粒大小,一晃起来叮叮当当的十分悦耳。
这种铃铛可以做手串,可以给小姐带,傅折桂立刻忍不住挑了好六七个,最后结账的时候才五十几文,算是挺便宜的了。
还比如这个摊子,专门卖瓷簪子,雪白的簪体,上面晕染了各种颜色,这种颜色是随机的,所以每只簪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傅折桂一看,就知道朱寄云肯定会喜欢这种,立刻挑了好几支才恋恋不舍的去了下一个摊位。
还有瓷珠子,瓷摆设……
总之,傅折桂刚逛了一会儿,就收获颇丰,不但自己手里拿了很多,就连武直的手里也堆满了。
瓷器这种东西单拿一件没什么,拿多了,还是挺沉的。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的东灵街,傅折桂决定先回去吃点东西,明天再战!
刚要跟武直说回去休息,身后就传来一阵骚动,傅折桂回头一看,只见街尽头来了几个恶形恶状的男人,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就知道他们是地痞流氓那一类的。
领头的是一个一字眉,他拿起这个摊子的东西看看,直接摔到了地上,然后又拿起那个摊子的东西,嬉皮笑脸的道,“我就喜欢这瓷器摔到地上的声音,那个脆。”
说着,他狠狠一摔,他手上的花瓶就“卡啦”一声,被摔的粉身碎骨。
“摔的好,大哥,给你摔这个大的。”旁边的一个狗腿立刻捡了一个更大的花瓶给一字眉。
一字眉单手举起那个花瓶,眯着眼打量着。
摊主都要心疼死了,“巴爷,您就饶了我吧,给,这是我这个月的保护费。”
“卡啦”大花瓶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一字眉无辜的道:“哎呀,手抖了。你下次早点交保护费,我吃的饱一点,也许就不会手抖了。”说完,他得意的笑了起来。
“对,大哥说的对。你们这些人,都记着点。”一字眉的手下叫嚣着。
那些摆摊的人敢怒不敢言,显然是恨极了一字眉又不敢反抗。
怎么到处都有这种人,傅折桂看着一字眉,就好像看见了一坨屎一样觉得倒胃口。
“身上有酒气,这个人喜欢酗酒;左手的小手指断了,他应该还赌博,这样的人,若是酒醉淹死在池塘里,谁也不会怀疑。”武直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傅折桂开始没明白他的意思,后来仔细一想,立刻打了个突。他的意思是把一字眉淹死在池塘里,伪装成他醉酒自己失足掉进池塘里面的,这个方法最简单有效,且不会被怀疑。
这个武直……还真是没把她当外人,想什么说什么,也够冷静,冷血……也许还算不上。
傅折桂想东想西的功夫,一字眉已经领着那群手下过去了。
算了,天下间这种人、这种事太多了,傅折桂抱着瓷器回了客栈。
晚饭是四菜一汤,味道还不错。
吃完晚饭,傅折桂问杨师傅:“咱们下一个投宿地是哪里?”
“怎么,不在这里再逛一天了?”杨师傅有些意外。
“我问问行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