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回溯之旅》第79章


两位高家夫人刚离开,楚云海就驾临坤福宫了。
坤福宫中全是楚云海的耳目,高家两位夫人自进了坤福宫,与皇后娘娘说了什么话,全都被人转报于楚云海,楚云海不想见高家人,特地等她们走了才过来。
“皇后,信国公府来人了,又是想托你向朕求情吗?”楚云海面色不愉地挑破高家两位夫人的来意,曲家高家没事不会进宫,进宫必定是要皇后向他求情,他早就烦透了。
“是提了几句。”江心钰并不隐瞒,承认了。
“皇后是打算求情了吗?”楚云海瞥了江心钰一眼。
“此事乃是朝堂政事,臣妾身居后宫,本就不该问及政事,而且,此事事关军队安稳,就算高将军与臣妾有亲缘关系,臣妾也不会不知轻重地为难皇上。”江心钰坚定地表明她不插手的立场。
“嗯。”楚云海轻轻应了一声,没想到皇后能扛得住高家夫人的人情攻势,以往她太拎不清,人家说两句软话,她就巴巴得赶来求情,丝毫不觉地会如何为难他,真是令他大为光火。
“她们进宫求见臣妾也是一心为了夫君的前程,女子天性罢了,还请皇上不要责怪她们。”江心钰柔柔地为高家夫人们开脱,恰当地展示了曲溪一贯的善良。
楚云海不在意地摆摆手,他知道皇后一向心软,尤其偏帮曲家高家,看在她的面子上,他本就不打算为难高家夫人们,此时她替高家夫人们开脱,他就顺水推舟顺了她的心意,也让她记得他的好。
“谢皇上宽宏。”江心钰欣喜行礼。
楚云海知道了皇后的立场就不想再待了,正准备起身,耳边就听得皇后说:“唉,遇到这事,二夫人心里也是苦,刚才她向臣妾哭诉,说是高将军一心宠着外室,什么好的稀罕的都留给外室,上次还送了一颗极为难得的大东珠,如今高将军停了职,反倒累她担惊受怕,她是福气没享着,辛苦倒有份,唉,听得臣妾心里很不好受。”
楚云海其它没在意,只是耳尖地听到“极为难得的大东珠”,心思一转,嘴上问道:“什么样的大东珠如此难得?信国公府里什么好东西没有,哪值得如此惦记?”
“二夫人是说比臣妾送给曲老夫人的东珠还要大。”江心钰浅浅一笑,“臣妾料想是二夫人夸大其辞,臣妾送的那颗可是进贡的上好佳品,外头哪有比贡品更好的东珠呢。”
那可不一定,楚云海心中冷笑,本来他就没当那封告密信是真的,只是想借机发泄发泄怒气,顺便压一压信国公府的势,等过段时日,查清告密之事是假,他再让高立雄官复原职,还能让高立雄对他感恩戴德,如今听到这事,他可要认认真真地查一查高立雄了。
“好了,朕还有许多奏折未批,朕先走了,你体弱易病,好好保重身体,千万别病了。”楚云海交代完就走了。
江心钰目送楚云海离开,嘴角轻扬、眉目含笑,她知道她“无意”说的话必定入了楚云海的耳,他是去安排人细查了。其实那颗大东珠不是她假造的消息,而是真的,高立雄看着忠心清正,私下里也是藏了些好东西呢,只是别的东西都入不了楚云海的眼,犯不了忌,唯独那颗大东珠可是那批贡品中极好的,仅仅稍比楚云海的那颗次一些,论制只能由太后、皇后来享用,高立雄一个区区将军私藏了本就是犯法,更何况他还送了人,这可是他自寻死路啊。
江心钰理了理长袖,笑意转冷,那颗东珠是送了人,但送的不是外室,而是高家最受宠的女儿,高婷秀,高立雄本是押运贡品的押运官,见这批东珠成色上佳,便挑了一颗极好的送给妹妹,留作李小姐的嫁妆。曲溪啊曲溪,同样是女儿、外甥女,怎么你就没人疼呢,明明是他们亏欠了你,怎么就没一丁点的亏疚呢,既然他们不记得要补偿你,那我就替你要回来,双倍的要回来。
楚云海派人暗中探查东珠一事,本来只打算吓吓高立雄的告密案也正式提上了日程。皇上是真的要处置高立雄了,这个消息很快在刑部尚书和左右侍郎等上层官员们中私下传开,人人都拿出一幅清正廉明、公事公办的态度来办案。
高立行四处走动关系,想为二弟问一问案情,没想到处处碰壁,信国公见到两个儿子都停职在家,也舍了老脸去找相熟的官员,结果也是处处推诿,只有两个铁关系的老兄弟暗示他此案是皇上暗令严查的,千万别再疏通关系了,免得惹来更大的圣怒。
直到此时,信国公才相信皇上是真的疑心高家了,让皇上起了疑心,这可是大祸将至的前兆啊。
先前信国公知道两个儿媳入了宫也没求得皇后的说情时还觉得皇后无用,还责怪儿媳们大惊小怪失了稳重,现在他再回想,越想越惊,只怕那时皇后就已经知道了皇上的心意,才不敢为高立雄说情,照这样看来,信国公府真的是形势危急啊。
信国公决定亲自入宫,向皇后探一探口风。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赶完了,好困,亲们,留留言吧
62第二世
“老臣参见娘娘。”信国公的礼倒是行得规矩;但总有股傲气在身上,显得很不情愿的样子。
“赐座。”江心钰端坐上位;受礼受得很坦然。
信国公从未进宫求见过皇后;心中仍无所觉;顺势坐在了下位。
“娘娘;犬子高立雄被人诬陷,含冤受屈;被陛下停了职,勒令在家反省。。。。。。”信国公不是文人;一开口就说错了话。
“国公爷。”江心钰开口打断信国公说话;瞥了他一眼,“你是对陛下的处置心怀不满吗?含冤受屈?说到冤;陛下又没下旨将他入狱,不是还在清查吗,如何算得上冤?说到屈,不过是在家反省、协助调查,这样便算是委屈了吗?高将军好大的脾气,这丁点小事便觉得委屈了,在朝为官,难免有不顺的时候,谁不得受点气,难不成高将军与众不同,得独独供奉起来?”
这话说得十分诛心,信国公顿时变了脸色,可他不是吓得,而是气得。
“娘娘好大的威风,果然富贵久了,便看不上高家这门穷亲戚了吧。可是,娘娘,高家毕竟是娘娘的外祖家,高家落魄了又对娘娘您有什么好处?”信国公几乎是怒目而视了。
“高家就算鼎盛至极,对本宫也无任何好处。”江心钰淡定地回道。
信国公被噎了回来,这话他无从反驳,的确,高家从未对皇后有过明面上的帮助,可是,可是高家的存在本身就是皇后的一项隐形资本啊。
“本宫是皇后,不管外祖是姓高还是姓陈姓张姓赵,只要不造反,平民出身都能封个侯位。”江心钰看出了信国公的心思,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打散了信国公自以为是的气焰。
信国公打了个激灵,是啊,向来皇后的册封都会伴随着后族的晋封,提升后族的地位本就是天子为了展现皇后母仪天下共享江山的尊荣而施予的恩宠,这份恩宠是随着皇后的尊荣而来的,皇后是主,后族是从,主从不可颠倒,尊卑不可不分。
信国公虽然是武将出身,脑子不如文官那般弯弯绕绕,但为官必备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他想到了一直被他有意无意忽略的一件事,那就是皇上登基已三年之久,却从来不曾加封过信国公府,虽然国公之位已经顶上,进无可进了,可是他有三个儿子,只有长子能承袭他的爵位,若是皇上有心加封,给两个儿子加封一个虚衔的侯爵也是平常事,这事又不是没有前例,可是皇上却毫无此意,皇上登基前信国公府如何,皇上登基后信国公府还是如何,丝毫没有丁点恩宠,不要说加封了,连赏赐都没,可见信国公府一开始便不得圣心。
想到了这里,信国公终于愿意低下他高贵的头颅,态度收敛了许多。
信国公起身毕恭毕敬的行了个臣子大礼:“老臣恳请娘娘施以援手,救犬子一救。”
江心钰见信国公终于转变了态度,心中也松泛了几分,不过她不打算第一次谈判就谈妥一切,谈判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磨,两次三次四次,直至十次二十次,磨到双方都没了精力,没了脾气,达到了各自的底线为止,谁能撑下去,谁就是赢家。
“朝堂政事自有皇上英明圣断,本宫虽是皇后,但也只是执掌后宫而已,本宫一介妇人,不通政务,不敢干政,国公府还是回府等候圣裁,皇上英明,自会给高将军一个公道。”江心钰平静地说道。
信国公没想到皇后这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