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书童娶进门(蝶香香)》第97章


叶猛皱了下眉,淡淡应道:“在下生性淡泊……”那都是他外公的安排而已。
伏瑜站起身走到他跟前,微微低头,笑着说:“真是这样吗?我听到的传言可不是这样。”
叶猛仍是低着头,坦然地说:“殿下既然说是传言,总有失真的地方。恐怕……”
伏瑜负手站着,脸上一直带着暖暖的微笑,“四年前,皇上命各地官办书院替太子殿下物色侍读,而你和你大哥都是当时直隶夏城炙手可热的人选。可侍读进宫那日,我却偏偏没见到你和你大哥的身影。一直很奇怪!直到杨尚书的儿子在一次酒醉之后失言,我才知道,原来……”
说着他看了看叶畅,“原来他与你三弟因一事不和,设了个赌局,在河边儿比试一些小孩儿玩的玩意儿。结果……你真认为事情就那么简单吗?还是你一直在心里暗暗隐忍着什么东西?”
叶畅瞬间瞪大了眼,一副吃惊的样子,叶猛却显得十分平静。伏瑜看着两人的神色,继续笑着说道:“此前我在檀木县,救下你的书童时也已知道是什么人安排掳走你的书童的。既然要用掳,自然不是你愿意的。可见你与某些人也不是一路货色。”那时他只是不知道陶陶是他的书童而已,事后也没闲暇问自己的弟弟。
他理了下自己的袖口,淡淡说着:“前些日子,我回京。又不经意地在自家院子里见到我小妹发脾气。说是叶二公子你居然喜欢一个不入流的书童,也不正眼看看她。你对我们两家的婚事似乎很不满意啊!”
叶猛皱了下眉,直起身子,负手微微仰头,“殿下说了这么多,该入主题了吧?”他有些忍无可忍了,这人分明是有备而来的,却一直在绕弯子。
伏瑜看着叶猛的表情,轻快地笑了两声,他此时的模样只怕是有些怒了。他看了看叶畅,续而说道:“圣上登基之后,倪太师把持朝政多年。啊!也就是你外公。你该想想为什么圣上会同意我皇伯父的提议,设立都察院,又任命我暗中稽查各地官员,肃清朝纲。有些人不过是强弩之末,难道不想替自己和叶家寻条后路吗?”
叶猛冷笑了一声,“殿下所言甚是。不过难道殿下不知道所谓党羽,只怕殿下也撇不干净关系。”他不也是礼亲王的世子吗?如果要讲到结党,他父王如今不也和外公一个鼻孔出气吗?否则又怎么会有他和伏柔郡主的这门亲事?
伏瑜仍是笑而不怒,“这个你不用提醒我。我心知肚明!但我领了皇命那天起就已经不再仅仅是我父王的儿子。他若做错了什么事,我也不会心软的,皇上是圣明之君,他自会宽待一些效忠于他的人。叶二公子应该明白,走什么路才能保住某些人,你我都是一样的。不知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见叶猛不回答,伏瑜笑了笑,“昨日在陶陶家,我故意说了那么个难题。没想叶二公子居然已经想好了对策,可见叶二公子也是忧国忧民,似乎与你外祖父的作为大相径庭。在我眼里,你的确是个人才,只是不愿看着你被某些人引入歧途而已。”
叶猛拱手行了一礼,“让殿下劳心了。”
伏瑜忽然正色道:“我已连夜命人将你的提议呈交给了皇上,只等皇上圣旨一下,我就要着手处理这里的灾情。别让我失望你的选择。你应该知道,长河流域的灾情因何而起,这都是多年来某些人收刮民脂民膏所至。如果你叶家想独善其身,这是最好的机会。”
叶猛点了下头,“静候殿下差遣。”
伏瑜满意地笑了笑,这才转头看向叶猛身后立着的陶陶,“陶陶,今日恐怕要麻烦你陪我和你家少爷一起去查探下灾情了。”
陶陶看了看叶猛的背影,默默点了下头。
作者有话要说:陶陶很纠结:“原来少爷的外公是个贪官,少爷该怎么办?”
畅少很吃醋:“陶陶,你眼睛里就只容得下二哥了吗?成天就惦记着他的事。”
枕浓在旁嘀咕:“少爷,陶陶已经心有所属了,你就看开点儿吧。”
畅少哼哼:“别忘了,我也是老三,我也可以做小三的。”
猛少摇头:“三弟,你的志向真是远大啊!为兄拍马都追不上。”
下集预告:世子究竟意欲何为?
81礼亲王世子驾到
伏瑜领着一众人出外查访灾情,故意挑了一条难走的路,一路的惨景令叶猛皱起了眉。陶陶偶尔见到路边一些体力不支的难民,会偷偷跑过去帮上一把手,心里酸酸的。叶猛见小三儿如此热心,有些人确实不是她有力气搀扶得了的,很自然地搭上了手帮忙。
在两人的带动下,叶畅和枕浓也不再闲着。伏瑜负手站在路边儿,看着四人的举动,低声问身边的卫桐:“你怎么看?”
卫桐压低声音应道:“之前从京城押送赈灾粮草,一路走来,相信殿下心中已经有了底。叶骐广早年虽是倪振渊的门生,又是他的女婿,在任上却是尽心尽力。现在看两位叶家公子也不是什么娇纵成性的世家子弟,或许……”
伏瑜点点头,目光却落在了陶陶身上,“还有呢?”
卫桐抓了下脑袋,惆怅地问:“还有?不知殿下是指……”
伏瑜转头看了他一眼,轻笑一声,“皇伯父总说我是人如其名,看来你也好不到哪里去。”难道他没看出叶猛的行径多数都是因为想帮自己的书童?不过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原来这叶二公子居然……他真不知道陶陶是女儿身吗?
卫桐嘿嘿笑了两声,“殿下,属下出身行伍,大老粗一个,你就别耍我了。究竟殿下看出了什么问题?难道叶家这两位公子是在做戏?”
伏瑜笑了笑,“做戏倒也未必,看看再说。”说着又瞥了陶陶一眼,这丫头倒是真的挺心慈的。比起自己京中的那个妹妹,反而觉得她可爱些。
六人又走了半日,伏瑜自己都觉得有些累了,叫了叶猛几人一起到路边儿的一个茶摊去歇息。刚坐下,茶摊老板就端来了几碗茶,几人自然是先递给了世子殿下,伏瑜端着茶还没来得及喝,便见到一幕十分有趣的画面。
茶摊老板端着两碗茶,分别递给了叶猛和叶畅,从两人穿着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仅次于伏瑜。可两人接过茶都没自己喝,均同时递到了二人身后的陶陶面前。陶陶瞪大眼睛不知该接谁的,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两个茶碗儿,有点儿尴尬的表情。
叶畅见二哥也递了茶给陶陶,这才收回手,没让陶陶难做。伏瑜看着几人,笑了笑,看来不仅仅是叶猛对陶陶有心思啊!这叶家老三似乎也挺在乎陶陶的。不觉在心中暗道,有意思!
几人歇了会儿气,伏瑜挑眉看向叶猛,含笑问道:“一路走来,叶二公子心里有什么感触?”
叶猛低下眉睫,面无表情地应道:“在下从未想过会见到这样的惨景。天灾确实令人痛心!”此时眼前见到的比才赶来太山县时更令人揪心,短短一个月,竟然多了那么多染病和无家可归的百姓,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伏瑜冷笑一下,“天灾?为什么会有这场天灾?难道就没有**的因素吗?如果各地官员能早日警觉,提前修葺河堤,将一切防范于未然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叶猛愣了愣,蹙眉思量着他话里的意思。早在来太山县的路上,他已觉得奇怪,县令为何封城?难道中间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伏瑜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端起茶杯说道:“县令只是虾兵蟹将而已。封城不过是怕走漏风声,希望他们一直供奉的某些朝廷要员能对他们伸出援手,保住项上人头。只可惜……皇上英明,派了我来赈灾。”
见叶猛没出声,伏瑜笑了笑,“两位叶公子也不必太担心。我倒有个主意,不知二位能否帮上忙。”
叶猛蹙眉,恭敬地说:“请殿下吩咐。”
伏瑜笑着说道:“我和卫桐的身份恐怕想在县令那里得到消息十分困难。不过太山县令似乎对你叶府的人十分上心,不知二位可否……”话不用说得明白,相信这两兄弟也不蠢。
叶猛看了看三弟,点了下头,“这事儿就交由在下一人去处理吧。”即使他做错什么事,三弟也不会受到牵连。伏瑜的话只怕是在提醒他们什么,不能让三弟身陷险境。
伏瑜目光瞥过两兄弟,笑了笑道:“也好。三公子正好可以帮上我另外一个忙。”
叶猛皱了下眉,看来他也不让三弟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