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朱门有女》第354章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群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官兵突然冒了出来,把观看的百姓团团围了起来,本来还想着浑水摸鱼的此刻不再隐藏,纷纷拿出刀剑与赶来的官兵交手起来。
萧恒走下判桌,来到魏泰的身边,“想不到你的部下倒是忠心得很,可惜跟错了主子。”
魏泰恶狠狠地看着他,觉得他脸上的笑容异常地刺眼,“你怎么知道他们今日会来劫法场?”
“很简单。”萧恒微微一笑,心情大好地给他解释,“你部下在回京途中劫过一次,溃兵而逃之后就再无动作,如果要救你也只有今天行动。”
魏泰一脸灰白,无力地闭上了眼睛,“本宫终究还是计输一筹。”
萧恒扯了扯唇角,没有再说话。当对一个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时候,越是在最后关头越是不会放松。不能亲手处置魏泰已经是萧恒心中的遗憾,如今他要处决,他自然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轻忽。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久了。
下边的官兵都是萧恒亲自带出来的铁血军,比之魏泰残留的游兵散勇强上不止一点儿半点儿,因此不过是半个时辰的功夫,一百多个刺客全部都被镇压下来,被绑上缰绳押在萧恒的面前。
萧恒满意地笑了笑,对黎简点了点头,“全部压下去。”
黎简抱拳领命,拖着一群心如死灰的太子余党离开,之前还喧闹的场地的顿时空寂下来,就算是看热闹的百姓,也不敢再次靠近。
这时候有一小吏来禀,“萧大人,您看时辰已误,还要不要……”
萧恒冷眼横了过去,那小吏脖子一缩,立马就不敢说话了。萧恒冷哼了一声,回到判桌坐下,“重新叫一个刽子手过来,继续行刑。”
那小吏忙不迭地点头哈腰地下去,没过多久,另一个膀大腰圆的刽子手扛着大刀上来,萧恒重新拿了一个签牌,“斩!”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是利索刀风声刺破而起,不过是眨眼的功夫,魏泰的项上人头应声落地,血溅三尺。
萧恒站起身,看了许久,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是已经恢复了平静淡漠,“收敛入棺,好生安葬了吧。”
397萧恒封侯
萧恒又进了一趟宫里,把法场的情况和皇帝汇报一番,又处理了太子遗党的一干事物,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家。
因为怀孕的关系,元意挨不得饿,便和鸿奴早早地吃了,让人给萧恒留了饭,正好热着,她连忙让下人上菜,等着他吃完,才关心地问道:“怎么现在才回来?”
“出了些意外耽搁了。”萧恒并没有多说,怕太血腥吓着了元意,扶着她在榻上坐下,笑问道:“今日在家里做什么了?孩子乖不乖?”
元意温柔地抚摸着小腹,浑身弥漫着母性的光辉,“孩子很乖,没有闹腾,得以和鸿奴读了一天的书。”
累了一天回来,听着家里长短顿时全身都轻松了下来,他像是没骨头似的躺在榻上,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元意说着话,直到元意咦了一声,突然没了声响,他才看过去,看到她手中拿着的锦帕,眸色一深。
元意一边说话,闲着无聊玩着他的手指,不经意间一方老旧的锦帕飘了出来,只需一眼,她就认出了这方锦帕,“这个怎么在你这里?”
“魏泰给我的。”萧恒淡淡的说了一声,声音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他死了?”元意玩弄着手中的锦帕,神情意味不明,轻飘飘地问道。
见她终于问出来,萧恒的心紧绷了起来,“对。”
萧恒设想过很多遍,在元意听到魏泰的死讯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愤恨、高兴、激动或是释然或是难过,然而都没有,她的神情清淡,似乎听到的是不相关人的消息似的,眉头一抬,淡淡地哦了一声,把腊梅叫了进来,“把这帕子烧了吧。”
腊梅虽然有些好奇,但也没有多问,拿着帕子无声地离开。注意到萧恒的沉默,元意忍不住微微一笑,抵着他的额头,戏谑地问道:“从远,你这样是吃醋了?”
萧恒眉头一抬,按住元意的脑袋摄住她的嘴唇,直到她的双眼变得迷离才松开,“你整个人都是我的,我才不会吃醋。”
元意把脸埋在他的胸膛上,低低地笑了出来,“是是是,从远最大方。”从刚刚说完,却又不可抑制地大笑起来,萧恒只觉胸腔一阵阵鼓动,连心都变得温暖起来,宠溺地看着乐不可支的元意,一脸的无可奈何。
不管是突厥人求和还是处置废太子,这些事情都一一了结,京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宴饮游乐,络绎不绝。而朱家和萧家经过此事更是向京中权贵证明了两家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萧朱两家的大门又开始了车来车往,热闹非凡。
对于这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徒,不管是谁都不会有好眼色,但是又不能轻易开罪这些人,只能找借口。萧家以元意要养胎而拒绝了宾客的拜访,朱家则是以老太爷身体不适为理由闭门谢客。
朱家的老太爷朱卫律的身体很硬朗,那些借口只是敷衍外人的借口,但是朱家确实有事要关门处理,对象正是被突厥王泰朗当做诚意叫出来的元怡。
前几天皇帝把元怡交还给朱家,让朱家自行处置,依照家法,元怡处以死刑也不为过,但是张氏苦苦哀求要留她一命,朱常仁虽然是族长,但是也不忍心处死自己的亲生女儿,以至于和朱卫律僵持了下来。
最后还是得知实情的元意让萧恒回朱家一趟,亲自向老太爷求情,老太爷才看在萧恒的份上网开一面,不再要求处死元怡,而是让她在家庙中剃发修行,一生不得出庙。
知道这个结果,元意向萧恒感叹了一声,“如此也好,若真是让元怡死了,爹爹这辈子怕是都生活在愧疚当中。”
听了安陵的传话,朱父对此结果也是极为满意,气色也好上了许多,元意总算松了口气。
这一日,鸿奴去了正院,元意得闲便歪在榻上看书,萧恒一反常态地早早回来,眼中不掩喜色,抽掉她手上的书本,笑眯眯地说道:“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元意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好笑道:“看你乐得,究竟是什么事啊。”
萧恒竟然玩心大起,神秘地笑了笑,“你猜。”
元意满脸黑线,抽了抽嘴角,“我怎么猜得到。”
大概是看到元意吃瘪的模样很有趣,萧恒笑得愈发欢乐,在她额心偷了一个香吻,笑道:“皇上同意让我卸任都督一职,留在京城了。”
这个惊喜实在太大,元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呆呆地看着他。
萧恒眼中的笑意加深,“我早就有此打算,不过不知皇上是否应允,现在得了确切的答案才告诉你,是不是很高兴?”
“这……你不用为我牺牲至此。”元意感动不已,连话都说不连贯了,她早就知道萧恒又是瞒着她,但是他说到时候再告诉她,最近因为事情多给忘记了,没想到猝不及防之间竟然听到了这个惊喜。
萧恒留在京城,最重要的原因怕是为了陪她待产,不然也不会放弃这样权名双收的好职务。想到这里,元意心里顿时难受起来,“你何必为了我放弃这么多,不值得。”
“值不值得可不是由你来判断的,傻意儿。”萧恒温柔地抚摸着元意发红的眼角,温声笑道:“只要我觉得值得就行了。我此生的期望并非功名利禄,只想和你携手到老,把鸿奴和你腹中的胎儿养大成人,这样的日子已经是上天的恩赐。”
看到元意依旧郁郁,萧恒摇头叹笑,“你怎么突然间傻了起来,我留在京中又不会一事无成,皇上还离不开我呢。同样是位极人臣,京中地方都是没差的。”
“你都先斩后奏了,我能把你怎么着。”尽管她对官场不怎么熟悉,但也知道京官和一方都督差距还是很大的,“萧从远,你真是一个大傻瓜。”
萧恒低低地笑了起来,把元意搂在怀里,亲昵地蹭着她的额头,“两个傻瓜凑在一起,正好天生一对。”
看着他笑眯眯得好似偷腥的猫一样,元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两人的视线碰撞,在空气中缠绵,这样心有灵犀的甜蜜时刻,外界的一切都成了多余。
夫妻两才刚刚谈好对未来的规划,才过了几天,就被一个巨大的欢喜给砸的昏头转向起来。
原来把内忧外患都处理妥当的皇帝终于心情大好,这才想起了晋阳战事中的诸位将士还没议功,便喻晓重臣进行讨论,经过探讨之后,终于出炉了奖赏结果。
根据各位将士的杀敌情况进行例循加官,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奇,值得一提的是,萧恒手下的萧全、黎简、陆靖辉等人因为在战事中表现突出,各自都被正式封以武职,至于其他将军,也论功行赏,皆大欢喜。
这些军功奖赏中,最让人惊讶的就数萧恒的封赏,皇帝竟然让他一举封侯!在圣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