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可以,这很唐门》第62章


“没有,”唐何必想了想,问道:“我以为你会先问起韩墨。”
“韩墨决断力不够,如果我真的是唐门的人,他会不知道如何面对的。所以他什么动静都没有,我不意外。”
唐何必沉默了一会,“为什么要杀叶飞花?”
唐九渊面无表情:“手抖,暗器打偏了。”
唐何必看着她。
“好吧,”坚持了一会儿,唐九渊转过头去,“叶飞花留着没多大用,又喜欢跟我作对,所以咯。”
唐何必低着头,像是在思考什么,半晌,方道:“你不该跳下来的。”
唐九渊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我也这么觉得,”唐九渊唉声叹气道:“可是我脑子一抽就跳下去了,我有什么办法呢?”
唐何必:“……”
“你真是抚远将军的儿子?”唐九渊岔开了话题。
“嗯。”
“那……唐隐仙的儿子呢?”
“大约是早夭了吧。”
唐九渊沉默半晌,深吸一口气,问出了一个无数人想问的问题:“那你……是不是陛下的儿子?”
以唐九渊无数世的经验,像江千盏这样既有野心又有手段的女人,当皇后的时候便与将军偷情,也不是不可能的。何况抚远将军一案疑点甚多,将军征战无数,为何会“不慎”死在战阵之中?天下耳目众多,为何直到将军府灭门之后,才被人发现投降一事纯属乌有?
最可能的解释,就是那个谁都不敢说出口的解释。
唐九渊看着唐何必,面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有一丝久违的紧张。如果唐何必真的是那般身份,唐门便有了竞争那张椅子的资格,为了保证在拿到暴雨梨花针之前这个家族不会死在自己的野心之下,唐九渊必须更改计划。
许久之后,唐何必移开目光,“我也不清楚。”
“过些时候,我大概会回一趟京城。”得不到确切答案,唐九渊便暂时把这事放到一边,反正她相信唐何必不会对自己隐瞒,“如今京城都在踏雪帮掌管下,我不回去看着,总有点不放心。”
“你回京城,不用过些时候。”唐何必突然说道。
唐九渊一愣。
唐何必沉默了一下,语气颇有些复杂,“陛下已经降旨,宣你入京。”
作者有话要说: 哦吼吼吼第二卷终于完了。
我对天发四第三卷不会再那么长了。
☆、第五十九章·花雕
“宣我……入京做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唐九渊也是有些愕然。虽说唐门的真实立场不清不楚,但唐青冥眼下还是林甫之的贴身护卫,再联想一下那此时尚在穆王手里的三千禁军,可想而知陛下对唐门不会有多少好感。
“陛下最近对训练女侍卫突然有了些兴趣,于是封你做侍卫首领,让你进京,应该也是因为此事。”
“我?”唐九渊有些无奈,“我都是靠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杀人的,真实武功又不好。陛下身边能人那么多,没有人告诉她这点?”
唐何必微微一笑,表情颇有些古怪,“你武功不好,那这天底下还有武功好的人么?再说,抛开武功不谈,我还真没见过比你会打架的人。”
唐九渊对唐何必给自己的评价很是无奈,“我那是因为经脉实在不行,才得费心思琢磨那些东西。”
“圣旨已经到了唐家了,”唐何必淡淡道:“你武功好不好,你自己说了不算,江千盏说的才算。还有,老太太让我告诉你,极乐洞剩下那几天你也不用待了,出去接旨,然后准备进京吧。”
在极乐洞里待了将近二十天的唐九渊,已经无法简单地用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了。唐九渊知道自己现在的形象是多么惊世骇俗,沐浴更衣的时候,也就没让人服侍。
接旨的过程一切顺利,唐老太太甚至与传旨的侍卫聊了两句天,留下人家吃了一顿晚饭,这才恭恭敬敬地将人送走。
这让唐九渊重新评估了一下唐门的野心。
侍卫走了,唐门反而陷入了担忧之中。陛下这次突然召唐九渊进京,只怕不止是请她训练女侍卫那么简单。唐门上下,连着唐老太太在内,都认为陛下这是不放心唐门,想留一个人在身边,洛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洛苇是洛家的人,却和唐门关系匪浅,尤其是和唐家二少爷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把她留在身边,既能防止外人非议,也能很好地牵制唐门。
于是众人都对唐九渊这趟京城之行颇感担心。
唐九渊倒不担心当今圣上会对自己下手,反正她也没有什么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之类的观念,江千盏真要杀她,她跑了就是。她来这个世界是为了寻找暴雨梨花针的,对那张椅子半点兴趣也没有,犯不着把自己搭进去(只要唐门不倒)。
她只是有些担心陛下忌惮她在踏雪帮的作为,想把这个危险分子留在身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唐九渊想与踏雪帮联系便会难上很多。踏雪帮的力量虽然微弱,但毕竟处在京城重地,谁也不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
“有青冥和何必在,应该也出不了多大事儿。”唐老太太最终总结道:“实在不行,你跑了就是,想必也没几个人拦得住你。万一你真出了啥事,唐门自会给你报仇。我唐家的传承比那张椅子还久,底蕴的深厚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
唐九渊微感错愕,“这样……不好吧?”
她此去京城,本就有一份当人质的味道在里面,如果她真的这样跑了,唐门……唐门虽然强大,却无法与那张椅子的权势抗衡。
唐老太太笑了起来,“丫头,你忘了,唐门是靠杀手起家的。真要闹出事来,我们往暗处一躲,谁也找不出来,反而是那些站在明处的人胆战心惊。何况,我想,以陛下的英明,是不会做出这种事的。何必和你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唐九渊和唐何必再次踏上了进京的路。
此时中秋刚过,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反正江千盏也没给出时限,二人虽然不至于一路游山玩水过去,花上个一两天观赏风景消遣娱乐,也是有的。
临近京城,二人却仿佛都不着急入京,反而在一个小镇上多待了两天。
江南繁华地,这镇子虽然不大,环境却也极好。尤其这镇上的人擅长酿一种黄酒,酒名女儿红,配上中秋的蟹,正好。
两碗黄酒,一方小桌,唐九渊和唐何必坐酒楼的露台上,身后点着十数支蜡烛,光线恰到好处,不明不暗。江南气候温和,夜风吹过,倒也没什么寒意。
螃蟹端了上来,混着淡淡的紫苏味道,煞是好闻。
唐九渊却没有动手,而是端起酒碗喝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流了下来。放下酒碗之后,胃里还是暖暖的,甚是舒服。
“名不虚传。”唐九渊笑着摇了摇头。
唐何必一指螃蟹,“吃。”
唐九渊拿起一件精致的银制小剪,正要动手,忽然想起了一事,面色便有些古怪,“我是河西人氏,何必兄……莫非觉得我会吃蟹?”
“这是上好的女儿红,”唐何必一指酒碗,然后看着她道:“你连‘名不虚传’几个字都说了,证明你是知道这东西的,难道还不会吃蟹?”
“何况,”唐何必替唐九渊满上了酒,慢条斯理说道:“螃蟹有些地方不能吃,那是对正常人而言的,至于你——连极乐洞都奈何不了你,我想你就算把蟹壳子都吃了也不会出太大问题,就是味道可能会有些不好。”
唐九渊愕然。
唐何必说话一向很简洁明了,连多说一个字都不愿,更不要说出言嘲讽。唐九渊愣了愣神,旋即想起唐何必是连顾书棋都能结为至交的人,那些公子哥儿的琴棋花鸟、拌嘴打岔之技,他大概也懂的不少,只是平时不愿意提。
唐九渊笑了笑,把蟹腿剪了下来。此时中秋刚过,蟹肉正是肥美,莹白无暇。那酒家备的醋也极好,唐九渊将蟹肉蘸着醋吃了一口,只觉得满嘴鲜美,回味无穷。
唐何必看着她吃蟹的手指。
唐九渊知道自己吃蟹的手法太过熟练,完全不像一个生长在河西的人,却也懒得掩饰这一点,“店家很是用心,这些都是银制的,不用担心有人下毒。何况就算是下毒,也瞒不过我。”
唐何必抬起头来,半晌,面色微异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说,你的手指,很……很合适练暗器。”
唐九渊愕然,旋即明白了些什么,于是失笑。
她有九分把握,唐何必的原话是她的手指很好看,只不过话到嘴边,被他自己改成了“合适练暗器”。她许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