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霖春[封推]》第277章


“也没什么大事。”李玄明笑道,“我等接到杨宁胜杨御医的来信,得知夏姑娘已把他那个疫区的病人都治好了,所以前去看了一转,上午才没能跟大将军一起迎接夏姑娘等人。此时回来,自然要过来拜访一下。不管怎么说,夏姑娘治好了疫病,我身为太医院院使,自然要来向夏姑娘道一声谢谢。”
感谢夏衿,倒也说得过去。否则瘟疫不停地蔓延,不用敌军攻打,将士们就全病死了。这边大军没了,大周国自然危矣。到时候即便李玄明等人命大,能活着回去,也要承受皇上的雷霆之怒,罢官事小,丢命事大。
只是,这话夏衿听着怎么觉得怪怪的。就好像她治病是为了李玄明而治,所以李玄明才来感谢她。
她眸光一闪,笑道:“李院使客气了。大将军才特意来谢过,李院使您又来谢,还真是让我承受不住。我毕竟年轻,又是个女子,虽立了一点小功,却不敢受尔等夸赞,份内之事而已。”
这话说得客气,却是把自己的功劳跟李玄明撇开了。
嘿,想抢本姑娘的功劳,你能绕得开岑毅么?
李玄明静默了一下。
前面派来的十二名郎中里,不管是谁,只要他治好了病,李玄明完全能把一半功劳抢到自己头上。实在不行,背地里使些手段,让那个大功臣死在边关就是了。到时候*行赏,他李玄明还是头一份。他身为院使,六十多岁了,还吃这份辛苦,千辛万苦地跑到边关来,不能捞点好处,怎么能说得过去?
但夏衿的身份却让他很是棘手。
要是她只是临江一个夏郎中的女儿,那没话说,即便她是太后派来的,也还好办。可她偏偏摇身一变,成了邵家老头的孙女。那邵老头原来是岑毅的上司,对他有救命和提携之恩,后来被人谄害,才被先帝流放去了北边。不说他受不受当今圣上的重用,光论他跟岑毅的交情,当着岑毅的面,夏衿的功劳李玄明就怎么也抢不过去——说白了,他一郎中,论在皇上心中的重要性,哪里比得上手握兵权的镇国大将军?他就算得贵妃青眼,也是枉然。
所以,他只能欺夏衿年幼好哄骗,让她拱手将自己的功劳主动分出来一半。如此一来,岑毅再怎么维护邵家,也不好说什么了。
但只两句话,就让他感觉眼前的这位小姑娘似乎不大好骗,说起话来竟然让他有一脚踏空的感觉,还真是邪了门了。
他开始大倒苦水:“唉,所以说,夏姑娘命好啊,年纪轻轻的,就立下大功一件。我们这些老头子,半截入土的人了,来边关的路上,差点没被马车晃散了身子,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你看看我,在京城的时候是微微发福、肤色白皙的之人,到了这里,却成了个干瘦黑老头儿。前段时间染了风寒,差点埋骨于此地。还有他……”
他指了指周易知:“周御医前段时间大病了一场,差点没去见阎王。”
又指了指孟夏:“还有孟郎中,前儿个一个士兵死了,那些兵痞子不讲理,动手就打呀。你看,胳膊上还有青淤呢。这病来如山倒,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怎么能怪我们不尽心?简直是蛮不讲理。”
夏衿听得这话,看向这三人的眼神里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这三位在她面前都摆臭架子,在那些无权无势的兵卒面前还不知是怎样一副嘴脸。他们是朝庭派来的御医,又是治病救人的郎中,他们对那些士兵的态度得有多恶劣,人家才会揍他们呢?
☆、第二百七十章 阴招
李玄明犹不自知,兀自在那里絮絮叨叨:“不过既然皇上派我们来,吃些苦头也就算了。偏咱们医术的方向不对,但想治好瘟疫之病,谈何容易?我的医术以接骨最为有名,周御医则是妇科圣手;至于孟郎中则擅长治闻皮肤病。所以遇上这种疫病,我们就算再尽心也没办法呀。”
周易知配合着在旁边叹了一口气。
小姑娘家都心软,李玄明觉得把自己说得这么惨了,夏衿好歹要同情一下。即便心里不以为然,嘴里总要客气地附和两句吧?到时候他自然有话说。
却不想夏衿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脸上挂着一抹笑容,那笑容颇有些意味深长的味道。
这让李玄明脸上挂不住了。只得将另一招抛出来:“幸好夏姑娘来了边关,一出手就把疫病控制住了。这不光是边关将士们的幸运,亦是我等之幸。夏姑娘医术如此高明,如果整日关在家里,那就太可惜了,学了医术就应该悬壶济世才好。不知夏姑娘有没有兴趣到我们太医院来?要是愿意,我这个院使说话还是管用的。”
夏衿好笑。
这李玄明打的什么主意,她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他现在拿出来的就是个诱饵,只要她表示想进太医院,这次的功劳就等于分给了李玄明一半。到时候,没准她还得替李玄明在皇上和太后面前说好话。
打的倒是一手好算盘。可李玄明真当她是白痴么?
“我一个女孩儿家,哪能进太医院?院使大人说笑了。”她笑道。
谁知李玄明似乎早就预料她会这样说一般,脸上倒没什么失望的表情,反而笑得更灿烂了:“夏姑娘的医术这么高明,想来令尊大人的医术也不弱吧?你不方便来太医院任职。但可以推荐令尊大人呀。想来,能进太医院做个御医,令尊大人应该是愿意的吧。”
夏衿一愣,随即深深地看了李玄明一眼。
要不是她头脑比较清醒,没准还真有些动心。
夏正谦的性子她知道,就算是认回了爹娘,可让他窝在邵老太爷和邵老夫人的庇护下过日子。他心里是不舒服的。他既在医术上钻研多时。自然想做一个杏林圣手。如果能有机会让他进太医院,夏正谦想来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吧?毕竟,做御医。对于一个郎中来说,是能力的体现,是官方对这能力的认证。
但就算再想让夏正谦做御医,夏衿也不会让自己被李玄明牵着鼻子走。这种卑鄙小人。跟他同坐她都觉得丢脸,怎么可能还要在他面前矮上一截。让她老爹去他手下仰他鼻息过日子?
更何况,伴君如伴虎。御医虽说在名声上好听,但其实危险得很。夏衿在宫中给皇帝治病时,又不是没感受过那份压力。如果她当时没把皇帝治好。恐怕现在已是被斩,或是亡命天涯。她不可能为了老爹的一点愿望,把一家子置于危险境地。
“我的医术并非家父所传。而是一个神秘婆婆所授。以家父的本事,在京城开一医馆。做一普通郎中正合适。至于做御医,却是不敢想。有多大碗吃多少饭,家父常常这样教导于我。现在虽远在边关,我也不敢忘了家父教诲。所以李院使的好意,夏衿心领了。”
李玄明又劝了几次,巧舌如璜,无奈夏衿死不松口,话说得柔和,态度却十分坚定。说了半天,口水都说干了,去要水煮茶的菖蒲也没见回来。三人只得怫然起身,告辞离开。
三人也不回大营,而是信步走到了离大营十几米外的地方,望着远处漫天的黄沙,周易知有些不甘地道:“大人,难道咱们就这样把功劳全给了这乳臭未干的小姑娘了?”
“哼。”李玄明鼻子里哼一声,“给她倒不要紧,只是如此一来,就衬得咱们要多无能就有多无能。”
想当初,皇帝先送了两名御医过来,结果两人不但没治好瘟疫,自己还病死了。然后又送了两位过来,虽未病死,却对疫病束手无策。皇帝满怀着殷殷之意,派了医术、能力都不错的他过来,结果呢,还是没能抑制这瘟疫的蔓延。现在这个小姑娘过来一出手,轻而易举地就把疫病就治住了。这叫他的老脸往哪儿搁?他回去之后,还能坐在院使这个位置上吗?
“可不是吗?”周易知叹了一口气。
他是李玄明举荐进太医院的。李玄明混得不好,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孟夏一直没说话,耷拉着脑袋,显得心事重重。
“孟郎中怎么不说话?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李玄明见状,问道。
孟夏心里正掂量着夏衿的身份呢。他跟李玄明不同,李玄明至少还有贵妃那条线,就算得罪和岑毅和夏衿,还有人帮他说话。可他孟夏就一民间郎中,即便是名医,对这些权贵来说踩死他如同踩一只蚂蚁。夏衿是邵家之人,又有岑毅撑腰,如果自己跟着李玄明跟她对着干,不知下场会如何。
此时见李玄明问到自己头上,他不由得犹豫了一下:“这个……”
李玄明看中孟夏,就是觉得这人头脑灵活,时常能出些鬼主意。此时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