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美人》第550章


无疾与戚月一起住在其中,一边掩人耳目,一边也有太医悉心医治。
其实按照律法来说,戚月而今也属于待罪之身。
戚府犯了那么大的罪孽,戚老爷被处以死刑自是理所应当,而王夫人、戚原、戚月作为戚老爷最直近的亲属,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该充军的充军,该发配的发配。
王夫人与戚老爷感情深厚,戚老爷死后,她也无法独活,便自尽追随戚老爷而去。
而戚原则在生死关头选择成为了一名英雄,用自己的生命引开敌人的注意力,保全了妹妹与卫无疾的性命。
他们其情动人,却也不能抵消之前的罪孽。
我们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法外开恩’。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句话简直就是对法律的侮辱。
法外开恩,谁来开恩?
若是认同了这句话,那便是认同了‘人情大于法律’这个概念。
若是当真随随便便就可以法外开恩,那也便不是依法治国了,而是定罪论处全凭法官的心情喜好,全凭他的三观是非。
这大抵便是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了。
没有人能做到完完全全的公正无私的,没有人是神,便也没有人可以去评判别人的罪过。
就像写小说一样,当我以主人公的角度去写,这是一个故事;而当我以女配角的角度去写,那又是完完全全的另外一个故事了。
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黑,绝对的白,没有绝对的错,绝对的对,而法律,就是将这一切可怜变得公平的东西。
若我们觉得一个犯人可怜,觉得他有难言之隐,亦或者觉得他在某些方面有很可贵的品质,因为这些,我们便要对他法外开恩,看似公允,实则却是在丧尽天良。
就好比戚老爷。
首先,他肯定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兄长,他与王氏生死相随的爱情叫人感动,他与妹妹无私的付出也叫人动容,他对于戚原、戚月慈祥如大海一般的父爱更是叫人艳羡不已。
但是仅仅为了这些,便要留得他的性命了吗?
因为他的这些好,害得顾太光、蓝如海一家多少条人命,害得兰昭、兰墨、顾氏、顾俊舅舅受了多少的苦楚?
更别说那些惨死的灾民,因为他制造的这桩冤案,凭白饿死了多少的灾民?
难道旁人便没有生死相随的爱情了吗?没有如海如天的父爱、母爱?没有深厚的兄弟姊妹之情?
这些,原本都有。
但是如今,却又都没有了。
我们不是被害者,既然我们没有受到直接的伤害,那么我们便绝对没有权利,去代替被害者原谅这些犯了罪孽的人。
其实中国有不少这样的案件。
犯罪的人,以自己的角度,好似写小说一般写下许多无奈苦楚,把自己变成了无可奈何、被逼无奈的无辜人,每每看着便让人只觉得群情激奋,只觉得他们不是罪犯,而成了梁山好汉,成了被逼无奈的热血男儿。
这也太容易被带节奏了。
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只讲目光放到那一层层披着的美好外衣上。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关注这个事情的根本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男人他性格老实、本分,做事踏踏实实,上班认真,可是却因为老婆的背叛,而倾家荡产、一无所有。
因为被伤透了心,于是他便虐杀了一个长得和他老婆很像的女大学生。
这时候若媒体报道将很多的笔墨放在描绘他被老婆背叛如何的悲惨,他平日如何的老实本分,他是多么的认真工作,不用说,肯定很多人便会开始觉得这男人着实可怜,觉得他有情可原。
但是你若是那个女大学生的家属,你还会这样觉得吗?
那个女大学生可能家境不好,一直辛辛苦苦努力学习十几年,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梦想得以实现;可能有一个暗恋她数十年的害羞男孩正准备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可能她十分的孝顺,与父母感情深厚,她本来应该拥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
可是如今什么都没有了。
她年迈的父母为了独生女的遇害痛不欲生,不过几年便得病死去;暗恋她数十年的男孩接受不了自己心爱女孩的离去,伤心失望的喝酒驾车,又撞死了一个结伴出游的一家三口…
这个时候你还觉得这凶手可怜吗?
你还觉得他有情可原吗?
你还觉得应该法外开恩吗?
我们有同情心是好事,但是人的同情心啊,最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左右了。
因为我们有感情,所以我们谁都没有办法公正。
这便是我们时常会有人无视受害者,而同情凶手的原因。
这边也是法律存在的意义。
法律,代表着公正。
而想要左右法律,无疑是在自取灭亡的毁灭公正。
今日你觉得自己义愤填膺的做了一件爱心大发的好事,他日你受害,大抵也会有旁人不顾你受到的伤害去同情那个伤害你的人。
维护法律的尊严,便是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而所谓的法外开恩,便是最法律最大的亵渎。
这也正是当初唐庭以性命逼迫顾氏,而顾氏始终没有因为她对于唐庭的这份感情,便软弱的松了口,帮助唐庭、戚氏求情的原因。
从这种角度来说,顾氏虽然性情懦弱,更是将爱情看得大过天,可是在关键的时刻,却也能够坚守得住原则,虽后来她痛不欲生,难以自持,可是倒也算得上个不会因为感性便蒙住眼睛的明白人。
既是如此,虽然戚月方立了大功,救出了卫无疾将军,可是到底可否将功抵罪,却着实需要好好的商榷、商榷。
第七百零六章 无药可医
不过卫无疾将军当真对戚月一往情深,更是很有男人的气概。
他虽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戚原临死所托一般,照顾好戚府上下,可是对于戚月,他更是义不容辞。
卫无疾平安归来后,便向皇上求了旨,只说自己而今养虎为患,犯下了大错,只待辅佐皇上扫平蒙利,自当卸甲归田,隐居山林。
他对皇上别无所求,只愿皇上看在他为国家浴血奋战多年的份上,用他满身的功勋,换戚月的一份平安。
戚月虽于案件有关联,却只属连坐之罪。
对于卫无疾的请求,皇上心中感慨的同时,倒是也欣然应允。
一直以来,对于卫无疾的无边功勋皇上就一直心生忌惮,只是碍于蒙利国战事不断,便也只能再三隐忍。
而今卫无疾自己表明了心迹,倒是叫皇上无端省下不少的心神,也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恶战。
至于戚月的罪行,本就是可有可无的连坐之罪,加之卫无疾真心实意的要娶戚月为妻,出嫁从夫,戚府的罪孽自然便也与戚月毫无关联。
是以皇上便也暂且不去追究戚月的罪行,反而将卫无疾与戚月一起接到宫中居住,派了太医每日悉心医治,宫女太监小心的照拂。
按道理来说,卫无疾将军受伤更重,康复的也应该更慢才是。
可是一来卫无疾将军身体强健,常年练武,身体底子好;二来戚月方经历丧兄之痛,好容易历尽千险回到盛京城,却发现自己父母也均已不在人世,只落了个家破人亡,孑然一身。
如此大的打击,这若是柳莹在世,恐怕当场便要吐血而亡。
而戚月虽性格坚韧些,到底也不过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孩儿,自是不胜打击,虽有卫无疾每日安慰小心照料,却仍旧是日日郁郁不得开怀,这病自然也就一直拖着,始终不见大好。
不过若只是病了倒也算好,好歹也总算有治好的一天。
相比于心里的伤痛和身体上的病痛,却还有一个更大的噩耗等待着戚月。
那便是她毁容了。
先时在躲避杀手的时候,戚月的脸上曾经受了一道很严重的刀伤。
那种刀伤若是在盛京城里受得,虽也会留下疤痕,可是好歹不会有如今这样严重,小心用脂粉遮着,也就看不大出来了。
可是当时戚月正在逃命,又灰头土脸的背着卫无疾,别说是处理伤口了,就连灰尘尘土都不知进入到伤口多少。
这样一来,自是彻底的耽误了伤痕修复,如今好不容易回到了盛京城里,这道伤疤却也彻底治不好了。
这伤疤黑黑的一道,又粗又长,一直从颧骨处划到嘴角儿,只让人看着便觉得甚是可怖,好似凭空将人的脸蛋劈开了一半儿。
戚月原本长得就不甚貌美,如今脸上更多了这样一道骇人的伤疤,更是雪上加霜。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