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696章


“我就想,万一我没挺过去,让豆包陪着我,我也没有多大的遗憾。”
萧母没隐瞒,把和萧陵川那一些,又和李海棠重复一遍,并且告知,自家的亲人可能在外海。
“外海?”
李海棠点头,表示了解,但自从得知第一楼东家是自己的婆婆,她多少有点局促不安。
然而萧母和她想的高贵冷艳不同,非常健谈,还主动问起她和野人夫君相识的过程。
“原来竟然是这样啊!”
萧母笑容满面,一边听一边点评,还是儿子有出息,一个负责,就把所有事都掩盖了,借口找的不错,仿佛拯救李海棠于水火之中。
难怪,就这性子也能娶媳妇,并且小两口感情好,过的不错。
婆媳二人闲聊,气氛融洽,萧陵川回来,就见到这般的场面。
“夫君,我得去看看手术室。”
李海棠说完,和女伙计月眉离开,让母子俩单独聊聊。
手术室在南边,已经被收拾到纤尘不染,并且进行了消毒,李海棠看了一眼床榻的高度,非常满意。
她没有久留,先和张如意等人回到庄子上。
晚上,豆包未归,回来的只有萧陵川一人。
面对自己夫君,李海棠更是有什么说什么,其实,夫君有亲人在,她只有高兴的份儿。
“我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亲切而生疏。”
萧陵川摇摇头,其实他很怕面对亲近的关系,甚至不晓得怎么和对方说话,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二十年,太久远,而对于小时候,他记忆不多。
“尽孝道。”
婆婆这么多年有苦衷,过得不轻松,做子女的,必须体谅。
李海棠作为儿媳,一定会把该做的做好,她这个婆婆明事理,一点不严苛。
“夫君,那你小时候就没个小名吗?”
李海棠还没来得及问萧母,她说话很谨慎,很怕让对方有不愉快的回忆。
萧陵川身子一顿,假装若无其事,冷淡道,“没有。”
“这样啊?我看有亲密的夫妻,彼此都叫小名,这样更亲切一些,我以为你有呢。”
李海棠没看出自家野人夫君的拘谨,夫妻俩吃着热汤面,说起手术以及今日的新点子,自己要开办一个特殊的医馆。
萧陵川沉默,就算是有,他怎么说?这个,他要给爹爹上坟之日,提一下。
一晃,到了手术之日。
李海棠带着医药箱,手术的器材,外加自己的换洗衣物,带着白果和五福,来到第一楼后院。
手术后有危险期,她必须看着,以防止有突发状况。
为怕豆包吵闹, 夫妻俩把豆包交给小五子,让张如意带着暂时留在庄子上。
李海棠整理妥当,进入到准好的屋子,里面一大早再次进行消毒和杀菌的处理。
“海棠,好孩子,你别怕。”
萧母用了麻沸散,这会儿这迷迷糊糊的,在没昏睡过去之前,说了最后一句话。
李海棠戴着口罩,郑重点头。
一门之隔外,站着野人夫君,萧陵川有些不安,除去担心亲娘,更担心自家娘子的身体,她现在有身孕,之前还差点小产,受不得太繁重的体力活。
手术进行,李海棠发觉,情况要比自己预料的好一些,至少不用全部切除,但是要扫清腋下的淋巴。
“夫人,可以缝合了吗?”
白果见自家夫人大汗淋漓,主动接手,关于缝合,她轻车熟路。
约莫一个多时辰,手术结束,期间,萧母醒来一次,而后又继续昏昏沉沉的。
推门出来,李海棠身子一软,当即进入熟悉的怀抱中。
萧陵川没问结果,抱着自家娘子,进入早就准备好的房间,帮着她洗漱,换衣,等忙完以后,五福又端上冒着热气的饭菜。
手术需集中精力,也耗费体力,李海棠饿到前胸贴后背。
“娘子,慢点吃。”
有些菜色来不及做,是从大酒楼要的席面,其中有一道红烧鱼。
萧陵川替娘子挑刺,而后放到托盘中,让李海棠尝试一下味道,见她下筷子速度太快,又担心她噎着。
“我饿。”
吃掉一块熏肉,李海棠松一口气,“娘的手术成功,就看后续,后续怕感染。”
十二个时辰以内,还在危险期,萧母如果不发热,没有太多排斥的反应,挺过去以后,一个月就能恢复如初。
当然,这并不是代表已经全好了,后续还有汤药,至少喝上半年。
”夫君,娘说,你的大伯娘和堂哥都在外海,是不是要联系一下?“
李海棠突然想起,是有人提及过,外海有大齐人,并且有一个男子,医术十分了得。
也正因此,她委托了出海的船员,希望对方能给她找一些外海的医术,她想看下,和大齐之间,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和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等同。
“嗯,可惜去外海的商船,到现在未归。”
八月十五以后,商船开始整理,来往至少半年多,若是在外海停留时间长,来往差不多一年。
这是在平安归来的情况下,若是中途出一点差错,那就永远的不见归期。
“那以后,等肚子里的小包子懂事一些,身边的琐事解决,我们去外海一趟吧?”李海棠现在,还不敢冒险,她是双身子的人,何况,大齐匠人正在研究造船,如何能在大风大浪之中,平安行进,而他们每次出海,都会有差不多的路线图,以防止触礁
。三个月的时间,并非全然在海上漂着,海中间,有大大小小的海岛,有的海岛上,储藏了天然的淡水,还有各种野生的果子,野菜等,作为补给。
第990章 不难
认下萧母这个婆婆后,李海棠的日子又充实许多,随着肚子逐渐变大,她的精力越发不济,等进入阳春三月,她已经怀胎八月。
农历三月三,是大齐的上巳节,据说是黄帝的诞辰,不过在大齐京都,又称女儿节。
用兰草沐浴,踏青,曲水流畅,京都的女子纷纷出门,悠闲逛街,就是夫君已死,守着贞节牌坊的寡妇,也没有这个忌讳。
三月三,还是豆包两周岁的生日,两个节日赶到一起,李海棠决定大办,铺子关门一日,给伙计们休沐,并且还有红封。
三月,春光正好,京都百姓早已还上薄薄的春衫,家里周围的庄子上,一片绿意。
没有夏日那般烤人,气候相对温和,这是李海棠最喜欢的。
“夫人,豆包小少爷生辰,咱们咋过节呢?”
五福从前几日开始,开启每日一问模式,但自家夫人笑而不答,神神秘秘,似乎想要给众人一个惊喜。
“咱们先出门,去找如意,而后汇合,逛街吃酒,我已经在京都的太白楼,定下几桌席面,铺子上的人全去。”
李海棠面上带笑,不是她想保密,是她根本不知道怎么给豆包庆生,她不想因为这个问题烦恼,直接丢给婆婆,萧母给出了好几套方案。
听说去太白楼,五福眼神一亮,那是京都最好的酒楼之一,非常有特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贵。
“夫人,那一桌得多少银子?”
五福听说,一道招牌菜八宝鸭,就要八十八两,若是凑上十个大菜,外加上酒水,不得上千两?
一千两银子,在城西城北,足够买一个铺子,铺子赁住出去,每年的租金还有几十两银子……
“五福,你最近和吴起学算账呢?怎么掉钱眼儿里去了。”
李海棠感到好笑,不过五福说的是很有道理,吃一次花掉几千两,她还没土豪到那个地步。
之所以选择太白楼,是因,前段日子,她名为倾听医馆,专门挖人隐秘的铺子开业。
开张几日,无人上门,倒是有人在医馆门口探头探脑,她的马车,还被人跟踪过。
驾马车的是白冰,出城以后,把跟踪的人甩掉,第二日,医馆有人上门,就是太白楼的老板娘。
太白楼的东家姓安,是京都百年老字号的大商户,老板娘王氏,家中曾是皇商。
几年以前,王氏家里出了点岔子,得罪权贵,一朝一夕之间,家里被人查封,亲人获罪,好不容易花了大半的家产,才把人从牢房给捞出来。
王家迅速地败落,和安家的亲事不了了之。
王氏家里倒了,又被退亲,败坏了名声,来提亲的,没几个好人家有本事的男子,多是泼皮无赖之流。
“夫人,那王氏怎么嫁到安家,还当了太白楼的老板娘?”
五福收拾一个小包裹,而后准备茶壶茶碗,一行人出门。
“安家的独子忽然重病,让王氏过门冲喜。”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