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七五]每天都被劝分手》第166章


,瞬间一股血腥气在两人的唇间蔓延。
这股血腥气更刺激了展昭的神经,他伸出舌头将为数不多的血迹舔了个干净,期间难免碰到慕乔的舌尖——她也想舔一下自己的伤口来着。
这下展昭的脑子更是轰然一炸,舌头不管不顾的冲进了慕乔本来就没闭好的口中,动作太过粗暴,反倒被她的牙齿给刮了一下。但两人谁也没注意这一点,脑子里都被唇舌相触的奇妙感觉给占据了,不由自主的想从对方口中获得更多新奇的触感,你来我往,谁都不想占了下风。
好好一个吻,最后差点让两人发展成打仗。
两人分开的时候都有些气喘吁吁,但因为慕乔的肺活量不如展昭,看起来更狼狈一些,展昭平缓呼吸之后,她还喘的厉害。
展昭想要说什么,却在定睛看她的时候声音一消——曾经一度以为她笑的时候最好看,平时连表情都吝啬的人,一笑不亚于冰消雪融之后的暖暖□□,连眼睛里都生着光辉。可现在他才知道,明明这样的慕乔才是最好看的:
白玉一般的脸上飞上一抹嫣红,眼睛雾蒙蒙的,像是罩着一层水汽,嘴唇也是湿漉漉的,还被他磕了一下,从刚刚的粉红变成了更甚的红色,整个看起来可怜兮兮的,比起单纯的笑容,更让人心里一动。
展昭喉结一滚,哑着嗓子问:“再来一次,可以吗?”
慕乔脑子里被展昭放的那颗炸弹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思考能力也根本没有恢复,展昭问的话她根本没听清,只是仰着头,眨着水雾蒙蒙的眼睛,茫然的看着他。
展昭就当她是应允了,低下头再次覆到那两片被他咬得发红的唇瓣,不过这次他没有发狠的啃咬,而是轻缓温柔的舔舐,偶尔将她的唇咬住微微摩擦一番,并没有下重的口。
慕乔难耐的伸出舌头舔了舔他,展昭这才哄骗似的卷住她柔软的小舌,带进自己的口中,挑逗拨弄,当年的武功教他如何柔软身体缠住敌人,现在他全用来缠着慕乔的舌了,最后两人分开的时候,嘴角还勾着几缕暧昧的银丝。
慕乔这次没自己站住,靠在展昭的胸口喘着粗气。她不过是个伪高手,根本没有展昭那浑厚绵长的内力,憋气的功力想当然也差的要命,连续两个超长时间的亲吻耗干了她肺里所有的空气,现在大喘气的往回找都来不及,哪还有力气自己站着?
相对而言展昭就从容淡定的多,稍微运气调息了片刻,就恢复如常了。不过他一点也不想把慕乔推开,反而将人又抱紧了些,刚刚和他闹了别扭的慕乔此时居然如此乖巧,让他实在舍不得松手。
不过慕乔到底还是会清醒过来,没一会儿,他就感觉到一只手软绵绵的推了一下自己胸口,像是被小猫挠了一下似的。
展昭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也太软了。
慕乔闻声恼羞成怒,踩了展昭一脚,拿出武器,直接大轻功跑路了!
作者有话要说: _(:зゝ∠)_当时写的时候给基友看片段,基友问我你要开车嘛,我淡定的回了一句,本人擅长翻车。基友无言语对╮( ̄▽ ̄〃)╭
☆、第217章 乡亲
那天尝到了甜头之后; 展昭后面根本没有再见过慕乔。
按理来说开封府就这么大,两人的房间还很近;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怎么躲最起码会看到影子吧?
但慕乔就跟脑袋上开了天眼似的; 即便他这一秒听说了她在食堂,下一秒赶紧赶过去; 都能看到手下一脸同情的看着他:“展大人,慕姑娘已经走了。就在刚刚,你再稍早到几步就好了。”
当然; 他不知道的是; 慕乔虽然没开天眼; 但也差不多了……只要打开地图,展昭跑哪她都能看见,这还能躲不开?
不过慕乔躲也没躲了两天,一日半后,被公孙策派去陈世美家乡请人的王朝马汉等人便分批带着一众陈世美的父老乡亲回来了。
虽然他的家乡闹了饥荒,但这次王朝马汉可是严格遵循了公孙策的嘱咐; 将当地那些有些名望的人都请了来,开封府原本房间就有点紧张; 此时都有些住不下了; 众人纷纷忙碌着给他们挪地方住; 展昭一时也没时间去找慕乔谈谈。
之后两人就带着这群人里的代表去了包拯书房。
*
“小老儿陈喜,均州陈家村的村长,见过青天包大人!”不知道是因为饥荒饿的还是人老了抽抽的瘦的一把骨头的老头见到包拯; 便颤巍巍的跪下行礼。
包拯赶忙上前把人扶起来:“老人家快快请起,本府现在只是找老人家了解一下情况,并非是在公堂之上,老人家大可不必行此大礼。”
陈喜看到包拯十分激动:“小老儿早就听闻包大人青天之名,不知道大人这次叫小老儿等人前来是有什么事,难道是……要给我们陈家村拨款吗?”
包拯摇头:“赈灾之事暂时非本府掌管,老人家若是觉得当地官府腐败,侵吞赈灾银两,可以写诉状,本府必然会接。”
陈喜表情有些赧然,结结巴巴的说:“不……算,算了。小老儿们还活得下去,不,不麻烦大人了……”
房内众人此时心中都是同一个想法:恐怕是当地已经很好的赈灾,他们有些贪婪,还想趁机要更多吧?
其实在秦香莲跟包拯说了自己的冤情后,包拯就注意到了湖广均州的灾荒,并且上报了朝廷,朝廷也派出了值得信任的官员前去赈灾,出发的时候还比王朝马汉等早了不少时候,王朝马汉到的时候,灾情早就控制住了,回来的时候他们也和包拯说过,所以此时陈喜这么说,包拯才会无动于衷。
但包拯倒也没想戳穿他,毕竟人家年纪也大了,没必要把人弄得下不来台。他摸了摸胡子道:“如此便好。”
陈喜赶紧的转移话题:“那不知道大人找来这么多人,是要做什么呢?”
包拯道:“不知道老人家可认识一个叫做陈世美的人。”
陈喜道:“大人说的可是秦香莲家的那个陈世美?”
秦香莲家的?这个定语略微微妙,包拯微微皱起了眉,道:“秦香莲家的?”
陈喜点点头:“大人问的难道不是那个家里贫穷,上不起学,所以入赘秦家的陈世美吗?”
众人恍然大悟。秦香莲说的还不完全,再把这个条件这么一加,陈世美简直是人渣出了新境界啊!
包拯道:“本府对这段知之不多,还请老人家多说说。”
陈喜道:“嗨,也没什么好说的。秦家是早些年搬到我们村的,秦老爹年轻时候是个秀才,没考中,就在我们村开了个学堂,教人读书写字,隔壁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往他这儿送。但这陈世美啊,家里穷,读不起书,就偷偷蹲在窗户那里,偷听秦老爹上课。后来让秦老爹给发现了,不过这家人心善,看陈世美确实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就免了他的学费,让他来上课,后来等陈世美长大了,还把女儿许配给他。这陈世美啊,倒也是个知恩图报的,说他欠他们家的,就入赘了。”
知恩图报?眼下一群知道内情的人听到陈喜说这个成语,心中都有一种冷笑的冲动。
若是陈世美知道知恩图报,那世间恐怕再无丧心病狂狼心狗肺之人了。
陈喜不明所以,只是敏感的察觉到周围的氛围不对,有些害怕的看了周围一圈,小心翼翼的道:“大……大人,小老儿是哪里说的不对吗?”
包拯摇摇头,警告性的瞪了所有人一眼,让他们别再添乱,之后才道:“没有,老人家继续说。”
陈喜点点头,但措辞明显更小心了:“陈世美和秦香莲成亲后没多久秦老爹就去世了,秦香莲就关了学堂,让陈世美专心准备科举,中间还给他生了一双儿女,连公婆也伺候的好好的,让陈世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不过这孩子自从两年多以前上京赶考后就再没消息了,难道是……”
陈喜一脸害怕的看着包拯:“大人,难道他死了?”
包拯一愣:“老人家为什么会这么说?”
陈喜理所当然的道:“因为秦香莲还在家等着陈世美高中啊,还有他那上了年纪的父母和还不懂事的孩子。不过……哎,说来也是祸不单行啊,这次饥荒,秦香莲家彻底没粮食了,这俩老的为了不拖累小的,上吊自杀了。”
包拯点点头。已经和秦香莲说的对上了。
陈喜道:“说起来,俩老人走了以后,秦香莲就带着儿女说要上京寻夫来了,不知道她们找到了没。”
包拯犹豫要不要说:“这个……”答案当然是找到了,但是还不如没找到。在没找到的时候,秦香莲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