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康熙心尖宠[清穿]》第99章


太皇太后微微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玄烨自顾自道:“所以朕明知道后宫中有人会议论,有人会不高兴,朕还是执意想将宜宁接回来,朕……实在是想他。”
太皇太后还是没说话。
玄烨看着太皇太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太皇太后年纪一日比一日大,头上的白发一日比一日多,嘴里更是时常念叨“玄烨啊,祖母也不知道还能再陪你多久”之类的话,他知道,就算云南战事大捷在望,但太皇太后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他。
当皇帝,哪里有这么简单!
他垂下头,玩弄着手中的茶盅盖子,低声道:“老祖宗,您是不是对朕很失望?”
毕竟他是听着太皇太后的训诫长大的,以前头那几位皇帝为例子,告诫他不要太重儿女情长。
太皇太后拄着拐杖,缓缓起来,走到他跟前,像小时候那般抚着他的肩头道:“怎么会?你是祖母最疼爱的孙儿,是祖母在世上最在乎的人,只要你高兴,祖母便高兴。”
“原来你小时候,祖母是说过不要因女色而误了正事,不要因女色而凉了后宫妃嫔的心,他们不仅仅是你的妃子,他们背后还关乎着朝堂,你要学着平衡,甚至利用他们……但是之前,我见着你愁眉不展,每日像是少了半条魂似的,我只觉得只要大清无恙,你愿意宠谁便宠谁,所以我一直没说话,没念叨你。”
“我啊,相信我的孙儿会是一个好君王,不会走你皇阿玛的老路,我的孙儿,他心里有数着了!”
第101章 相似
玄烨听闻这话; 只呢喃道:“多谢皇祖母。”
他很怕; 怕自己走了皇祖父和皇阿玛的老路; 因为一个女人而放弃了整个江山; 置天下臣民不顾。
小时候他总是觉得皇祖父和皇阿玛太过自私; 如今看来,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太皇太后记得玄烨已经很久没叫自己皇祖母了,一直叫的都是老祖宗; 还是因为玄烨小时候根基不稳,一口一个小奶音喊着“皇祖母”; 显得气势不足,如今……她真想念那时候每日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玄烨啊!
太皇太后命小厨房做了几道玄烨爱吃的菜; 可玄烨没吃多少,又回了南书房批阅奏折了。
太皇太后是有午睡的习惯,可今儿却是没说歇着,倒是坐着暖轿去了翊坤宫。
她老人家如今已经很少出慈宁宫大门了,就算是出来; 泰半的时候也是去南书房瞧玄烨,今儿她老人家难得出来; 来了翊坤宫; 安贵人更是率着张常在出来请安,末了,更是不忘在太皇太后跟前刺上宜宁几句,“……方才嫔妾已经差人去叫宜贵人了; 也不知道她为何还没出来。”
实际上,她根本就没命人去叫宜宁。
她啊,还以为太皇太后还在怪宜宁了,毕竟太皇太后虽和善,可向来是最讲究规矩的,如今人人都在说宜宁就是杀害赫舍里皇后的刽子手。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示意她们起来,道:“天儿冷,你们都进屋歇着,我啊,去瞧瞧宜贵人。”
话毕,她也不看安贵人那几个惊愕的脸色,带着苏麻喇嬷直接去了东偏殿。
宜宁还什么都不知道,抱着元宝在炕上玩了,元宝是每日都要出去遛弯的,这几日可是憋坏了,宜宁没办法,只好陪着她在屋子里玩。
谁也不知道太皇太后来了。
太皇太后也不进去,站在毡毛帘边上瞧了瞧,她之前是问过苏麻喇嬷嬷的,苏麻喇嬷嬷和宫女们走得近,对翊坤宫的事情还是知道些,只听闻宜宁不仅气色半点没有憔悴,反倒是容颜更胜从前,她还不信。
可如今,她却信了。
宜宁比从前瘦了些,想必是姑娘大了,长开了,眉眼之间明明是娇艳的,可因为不施粉黛的缘故,又带着几分艳丽。
太皇太后在紫禁城中大半辈子,是见过各色各样的美人儿,像宜宁这般的,却没见过几次,就连当初的鄂太妃和如今的宜宁比起来,也要差上不少。
苏麻喇嬷嬷低声道:“太皇太后为何不进去?”
太皇太后摆摆手,转身却走了。
等着出了翊坤宫的大门,太皇太后上了暖轿,只低声道:“我走这一趟原本是想劝劝宜宁这丫头的,要她莫要和皇上置气……可方才见她笑的那么开心,我倒是觉得有些话没必要说了。”
顿了顿,她更是道:“我在她身上,好像看到了我年轻时候的影子。”
“这后宫中,有谁能和太皇太后能相提并论?”苏麻喇嬷嬷虽喜欢宜宁,可在她心里,太皇太后那是多聪慧一个人啊!
太皇太后笑了笑道:“她啊是个聪明的,若寻常人碰上了她身上发生的事儿,只怕早就一蹶不振,再不济也是鞘翅不堪,可她倒是比之前生的更好了些……受了那么大的委屈,还能如此,你还敢说她不厉害?”
“当初宸妃刚进宫的时候,我过得什么日子,掉了多少回眼泪,瘦了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叫我看啊,她比我年轻时还要强些!”
“若皇上想要与她和好如初,怕是我说几句话没用,皇上啊,怕还得琢磨一阵子才是,她啊,可不是寻常的妃嫔,不是皇上赏些东西,哄上两句,她就能高高兴兴,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般。”
苏麻喇嬷嬷跟着笑,可笑着笑着却觉得不对了,“听老祖宗这意思,也觉得皇后娘娘的死和宜贵人没关系?当时就是宜贵人与昭妃娘娘有嫌疑,若不是宜贵人,那就是昭妃娘娘了……那之前您为何要皇上立昭妃娘娘为皇后?”
“后宫之中除了她难道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太皇太后连说话的腔调都没变,帝王讲究的是平衡之术,后宫之中也是这般,“我也想过,昭妃做皇后也不是什么坏事儿,毕竟有她在,谁当皇后那都得怄气!”
“昭妃成了皇后,到时候时刻谨记着自己是六宫之表率,说不准行为还能有所收敛……你看这些日子,在她的掌管之下,后宫不是比从前要清静多了吗?”
毕竟自古以来贤良淑德和威震六宫都是相悖的,像赫舍里皇后那样的,她没了,众人都念叨着她的好,可自个儿过得却是太辛苦。
苏麻喇嬷嬷听闻这话,只摇了摇头,到底没有接话。
紫禁城之中,还是一如既往的难!
宜宁是到了傍晚的时候才知道太皇太后来过,是专程来看自己的,而且,自己根本就没有发现。
她抱着元宝,听着连翘的话,脸上满满的都是愕然,“……你是说太皇太后应该就是在门口看了看,就走了?这……不是说太皇太后近来身子不大好,所以甚少出门吗?这寒冬腊月的,太皇太后这是要做什么?”
她很不喜欢这种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也琢磨不出来。
连翘他们更是一问三不知,甚至安嫔还派了瑞芝过来打探一二,压根不相信太皇太后没和宜宁说上一句话,转身就走的事实。
宜宁想着自己要不去慈宁宫一趟,可转而一想,自己如今正装病了,若是出去了,这岂不是露馅了?
思来想去,她还是只要苁蓉给慈宁宫送去了些东西,不过是抹额和帕子这些东西,像香囊和从别院带过来的茶叶,她可不敢送,若这些东西再被人动了手脚,太皇太后亦或者太后、太子有个什么闪失,她怕是死千百回都不能抵罪。
太皇太后将东西收了,还赏了宜宁一些东西。
宜宁只觉得应该是没事儿的,转而又开始躲在屋子里看话本子。
可从郭络罗府递进宫的一封信却是打乱了翊坤宫东偏殿的平静,这封信是郭络罗夫人写来的,最开始宜宁收到信的时候,只以为是寻常的家书而已。
在别院的时候,她差不多每个月都会与郭络罗夫人写一封信,如今接到了郭络罗夫人的来信,也不觉得意外。
只是看到信内容的时候,宜宁脸上的表情却是渐渐严肃起来,原来是她的阿玛出事了,盛京乃是大清的发家之地,历代皇帝对盛京都是极为看重,没想到这几年云南打仗,盛京却是乱了套,买官卖官,搜刮民脂民膏,贪污枉法……简直是乱成了一锅粥。
前些日子,云南的战事有了起色,玄烨便将注意力放在了盛京,下令彻查,没想到不查不要紧,一查倒是查出来很多东西来。
三日前,宜宁的阿玛也被查了出来,说是贪墨。
别的宜宁不知道,这一点她还是知道的,早在她去别院的时候,郭络罗夫人总是赛银子给她,可她把银子都攒着,后来郭络罗夫人银子塞得少了,她也猜到了定是家中银子紧张,所以把之前积攒下来的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