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校长(国际)》第133章


路。是,他保证“只要有他在”,张绣就死不了。问题是他“不在了”之后呢?那张绣的小命由谁来保?
唉,党爱国如果要知道张济此刻心中所想,一定要悲愤地仰天大呼“天地良心啊!”
虽然党爱国并不是特别看重张绣,但再怎么说张绣也算是三国时的有名武将了。党爱国现在因为看到他挺有胆气,是个真汉子,自然便心生好感,琢磨着稍微照顾一下这个有前途的年轻人也未尝不可。如果张绣能跟着他单骑前去敌城,而且行止表现之中真的毫不露怯,那么党爱国就打算在回程时把他也招入中央大学里。
不过对于不知道党爱国身为“未来人神仙”的神力,或者说就算知道了,没有亲眼看见也绝对不会相信的张济来说,他是绝对不会领党爱国的情的。话说,他现在恨不得把党爱国给吃了。他之前在迎接党爱国的时候,也没有得罪过这位党校长啊,这混蛋为什么非要抓着他侄子不放呢?
党爱国哈哈一笑,不再理会诸将,直接策马上前,拍了拍张绣的肩膀说:“好男儿就应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跟我上!”
然后党爱国大喝一声“驾!”胯下那匹董卓献上的,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白色骏马,撒开四蹄向着不远处的望垣城奔去。张绣被党爱国说得心中激荡——更多的是因为不敢去面对脸已经黑得像墨汁一样的叔父,于是一咬牙,便也扭头跟在党爱国后面跑了。
张济又气又急,恨不得扑上去咬死这个党校长。他临要出发了,还非得多句嘴说什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真是不打算活着回来了啊!这种话和“这一仗打完了我就回老家结婚了”一样,都是绝对不能够说出来的禁语啊!
他转头想要对自己的“老领导”董卓说些什么,却被董卓提前用手势制止了。不过董卓也安慰了自己的老部下几句,告诉他党校长在洛阳有“未来人神仙”之称,是连皇帝也十分尊敬的活神仙,必可保他侄子平安。
而且只要他们按兵不动,对方看到只有两个人过去,不论如何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的。毕竟两军交锋不斩来使,除非韩遂马腾以后真的决定和他董卓死磕到底了。
张济听了董卓的安慰,眼前一黑,险些没从马上栽下去。张济早就知道党校长那个胡吹一气的文臣不靠谱,但还以为他是妄想着效仿苏秦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叛军投降,没想到他竟然是个神棍!如果神仙有用的话,那还要军队干什么?
唉!皇帝不靠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可是您斄乡侯董卓怎么现在也开始不靠谱起来了呢?可不要临到老时却昏了头,结果毁了一世英名啊!
虽然张济心里的反应很激烈,可是董卓在西凉众将的心中积威甚重,他这么好言安慰之后,张济也没法再说什么去驳领导的面子了。
“嗐!这不肖子!这不肖子!”
知道事已至此,张济也只能一边咬着牙不停地痛骂张绣,心里琢磨着等这混小子回来绝饶不了他;一边眼都不眨地盯着自己那已经紧跟在党爱国后面,一溜烟跑到了满布士兵的望垣城下的侄子,生怕他下一刻就被万箭穿心了。
不管是董卓还是张济的同僚们,都知道这宝贝侄子就是平时像个“老好人”一样的张济的逆鳞,所以虽然觉得他这么紧张真有点过了,但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关注着事情的发展。
不过就这么两个人去,又怎么可能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发展呢?谁也不会傻到真的认为靠着那什么“未来人神仙”就能拿下城池吧?
正文 0122 天神下凡
在党爱国和张绣两人策马向望垣城跑去的时候,董卓军中不明真相的伍长、什长等“基层指挥官”,都纷纷提醒了一下自己队伍中的那些有点没精打采的士卒们一声:“严肃点!我们现在正打劫……不,是正打仗呢!”
那些原本以为这次出场只能拿基本工资,赏金、外块和花姑娘都没有了的老兵油子们,这才稍微提起了一点兴趣,端了端手中的刀枪。他们实在不满足于只当一个武装酱油党,跑过来强力围观。
但是,如果将军们发布了什么脑残的命令,想要靠他们这点人马强行攻战的话,那些老兵油子们同样也会出工不出力,尽量保住自己的小命。
后世说“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什么的,那都是扯淡。说当兵的是什么“人民子弟兵”,也只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事实上,从古到今,大部分主动选择当兵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是古代。而就算是义务兵制度的现代,大家也都可以回想一下,周围大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跑去当兵。
就算是现代这种非常重视士兵的思想教育的军队建设模式之下,和平时期的军队也都越来越腐败了,又何况是古代。而在古代的军队中,尤其在这种朝代末期的时候,军纪严明的部队更是凤毛麟角。能在这种腐败的军队中混得挺滋润的老兵油子,基本上就更不是个东西了。
有这样一个被广泛验证了的事实,坏人越有能力,所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在军队这种更有组织纪律战斗力更强的暴力单位,所作所为却比强盗更甚的各朝代末期,老百姓比起“人民子弟兵”来,宁愿忍受山贼土匪的袭扰。山贼和土匪起码还知道不能涸泽而渔的道理,而官军每到一地却可以让当地鸡犬不留。
这种情况在西凉军里尤其突出。为了让自己手下这些既不是个东西又有战斗力,可以说得上很有能力的坏蛋们卖命作战,董卓会经常性地纵兵私掠——这成为了他保持军队高昂的士气和斗志的不二法门。
毕竟在西凉这一带,汉人和游牧民族接触久了,在某些思想认识方面自然也会互相进行影响。而游牧民族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并不像某些人宣传的那样“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这些民族,基本上从老人到小孩都是一个合格的强盗。如果客人的财货足以勾起他们的贪欲,那么他们就随时有可能化身成杀人越货的歹徒。
或许他们的女人的确是位于社会的底层,但那多半是抢来的奴隶。贵族中的女人,同样也是被允许掌握部族政权的女强盗——像蒙元就一直有后妃临朝的制度。这或许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在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落后的游牧民族中残留的痕迹。
因此,董卓麾下的这些西凉兵们,此时的眼神就如同在草原上追踪猎物的狼群一样。如果有破绽,它们肯定是要扑过去咬上一口的;如果有危险,它们又会一触即退。这样贪婪而又狡猾的生物,在拥有了一个头领,拥有了组织纪律性之后,就变得无比危险了。
而西凉兵们,就拥有董卓这样一只极度危险的头狼。只不过董卓这只头狼和其它的普通恶狼不同的是,它看见人类的时候是会笑的,是能够低着头摇着尾巴装成被驯化了的狗的。但狼终究是狼,不管它再怎么伪装,最后的目的都是要吃人。
就在董卓的西凉兵们有些跃跃欲试的时候,望垣城头的叛军们看见对面只跑过来了两个人,一个个都没什么动静。因为韩遂和马腾在军队中传播的,是“这一仗基本打不起来”的预测消息。
毕竟他们几个月前才大败,军队里不少只打顺风仗的老兵油子,当时撒开脚丫子就脱离部队自己跑回了汉阳郡里,之后看形势“尚可”,才又重新回到了叛军之中。所以韩马二人所控制的舆论自然是以安抚为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才提出了“要是官军真敢不自量力地来攻城,就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这样的口号。
韩遂和马腾十分了解自己麾下这支军队的优劣之处。在自己这方占据优势的时候,他们的军队还是很能打仗的。但不管怎么说,类似他们这样的叛军,在战斗意志上的确比官军要薄弱一些——除了那些由真正的狂信徒组成的黄巾军之外。
在望垣那不算特别高大的城墙下,党爱国用手在额前搭了个凉棚,往城头上扫了几眼,没看出来那些披挂整齐的叛军首领之中哪个是韩遂,哪个又是马腾。他转头询问了稍微有点紧张的张绣,在张绣的指点下,认清了两人的长相。至于“锦马超”,他此时或许还没有上过战场呢。
记住了韩遂和马腾两人的脸之后,党爱国跳下马去,把缰绳交给张绣,然后对他吩咐道:“好了,你带着马回去吧,待会儿和大家一起过来。”
张绣听了这话,表情十分诧异,接着脸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