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塞王》第307章


“父皇,儿臣过的很好,现在儿臣来接你了。你看看还有谁来了。”
“重八,该回家了。你累了,该歇歇了。”
“秀英……”朱元璋最后缓缓地吐出了这两个字,然后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嘴角上还挂着一丝笑意。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史上最传奇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南京紫禁城。他去世的时间跟历史上记载的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因为朱的穿越而改变,到底是历史上真正的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命就是硬。
朱元璋起于细微,迫于生计加入义军,从此南征北战,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求生,后来占据了南京,在李善长的帮助之下,施行寨粮筹集军粮,广抓壮丁扩充军队,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开始有了与群雄逐鹿的资本。
他投靠刘福通,让他帮自己遮蔽北方元朝的政府军,自己从容在南方抢地盘,屡屡与张士诚还有陈友谅所在的天完政权摩擦。
后来,天完政权内讧,经过一番波折,陈友谅获得了皇位,但是此时天完政权已经分裂了,明氏集团割据了四川,将原本是天完的国土硬生生地分了一半出去。还有许多不服陈友谅的大将也离开了。
实际上陈友谅继承的遗产连天完巅峰时期的一半都没有,但仍然是当时最强的,凭借着这个资本,陈友谅屡次发兵攻打朱元璋,但最终因为战术失误,运气不好败于朱元璋。
朱元璋吞并了陈友谅后,趁着元朝的王保保和李思齐忙于内战,迅速的灭掉了张士诚,统一江南,随后发兵北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皇帝。
登基之后,废除寨粮,开始休养生息,设置卫所,兵食具足,养兵一百多万。严惩贪官,打击奸党,废除丞相,地方分权而治,大大加强皇权,设立完善的里长甲长制度,编制完善的土地鱼鳞图册,将全国的人口、土地等资源都控制在了手里,国库始终非常充足,哪里有了灾荒可以及时救济,哪里有了叛乱可以及时派兵镇压。
子孙赖此承业二百余年,了不起,真的很了不起。
他这一生有很多争议,杀功臣,开殉葬都是他人生的污点。但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绝对不是一些人说的那样,靖难之役是他的失误造成的。
他是那个年代最聪明的人,那些腐儒能想到的问题,他肯定能想到。
他可以被误会,可以被黑,但是不能被低估。
“皇爷爷,皇爷爷。你醒醒啊。”朱允醒来之后一摸朱元璋的大手,顿时感觉到了一股冰凉和僵硬,心里大叫不好,探了探他的鼻息,气息全无,才知道一直以来最疼爱他的皇爷爷已经走了。
“皇爷爷,皇爷爷。”朱允趴在朱元璋的尸体上悲伤的嚎啕大哭,他的哭是出于真心的,因为朱元璋对他真的是很好,不仅将皇位传给了他,还不惜大开杀戒为他铺平道路,一直在敦敦教导他做皇帝的道理,是真心想着让他好的人。
现在,对他最好的皇爷爷走了,朱允心中顿时有一种失去依靠的感觉,仿佛是自己背靠着的一颗参天大树突然倒塌了,让他感到了一丝茫然。
之前他有了什么问题都会问他的皇爷爷,现在他有了问题能问谁呢?
“皇爷爷,皇爷爷。”朱允想到这里,有十分悲痛地哭了起来。
朱允的哭声惊动了殿内的太监和御医,御医跑过来替朱元璋把了把脉之后,十分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也跪在地上,哭道:“皇上。”
“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宫内的太监们,十分机械的将这个消息从殿内一层一层地传出去,告知所有的人。
一时之间,宫内宫外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反正都呜呜地哭了起来。
一排宫女正在端着盘子往朱元璋的寝宫送水果,听到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之后,全都放下盘子,跪在地上,呜呜的哭。
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
大臣们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也都披麻戴孝,在家里设置灵位,祭奠他们这位传奇的皇帝。
皇帝的葬礼自然是十分隆重,朱元璋被葬在了早已经修好了的明孝陵,和他的发妻马皇后葬在了一起。
当然,那些没有生育的可怜的后妃们也都为他殉了葬。这些后妃万万没有想到她们在皇帝死之后会落到这个地步,她们被太监骗到了一个大屋子内。
这个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条条悬挂在梁上的白绫,白绫下面有椅子,太监们告诉她们,皇帝陛下生前有令,要让她们殉葬。
这些曾经受宠于皇帝的后妃们瞬间吓得哇哇大哭,她们有的人是真的喜欢过朱元璋的,但是她们今天才发现自己的爱原来那么廉价。
朱元璋也曾经宠过她们,现在她们才知道,朱元璋的宠爱那么自私。
一些胆子大的,心里有气的后妃,所幸就直接站了上去,蹬掉了脚下的凳子,一命呜呼了,一些个胆子小的当时就吓得腿软了,死活也爬不到凳子上,最后是由太监们送她们归西。
六天后,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朱允奉遗诏登基,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并将朱元璋驾崩的消息和新君继位的消息以及朱元璋的遗诏公布天下,宣布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勿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勿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不得不说,这个遗诏读起来很让人感动。
诏书被朝廷的快马送向四方,而距离京城最远的西北肃国,自然是最后才收到的,事实上,一直到了闰五月底,朱诏书还没有传到肃国。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底的时候,回鹘的都城亦力把里已经被围了一个月了,这座闻名于西部的都城可以说是危若累卵,士兵死伤过半,城内的滚木石,火药,铅弹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城池被明军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相对于诸位将士的悠闲,朱却是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朱已经挂了,现在通知他的使者应该就在路上了,等到使者来到军中,宣布了皇帝的死讯,那作为儿子的他,怎么好意思继续抢地盘?怎么着不先得披麻戴孝,哭几天丧?这样以来,岂不是让回鹘人死里逃生了?
朱允应该也已经登基了,如果他这个时候整点什么幺蛾子,自己是听呢,还是不听呢?
这一天的上午,朱决定集中全力给这座摇摇欲坠的回鹘都城来一次总攻击,他在战前对诸位将领说道:“我军进攻瓦剌,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获得了全功。现在围攻一座城池,打了一个多月都打不下来,是你们只会打野战,不擅长攻坚吗?”
正所谓劝将不如激将,诸位将领听得朱这番话,全都憋起了一肚子气,将他们满面风霜的脸憋了个通红,大声地喊道:“请王上放心,今日若是在拿不下亦力把里,末将等人提头来见!”
朱很喜欢诸位将军这种干劲儿,刷地一下子站起来,无比威严的说道:“好!寡人就喜欢你们这种英雄气概!寡人愿与诸位将军共同努力,今日必克亦力把里。破城之后,诸位将军可以和手下的士卒放假三天,尽情地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以作为他们一直顽抗的惩罚。”
“末将领命!”肃国的诸位大将听到朱这句话内心的热血与贪婪全都爆发了出来,心跳都加快了几分,脸色涨的更红了,眼睛里放射出了一种异样的光彩,就像是饿了很长时间的恶狼突然见到了猎物一般。这也不怪他们,自从肃国成立以来,他们攻破的城池都是对方在最后一刻投了降的,人家都投降了在乱来就说不过去了。
而这次攻打的这个亦力把里是唯一一个一直抵抗到底,并且杀伤了不少明军的城池,它早就让众位明军憋了一肚子火了,破城之后肯定要好好享受享受,让他们知道厉害。
朱还是按照之前的部署四面攻打,他带着王虎臣、盛庸等人率领着四万精锐囤积在东门,站在大将旗下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