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第109章


老太爷尚,底下养了四个儿女,前不久又新得了曾孙,正是全福之。
因今日是特地请她来给宝钗梳头的,那王氏起身相迎说着:“吴奶奶,可算来了,再不来该打发往家去请了。”那吴婆婆笑着说道:“算着时辰呢,必不会误了嫁姑娘,不知姑娘可起了没。”
那王氏便转头叫同喜去喊宝钗起来,宝钗正睡的迷糊,被同喜喊起来时还怔了一会子,心道怎的不是莺儿来喊的,过了片刻才记起今日是她出嫁的日子,顿时心里一激灵连忙坐起身了,又问同喜:“几时了,怎的不早些喊?”
同喜笑着说:“姑娘别慌,时辰还早着呢,才刚全福婆来了,太太打发来喊起来。”薛宝钗心中轻吁了一口气,蹦蹦乱跳的心这才稍微平静了下来,她扶着同喜的手坐起身来,又问:“太太呢?”同喜回道:“外间跟全福婆说话呢,姑娘先床上偎着,外面一会子要抬水进来沐浴。”宝钗点点头,果然,不一会子便有几个粗壮的娘抬了几桶热水进来,宝钗便下了床,一时,又有一个不认识的婆子随着王氏进来,宝钗便心知那必定是全福婆了。
果然,那全福婆见了宝钗,便围着她说了好一通的吉祥话,又动手要伺候宝钗沐浴,宝钗红着脸说:“谢谢您老,只是这屋里有丫头们伺候就是了,您老先歇着去罢,洗好了打发喊您骈。”王氏嗔道:“说的甚么傻话,今日洗澡梳头都需吴婆婆来呢。”宝钗无奈,只得由着吴婆婆洗了澡,罢后,又是吴婆婆帮着梳头,只听她嘴里念道:“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有尾;富富贵贵。”
那吴婆婆给宝钗梳了发髻后,王氏便落下泪来,她背着宝钗擦了泪,又见吴婆婆取了一根棉线要给宝钗开面,吴婆婆对宝钗说道:“要给姑娘绞脸,有些疼,姑娘且忍着些。”宝钗点了点头,那吴婆婆便给宝钗绞了面,想来是因太紧张所致,宝钗倒不觉得疼。过了一会子,有丫头端了一端汤圆来,王氏说道:“吃几个垫垫肚子,过后抹了胭脂便不能再吃东西了。”
宝钗接了过来,食不知味的咽下几个汤圆,又重新漱了口,过后,她脸上便抹上脂粉,待上了妆,王氏亲自取了那套大红色通袖绣麒麟礼服给宝钗穿上,又为她戴了礼冠,至此时,外头天色大亮,因前头还需照应,外头已打发来请了王氏三四遍,王氏也不得待呆,瞧着宝钗打扮停妥便带了丫头们离了寄春轩。
不一会子,宝琴跟韩氏带了一众丫鬟婆子来了,宝琴见了宝钗穿着新婚礼服,哭一阵笑一阵,宝钗也有些鼻酸,她低声骂了一句:“这憨丫头哭哭笑笑的,害不害臊呢?”宝琴用手帕擦着泪说道:“也不知是为何,从院里出来时还想着要好好取笑姐姐的,待见了姐姐不知怎的满心里只有酸涩。”宝钗握着她的手默默不语,一旁韩氏笑道:“们两个也不必感叹,世间的女子哪一个不是要经历这一遭,原是喜事,可不许哭丧着脸!”
宝琴便擦了泪,又借了宝钗的妆奁盒子重新梳洗了,几坐一处才说了一会子话,外头便有小丫头回话说几位同族的奶奶们来了,宝琴跟韩氏迎了出去,稍后便有一屋子穿红着绿的妇走了进来,俱是薛家几个子侄媳妇,她们见了宝钗齐声打趣道,此时宝钗只管低头装羞就是了。
VIP最新章节 92第93章
辰时刚过;安国府迎亲的花桥便抬入薛府,那薛府里头听到外传话说迎亲的已到,薛蟠薛蝌早已领了家迎了出来,此时顾耘正穿了一身大红色麒麟正装礼服翻身下马,他身后跟来的长随抬了几簸箕的铜钱洒路边,立时便引的路边看热闹的哄抢不止。
薛蟠迎了上去;一时有些面红耳赤;他心内嘀咕道;原先的叔叔辈,莫名变成了妹夫;这可叫如何喊出口?那顾耘见了薛蟠倒仍跟往日一样;顾耘身边的小厮是个机灵的;见了薛蟠上前打了个千儿,笑呵呵的说了好一番吉祥话,又道:“舅爷安,咱们一早儿便出了门,一路上都顺顺当当的,现只等着接了新奶奶家去,家里上下都等着给奶奶磕头讨红包呢!”
薛蟠心内忿忿不平,心中暗道,想嫁妹妹回府去,以为是好轻巧的事么?那薛蟠身边的小厮也是个有眼力见儿的,他笑着对那小厮回道:“今日知道姑爷来接姑娘,家里小子丫头得了信儿早守各门口,只怕不容易哩!”顾家这边的小厮连忙从袋子里拿出一个荷包塞给他,又道:“只管来,红包尽够。”立时便有七八个薛家的小厮围上来他身边讨红包,顾耘随他们闹去,只对薛蟠道:“泰山大呢,先往他那处去说话。”薛蟠听顾耘改口喊自家老爷泰山,一时别扭的清清嗓子道:“老爷正厅里等着呢。”说罢引着顾耘进去。
另一头,寄春轩里宝钗听闻花轿来接,屋里顿时忙乱起来,有那淘气的小丫头们早出去瞧热闹去了,一时宝钗正心慌意乱之时,便听到外间一阵嚎啕哭声传来,宝钗听到哭声是王氏的声音,心中一急,连忙站了起来,全福婆一把将她按住,低声说道:“这是太太送女儿来了,好姑娘,快些,也跟着哭!”宝钗还未反应过来,便觉手臂一阵钝痛,原来是全福婆见她不哭,伸手狠狠掐了她一把,又她耳旁低声提醒:“姑娘别发愣,快哭呀!”
薛宝钗这才回神,那眼泪便如断线的珠子一般落下,此时王氏已扶了小丫头的手进了内室,见了宝钗一把扑过来抱住,哭诉道:“可怜的儿,今日离了,可叫怎么办?”屋里宝琴,韩氏等见此情景跟着落下泪来,宝钗亦是泪流满面,她受了薛家一世恩惠,心中早已将他们当作至亲骨肉,今日要分离心中只觉万般不舍,母女两抱头痛苦,屋内之被眼前骨肉分离之情触动,纷纷陪着垂泪。
王氏哭着拉着宝钗的手说道:“自十月怀胞将儿生下来,自小大病小灾不断,为娘呕心沥血养育了一场,今日却要亲手送到别家去,只怪将错生成这女儿身,才受如今这分离之苦。”
宝钗跪王氏脚边,伏她膝上恸哭不止,宝钗说道:“妈妈跟爹爹的恩情今生说不尽还不完,女儿不孝,日后不得长伴左右,万望二老保重身子,女儿这里给磕头了。”说罢,对着王氏磕了三个头,王氏见此犹如肝肠寸断一般,她一把扶起宝钗说道:“的儿,将养大难道是为日后还恩情么,日子过好了,跟爹爹便放了心。”
说到情深处,王氏更是泣不成声,她握着宝钗的说道:“今日出了这门,便再不是家的了,素知的脾气,自小便被家里宠坏了,只是现下到了夫家,凡事以夫家为重,从前的脾气要尽数改掉,待夫家需敬上怜下,再不可跟小女儿一般了!”宝钗抱着王氏的说哭道:“妈妈,舍不得。”王氏擦泪哭道:“傻孩子,快别说这话,做女总要经历这一日的。”
薛宝钗心中悲痛,搂着王氏放声恸哭,一旁一个穿蓝色绸袄儿的媳妇用手帕擦着泪对王氏劝道;“婶子,快别哭了,今日是姑娘大喜事,咱们自养了她以来,可不就盼着今日高高兴兴的送她上花轿么!”那王氏听了越发顿足大哭,宝钗见了不忍相看,宝琴和韩氏连忙上前来劝,一时,外头有丫头们拥着一个穿红衣的妇进来,原是顾家那边的喜娘,她见了屋里哭成一团,先走到王氏面前行了一礼,凑趣说道:“亲家太太,这满城里谁不羡慕,家里姑娘嫁的好,还多了半个儿子,可不正是大喜事么!来时姑爷还嘱咐了,说是新奶奶想必还有话要跟太太叙,叫不许催,瞧瞧,往哪里去寻如此体贴的姑爷去?”顿了顿,喜娘又道:“只能等得,那吉日却等不得,还请姑娘重新梳妆上花轿罢。”
王氏心中纵是万般不舍,只是心中亦怕误了宝钗的吉时,于是连忙收了泪,又喊丫头们打水来重新为宝钗净面施妆,待宝钗重新上了妆,全福婆又将一方鸳鸯戏水红盖头盖她头上,那王氏见了眼里又满含热泪,却怕惹哭了宝钗便背过身去试泪。
又一会子,外头来传话薛蟠来了,他带了顾家带来的一双大红锻子并蒂莲花绣鞋与宝钗换上,那宝钗便由薛蟠背出了寄春轩,那宝钗一出门,便听身后传来王氏等的痛哭声,宝钗正想回头时,喜娘按住她,她耳边低声提醒:“不可回头。”宝钗生生忍住,那眼里的泪水却絮絮落薛蟠背上。
一时,薛蟠将宝钗送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