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国(朝盖)》第303章


只要能追随周坚平定天下,现在付出了多少,将来得到的只会更多。
九月初。
徐晃率领大军出武关,回到宛城。
吕布不敢阻拦,待吕布大军到武关时,当即下令开关放心。
不过,经此大败,吕布几乎输掉了所有的资本。
而且此番可是把刘备给得罪狠了,再也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退守武关后,吕布当即就向周坚上书称臣,并请求荆州军的援助。
周坚和一众心腹看法一致,都认为吕布还有利用的价值,但考虑到吕布并不是真正的臣服于周坚,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随时都有可能反伤己,不宜令其坐大,因此只让徐晃派人送去了千石军粮聊表心意,其余的请求则一概不理。
千石军粮,吕布的两千余残军如果省着点,也能吃一个月了。
至于再往后,还会不会给援助,就要看吕布是否听话,以至周坚的心情了。
再说刘备,比吕布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年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点军粮被吕布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数万大军张着嘴要吃饭,可真是把刘备愁的茶饭不思,一夜之间就多了不少白发。
虽然将长安夺了回来,但无疑,刘备遭到了重创。
长被被攻克,并不仅仅是损失了一些军粮,还引起了一些其他的负面影响。
至少刘备在关中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威望,就因吕布攻破长安而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别的不说,一些投靠刘备的关中士族已经开始在思考,连老巢长安都被人端了,刘备是否能够成就大事,彻底在关中站稳脚跟。
人心一变,局势自然变的微妙起来。
好在刘备身边还有个贾诩这样智计超绝的智士为其出谋划策,在贾诩的谋划下总算暂时稳住了局势,虽然治下的盗匪再次多了起来,再已经无关大局。
关中战事落下帷幕,刘备躲在长安舔伤口,天下终于迎来了难得地平静日子。
周坚在休养生息,整编军队,屯积粮草。
曹操、袁术同样也在积极备战,以袁术的智术,也渐渐想明白了,等周坚彻底消化掉西川和交州这两块肥肉,怕是就要大举南下扬州了。
不想成为周坚刀口的肉,那就只能整军备战,决个生死。
第302章周瑜和小乔
中平十二年十二月。
周瑜加冠,周尚为其赐下表字:公瑾。
中平十三年(公元196年)正月。
曹操上表天子(华阴王),改年号为建安,是为建安元年。
自去岁关中战事落下帷幕以来,天下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期。
期间各大诸侯之间虽时有摩擦发生,但不过是边境的小规模冲出,并未爆发大战。
到了建安元年,周坚的军队整编计划终于初步完成。
除了两处十万人的屯田大营,周坚整编了一支整整十万人的机动精锐大军。
而驻扎在乌林港水军大战的水军,也扩编到了三万人,大小战船更是有两千余艘。
周坚治下有荆州、益州、交州三州之地,不但疆域辽阔,人口也超过一百五百万,再加上周坚这些年来一直不遗余力的广开仁政,治理民生,农业生产极度鼎盛,元气恢复速度十分惊人,仅仅过去两年仓廪中谷、栗就再次堆积成山。
然而,迎奉了天子的曹操却不想让周坚安安稳稳地休养生息。
建安元年三月。
天子加封吕布为平南将军,领南阳太守,命吕布镇守南阳。
与此同时,刘备也谴人将千石军粮送到了武关,愿与吕布抛弃旧怨。
吕布虽然知道曹操在挑拨离间,但却无法拒绝刘备的橄榄枝。事实上,吕布现在的日子并不好多。也的确需要和刘备握手言和,好缓解来自长安的压力。
刘备送上的这份大礼,吕布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痛快地就接受了。
至于天子的诏命,自然也就坦然笑纳。
吕布虽然根本不将曹操扶立的许昌小朝廷放在眼里,但既然决定和刘言握手言和,曹操送上门的好处自然也不会拒绝。
没有了来自刘备的威胁和压力,吕布就有些心动。
南阳可是天下第一郡,若是能占据南阳。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过。吕布也不蠢,知道周坚不是好惹的,并没有拿着鸡毛就当令箭,虽然对南阳十分心动。但也没有急急忙忙地跳出来。只是心思却终于有些变了。
同月。
天子下诏封周坚为征东将军。封袁术为征南将军,刘备为益州刺史。
大汉征东将军节制青、兖、徐扬四州之军事,青州在袁绍治下。徐州在孙坚治下,扬州在袁术治下,曹操封周坚为征东将军,其险恶用心不言而寓。
而征南将军节制荆、益、交诸州军事,三州恰恰又在周坚治下。
曹操封袁术为征南将军,自然也是用心险恶。
虽然袁术根本不将许昌小朝廷放在眼里,但以袁术的心性,自然不堪挑拨,接到圣旨后就跳出来叫嚣,让周坚尽快交割兵权。
至于刘备,也催促周坚尽快让出益州。
影响远不止此。
如果只是袁术和刘备的叫嚣也还罢了,周坚只会嗤笑一声。
然而治下一些心怀汉室的士族,心思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毕竟曹操迎奉天子,占据了大义和名分的制高点。
就算汉室已经衰亡,许昌小朝廷根本就没有多少威信,无力号令群雄,但毕竟还是会有心怀汉室的士人,心向朝廷,这才是曹操的最终目的。
好在心怀汉室的只是一小撮人,虽然有些影响,但并不能给周坚造成多大的麻烦。
襄阳郊外,乔府。
小桥流水,美丽如画。
悠扬的琴声伴随着潺潺流水悄然流淌,将掩映在林中的乔府点坠的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乔府内院。
周瑜端坐在野葡萄架下,修长的十分拨动着琴弦,弹跳出一段段美妙的音符,英雄的面庞上流淌着从容与自信,英姿飒爽中又透露着几分儒雅风流。
旁边的桌案上,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在拨弄一支古瑟。
琴瑟和鸣,有淡淡的儒慕之情在音符间流淌。
少女眼尾的余光偶尔扫向旁边的周瑜,妙目中似有淡淡的情意在荡漾。
周瑜偶尔扭头,目光相接时,也有一种淡淡的情愫在传递。
少女明媚皓齿,不是别人,正是乔佳。
十多年过去了,当初一屁股墩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女婴已长大成人,及到及笄之龄。
周瑜自去岁在周坚府中与应蔡琰之邀前往周坚府上暂住的小乔结识后,就因曲乐之好渐渐有了往来,不时到乔府做客,一年来已经成了乔府的常客。
乔玄过世后,乔家姐妹就不得不承担起了家事。
虽然因周坚之故,一切无忧,但没了乔玄爱护,符中总是少了些什么。
好在蔡琰时常接乔家姐妹到府中暂住,到也并不寂寞。
周瑜高大英俊,儒雅风流,才情无双,又是周楚军团迅速掘起的赫名将,可谓是天下女子心目中最完美的男人,当得起英雄之称。
乔佳出身名门,有倾国之姿,才情不让须眉。
一年多地交往,随着相处日久,彼此的相互了解,到相互欣赏,周瑜和小乔不可避免的滋生出了情感,征讨扬州在即,这个时候委实不宜谈婚嫁之时。
更重要地是,不知兄长心意如何,才始终未向佳人表明。
周瑜仔细观察过,兄长似乎对乔家姐妹也有些意思,虽然想找个机会,跟兄长表露一下自己的心意,但却不是这个时候,只能等平定扬州再说。
一曲终了,周瑜和乔佳四目相投,随即各自移开。
暗流激涌中,建安元年就这样过去了。
建安二年。
周坚觉得征讨扬州时机已经成熟,就召集诸将商议起兵之事。
寒冬刚刚过去。天气还有些冷。
周坚官邸。
戏昌、蒯良、蒯越、徐庶、孟建、周瑜、许褚、徐晃等一众心腹文武全到了,济济一堂四十余人,按文武班次分列两旁,到也有了几分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气势。
一众心腹都知道今天要商议什么,一个个摩拳擦掌、十分振奋。
周坚踞案独坐,颇具威严的目光环视众人,扬声道:“都说说,这一仗该怎么打?”
戏昌身为军师,当仁不让地第一个开声道:“主公,昌以为要伐袁术。还需占据大义名分以堵天下众口。则师出有名。师有名,则三军合力,百战不殆。”
周坚问道:“如何师出有名?”
戏昌微笑道:“袁术此人极富野心,据昌观察所知。此人早有代汉之意。只因无天命加身方才一直心有顾忌。昔日主公兵进洛阳。在南宫不是得到了传国玉玺吗?何不将此传国玉玺相赠,如此一来,袁术必称。是我军出兵讨逆。则可师出有名。”
“传国玉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