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野狼)》第613章


“这又是‘抽’哪‘门’子风?帕斯阿德应该参加军事会议去了,怎么可能这当口送到眼皮底下?”徐景哲不屑道。由于印度国内的大规模反间谍行动,巴基斯坦情报局最近的消息一直不太准确,很多内线,转而靠臆测来提‘交’掺水的情报,参考价值较之以往大大下降了。
他提起眼前的3号电话:“今天敌北方军区下辖各机场,有没有要人接送的专机?”
“只发现了很少的直升机起降,伯坦果德有2架米17,飞向伊斯兰堡。斯利那加降落了一架直升机,雷达识别为印度豹,列城起降了一架北极星。暂时就是这些。”
徐景哲仔细想了几秒钟,觉得情报毫无道理,也许是通过帕斯阿德复出的消息主观臆测而来的。这两天,炮兵一直在‘射’击敌人前沿据点,位地面进攻做准备,敌人的军事首脑不至于这么不开眼,自己送上‘门’来。而这次进攻,本身就是为了能给正在开会的印度高级将领们,发出一个严重的信号,以增加他们误判形势的机会。
“对列城的重点炮击开始了没有?”
“已经开始了,准备先打一个基数,观察一下。”
“严密观察敌人的机场,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帕斯阿德上将在士兵的带领下,在四通八达的地下工事内穿行。从头顶上越发密集的震动判断,敌人的炮击突然加强了不少。多半是要通过遮断阻止列城的支援,进行一次拔出外围某据点的战斗。他研究中**队的时间很长,很清楚他们的一般‘性’战术。
通道内昏暗的照明随着外部炮击的强弱跳跃,炮弹落点很近时,头上的水泥碎屑纷纷落下。虽然敌人还远在几十公里外,但是这里分明已经是前线了。
一转弯,就是第8山地师直属炮兵旅的指挥部,远远听到旅部的通讯兵们,正扯着喉咙,拼命压过旁边人的音量,呼叫着前线。
“这里是指挥部……什么……什么?我听不清,你是说贾隆山口还是羌隆山口?”
有人大喊着,“听不清……”
“我知道你们遭到了炮击,整个前沿都在遭受炮击,你要求哪些支援,能不能具体一些……”
“我们这里也很困难,部队一出动,就会遭到空袭。你们务必坚持住。”
该部下辖各个地区的求救电,都涌向了这里,米纳米亚准将正在指挥部来来回走动,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他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求救电报的回复。
“再次呼叫梅内亚姆将军,我正受到敌人从般公湖以南,什约克河以东地区发起的全面炮击,一旦敌人展开地面进攻,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斯利那加回复,中将不在指挥部。他去新德里开会了。”
“有没有预案?”
“中将指示: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高级将领自己开溜,却让我们顶住,呵呵,太有意思了。”
消沉的旅长竟然冷笑起来。
“高级将领就在这里,你们谁都不准慌!”
一个声音喊道,大部分人回过头来,看见了突然闯进来的,面‘色’铁青的老头子。米纳米亚旅长第一个认出来,这是老参谋长帕斯阿德。
“是上将?”
刹那间空气如同凝固,各路前线传来的求救通讯一时也中断了。
“都不许慌,必须相信我们的防线足够强固。必须先搞清楚敌人的意图。”上将上前挤开发愣的副旅长,弯腰趴到地图上,查看刚刚更新的敌军蓝‘色’箭头
551积蓄力量
“炮击情况怎么样?”上将问道。
“炮击从5分钟前开始,本防区的大部分前沿,都报告遭到了密集的火箭炮打击,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我们头上也遭到了152以上口径重炮攻击。”米纳米亚总算镇定下来,在地图上一一指点起来,他刚才确实有一些失态,主要是有了一种被上级抛弃的感觉。
“都别慌。敌人有没有出动坦克?”
“目前还没有观察到坦克。过去两天就察觉到他们一直在用直升机将部队运送到山后的出发阵地,今天在炮火支援下,他们就向我们在山脊上的据点发起了进发。如果攻击得手,列城东面的主要屏障就会失去。”
“别紧张,他们的这次攻势不会持久。”
“但是,他们的炮击从未如此猛烈过。至于坦克,从来没有在这一带战斗中出现过。”
“如果他们打定主意攻占列城,一定会出动坦克,所以今天只是一次准备‘性’的攻势,为了夺取若干出发阵地和通道,也或者只是一次虚张声势的佯攻。”上将平静说道。他自信可以看穿敌人的一部分把戏。
“我们能守住?”
“你们的防御体系不错,敌人很难钻到空子,他们的炮火只能摧毁我们的表面阵地,但是很难打击斜面上的坑道。命令部队沉着,逐次抵抗,必要时放弃山脊据点。他们不是神仙,无法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持续作战,也无法深入太远。”
“但是……他们会在制高点上站住脚。”
“别怕,等他们上来,我马上调动集团军下辖的龙卷风火箭炮,狠狠地打击他们。”帕斯阿德说道。按照印度陆军的指挥层级,米纳米亚当然调不动远程火箭炮;敌人趁着梅内亚姆不在的时候发起攻击,本身用心险恶,不过现在他总算有了一个更强硬的靠山。
空中,中国空军的战斗机肆无忌惮地穿过拉达克地区上空,向更加纵深的地区飞去,其中一些战机携带的区域外武器,将直接对梅内亚姆囤积重兵的查谟进行打击,炮击开始后的半小时内,这里并没有落下一颗航空炸弹。但是中国空军并没有忘记拉达克地区,3架轰6型轰炸机正在赶来,因为速度较慢,这些远道而来的飞机,远远落在了其它编队的后面。每一架轰6都携带着一颗2。8吨重的炸弹,这种3米长的高阻炸弹,只能挂载在弹舱内。
与‘激’光制导kab1500相比较,这些炸弹没有任何的‘精’确打击能力,但是重了近一倍。与之前kab1500使用场合相仿,本次轰炸的目标是斯利那加与列城间,深藏地下的通
讯设施。在帕斯阿德漫长的掌权时代,他总是将所有的重要设施都深埋到地下,造成了极高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不过一般的战术空军也很难摧毁这些设施。中国空军在袭击对手通讯节点的过程中,渐渐领教了这种僵化且顽固策略带来的麻烦;空军甚至觉得,除非制造一次地震,否则很难解决问题,现在这些轰炸机带着武器库里最夸张的常规武器,就是来制造地震的。
这些飞机没有专‘门’的护航,但是也并不深入太多,只进行浅近纵深地带的一次水平轰炸。目标是500米长80米宽的一条矩形冰川裂缝,‘精’度差一些对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目标区域的确定,是情报部‘门’的无人机定期跟踪敌人线路维护车辆,而得出的大致结论。显然不是很‘精’确,所以需要一些超大型的炸弹,将整个地区截面破坏,空军对这种比较盲目的攻击没有报太大希望,只是轰6在阿萨姆投入作战后,表明其仍然可以应付一些任务。分析认为,机会可能有10%,计算弹‘药’成本显然是可以接受的……
三架笨拙的轰炸机,沿着明显的地理标记——什约克河飞行,在般公湖以北沿河转弯,绕过了列城。列城有不少防空武器,必须避开些。
下方大部分看得到的山都被皑皑白雪覆盖住了,河流变得狭窄而不易辨认,领航员借助卫星进行导航。进入轰炸区后,轰炸机开始降低高度,排成一字队形,每一架间隔一公里。依次进入目标区域,整个过程缓慢进行,没有遭遇到任何的地面火力威胁。
无人机对这一带的监视,每天大约有20小时以上,接近不间断侦察,基本排除了印度机动防空部队偷偷部署的可能。
老旧的轰炸机上的轰炸指挥仪还算先进,即在没有‘激’光或者烟胃示目标的情况下,领航员能够‘精’确掌握轰击位置,而‘射’击手的轰炸指挥仪内,可以看到投影在地面上的底‘色’不同的参考区域。这种沉重炸弹受到气流影响微乎其微,只要按照标准模式的平飞/接近,极端及可以很‘精’确地预测落点。
在高度锁定以后,‘射’击手打开弹仓,并将投弹瞄准框对准目标核心。他解除触保险并压下自动投弹按钮。随即投弹指挥仪接管飞行控制。从这一刻起,飞机的航速、姿态、高度以及最后的投弹时机,完全有指挥仪控制。
一架无人机静悄悄地从从一侧飞过,轰6没有足够的视野拍摄水平轰炸效果,也无法实时传送,就由它来代劳。
弹仓打开后,机身开始轻微抖动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