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野狼)》第77章


算了一下导线长度,发现机会不大。他很吃惊对手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没有在诸如是否使用主动水深探测,或者是否钻进地理屏蔽区等问题上‘浪’费时间,可见是一名十分果断的潜艇指挥官。
“我猜到他们的意图了。”上校点了点头说道。
“什么意图?”一旁的军
官小心地问道。
“他们想要加速逃离。当然留在海沟上方没有机会。”
“是的,我想他们正在这么做。我们的被动声纳无能为力。”
“所以我们也必须紧追上去。”
“但是长官,我们的动力部分已经不堪负荷了。”指更军官说道。
“现在才十二节而已。”
“长官,您还记得她上次在海底跑12节是什么时候?实际上现在的航速已经超越了动力部‘门’的控制冗余度了,我觉得我们的潜在威胁正在增大,从反应堆到冷却泵,或者二回路管道,汽轮机,这些系统都没有经历过如此长时间的高速运行。”马努什的副艇长苦苦提醒道。他知道这艘艇的动力磨合时间尚早,设计时速是不可能达到的,实际上最近一年的监测中,歼敌者号每航行二十五个小时就会又一次中等故障,而且这些故障大部分集中在靠后的动力舱室。
上校心里很清楚副艇长说的都是实情,这艘艇不太适高速冲击,即使测试时到达过最高的15节航速,也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即使是停在港口内,也发生过循环冷却泵内辐‘射’蒸汽泄‘露’的三级事故,不过他觉得眼下的机会难得,自己不能让那个中国艇长仅仅靠着提高航速就逃脱。
“轮机报告,反应堆附近的伽玛‘射’线开始超标。屏蔽隔离层内部管线温度上升,相信有中子辐‘射’。”没等马努什艇长的进一步指令,一个丧气的报告先到达的指挥舱。
“一回路的慢化剂温度?”
“传感器暂时失灵了,长官,正在修理。现在……有一些数据不完整了,我们只知道蒸汽发生器的内壁压力已经超负荷了。”反应堆控制室继续报告道,这是一个坏消息,这艘技术不完备的潜艇现在开始暴‘露’出种种问题的,这不是最后一个,也不大会是最严重的一个,不过马努什现在很难取舍,自己的一枚鱼雷正在追击中,贸然降低潜艇的航速只会使得导线长度更加的捉襟见肘,海底的猎杀与空战不同,时间不是以秒计算,实际上鱼雷追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你们务必坚持住,我还需要再升起一些控制‘棒’,把航速增加到最大。”
“艇长先生,这会使得反应堆变得更加难以控制。我们的管道会有一些问题的。艇员们都害怕……”
“屏蔽区外有没有检测到中子辐‘射’?”
“暂时还没有。”
“这就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可以信赖印度制造的潜艇,她一直都很可靠。”马努什非常违心地说道。
“但是……”

话器那一头的轮机长,本来想接着说没有检测到慢中子或者别的‘射’线,很可能只是另一个传感器也发生了故障,不过不耐烦的上校已经把通话器挂断了。随着高速航行的时间积累,这艘核潜艇尚不成熟的动力部分,所隐藏着的隐患正在慢慢地积累,这是坐在指挥舱内很少走到潜艇后部走动的指挥官所不能真正了解到的。
“上校,我们找到她了。”鱼雷控制军官大喊起来。黑鲨鱼雷已经‘逼’近到了离那艘中国潜艇不到2海里的距离了,现在鱼雷本身的主被动声纳已经可以通过脉冲反‘射’,发现前方目标了,数据通过导线传到了指挥舱,这个好消息无疑给正在犹豫是否继续提速的马努什上校打了一阵强心剂。
“他们的航速?”
“报告,低于16节。不过,还在提速。”
“太好了,4号鱼雷准备发‘射’。另外,告诉轮机,我需要百分制九十的功率,将航速继续提高。”
这个命令完全超越了极限,这艘艇下水以来,这座反应堆很少以6成以上的功率运作过,现在他已经超负荷地运行了近8个小时,随着艇长新的命令,反应堆的核心温度正上升到了危险境地,而各回路内的压力也在积聚中,设计上的缺陷使得这些冷却管路无法将堆积的热量及时带走,铀燃料‘棒’进入了危险的高温状态。
艇长知道中国的潜艇指挥官正试图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逃离,他现在需要赌一下,如果成功,他将成为海军的英雄,只要很短的时间内反应堆不出问题就行。
411艇的指挥舱内,大家都盯着尾随而至的鱼雷航迹,慢慢与411航迹重合了起来。黑鲨鱼雷划过海水的尖啸声,艇内的人暂时还听不到,不过这枚鱼雷周而复始的主动声纳尖叫声还是可以钻进厚厚的艇壳,这几分钟确实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这些乒乒乓乓的叫声周期已经比之前短了很多,可见鱼雷已经从搜索转向了跟踪,大家都希望艇长马林能有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尾部气幕弹两发准备。”马林慢条斯理地命令道。
“尾部气幕弹,两发备便。”
“很好。”
马林没有多说什么话,他并不着急,已知尾随鱼雷的航速只有35节,照这个速度追上411号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411号躲在屏蔽区内,印度潜艇的被动声纳没有用武之地,鱼雷的小型声纳成了他们唯一可以找到411号的有效声纳,所以他们很小心地控制鱼雷航速免得过早地进入无法侦测的空泡状态。
“那艘潜艇的噪音增加了很多。”副艇长孙向东说道。
通过留在较浅深度的拖曳线列阵声纳,411号可以随时监视后面潜艇的动作,如今那艘印度潜艇何止是暴‘露’了行踪,简直是在海底开火车。
“显而易见,不是我们最担心的‘鲨鱼’。”政委说道。
“嗯,如果只是一艘‘歼敌者’型,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的增加航速摆脱它。”副艇长说道。
“你们知道印度的歼敌者型潜艇有多快?我怎么不知道?”马林反问道,他从来不‘乱’猜数据,他希望自己的战友也不要轻敌。
“嘿嘿,真是数据当然不知道了,不过从那艘艇的外型看,显然不会超过16节,即使有一座150兆瓦的反应堆,也不成。”
“不要轻易下结论,去年海军情报部‘门’还说那艘潜艇的反应堆正处于调试中,只能以辅机行驶,但是他现在已经可以实战了。”马林一边盯着那条鱼雷的航迹,一边说道。
“也许海军情报部说的没错,”政委‘插’话道。“你听,主机的噪音提升很不正常,而且不是汽轮机,似乎是冷却泵的运作出现了问题,我看他们大概有麻烦了。”
苏长进的话引起了马林的兴趣,他本来准备收回拖曳声纳,因为500米长的声纳严重妨碍进一步提速,但是现在他觉得可以暂缓一会儿。他走到声纳监听席后面接过政委手里的耳机听了起来。
“你说的没错,如果我是那个印度艇长应该立即停机停堆,释放蒸汽压力。然后浮到海面上。”马林说道,他突然从保守状态走了出来,忘记了敌人鱼雷正在近‘逼’的优势状态。
“也许我们可以改变一点儿策略?给他们添一点儿麻烦?”孙向东及时‘插’上话。“也许我们根本不需要发‘射’鱼雷就可以……”
96隐藏着的老手
马林意识到了自己的副艇长打算单纯用速度来拖垮对手,他迅速地权衡了一下这个办法,也未尝不可,那艘尾随的印度核潜艇在短促的加速后暴‘露’出了几个弱点,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它的循环冷却泵已经到达了极限,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缺陷,如果对应不当也许会变得非常的致命,冷却泵一旦失效往往在几秒钟内使得情况恶化很难补救,即使立即停堆也很难起作用,因为堆芯会很快熔化,而这只是整个恶‘性’循环的一个起点。眼下,对手仍然无视这个潜在威胁继续追击,那么就有必要让他见识一下411的海底速度,虽然马林也有一些担心政治上的后果,不过既然对方在公海上也没准备手下留情,那么自己也不必太‘操’心他们的反应堆会不会爆炸。
“气幕弹,2发,最大延时,发‘射’。”马林发布了新的命令。
411号尾部的两枚气幕弹被发‘射’了出去,它们翻滚着挡在尾随的鱼雷航道前,几秒钟后就会爆炸,届时巨大的声‘波’就会整个盖住鱼雷的主动声纳脉冲;当然,马林也知道气幕弹的另一个作用,它们爆炸后,很可能会让附近潜伏着的,其他被动声纳的监听人员陷入短时间的耳聋状态,十几个小时以来,他试着将各种蛛丝马迹拼凑起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