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小樱)》第321章


拓跋煜就这么得了爵位。他年纪小,受封那天才十岁,稀里糊涂地接下了这个天大的馅饼。他实在想不到,自己只是一个给王府抹黑的私生子,然而嫡出大哥病死,两个庶出哥哥争夺爵位打得头破血流,最终便宜了他。
寺庙里的大嫂似乎看破红尘了,对府中的争斗一点不上心。他欢欢喜喜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他过了四五年天堂般美好的日子之后,从京城传来噩耗——他卷入了京城朝臣的政治斗争中。
他欲哭无泪,七年前荣王是怎么死的,和他有什么关系啊!
可如今就和他有关系了!他是西梁的王,京城那边翻旧账查出西梁来,不找他找谁啊!若真是他爹当年害死了荣王,父债子偿,天经地义啊!
那些以冯怀恩为首的西梁官员,表面上对他顺服,实际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冯怀恩等人不知死活,一味地支持吴王。拓跋煜出身卑微,自幼没受过什么良好教育,他只想过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对那皇子间的争斗可不感兴趣。他多次劝阻冯怀恩等人,不要再和东宫作对了,然而没有人肯听他的。
这下好了吧!人家右丞相找上门了!
他吓破了胆,痛哭着跟随钦差上了车,被“请”去了京城。
后宫中,淑妃林媛隔岸观火,笑看着右丞相在朝中闹得人仰马翻。
右丞相这一次是下血本了。他针对的可是兵强马壮、战功赫赫的西梁!他一介文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竟然敢和武将顶上。若一着不慎,冯怀恩他们喘过气来就有本事铲除他。
他是被林媛逼得没法子了。林媛是个疯女人,如果他不肯顺从,这女人就真准备和左丞相联手。
皇后此时根本不敢出声,西梁王年纪太小,没有城府手腕,任人宰割地被带到了京城。
“后党”缄默不敢言,吴王党羽中,西梁一派陷入危机。很快,朝臣中再也没有反对淑妃北上的声音了。
乾武十九年六月二十七,林媛至长信宫中拜别皇后。上官璃称病不肯见她,却也不敢公然阻拦,只是命心腹的姑姑出来传话希望她一路平安云云。
她乘坐马车,没有设淑妃仪仗,连夜从宫中出发了。
这一路并不太平。林媛早有预料,随行的武士都是她精挑细选的心腹,个个武艺高强。
京城距离皇帝所在的靖边城足有一千五百里。她日夜兼程,却在半路上遭到五批刺客。大秦国内忧外患,这话一点不假。匈奴、蒙古那边的大战堪称惨烈,朝中吴王和东宫的争端却同样惊心动魄。林媛是太子生母,多少人想要她的命。
她身边的禁军们死伤惨重,好在她准备充分,最终毫发无伤,只是延误了好些日子的行程。
林媛平生第一次来到战场。空气中的血腥很重,她几乎想要呕吐。
她来得不巧,前头皇帝刚领兵出城了。靖边城是匈奴领土,两年前被秦军攻占,如今两国,不,是三国,仍在争夺这座北地的险关重镇。它往北十五里,在黑水河的另一面,有三万匈奴先锋兵马驻扎。这一仗打了半个月了,匈奴人全是汗血马骑兵,人少但跑得快,秦军大军打过来他们就往回跑一百里回后方兵营,等到夜晚又来偷袭,秦军不堪其扰。
往西两百里,正是蒙古大军。蒙古人夺下了秦国北部的一座小城,灌县。
靖边城腹背受敌,好在秦军兵力充足,皇帝亲临,这个城市守得还算安稳。蒙古并不敢和匈奴结盟,三方各自为战,却依旧打得惨烈。
不得不说,拓跋弘是个勇武的帝王。他没有如寻常君主那样,躲在距离前线百里的城镇中“运筹帷幄”,而是亲自上马杀敌的。
连日短兵相接,血染红了大片草地,秦国这边每天都有缺胳膊断腿的伤员被送回来。靖边城里自然血气弥漫。
林媛面前是靖边城三丈高的铜门,巍峨城墙上头满是秦军的弓箭手,黄土烧制的墙壁上涂着厚厚一层凝固的血水,听闻那是十日之前,匈奴人攻城时造成的。她看得触目惊心,神色中都流露出恐惧。前来迎接的官员都是武将,面上恭敬地将她迎进去了,转首就在背后轻蔑地议论道:
“是个皇妃,宫廷里的贵夫人,从来没见识过战场的。你们没看她吓得那个样儿,前头那位珍妃,好歹是练过武的……”
“长得漂亮有什么用,听说是奔着皇上来的,啊呸!我们兄弟浴血奋战,她们这种人养尊处优,还折腾着来靖边城里争宠!”
这里不单血气刺鼻,因着地处边塞,凛冽的风沙和逐鹿行宫所处的峡谷完全不同。
一路从城门走来,林媛口鼻里都塞了沙子,嗓子早就哑了。
☆、第二十二章 北上(3)
她见到的第一个人不是拓跋弘,而是吴王。
吴王没有骑马。他的个头比太子稍高,穿着一身瘦小的铠甲,将佩剑握在手中至林媛面前行礼。
“淑母妃?”他笑着,两颗刚长的虎牙从嘴角中露出一个尖:“儿臣听闻您来了,特意预备了酒席。”
林媛定定看着他。这个孩子只有十岁,和太子一般大。他面颊上扑着灰尘,比几月之前在宫中的样子瘦了许多,脸也晒得漆黑。
因为只是吴王不是东宫,拓跋珷在宫中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宫里长大的孩子,就算面对杀母仇人,他也必须泰然自若,有礼地微笑。
“吴王有心了。”林媛道:“酒席就罢了,大敌当前,本宫不敢贪图享乐。”她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巧的红色纸包:“吴王,叶氏的事情,本宫也很难过。”
吴王身旁的随从代他接过了。吴王静默地垂着头,伸手解开纸包,里头是一串玛瑙。
是在叶绣心被烧死的尸身上头发现的。
吴王捧着玛瑙珠子,在一众将领面前嚎哭起来。林媛叹一口气,安慰他道:“你是大秦的皇子,希望你不要因此悲伤,前线的敌军才是你应当考量的事情。”
吴王哭了很久,是林媛将他送回了宅院。
这时候,皇帝仍没有回来。
淑妃林媛北上的消息早传了过来,拓跋弘已吩咐了人给她安排住处。当然,在这种鬼地方,吃住哪能和宫里比。不过是一个四合小宅院,院门前都是土路,连个回廊都没有,一间红瓦正房外加一圈的厢房罢了。
靖边城是匈奴的领土,这里的匈奴百姓都被赶到了城南坊间。秦军军士们拥挤入住,挤不下的就搭帐篷,几处官家大院被征用做皇帝和将军们的住处。
林媛自然不敢挑剔屋子。
跟随她同行的只有初雪一个宫女,旁的随从,就算是侍女,都拥有一身武艺。两个面目平庸、神色肃穆的女子将屋子洒扫了一遍,服侍她梳洗用膳。
林媛强咽下一口芹菜饼子,咬得牙都疼了。若放在上辈子,这点小事还难不倒她,加班吃泡面是常事。然而她现在做了十多年的宠妃了,每天用玫瑰香露洗澡,吃的每一道膳食都是出自天下大厨之手……
早被娇惯坏了。
这真的很痛苦。
她再一次感慨当皇帝不容易。拓跋弘可是从小在宫里长大的皇子,他不单要和将士同吃同住,还要拿着真刀真枪去拼命。
所以说,战功这个东西不是谁都能得的。为了夺嫡上战场的皇子,那个罪不是人遭的。
她吃过了饼子,命令两位面无表情的侍女退下。
“初雪。”她招手:“吴王这孩子……你怎么看?”
初雪沉默了很久,摇头道:“正如娘娘所言,还是个孩子。”
吴王不够成熟。所以他面对林媛,面对宫廷中的众多嫔妃、皇子们,他只做到了最简单的隐忍。他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情绪,但显然没有学会掌控他人的情绪。
如果换做扇玉……在北塞战场上见到淑妃后,她不会只是微笑行礼而已,她会做出更多的事情。
比如试探,比如挑拨。
“你说得对。”林媛眼睛中迸发出凌厉:“所以我们能够断定,叶绣心还活着!而且,她就在靖边城附近,甚至是城中!”
她将叶绣心的遗物递给吴王时,吴王的反应是嚎啕大哭,不顾下属将领们在四周。
这样的反应未免太……过火了。
如果叶氏真的死了,吴王心中埋下血海深仇,他不可能这么简单地用哭泣来宣泄仇恨。越是深仇大恨,越应该深藏心中伺机报仇,而不是在仇敌面前落泪!
吴王痛哭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叶氏还活着,吴王以为林媛不曾看穿,故而也做出一副母亲去世的样子蒙骗林媛。他的手段太稚嫩了,他担心骗不过去,就演得很卖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