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挽红楼》第134章


其实如今细细一想,以自己的资质,若是不进宫,而选择一户富贵双全的人家嫁过去,必定轻而易举。
不曾想,虽然走进了这个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却不能如当初期盼的那般,得到皇上的青睐,一举成为人上之人,宠冠宫闱。
碌碌无为,甘于平淡,并非她的性情。
真正的她,向来都不是肯服输之人,只要能遇上合适的机缘,她必定会好好把握,而她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终有一日,自己必定能够实现心中的期念,飞上枝头当凤凰。
然而,到如今,进无人引荐,退亦无路,只落得个日夜忧思,黯然神伤,若说不怨不恨,那是假的。
对于元妃,别说她心里并没有什么感情,就算亲如姊妹,又如何?为了高高在上的地位,为了万人敬仰热衷的荣华,有什么不能抛弃的?
机会难得,稍纵即逝。
只是,心里到底存了一丝犹疑,倘若自己果真顺应兰妃的心意,想出办法对付元妃,到那时,兰妃是否真能信守承诺,将她带到皇上面前?
如此一想,探春便觉得甚是为难,手心沁出一抹湿意,心中又惶恐又忐忑,七上八下,落不到实处。
兰妃心态甚好,见她凝眉沉吟,便不说话,只扬手摘了一枝梅花,拿在手里把玩,等了良久,方淡淡笑道:“三姑娘不说话,想必是不愿意了,罢了,本宫虽然身处妃位,却从不愿强人所难,今天的事情,三姑娘不如都忘了,回去陪伴元妃,静候那万分之一的机缘罢。”说完,便将手中的梅枝掷在地上,拂了拂衣裳,转身欲走。
鸾绣云裳被风扬起,似一朵白云,徐徐从眼前飘过,探春心头生出一丝惶急,只觉得仿佛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便会误了一生。
舒出一口气,探春匆忙抬起头来,声音中有一丝急迫,止道:“兰妃娘娘,请留步。”
兰妃听了,脚下的步子微微一滞,须臾回过头来,唇角弯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纹,淡声道:“三姑娘还有事吗?”
这样清淡的态度,不禁让探春心中生出一丝骇然,连忙点了点头,唇动了一下,却又欲言又止,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应承她的提议,想了半晌,唇边吐出一个疑问:“娘娘心里不喜元姐姐,不愿放过元姐姐,这道理探春心里明白,只是有些疑惑,娘娘位高权重,无论想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探春却势单力薄,如何能为娘娘效力?若是办差了,岂不误了娘娘的大事?”
兰妃听了,微微眯起眼睛,湛然道:“三姑娘这话说得不错,元妃已经失势,绝无翻身的可能,本宫若是自己动手,必定轻而易举,但是,这里面还有一层顾虑,本宫与元妃向来面和心不合,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倘若元妃出了事,第一个受怀疑的,便是本宫,虽然本宫自信,能够将事情做得天衣无缝,但被人质疑,总不是一件好事,即便皇上不追究,皇后、太后那边,心中也必定会生出间隙,如此下去,本宫的日子,只怕就不太好过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因本宫心里,有自己的思量。”
说到这里,便带笑看着探春,眼中浮起一点殷切的流光,旋即道:“三姑娘与元妃,本就是姊妹,又同住在凤藻宫,行事方便不说,无论元妃出了什么意外,都没人会怀疑到姑娘身上,实在妥当,另外,本宫也是有意试探姑娘,看姑娘到底是否值得扶持。”
探春听了,心中甚是疑惑,抬起头来,目光落在兰妃脸颊上,欲要询问缘故,却又不敢开口。
兰妃看出她的心意,扬起唇角淡淡一笑,望着身侧的梅花,慢条斯理地道:“本宫索性直说了,倘若三姑娘肯顺应本宫的心意,助本宫对付元妃,一则能够看出,姑娘对本宫,的确是真心的,本宫与三姑娘,便算是真正结盟了;二则,本宫也是想看一看姑娘,到底有没有资质当妃嫔,毕竟,后宫是风云变幻之地,虽然有荣耀光鲜的身份,但过起日子来,并不太容易,需要识时务,懂得如何取舍,在关键时刻,即便要牺牲自己的亲人,也在所不惜。”
听了她这番解释,探春这才恍然明白过来,看向兰妃的目光里,不免多了一抹审视,原来,历经风雨的妃嫔,不但思量周全,心思缜密,心机之深,也让人叹为观止,不能不心服。
思绪百转,许久探春方抬起头来,凝眉看着兰妃,呐呐道:“娘娘口才甚佳,听得探春如坠云雾,探春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不吐不快,俗话说得好,贵人多忘事,倘若探春当真按照娘娘的心意行事,以娘娘高贵显赫的身份,难免会忘记探春,到那时,只怕探春当真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娘娘……”
她说到这里,便止住了,然而未尽的意思,却是极明白的,不过是担心兰妃达成目的之后,自悔诺言罢了。
兰妃闻言,美眸中浮现出淡淡的不悦,却并没有发作,只依旧笑了一下,温然道:“姑娘的意思,本宫心里很明白,本宫不敢自称是什么正人君子,却也绝不会诓骗你,何况,本宫已经说过了,扶持你对本宫有益,能给本宫自己留条后路,如此要紧的事情,本宫岂会不尽心?”
看一眼欲言又止的探春,轻轻“唔”了一声,遂又道:“本宫知道,空口说白话,三姑娘心里难免还是犹疑,本宫记起来了,昨儿个与姑娘初见时,曾以莹玉镯为表礼,不如就以它当信物罢。”
探春听了,心中的疑虑这才慢慢淡下来,又担心方才这番话,会惹兰妃不快,想了一下,便低眉道:“娘娘别怪探春,事关重大,探春不能不仔细一些。”
“三姑娘不必说这些客套话,姑娘处境微妙,不免会步步留心,本宫能够理解,”闻言兰妃释然一笑,容色平和了几分,婉转道,“也罢,话说到这个份上,索性就说开了,其实,本宫让你对付元妃,于你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你是依靠她,才能够走进这个皇宫,倘若将来你当真得了宠,只怕元妃时时会拿这些说事,到那时,姑娘若是不维护她,旁人不知就里,必定会说姑娘忘恩负义,有损姑娘清誉,若是施加援手,皇上那边,明显已经没将她放在心上了,见你护着她,必定会心生厌恶,到时候,连带着也会疏远你,实在让人不胜烦恼。”
她这番话还未说完,探春已经拧起了眉,旋即一点一点加深,待她说完,眉头已经深深蹙起,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兰妃却是不动声色,唇角仍凝着若有若无的笑纹,候她出了半日神,方道:“行了,话说到这个份上,也都清楚了,姑娘心中是否已经拿定主意,本宫却并不知,不过,本宫这里有一个香囊,里面除了寻常香料之外,还有一味精炼麝香,三姑娘识文断字,必定明白寻常人闻了它,并不会有任何异常,但倘若有人戴着盛了麝香的香囊,贴身陪伴孕妇,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会流产,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就算有人想调查,也查不出来,现在本宫就将它送给三姑娘罢。”说着,果然伸手探入袖中,取出一个累丝双扣绣花香囊,递到探春面前。
映入眼帘的香囊,以轻软紫绡制成,上面以水绿色彩线绣了柳枝,又用淡绿、鹅黄两色挑出细巧的叶子,以轻丝拈金线结了络子为饰,颜色鲜艳,精美异常。
对着如此精致的荷包,探春却觉得一阵眩晕,脑海中一片空白,心中为难至极,只觉得眼前这短暂一刻,似乎能预测今后的一生,倘若选择对了,可能会一步登天,但若是走错了路,这一生一世,都万劫不复。
见她烟眉带颦,一副深思的模样,兰妃也不催促,只含了一抹淡笑,气定神闲地立在原地,并不出声打扰。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三姑娘可要想清楚了,”许久,兰妃方轻启丹唇,云淡风轻地道,“是守着已经失势的元妃艰难度日,还是听从本宫的话,只在三姑娘一念之间,本宫要说的,就这么多,姑娘自己拿主意罢。”
一字一字,说得甚是淡静,却仿佛敲在心扉上,探春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将香囊接了过来,同时应承道:“请娘娘放心,娘娘的期望,探春必定不会辜负。”
听得她终于应允,兰妃心中松了一口气,言语却依旧从容自如:“既然这样,本宫就等三姑娘的好消息了。”说着,便笑了一下,旋即又道:“三姑娘出来这么久,元妃那边,想必已经等得急了,不如快些回去罢。”
探春闻言,便无二话,敛衣向兰妃行了礼,方扬声将立在远处的侍婢都唤了过来,带着侍书、碧瑶,转身自去了。
候她去远后,兰妃身边的侍婢青蓝四下一望,见左右无人,方疑惑开口,问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