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领主天下(老猫)》第246章


洪承畴闻言也不迟疑。立刻从地上的尸体中剥下一个士兵的战袍胡乱的裹在了身上,跨上战马。在身边仅存的百余名亲兵护卫下向淮安城西门的方向退去。
四处奔逃的清军溃兵严重的阻碍了萧贵的追击,等他斩杀了挡了路的十几名溃兵时,却发现洪承畴yǐjīng逃的远了,急忙策马又追了上去,萧铁等人紧紧跟随在后。
城外巨大的喊杀声让在城里的韩岱一直忐忑不安。虽然他zhīdào定北军的实力méiyǒu道理会输,但是心里仍然有些不安。
刘斌留在韩府,表面上云淡风轻,充满自信,其实内心也是很有些紧张。虽然定北军骁勇无比,但是兵力上却不足清军的三分之一。这让他也有些担心。
“总旗大人,总督大人军令!”孟哼拿着一份信匆匆走了过来。
刘斌接到信后急忙展开,匆匆阅毕,大声道:“走,去东门迎接大军!”
看着刘斌走远,韩岱也急忙慌慌张张的跟了上去。
东门城头上,徐勇面带忧色,听着西边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喊啥声,心中也是惊惧不安。
他本为左良玉部将,因为作战勇猛,被提拔为总兵。适逢流寇作乱,鞑虏叩关,他也原本想为过效力,有一番大作为的,只可惜却是遇上了左良玉这样的主帅,被裹挟着成了叛军。左良玉一死,又被他的儿子左梦庚裹挟着投了鞑子。从他内心来讲是十分不愿意的。他性子耿直,这种不满自然也会表现出来一些,所以洪承畴对他才会不满,让他负责按照难民的事情。
定北军异军突起的shíhòu,他就有心动过,想带着手下去投萧毅,只是因为méiyǒu人引荐,同时也是因为担心走漏风声,所以迟迟未能成行。
后来定北军兵临城下的shíhòu,他的心思就活了起来。所以后来军统司的人和他一jiēchù,他就很痛快的答应了。作为一名军人,他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nénggòu驰骋疆场,报国,甚至nénggòu开疆拓土。而这个梦熊实现的希望让他在定北军身上,在萧毅身上看到了。
当他被洪承畴任命为东门守将时,心中暗喜,急忙将消息告诉了刘斌。他zhīdào萧毅一定会有相应的安排的。
徐勇正在陷入思绪的shíhòu,城下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韩岱带着扮成他亲兵的刘斌及孟哼焦哈三人来到了徐勇面前。
“徐总兵,大军mǎshàng就到,请做好接应准备!”刘斌一见面立刻说道。
他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了一阵阵急促密集的马蹄声,众人急忙放眼望去,只见一团团烟尘席卷而来,正是成千上万骑兵奔驰的场面。
“刘总旗,你仔细看看,来的可是国公爷的大军?”徐勇看了看,谨慎问道。
刘斌仔细一看,大喜道:“这正是国公爷的亲卫营,是定北军中最精锐的军队。徐总兵,快快开门接应吧!”
徐勇闻言心中大定,向身后的亲兵队长低语了几句,亲兵队长急忙跑开了。
很快,城头上传来一阵jīliè的打斗声,中间夹杂着斥骂声,兵器的撞击声,以及人濒死的惨叫声。不到片刻,便归于平静了。
亲兵队长去而复返,身上带着斑斑血迹,脸上却掩饰不住的兴奋禀告道:“将军,全都解决了,一个不留。”
徐勇急忙问道:“兄弟们伤了多少?”
亲兵队长神情有些黯然:“那些狗鞑子甚是难缠,虽然咱们是tūrán袭击,还是有四十多个兄弟阵亡,二十多人受伤。”
徐勇神色凝重道:“这些兄弟都是好样的。将他们都记下了,日后本将军一定会好好抚恤他们的家人。”
一旁的刘斌也猜到了发生了shíme事情,插言道:“徐总兵深明大义,行事果断,在下佩服!这些阵亡的将士们也都是为杀鞑子,光复汉人江山而死,国公爷一定不会忘记他们的。等这仗打完了,在下一定为这些兄弟请功,奏请国公爷也将他们的名字刻上忠烈碑,让后人永远凭吊!”
徐勇深受感动,向刘斌抱拳道:“徐勇替这些将士们多谢刘总旗,多谢国公爷!”
刘斌摆摆手道:“徐总兵不必谢我,这都是国公爷心怀仁义,体恤将士的一片赤诚之心。国公爷曾说过,无论是谁,出身如何,派系如何,只要是为天下百姓而死,为杀鞑子而死,为光复汉人江山而死,都可以将名字刻上忠烈碑,永享后世香火!这是定北军的规矩,只要国公爷在一天,这条规矩就永远存在。将来,你、我,甚至是韩大人都能上这忠烈碑。”
徐勇心中大为震撼,没想到zìjǐ这位曾经的叛将将来也能上忠烈碑,被后人垂吊,那真是无比的荣幸,作为武将此生无憾了。心中一种无可言语的兴奋感让他的心顿时火热起来。
一旁的韩岱也是激动的两眼发直,双手颤抖。名垂青史,那可是每一个为官者都追求的目标。zìjǐ本来因为降清都有了政治生涯的污点,能保住一条命就觉得mǎnyì了。没想到竟然还有机会上忠烈碑,这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心中感激感动的同时,对于萧毅也是更加的佩服和好奇了。
刘斌看着二人神情,zhīdào这二位此时有些激动过分了,只好提醒道:“徐总兵,快些下令开城门吧,大军mǎshàng就到城门口了!”
徐勇这次如梦初醒,急忙命令手下打开城门。
吊桥在一阵咯吱声中缓缓垂下,最后重重的搭在了壕沟的对面。
同时,巨大的实木包铁城门也被缓缓的打开了。
随着城门的彻底洞开,城外的三千精骑也yǐjīng到了护城河边。萧勇一马当先,纵马向城内疾驰而来。
PS:第二更到!明天就是端午节,不晓得大家都是怎么过的,会不会划龙舟之类的?反正老猫就昨天吃了一个粽子就算提前把节过了。祝大家节日快乐!有粽子的话不妨多吃两个!过节么,自然要多投些票票了,就当是发福利了!谢谢……
二百七十一章末路
萧勇带着亲卫营三千骑兵从东门进入淮安城的shíhòu,马茗月带着白杆营也来到了南门。
因为一直以来都méiyǒu捞到仗打的缘故,刚才又被萧毅给训了一顿,马茗月憋了一肚子的火。
刚刚摆好架势,马茗月就下令开始。攻击从一开始就是狂风暴雨似的,根本méiyǒuyīdiǎn佯攻的意思。
城头上的清军守将是左梦庚部下李国英和常登两人”“。李国英本来就yǐjīng与军统司达成了协议,等待时机投降。只是在的结果méiyǒu出来之前他也不会轻举妄动。
当城外战场上隐隐约约传来了巨大的“洪承畴已死”的呼喊声时,他便派人前去打探消息。打探的结果是清军yǐjīng全线崩溃,洪承畴大势已去。他这才在心中做出了决定。
只是同他一起负责南门守卫的常登却是左梦庚的亲信,左良玉的shíhòu就对左良玉唯命是从。到了左梦庚他也是同样的态度。左梦庚降清,他也二话不说就跟着降了。
只要左梦庚没说投降定北军,他就一定会死守到底的。说白了,这个家伙就是个一根筋,méiyǒu是非观念,只认左家父子的命令。
眼看着城外的战斗就要结束,定北军肯定会很快过来接收城池。若不趁着这个机会打开城门立个功劳,zìjǐ以后就没办法在新领导那里立足了。可是这个一根筋似的常登却还挡在前面,得想个shíme办法才好。
白杆兵的到来及凶猛的攻势,顿时让城头上早yǐjīng是士气低落的守军有些吃不住劲了。但是常登却是依然在城头指挥守城,不退,一时半会城上城下倒是打了个平手,谁也奈何不了谁。
李国英心中着急,若是白杆兵伤亡太重的话,zìjǐ的功劳可就会大打折扣的。趁着常登的注意力在城下的shíhòu,李国英走到他身后,一刀捅进了他的后心。常登来不及惨叫一声就一命呜呼了。常登的亲兵也被李国英的人给干掉了。
李国英打开了东门。迎接白杆营。
马茗月还méiyǒu进城之后留了一千人守住南门,zìjǐ带两千人直插北门而去。
萧勇带着亲卫营的骑兵在支援南门的路上遇到了马茗月,zhīdào南门yǐjīng得手后便调转马头向西门和扑去。
城外的大军yǐjīng完蛋,城内的守军自然早yǐjīng是军心崩溃,定北军一到,不等交战,守军便主动投降了。不费一兵一卒。西门、北门均已到手。
控制了四门之后,萧勇一边派人禀告萧毅,一边派兵控制城中的重要场所,譬如总督府、兵器库、粮仓,府库等等。同时安排士兵在城内警戒巡逻,一方面抓捕清军溃兵。另一方面防止一些宵小之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