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第896章


“她那时候确实是看上了一个胡人小子啊!可是后来又看上了一个禁军校尉,再后来,又看上了一个文工团的男艺人,再再后来······”
“你等等,你娘允许她这么胡闹?”孙享福的脸色越来越黑道。
孙靖闻言,似乎想到了一个很不好的画面,打了个冷颤道,“不能在娘面前提起她,也不能在她面前提起娘,她俩见面就吵架,而且,现在长安好像挺多像她这样的姑娘的,就喜欢这种,喜欢来,喜欢去,换不同的人喜欢的事情。”
孙享福闻言,抬头望天,有一种想捂额头的感觉,这种喜欢来喜欢去的感觉,叫做谈恋爱。
想不到仅仅是二十多年,大唐的风气,就变成了这样,连自由恋爱,都在长安盛行了起来。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似乎,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这一代,本就是在自由开放的风气下长大的,要是让他知道,正是自己的徒弟武媚娘,开创了这种自由恋爱的风气,他一定会后悔教她出来的,后世,我国不知道多少单身狗是败在了自由恋爱上,包办婚姻才是广大同胞们最喜欢的方式。
当然,像自由恋爱这样的风气衍变,还只是一点点,等到孙享福回到长安的时候,他才会发现,大唐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习惯跟各种胡人打交道了,因为,大唐真正的汉人,目前也不过三千多万而已,但是总人口,却超过了两亿,只占一成半左右的比例,而且,随着政治,军事管理的需求,这些汉人的从政从军比例很高,都分散到了全国各地,而全国各地,又有大量的其它种族人口,填充到中原地区去。
光是赵龙这些年从南美洲运回去的玛雅人,赵刚从非洲运回去的黑人,都有好几十万。像中东的突厥人种,白皮肤的欧罗巴人种,波斯,以及印度几个大人种,都是千万人口起步,他们现在充斥着长安的街头巷尾,或许,他们的汉语说的还比较蹩脚,但是,长安的原住民,也已经习惯这种蹩脚的汉语了,倒是他们的下一代,基本能够说纯正的汉语,因为,他们从小受到了汉语和汉文化的教育。
简单了收拾了一下,孙享福就开启了与当地百姓的道别仪式,并且将新任主官上官仪,介绍给百姓们,他并不担心上官仪会管不好地方,他也算是大唐的官员中,管理少数民族地区问题的专家型官员了。
至于孙享福自己属下原先带的那些官员,与上官仪带过来的新官员,也大多都知道,自己想要出政绩,就必须把地方的经济民生发展好,有这样的目标在,加上朝廷治理的重心本就在这些边远区域,相信未来三五年,帮助他们实现富裕,应该不难。
毕竟,一个后世可以养活七十多亿人的地球,现在只是养活两亿多人,资源是有相当多的富余了。
几日之后,孙享福便登船起航了,闲的无聊,几个孩子们便给他讲解了很多长安这几年发生的事情。
比如,万吨级别的货运船,已经建造过半了,采用的是汽轮蒸汽机发动,长安通往,善阳,定襄的铁轨已经铺好,只等蒸汽火车头出厂,大唐就能够在陆路上,实现一日千里了。
造车厂造出了可拉一万多斤货物的大拖拉机,同时,可以乘坐好几十人,用轮盘转向的巴士班车,在长安城上线了,现在各条主干道都有通车。
毕竟,现在的长安城太大了,想要靠脚在内城老城区走一圈,都得一天时间,更加别说去老城墙以外的新城区了,那可是好几个县的地盘。
不光是这样,造车厂还准备用汽轮蒸汽机,造一种速度更快,颠簸更小,乘坐更舒适,将电的好几种使用方式,也应用到车子上面的新式车,目前,设计图纸都已经出来了。
至于电,是这几年,被研发应用最广的东西,各大权贵家族,都在自己家里装了发电机,这导致,橡胶,铜线,钨丝灯泡,汽油,等一系列的新商品,在长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形成了很多新产业。
从这些方方面面,孙享福已经大致可以想象到,大唐近二十年不遗余力的发展工业,已经使得这个时期的科技水平到了什么程度,至少达到了我国清末时期的水准,可以与十八世纪初期,全世界范围的科技水平相比较,说不定,孙享福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大唐的科技水平,达到一战时期,或者民国时期的水平。
“研究组的人,对于我前两年提供的一些构思,有研究进展么?”
轮船上,孙享福听几个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了一段之后,开口问道。
“爹爹说的是用电线,传播讯息的机器么?”孙靖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反问道。
“可不仅仅是这个,还有留住声音的机器,这是我想送给你们娘亲的礼物。”孙享福笑了笑道。
“听说那种用电线传播讯息的机器,已经在做应用试验了,不过,留住声音的机器,好像还没有什么进展。”
“电报机弄出来了的话,留声机,应该也就快了。相信,你们娘亲一定会想要自己的声音,被后世的所有人都听的到的。”
“留声机有这么神奇?”
“当然,咱们不仅可以留住声音,其实还可以留住自己的人像,有一种叫照相机的东西,其实以咱们现在的条件,造出来也不难造,等咱们找到了感光材料,就可以把人,或者景物的影相,照着原样记录下来了。”
“照相机?”
“是的,不光只是照相机,咱们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东西,能帮助人们实现想象,这些东西,在未来,都将会改变咱们的生活。”
有了蒸汽机,有了电,大唐就已经进入了一种工业大革命的时期,后世的十八世纪,我国还在乾隆皇帝的封关锁国政策时期的时候,西方就进入了一个大发明时代,各种各样人类此前难以想象的东西,集中在短短几十年时间,被各个领域的人才发明制造出来,使得西方与我国,拉开了巨大的差距,这次东西的发明基础,大多都是蒸汽机和电。
现在,这些东西,势必都会被大唐的发明家们创造出来,使得大唐对整个世界的统治,更加牢固,因为大唐的工业根基已成,后面,即将进入发展变强的过程。
正文卷 第765章 调控的问题
船到了广州湾,孙享福才有种到了家的感觉。
让他比较意外的是,李泰居然在码头上迎接他,按说,现在挂着副相职位的他,一般情况下,可是不会离开长安的。
“老师一路辛苦了。”身体越发痴肥的李泰见到孙享福走下船来时,竟是躬身下拜行礼,倒是让孙享福有些意外。
“你是亲王之尊,身上又有副相的官职,尚在我之上,可不用给我行这么大的礼。”孙享福将站直身体都有些困难的李泰扶了起来道。
李泰抬起头来之后,笑了笑道,“不管身居何位,始终都是您的学生,见了您,行师礼,是应当的。老师快请上车,城内,我已经在府中备下了丰盛的酒宴。”
孙享福闻言,看了一眼李泰的身体道,“酒宴,我们吃就可以了,你还是少吃点,多多运动才是正理。”
历史上的李泰,可不长命,即便是李治登基之后,对他优惠有加,也不过只是撑了两三年就死了,临终时才三十二岁而已,或许,这与他现在重达两百多斤的体格有关系。
“孙师教导的是,可是,哎!我这个身体,现在也就是这个样了吧!就算不吃什么东西,也尽长肉,孙道长说是脾虚之症,进了许多药,都没有什么效用,今后,只怕也只能这个样子了。”李泰有些无奈道。
要说十多年前,他对太子的位置还有些方法,现在么,却是一门心思的想为这个国家多做点事情,给自己的老婆孩子留个好。
因为,对医学知识了解越来越多的他,知道自己可能活不过自己的几个兄弟,甚至,还活不过他老爹李世民,再争那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呢!
孙享福随着李泰的上了停在码头路口的一辆大车,这车子,已经不知道是造车厂的第三代,还是第四代产品了,使用的是蒸汽发动机,做的跟大巴一样,内部,却是有着客房一样的装饰,想来,长安的那种班车巴士,也是这样的车架做成的,只是内部装饰不同而已。
在车内坐定了之后,孙享福才想到了先前问题,道,“你是来岭南有什么公干的么?”
李泰闻言,目光又是一阵闪躲,还瞄向了同在车厢内的孙靖,孙丰几人,然后,语气有些不自然的道,“是,是公干的,不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