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第51章


“上次五郎从你那回来,说你家那火炕很是舒适,便非要在家里也盘了一个。我试了一下,确实不错,这寒冬腊月的,比起烧那炭火可是舒适的很,不见烟火,还更暖和,白天坐炕上看书喝茶,晚上直接炕上睡觉,那是暖和滴很啊。”
薛仁贵直接拉着李逍上炕坐着,已经没把他当外人了,直接是当成自家子侄对待的。
“我后来一想,你说辽东那边天寒地冻的,每年秋天之后,驻守十分艰难。一难在粮草转运断绝,二难在天寒地冻,尤其是夜里相当难捱啊。你说若是在辽东的城堡营房里,也垒上这种火炕,士兵们晚上睡在这火炕之上,岂不就能大大的防御寒冷?”
李逍拱手,“薛公不愧是智勇名将,小侄盘这火炕时想的只是冬天里能够舒适一些,而薛公却一下子想到了用在军事之上,真是厉害。”
“哈哈哈,你也别拍这马屁了,要说你这火炕还真是好东西,比烧炭节省许多开支,取暖效果还更好,你这脑子有时真是厉害,就跟你能发明那霜糖更好脱色的秘方一样让人惊奇啊。”
“对了,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啊?”薛仁贵突然道。
李逍一时差点没跟上,哪有这么多新奇东西啊。
“你也别跟我藏着掖着了,老五隔三差五的往蓝溪你家跑,马都跑瘦许多了,你那有啥他都知道的。他前天带回来的那个什么烧刀子就是个好东西啊,喝过之后整个人跟火烧了一样,怪不得叫烧刀子呢。那个烧刀子酒是怎么弄出来的,你这次带来点没?”
一听烧刀子酒,李逍心里就觉得绞痛。
他本来闲的无事蒸了点烧酒,但本来不是蒸来喝的,而是打算做点花露水啥的,觉得可以当香水来卖。谁知道薛五那天来了,发现后不客气的就拿来喝了。
这王八蛋自己喝了不说,还把最后一点给捎走了。
现在薛仁贵居然还恬不知耻的直接问起来了,李逍真想说句,老薛你们还真是不客气啊。
不过玩笑归玩笑,薛家对他还真是不错,有道是投桃报李嘛。
老薛家是将门,喜欢喝点烧酒也正常。
“今天小侄前来,正好带了一瓶烧刀子。”
“才一瓶啊,你怎么不多带点来呢?”薛仁贵一听有烧刀子,立马精神都一振,“你是不知道啊,昨天程老将军来我府上做客,让他发现了五郎带回来的这烧刀子,喝过之后,大为赞叹,一边叹还一边当众耍起了斧子,最后差点砍了我家的游廊的一根柱子。”
“程老将军昨个走时,还反复交待,一定要我给他送点这个烧刀子去。”
“程老将军?程名振将军还是程咬金将军?”李逍问,当今朝堂上姓程的大将,似乎也就这两人了,程咬金年纪大,名头更大,开国时的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而程名振如今是营州都督,镇守辽西,最早是文官,但也是很能打的。
“程咬金程老爷子,朝中能当的上一句老将军的也就是他了。彪悍勇猛,就算是年轻一辈的将领,论勇猛也没几个能比的上他的。”
老程猛,所以喜欢烈酒。
三勒浆那种酸酸甜甜的酒他不喜欢,绿蚁米酒他更不爱,唯独这烧刀子一喝就对他胃口了。
用老程的话来说,这人嘛,就得骑最烈的马,喝最烈的酒,上最烈的女人!
老薛深以为然,老薛跟老程的关系挺好,说直接点,老薛其实一直把老程当半个师傅对待的,他很尊重这位沙场老前辈,平时没少拜访学习。
老薛觉得老程性子直,但粗中又有细,是个很有智慧的老将,他不太喜欢如李绩、苏定方、薛万彻这些老将,觉得这些人有些太复杂。
“薛公喜欢,小侄回头再弄几瓶来就是。”
“这个烧刀子弄起来麻烦吗?”
“麻烦倒也不算太麻烦,就是得耗费点粮食。而且朝廷有禁令,禁止私人酿造太多酒,所以不敢多酿,酒曲也不太好买。”
薛仁贵一拍腿,“这算什么麻烦,粮食和酒曲,我让你给你送过去,也不用担心官面上的禁令,私人酿造点酒又不出售,不违禁。等会,你带上那瓶烧刀子,我带你去程老将军府上拜访。”
程咬金那是开国名将,还是凌烟阁功臣,在朝中武将里地位尊崇,那是真正的军方大佬,若是李逍能够进到程咬金的府上拜访,那以后李逍就又多了一尊靠山了。
“多谢薛公。”
“谢什么,我就喜欢你的那直性子,程老将军也是那样的人,你到了程府,跟平时一样就好,别太拘束,那样反不惹老将军喜欢了。”
第64章 三板斧
“程老将军拿的武器是开山斧吗?”
去往程咬金府邸的路上,李逍和薛五并辔而行。长安的街道很宽,最宽的是朱雀大街,宽达五十丈,长达十里,雄伟气派的不像话。这条天街御道之外,长安还有六街,那是长安城的六条中心大道。
不过越是大道长街,越不敢快马而行。
来往长安也有几趟了,李逍对长安的最大印象还是这里的森严。
整个帝都犹如一个巨大的军事要塞,里坊星罗如棋,一道道的坊墙、里墙,还有那无数的坊门里门,把巨大的长安城分隔成一座座的小城,仿佛那海船舱底的水密分隔舱。
当年设计时的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长安城的时候,就是本着一旦帝都遇敌,这座巨城能够节节抵抗。
坚固是坚固了,但就是总觉得太过冰冷,缺了几分热闹。
街道上既没有沿街的商铺,也没有摆摊的小贩,更别提往来如织的逛街购物的行人了,甚至这些大街两边全是高高的坊墙,街道就如同是一条水库的闸道。
唯有权贵才有资格向街道开门开窗,普通人家是没这资格的。
至于开店摆摊经商,更得在专门的东西二市里经营。
长安的街道就是用来行人的,不是购物的。
“开山斧?哪听说的,怎么可能。”薛五对李逍的这个问题不由的发笑,堂堂开国名将,怎么可能拿把斧子当武器?
“程老将军可了不得,当年太宗皇帝还为秦王之府,程老将军就已经是太宗的马军统领了,和秦叔宝将军可谓是陛下一左一右的马军大将。论马上功夫,程老将军的本事可是不凡,一杆马槊那是使的出神入化。”
魏晋以来,但凡有名的猛将大将,基本上都是马上大将,没有谁说步战出名的。而马上骑射,骑和射只是基本功,使马槊才是显真功夫的地方。
哪个大将没有一杆上好的马槊呢。
马槊才是真正展示将领本事的地方,一杆马槊制作极难,周期长,质量好,需要费时三年以上,才能制造好,而且花费极贵。这样的一杆好马槊,对武将来说,就如同是另一只手臂。
那些将门子弟,在成年之时,更是都能得到一把好马槊做为成年礼物。
“但凡大将,都使马槊,不使马槊的,一般都不是将门或大家族出身。例如说前朝之时,隋朝猛将来护儿,后来得封荣国公,战绩彪炳,但来护儿号称铁枪将,就因为他善使一把缠铁枪。也正因为他善使一把缠铁枪,所以就能看出来护儿的出身来,来护儿不是将门,不是名门,祖上虽也是东汉名将,但儿时早就家贫,后来杀仇人亡命江湖,逃奔江北投隋军,军中效力,后来凭军功一路飙升至国公,可始终却还是习惯用一把缠铁枪。”
程咬金祖上是北齐的官员,家里算是个小士族,也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家里有钱,而且他家是山东人,那边民门彪悍尚武,所以程咬金年轻时就学马槊了。
后来隋乱,程咬金在地方招募壮丁,拉起一支队伍保卫乡里,最后见大隋无望,便带队伍上瓦岗山投李密去了,百战功成,最后成了大唐的国公上将。
“你上次不还说他在你家喝了酒后,差点把你家柱子砍了?”
“那是喝了酒之后,再说了,谁去别家做客还披着铠甲,提着马槊去的啊?程公当日是把我家下人劈柴的斧子夺了去的。”
李逍哦了一声,看来演义还是有很多地方不能相信啊。
隋唐演义里,程咬金可是一个相当无赖的混世魔王啊,而秦琼则是忠义无双的大孝子。演义里说老程早年是个混混无赖,靠卖私盐过日子,但据李逍的了解,大唐开国以来,其实并不禁私盐。
干脆点说,其实自隋到唐朝如今,其实朝廷并没有实行盐专卖和征盐税这么个政策,盐这东西,朝廷允许商民去制盐贩卖的。没有专卖和重税,自然也就没有私盐的暴利,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