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第43章


不过现在李逍要开班教学,一下子收了差不多三十个孩子读书,他答应了佃户们是免学费,还包他们吃住,等于一下子多了三十张嘴。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养这么多小子可不简单,何况家里现在除了这些小子,还有部曲、奴仆二十号呢。
李家大院现在得有五十号人,光那院子已经住不下了,李逍打算再在外面搭两个小点的房子住人。
处处都得开支,地主也不好当。
······
帝都,长安。
太极宫里,右领军卫中郎将今天被皇帝召见。
大殿里生着许多暖炉,厚厚的帘子隔绝外面的冷气,殿内温暖如春。皇帝李治与薛仁贵对坐下棋。
皇帝李治今年二十五岁,这位太宗皇帝的嫡三子已经在天子宝座上坐了四年。皇位本来怎么也轮不到他的,在他上面,还有一母同胞的嫡长兄太子承乾,和嫡次兄李泰。
甚至在诸多兄弟中,李治其实也仅排到第九。嫡兄李承乾李泰外,还有诸如李恪等兄长都拦在他的前面。
可最终太子承乾和李泰斗的激烈,结果太宗晚年太子被庶,李泰也跟着被废,皇位最终让所有人意料的落到了李治的头上。
当了六年皇太子后,李治顺利继位,到如今已经稳坐皇位四年。
这四年,李治没做什么,一切萧规曹随,朝中事务基本上交由了元老长孙无忌等大臣,朝堂倒也清平。
不过李治骨子里也是个有抱负的君王,他的父亲是天可汗,为大唐打下了大大的疆域,李治向来崇拜他的父亲,也处处模仿他。
“陛下。”
薛仁贵见皇帝夹着棋子却久久未落,陷入深思许久不动,忍不住出声提醒。
“嗯,薛将军棋力又见大涨啊,朕居然无处可落子了。朕认输!”
薛仁贵忙道,“臣棋艺差陛下远矣,只是陛下今日似乎有心事?”
“其实还是那件事情,高句丽人越来越猖狂了,如今在做困兽之斗,联百济、靺鞨攻新罗、劫契丹,这是欲从新罗和契丹人那里弥补损失。若是我们不阻止他们,那大唐这些年对高句丽人的袭扰战略就将失败。”
“陛下,既然如此,何不发兵征讨高句丽人,高句丽人这些年在我大唐的攻势之下,已经是国势日衰,还深陷粮荒之中。此时若发兵,正是时候,还能召新罗与契丹等发兵协攻。”
说完,薛仁贵起身跪下,“臣愿领兵东征,为陛下荡平高句丽,除此心头之患。”
“仁贵以为此时正是东征之际吗?”
“千载难逢之机,不可错过。”
李治沉吟,“你之前上的那道出兵奏折,言东征必胜十条,朕认为很有道理。朕想不到,你能有如此谋略和如此之果决。若朕真派兵出征,你果真敢统兵东征否?”
“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得胜,愿听凭处置。”
“好,有这句话朕就心安了,当年太宗亲征辽东,你屡立军功,太宗深为赞叹。有你出马,东征已胜一半矣。你回去准备一下,等候圣旨吧!”
薛仁贵大喜,“臣谢陛下信任。”
“起来吧,说实话,朕还真有几分舍不得你离京呢。本来羽林军建立在即,朕还十分想让你来统领羽林军,拱卫宫禁的。”
“臣愿意先去辽东为陛下荡平高句丽人,再回京护卫陛下。”
“哈哈哈,那朕就等你凯旋。”李治很高兴,“对了,你之前献上的那个白糖脱色秘方,朕已交给少府监,他们回复说此法确实管用,非常有效。你有如此秘方,却不贪图,而是献给朝廷,朕很欣慰。朕要奖赏,要重赏,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陛下,那秘方臣进献之时也说过,是代蓝田县一忠心乡民所献,并非臣之秘方。”
“你要赏,他也当赏,朕通通有赏!”
第54章 天地玄黄
李逍兑现了对佃户们的承诺,于是东厢耳房这间学堂里,一下子就挤的满满的,学堂开班上课,全班有了三十二个学生。
年纪最大的今年十岁,最小的今年五岁,除了李贞这个班长是女子兼主家千金,其余三十一个学生,全都是男孩,而且都是李家的佃户之子。
不大的房间里,一切都是简陋的。
没有那么多课桌,便由庄上的汉子们找了些木头直接打了几张木桌,原木纯木色,配上同样原木的长凳。
因为纸墨贵,所以现在既没给孩子们准备课本,也没准备纸笔。
按杨大眼的意思,先给每个学生一个沙盘,再给一支竹笔,让他们先在沙上练习。
就连教师杨大眼,都不敢多浪费纸墨。
“这是黑板,这是粉笔,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写完后还可以用黑板擦再擦去,黑板能够反复书写。而且这个黑板树起来架在这前面讲台上,学生们坐在坐位上也都能看的清楚。”
李逍让铁柱和狗子抬着一块黑板进来。
一块床板那么大的木板,左右用两根木架支撑,黑板的正面还涂了一层黑漆,配上李逍准备的粉笔和黑板擦,无疑是给杨大眼的教学提供了极好的便利。
杨大眼还是头次见到这样的东西,李逍笑着拿起一支粉笔做示范。粉笔手工捏制的,比较简单,形状不太规则,不过晒干后书写起来倒没有什么问题。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李逍捏着粉笔,刷刷刷的在黑板上写下了八个大字。粉笔的质量一般,黑板也不够好,但拿着粉笔李逍却有种熟悉的感觉,起码比写毛笔字要轻松的多。
八个宋体大字,很工整也很漂亮。
杨大眼不由的眉头飞扬,他还是头一次发现,李逍居然还能写出一手这么好的字,他知道李逍识字,也会算账,可他一直以为,李逍以前做为地主之子,读过些书很正常,但肯定水平有限。
可这笔字,不得不让人惊叹,这种字体他从没见过,类似于楷书,有不太一样,可很有气势,他不知道这是哪位书法大家的字体,可李逍确实写的很好。
还有这黑板和粉笔字,李逍这么一展示,他发现确实很实用,学生在下面看的很清楚,而且黑板还能反复用。
讲台下,三十二名学生都毕恭毕敬的坐在那里,来的时候,家里基本上都是反复交待,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甚至有些粗暴的家长都直接放话了,敢调皮乱来,只要先生到时告状,就打断他们的狗腿。
班长李贞是唯一的女子,也是唯一有底子的,她认识黑板上的字,不过跟一群孩子坐在这里,还是让她总有几分不好意思。
“三娘。”
李逍看妹妹老低着头,直接点她的名。
三娘扭捏着应了一声。
“以后在这教室里,就得遵守课堂纪律,比如说,上课前,班长得带着同学们站起来喊老师好,老师回同学们好,请坐,大家才能坐下。又比如,老师点同学名,同学得站起来大声回应一句到。”
“还有,上课不能交头接耳,不能做小动作,更不能睡觉。如果有事情,得先举手,老师点名后才能说。”
李逍一口气提了多条课堂规矩,“现在李贞同学跟我一起示范一遍。李贞!”
李贞连忙站了起来,“到!”
“嗯,李贞同学,请你朗读一下黑板上的这八个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李贞的声音有些小。
“大点声音,要洪亮,后面的同学们听不到呢。”
李贞十多岁的姑娘,被一群小很多的孩子盯着,脸红到耳后根了。
她又大声读了一遍,李逍才放过她,让她坐下。
“刚才你们班长李贞认识这八个字,很不错,有一定的基础,不过相信其它的同学却都还是头一次听到这句话,现在我们就请杨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下这八个字的出处和意思,这也算是我们开学的第一课。”
杨大眼一身长衫,笑呵呵的站在旁边听李逍的讲课,他觉得李逍很有一套,一上来就先定下规矩,还让李贞这个班长说话,算是立威。
“同学们好,我叫杨继祖,外号大眼。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刚才三郎给大家开了头,写了八个字,这八个字笔划银钩,写的很工整也很有劲道。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出自哪呢?”
“这八个字啊,出自千字文,千字文呢是在南北朝之时·······”杨大眼讲课还是很有耐心的,对着一群还没开过眼的蒙童循循善诱。
选用千字文做为开蒙课本,也算是当下惯例。这本书出自南北朝时,全书一千字,采用的都是书圣王羲之作品里的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并将这一千个字组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