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文豪》第136章


?br /> “没错。”李世民确确实实是个明君,心怀苍生,“怀瑾,我如果想在长安城开办一个银行,跟你在广州的那般,你可否帮忙?”
“帮忙是没问题,但我估计没太大心思整天看着,不过我倒是有人帮忙。”
“你小舅子?”
李耀桀点了点头,“他很小就跟随我岳父经商,能力出色,管理一个银行不在话下,而且还有一个人——广州刺史谢辉廉的长子谢云飞,我在广州这两年,他一直跟着我,帮我处理银行的事,能力也没问题。”
李世民眉头微蹙,半晌之后,看着李耀桀,“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很简单啊,以朝廷的名义开办一个银行,赚到的钱你决定,充国库还是济民都差不多。”
“那我让你来负责,给你五十兵马,你也可以自己找人手。”李世民拍板。
李耀桀没意见,加上第五明,谢云飞和许秋萍,管理一个银行,还是容易的。“银行开在哪?”
“你的商铺在哪就开在哪。”
李耀桀险些吐血,“用我的商铺给你赚钱?”
“你不愿意?”
“愿意……”他敢不愿意么?虽然商铺名义上不是他的,但实质上赚的钱还是入他的口袋,李世民随时可以治他官员经商的大罪。
第178章 大唐银行
从东宫南面一个宫门出来,李耀桀和第五瑶边走边看,领略皇宫的恢宏大气和奢华雄伟。
“我们是不是迷路了?”
第五瑶环顾四周,“我们进宫只一两次,没来过这里。”
“奇了怪了,怎么没有守卫?”
“也许是巡逻卫队恰好不在吧。”
“长乐门?”李耀桀看了一眼宫门的大字,走到宫门旁的一座小楼,敲了敲门。
大门打开,主人看到李耀桀和第五瑶,吓得脸色苍白,“你们是?”
“你认识我?”
“略有耳闻。”
李耀桀和第五瑶感觉不对劲,“你为何害怕我们?”
主人不说话。
“你是何人?”
“妾身郑观音。”妇人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出名字。
郑观音?李耀桀脑海里并没有这个名字的信息,“怎么出宫?”
走出长乐门,看到了卫队,在卫队的指示下,走到了顺天门,即后来的承天门。
“那个郑观音,到底是何许人也?”
回答李耀桀的疑惑的,是杜蔓婉,“是息隐王的妃子。”
李世民登基后,把太子李建成降格封为息王,谥号“隐”,所以李建成被称为息隐王。
“也就是原来的太子妃?”
“是的。”
“原来陛下没杀她。”李耀桀若有所思,看着第五瑶,“怪不得她怕我们,是因为我们参与了玄武门之事。”
“或许吧。”
成王败寇,这些事,李耀桀没有啥好说的,不过说来也好玩,李建成的妻子叫观音,长孙皇后字叫观音婢。
“算了,开始忙活吧。”
李耀桀开始准备银行的开业之事,首先是第五文博送给李耀桀的一间商铺,李耀桀腾出了一间大屋子,然后找来第五明,一家人围在一起,讨论具体细节。
主要还是给第五明讲解如何操作和盈利。
两天后,长安城西市,一家「大唐银行」横空出世,李世民亲爱题字,李耀桀制定了业务,具体和广州的国民银行一样,长安城不少人是知道李耀桀在广州搞的银行的,所以李耀桀的宣传工作很顺利。
李世民把银行划归尚书省下的民部(后来改称户部),由李耀桀独立管理,加封谢云飞为民部属下的金部司的员外郎,协助李耀桀管理银行。
“哈哈,我是六品官了哈哈哈!”谢云飞乐得没边了,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很快我就能超过我爹了。”
许秋萍哭笑不得,“你爹是从三品的,你还差得远呢。”
“啊?这么高啊?”谢云飞焉了。
“没事,好好干。”李耀桀拍了拍他的肩膀。
第五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也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毕竟是商人,想得到官职是很难的,虽然李渊根据李耀桀的商业税允许商人子弟有机会当个芝麻官,那也得等第五明的子孙了。
银行开业之后,上门办理业务的人不在少数,长安城里有钱人一抓一大把,捐钱捐物捐粮的人也非常多,能行善积德,又能在朝廷的部门留下名字,他们当然愿意了。
“炎公,我存五千贯。”
“好,欢迎。”第五明带来的伙计给他登记好。
“炎公,我带了一千石米,一万匹绢,还有十万贯钱。捐到慈善基金会。”
李耀桀呵呵一笑,“感谢感谢,真是好人呐。”
银行外面,有一个大的布告栏,分为三个区域,上面有着非常多的卡槽,每有一个人捐赠,就在一块木板上写上名字,然后插上去,而且还是从高到低排的。
让那些倾囊相授的大善人,在最高处,最醒目的地方让其他人瞻仰敬礼。
目前最高的就是长安城的一个大富豪,名为龚化腾,捐赠了两百万贯钱,几万布匹,一万石大米。
简直是壕无人性!
李耀桀在银行统筹全局,毕竟刚开业,他还是要坐镇的。
第三天之后,他就翘班不去了。懒得让第五瑶和杜蔓婉都看不下去了,“相公你不在银行看着真的好吗?”
“好极了。”李耀桀逗着小儿子,“有谢云飞和钱二生,第五明也不赖,没问题的。”
“谢云飞肯定会很卖力的,他生怕保不住官位。”许秋萍笑着说。
“还是你了解他。”
“……”许秋萍脸红,不说话,继续和西菜子照看钱从文。
“不过说真的,这长安城里的有钱人还真是多啊,当初我还以为你爹最有钱,但我发现其他人都不是简单人呐。”
第五瑶轻轻摇了摇头,“以前应该是,不过后来大唐刚攻下长安的时候,我爹就送了大半家产给朝廷了。”
李耀桀第一次听到这事,十分震惊,“怪不得之前,太上皇说你爹给朝廷的钱够多了,不允许他借钱给我。”
“嗯嗯,也算是花钱买平安吧。”第五瑶说,古代商人地位低下,花点钱买个保命符是最常见的做法。当然了,如果碰上皇帝觊觎你的家产,来个抄家那就是倒大霉了。
……
大唐银行的营业一切正常,李耀桀每天只是去巡视一番,然后就回家逗孩子,或者和几个女人卿卿我我,日子过得十分潇洒。
不知不觉已经是八月中秋,天气转凉,落叶纷纷。秋天是文人雅士,最不喜欢的季节,秋天是悲凉的。尤其是深秋,大地荒芜,满城风雨。
长安城里,很多才子佳人,也陆陆续续传出了一些诗词。李耀桀看到却没有共鸣,转而写下一首诗。
《仲秋词》
谁道深秋萧瑟多,天都碧瓦潋金波。
群青簌簌繁华路,一曲悠悠安定河。
田野汗衫挑满担,舟边斗笠钓盈箩。
一年苦累倚今日,闲坐庭前数大鹅。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李耀桀最近一年也喜事连连,的确没有什么愁绪,除了思念父母。
所以李耀桀看到的景色都是喜庆的,悠闲舒服的。他写的诗,没有什么哀伤。
“炎公之词,乐观向上,充满希冀,古往今来,少之又少。”
……
“你打算回广州吗?”李耀桀问起谢云飞。
谢云飞和许秋萍对视一眼,然后看着李耀桀,摇了摇头,“我出来的时候就和爹娘商量好了,今年不回去了。”
李耀桀点了点头,他尊重谢云飞的决定。
“也好,你回去了银行就缺人手了。”
“……”
第179章 二十四点
《文闲居杂诗》
土丘山岳溪江水,万丈高楼茅草堂。
朱户鸡豚席散肉,野林乞丐饲余糠。
床头垂死寻常药,囊里将齐嫁娶妆。
愿我先河渡众客,善心一片向苍茫。
随着大唐银行的开办,慈善基金会开始运营,让李耀桀的名气再度上涨,他在广州的这首诗再次火热流传起来。
“胸怀家国,心系苍生!”这是不少人对李耀桀的一个评价。
“他也对得起朝廷对他的嘉奖了。”
“没错,年纪轻轻,加爵国公,估计很多人都不服气,现在应该不服不行了。”
九月初一,天有日食。
文耀府一家人都听说过李耀桀说过的关于日食的原因,没多大恐慌,但百姓不懂,李世民也不知道,以为这是天灾的征兆,下令开粮仓济民,减少部分地区一年的赋税。李耀桀也没多说,反正是做好事,他才不会傻到去打脸皇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