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伐清》第473章


巳俑龀逝樱幕使鎏砉?br /> 现在皇宫中的汉人宫女已经十分稀少了,大多数都是女官,负责管理。
朝鲜送来的宫女十分吃苦耐劳,而且本分老实,侯玄演还赐给了不少手下的臣子。
这次前来的是世子李卓霖,他在朝鲜的朝廷中已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他才得以每次都代表朝鲜出使华朝。
侯玄演望着年轻的李卓霖,想起前几天日本要求殖民地的事,笑了一声说道:“朝鲜累遭兵灾,人祸连绵,苦了当地的百姓。这一年北方大旱,相必朝鲜也深受其害,怎么样,死伤几何?”
李卓霖弓腰道:“谢陛下关心下国的民生,这真是朝鲜万民的荣幸,这一次旱灾朝鲜死了八千多人,父王正在全力赈灾。多亏了有华朝的商人,带去了大量的粮食,帮了我们的大忙。”
他说的这些侯玄演都知道,朝鲜人用鹿茸和人参,换了不少的粮食。
侯玄演点了点头,说道:“朝鲜临近大海,不可以太死脑筋,既然粮食不收,可以大肆捕鱼。总之先保住百姓性命是最重要的。”
李卓霖眼底一亮,朝鲜的海域虽然大,但是一直以来都被华朝和日本占据。
现在陛下让自己捕鱼,是不是说明陛下希望我们和日本人争夺渔场,看来前几天日本人真的惹到陛下了。
李卓霖马上就认定,华朝和日本的这次裂痕,是朝鲜的好机会。
或许,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崛起,成为仅次于华朝的大国。
李卓霖的想法非常简单,只要超过日本,朝鲜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大国。
在这些人眼里,只有华朝可以压制他们,全然忘了倭兵、满人、汉人。。。是怎么欺负他们的了。
侯玄演哪里想到李卓霖能够脑补这么多,他纯属就是为了给日本找点不自在,谁知道此举竟然会无意中拨动日本和朝鲜的关系。
在经历了最初的美好之后,所有的盟约都变得黯然失色,侯玄演的华朝先是在美洲痛击自己的队友英国,然后挑弄两个小弟的关系,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第589章 风云变幻
“所谓的盟友,不过是一时利益结合,非我华人哪有什么永结盟约。便是那靖北军中,拿着脑袋为朕厮杀的蒙古军汉,也不曾伸手讨要一方土地,区区英人、倭人岂能例外。
华朝既立,当为华人争先,不管是广西狼族、湘西土家还是靖北的蒙古,都是我们华朝的子民,应该享受大华的强盛带来的诸多好处。但是番邦异国,自有其民,自有其军,自有其王,华人拼死拿下的利头,他们伸手就要割去三分,天下间哪有这等道理。”
侯玄演久不上朝,今日一到殿中,就听闻有臣子上奏,原来是礼部尚书顾守正,说是姚启圣误杀盟友,有损华朝大国仁爱的形象,要陛下降旨处罚。
真乃迂腐之言,侯玄演气的笑出了声,背着手训斥一番。顾守正这个人,就是旧时代理想官的模板,极有操守的同时,满腹的迂酸气。好在他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办事向来有原则,所以还位居六部之首。
皇帝久不上朝,一上来就驳斥了大臣的上奏,足见圣上态度坚决。
这些大臣按照明朝的老一套想事情,总是觉得对外宽厚是很有面子的事,但是皇帝是一个十分现实的人,见不着兔子不撒鹰。而且皇帝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对内比较宽厚,对外十分严苛。
当年日本国主德川家光和侯玄演的关系不错,德川家光甚至在家中悬挂侯玄演的画像,德川家光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也十分恭顺。倭兵为了大华也是南征北战,哪里最艰苦往那里钻,从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天到漠北的高原,还有南洋疟疾遍地的丛林,都有倭兵的身影。
这一次就是因为开口要海外的土地,反倒被侯玄演一顿训斥,甚至安排朝鲜前去恶心他们。坊间早有诛心之论,说当今陛下拿这国土好似后宫一般不容染指。
金殿之上,正不知多少官员捂着嘴偷乐,顾家雄踞苏州,虽然不曾故意敛财,但是家族产业铺得太大,坐在那里都能日进斗金。
侯玄演说完之后,还是照顾到顾守正的颜面,笑道:“吏部最近表现不错,挑选的送往海外各地的几批官员甚合朕意。”
顾守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侯玄演的话盲目信任,挨骂从不放在心上,当年在常州城头被骂之后,接着就恍然大悟立下大功。
这种守旧的臣,骨子里是相信英雄的,今上应运而生在他们眼中就是天选之人,否则岂能挽狂澜于即倒。
听了侯玄演的鼓励,顾守正退回班列,在他眼中丝毫没有窘迫。这种人但求无愧于心,并不会在意别人的是非眼光。
侯玄演需要的就是这种臣子,他们可以严格执行自己的国策,绝无私心以利己。侯玄演也不要求他们有什么治国良方,反正自己的路子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设计出来的。
这一番殿前答对,很快就传遍了华朝,然后通过商人的嘴传到了西洋。
顾北也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朝廷的态度,从那之后就变得愈加强硬起来,吃了这么大亏的英吉利上下,都倍感屈辱。
此时,不列颠岛上出色的科学氛围,以及对于小作坊店主的重视,让他们的开始了第一轮的技术革新。
中原王朝改变了原本的历史轨道,蝴蝶效应下终于让英国的工业革命提前到来,起初它是悄无声息的,到后来已经是轰轰烈烈。
在很短的时间内,英国以及和它联系密切的欧洲国家,已经开始了奋起直追。
资本的力量在欧洲已经得到了证明,并且酝酿了足够长的时间,一旦开始也比华朝更加顺利。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已经是天熙四年的秋天,这一年华朝上下沉浸在基建中,到处都是修路铺桥的建筑队;各地的大学如雨后春笋;侯玄演致力于改善百姓生活质量向来是不遗余力的。
民富则国强,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若是国富民穷,那必是一个高压下的不稳定的政权,前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一年华朝上下沉醉在海外带来的无穷财富中,人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街头的各种盛会层出不穷,甚至各地州府衙门也开始组织各种庆典。
来自波斯、印度、西藏、缅甸。。。。各地的舞女歌姬,在大一点的城中都随处可见,热闹的集市上叫卖着五湖四海的货物。
苏州、扬州繁华不亚于金陵,甚至犹有过之,沿海的州府更是发展迅速,福州、松江、广州等地遍地都是豪商巨贾。
繁华和富足带来的,就是人口的增长,以前养活不起孩子、娶不上老婆、营养不足以怀胎。。。。这些问题都极少存在,在华朝只要你不是懒得出奇冒泡,想要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并不难。
这是一个财富疯狂涌入华朝的年代,中原王朝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侯玄演又利用国家机器,把这些巨额财富让利于民。
天熙四年的普查表明,华朝的人口已经超过五亿,这是很吓人的一个数字。在这个年代,这也是一个很强大的数字,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兵源,就是强盛的代表。
尤其是这些人口,都不是吃不上饭的羸弱病夫。
人多钱多自然而然也嗲了一个新的问题,犯罪率的增高。。。
天熙四年的凶案数量不断增多,青楼生意的火爆也让女孩被拐的案子变得多了起来。
刑部的卷宗已经堆满了府库,侯玄演也时常受到地方上的豪强鱼肉乡里、官员难以制裁的奏章。
东暖阁内,刑部尚书赵元华战战兢兢,这个探子出身的当朝尚书大人,平生杀人无算,但是也经受不起陛下的龙颜大怒。就在今天,江宁发生一起灭门惨案,一家二十六口人丧生,民间人心惶惶。
侯玄演捏着一封奏章,骂道:“江宁是天子脚下,尚有人如此作恶,一家二十六口死于非命,抓了几个打手就完事了?朕这座江山,是不是要让给那些泼皮来坐?”
第590章 刑侦改革
赵元华从皇宫出来之后,整个人的气质徒然一变,眼角的杀气已经掩盖不住了。
探子出身的赵元华,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这一回也彻底变了。
刑部大堂上,赵元华将手里的茶杯摔得粉碎,指着刑部员外郎黄真骂道:“江宁的段家灭门惨案,已经上达天听,江宁县抓了三个泼皮就要断案不成?陛下问我,这江山是不是要交给泼皮们去坐,你倒是说一说?”
黄真眉飞入鬓,手指微微颤抖,脸颊拧成了一团麻花。
“大人放心,我亲自去一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