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末玩三国》第315章


如此一来,便可使数名士卒于持盾前行,对方即便再多羽箭,短时间内必然射不透如此大盾。
只要士卒近得宋人身前,便可弃盾同其肉搏。自己麾下颇为彪悍,只需要数十名乃至十数名士卒能冲入宋人队中,便大事已定。
如今粮草少,能省一点便是一点。到得第二日,完颜斡鲁也不肯再领大军前来,只使得千余精锐持盾前往,至于其余人马,且躺下来休息吧,不动弹便能节省体力,从而节省粮草。
却说这千余金人有得大盾为备,倒是信心满满,当下便持盾前来。
好在此处正为拐角,当初修路之人便特意不计成本地将此处驿道修宽了一些,勉强能容下五人并排前行。
当下金人便以五人一组,各合力持得一面大盾,也不管对方弓箭不弓箭,便直接往前冲来。
初时对面宋人照样以羽箭相射。
但见得箭矢如同雨点一般飞来,只叮叮叮之声便纷纷落在大盾之上,持续不断的冲击力倒是推得众金人稍稍后退。
虽则如此,箭矢却不能将大盾射透,躲在后面的金人未有折损。
见得盾牌之计奏效,众金人赶紧合力将盾阵往前推进。
待前进得上百步,眼看着便要同敌人短兵相接,金人自是大喜。
谁料得就在此时,便听得对面阵中传来一声暴喝:“落!”
众金人听得此语,顿时便被吓得魂飞天外!
古时军中各种动作皆有相应口令,所谓违令者斩,并不单指上官军令,也包括军中统一的口令。
实在是不如此严峻的话,士卒不会下死力去记这些口令,两军交战之时容易乱阵。
便以口令而言,倘若两军对阵,见得对方弓箭射来,旁边便会有将领下口令:“御!”
听得将领此口令,不管你有没有看见对方羽箭,不管羽箭是不是冲着你来,你都得将盾牌斜举。(倘若你手中并无盾牌,只能希冀同僚的盾牌能遮护到你,乱动者斩!)
有得众人一齐将盾牌斜举,不仅能替自己,尚且能替身边众人遮蔽得羽箭。
再例如说同样是远程攻击,射箭的口令同投石机的口令便完全不同。
将领吐出的口令倘若是“射”字,众箭手自然得赶紧将手中弓箭射出。倘若旁边有投石机也相跟着投石,那便是死罪!
于投石机而言,发动的口令却正是“落”字。
既然如此,众金兵听闻得一个“落”字,自然被吓得魂飞天外。
这些大盾能遮挡羽箭,却万万抵挡不住投石机攻击。
反正也是死,当下便有大胆金兵于盾牌后探出头来,便见得对方身后赫然有得十数架小型投石机,如今悬索已然蹦紧。
亲眼证实得如此凶器在,金兵正要开口大叫。
却听得“唝”地数声响起,众投石机一齐发动,便有数十颗饭碗大小的石头一起朝自己飞来。
众金兵尚且来不及叫出声来,便感觉得盾牌上一股大力传来,手中盾牌被炸为碎片,众金兵也纷纷被石弹砸得飞起,便于空中划出一条弧线,掉落于山下溪流之中。
既然对方尚且有投石机为备,大盾自是无用。
领头的金人将领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兵而回。
完颜斡鲁听得此状,心中自是忧愁不已。
军中粮草将尽,南京道粮草已尽,大军却又被困于此地,又当何去何从?
宋人既然填塞得居庸关同紫荆关,完颜斡鲁若想领军回金,便只剩下经榆关(山海关)往东京道一途。
然则此路长达千里,又无驿道相通(此时辽东尚且未曾开发,榆关到东京道全为荒野小路),经由此路回金只怕得耗时近月。
要命的事还是粮草!
谁能一个月不食,若如此行事,只怕大军尚且未到得东京道便已经悉数饿死!
金人大军于居庸关内迟疑得数日,看看粮草已尽,既然居庸关不能出,完颜斡鲁也息了出关的心思,只得领兵重又返回析津府。
如今不管南京道哪个州府都无力支应这二万余兵马的粮草,完颜斡鲁也只能行下下之策,便将麾下兵马拆分为数十支,使之各择一州府就食,如此或能多支撑得几日。
第379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二)
耶律大石兵马何以便塞得居庸关?
先按下完颜斡鲁不表,且回头看看耶律大石的情形。
当日间将天祚帝交于宋人之后,王叶便孤身前往耶律大石军中。二人将南京道诸事安排妥当后,便引着这五百亲卫沿着太行山脉南下。
一路上众人掩藏行迹,只暗中前行。虽则此地盗贼甚多,一则有得马扩这个盗贼头子在,二来众人盔甲齐备,倒也并无不开眼的盗贼敢来袭扰。
过得数日,众人便到得易州附近。
当下耶律大石便同王叶计议道:“如今金人已然入得居庸关,我等无法自居庸关而出。若要出紫荆关前往蔚州,奈何此地有得宋军为守,我等又无出关令牌,如此当如何是好?”
王叶便笑道:“林牙休要忧心,学生早有计较在此。只需林牙一封书信前往涿州,出关令牌,唾手可得。”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我等潜藏行迹前来,便是唯恐童贯知晓。若童贯果然知道得我军至此,且出关不得,自当以出关令牌为要挟,诏令为兄前去听令。只恐为兄一旦入得宋营,便不得复出。”
王叶继续笑道:“童贯身边若得赵良嗣在,有得此人献策,只恐林牙所言之事必定为真。林牙且休要忧心,学生早已定下调虎离山之计,如今赵良嗣此人必然不在涿州。”
耶律大石便开口问道:“是何调虎离山之计?”
王叶便开口道:“当日以童贯之意,原本便是欲要学生出关前去引动金人东来,却为学生婉辞拒绝。学生既然不去,环顾童贯麾下,便唯有赵良嗣一人可担此重任。且如今奚人正要攻打易、涿二州,童贯日夜盼望金人早早入关为援。引动金人入关又是何等大事,童贯自然不肯放心遣其他人士前去。”
耶律大石听得此言,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众人只于易州歇息得数日,耶律大石乘此空档,亲拟书信一封,使人呈献童贯。
信中只言自己已经擒拿得天祚帝,且将其付与刘延庆。如今南京道事了,自己尚且有得数万大军于西京道。便请示童贯,可需自己代为收复西京道?若童贯许可,自己自当代劳。若是童贯不肯,自己便欲出紫荆关前往蔚州,且招大军前来相投。
除此之外,且求取紫荆关出关令牌。
童贯原本便对耶律大石投诚之事深信无疑,且如今赵良嗣正出得紫荆关前去引动金人东来,既然身边没有这货进谗言,童贯又岂会怀疑?
唯有当日间赵良嗣曾苦劝得童贯数次,只言如今耶律大石人马、粮草、军械不缺,只却立身的地盘。若果然让耶律大石攻取得西京道,便如龙游大海,自此海阔天空,不可复制。
故此童贯便以出关令牌相赠,且作书回复,只言如今西京道归属尚且要同金人再行商议,便严令耶律大石不可擅自兴兵,不可攻打西京道,待取得兵马,早早来归。
耶律大石得此令牌同书信,便示之于王叶眼前,二人皆是仰天大笑。
此次之所以去信,无非便是求取出关令牌而已。至于给童贯的书信,已经童贯回复的书信,全然没有半点用途。
如今情形下,不管童贯有没有此令,耶律大石都不会轻举妄动。
待到宋金交战,不管童贯有没有此令,耶律大石都会乘机出兵。
到得此时,便由不得童贯了。
到得此时,童贯必然乐见其成。
二人既得出关令牌,自是大喜,也不肯再行停留,便赶紧引兵出得紫荆关。
当日耶律大石正将大军藏于蔚州,待入得蔚州,重新汇聚得兵马,耶律大石只一边继续于此地整顿兵马,却又暗中遣得细作隐藏于紫荆关附近,以探听南京道消息,等待宋金开战之时。
紧接着便不断有消息传来,南京道中,第一折 好戏正在上演。
宋人这一方面。
刘延庆领兵护卫者天祚帝同耶律达鲁南下。
先为马扩遣人劫取得耶律达鲁。
复为耶律成领辽卒假扮金兵,便劫走得天祚帝。
金人这一方面。
为了注定得不到的天祚帝,金人便不惜同萧干麾下十三万奚兵火拼。
只金人着实厉害,十余日便破得萧干十三万兵马,复占据得析津府。虽则如此,唯有金人搜寻天祚帝不得,便不得不引军北上,逐州逐县搜查。
到得此时,王叶便命人入关传令,且令马扩命人将耶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