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第356章


张诀是因为知道王戈重伤昏迷后,出于关心,讨要到了皇帝的旨意,名义上带着御赐的各种补品、药品,携圣旨代表皇帝来北平探望。同时也奉命对北平的军务进行整肃,当然,这些事情就不用他亲力亲为,自有朝廷派出的武官负责,他只要负责坐镇便行。
尹少亭则是要来接替王戈本来在北平所做的事情,继续针对蒙元鞑靼密探进行肃清,以及派出自己的密探,渗透鞑靼王庭及各部落。
北平被升为顺天府,各种资源都开始向此集中。虽然出了朱高煦遇刺被杀、王戈重创昏迷之事,但迁都和北征之事,朱棣都已做了决定,势在必行。
两人到达北平后,自然是第一时间都去看望过王戈。
对于这两人,王戈也是信任的。但是这次的事情,牵涉实在太大,也不便透露给他们知道。
对于尹少亭,王戈只是让沈青儿协助其办事,其他的并未透露太多。
而对张诀,王戈则是在他来看自己的时候,稍微做出些表现,让他知道,自己并非是真的完全昏迷。至于那件案子的真相,杀死朱高煦的真凶,王戈如何受伤的,他并没有告诉张诀。
其实张诀在来到北平后,也很快就意识到了,王戈所受的伤,应该没有传闻中那么严重。
因为他发现,南香并不在北平。
如果王戈真的受伤严重,昏迷不醒,甚至危及性命,那就算南香没有得到消息,王戈身边的人也一定会第一时间把消息传会去,让南香来北平救命——他太清楚,南香的医术有多么神奇了,也太清楚,南香和王戈的关系有多好,只要知道王戈伤重不醒,是肯定会赶过来的。
而南香不在,那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事实也果然如此。
对张诀来说,他知道王戈没太大的事就已经足够,至于这背后有什么样的秘辛,他并不是很关注。
虽说他现在是靖难勋贵,是三位国公之一,是大明朝最有权势的宗师高手,但若是有朝一日,面临着朝廷和王戈需要二选一的时候,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站到王戈一边。
他从来没有跟王戈说过类似的话,但他知道,王戈也明白他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
一直到永乐二年的十月,历史一年多的时间,王戈才终于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恢复了意识。
在这期间,朱棣又派了几波使臣来北平,每次来都有不同御医,带着大量的极品药材和丹药,也向其他人展现了王戈的荣宠依然未减。
但事实上,在永乐二年初的时候,朱棣又在东厂之外增设西厂,其职能与东厂大致相似,在名义上与东厂互不统属,但因为受命提督西厂的,乃是宫中大太监阮贤,能够直接出入宫禁,日日与皇帝直接沟通交流,而与此同时,提督东厂的武安侯王戈又陷入昏迷之中,东厂之事都是由远在北平的云阳伯尹少亭暂代,相比起来,东厂的权势自然而然地减弱了许多。
很多人都认为,朱棣弄出西厂,就是要替代掉东厂的。
第四百五十八章 看重江湖
第四百五十八章看重江湖
对于西厂的出现,白珑知道消息后,是颇为不忿的,也认为王戈是不是装伤昏迷装的太久了,才让朱棣有了建立西厂来的分担东厂职能的念头,如果王戈早点“醒来”,朱棣应该就不会建立西厂来分权了。
之前东厂明显是要高于锦衣卫的存在,算是大明最高的情报和谍探机构,权势极大。
但现在有了西厂,事情自然出现了变化。
哪怕王戈现在“醒”过来了,西厂也不可能再取消,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介于皇帝和东厂、锦衣卫之间的机构,用以传递宫内宫外的消息,帮助皇帝掌控东厂和锦衣卫。
很显然,西厂便会成功高于东厂的存在。
不过王戈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西厂的出现是必然的。
他不知道历史上西厂是什么时间出现的,但他知道,即便没有北平发生的这些事,即便他没有“重伤昏迷”,朱棣创建一个新的情报、消息管控和收集的机构,也是早晚的事,没有西厂,也会有南厂、北厂。
王戈知道朱棣的性格,虽然有用人的眼光,也有用人的魄力,很多时候都颇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架势。
但朱棣同样也有着很强的掌控欲,像东厂、锦衣卫这样的组织,本身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协助皇帝进行情报收集和探查的。
而相比起洪武朝的那些锦衣卫指挥使来,王戈的能力太强了,在东缉事厂的烙印太深,他在京城的时候还好,一旦他离开了京城,朱棣想要直接掌控东厂,就天然隔了一层。
所以由太监直接掌控的西厂应运而生,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只不过若王戈没有“昏迷”的话,那朱棣的这番动作,应该会更委婉一些,会更多的考虑到他的感受,对东厂的影响也不会那么大。
“有西厂来分你的权,你不担心么?以后可就是太监骑在你头上了!”白珑有些不太理解王戈的不在乎。
“你知道为什么老和尚不愿意还俗,不愿意封爵、做官么?”对于白珑的问题,王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老和尚怕功高盖主?怕晚节不保?不过真要论功劳,靖难首功应该是你吧!”
“不单单是功劳的问题。”王戈说道:“道衍可以说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了,甚至比他几个儿子都要信任。再加上在靖难功勋中的威望和影响力,只要他出来任官做事,不管他再收着,也都必成权臣。只要他做事,身边就必然要聚拢一群拥趸,必然会有门生、手下,必然会形成一股势力。他能控制得了自己,却未必能控制得了所有人。等到那时候,就算朱棣对他再信任,也无法容忍他的存在。”
白珑若有所思,微微点头:“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你之前也有这个趋势,所以要低调行事,也乐意让皇上来分你的权?”
确实,比起道衍来,王戈除了在皇帝的信任度上有些差别外,在其他方面,也是不遑多让。
东缉事厂的职能实在是太广太大,权力的弹性空间亦是极大,在一名强有力领导者的带领下,很容易壮大成猛兽。
当然,因为东厂的特性,本身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的信任,所以脱离控制的可能性其实也很小,还不至于会成为权臣。
王戈点了点头,又说道:“对皇上和其他人来说,东厂最重要的权力,还是对百官的暗中监视和审查的权力,以及所掌握的相关秘密和信息。但对我来说,这些权力却是可以舍弃的,我只要民间和江湖这一块就行了。所以皇上弄了西厂来分权,其实是正合我意。”
白珑也反应过来,虽然东缉事厂的职权范围很广,权力很大。但从创立之初起,王戈就刻意地避免行使到对官员的监视和调查之权。在朱棣刚登基不久,在大举清洗建文前臣的时候,东厂却是一直在刻意避免介入其中,放弃这个能够名声大噪、增长权势的机会,而基本上全部都放给锦衣卫去做,自己则“全神贯注”地对付蒙元鞑靼的密探。
所以现在对大多数人而言,其实都觉得东厂并没有什么存在感,特别是官员、朝臣,虽然有一些人知道东厂其实地位是要高于锦衣卫的,但相比起来并没有对锦衣卫的那种恐惧和厌恶感,似乎东厂真的只是专门对外、对付他国密探、安插密探往他国的机构。
知道这一点后,白珑倒是能理解为什么王戈不太在乎西厂的出现了。
因为不论是西厂还是锦衣卫,显然对民间和江湖都不会太过重视,如果王戈想要集中于这方面,必然是不会和他抢的。
刚刚“苏醒”过来的王戈,看起来削瘦得可怕,用皮包骨头来形容都毫不为过。其实只要他愿意,三两天内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模样。这一年多的“昏迷”时间,他可不是单单“装死”而已。
那个状态,对于凤凰涅槃大法和凤凰涅槃真气的理解,其实有着天然的优势——身体濒死,但意识却能保持清醒。
原本王戈就已经根据凤凰涅槃大法,修改过了两个修炼的版本,一个是给沈青儿修炼的,一个则是给后来招收入东厂的亲信修炼的。
说是修炼,其实倒不如说是把他们当成了凤凰涅槃真气的“载体”,当王戈需要的时候,只要他们站在边上,便随时可以从他们的体内“抽取”凤凰涅槃真气,补充和提高自身。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省却了痛苦和艰难的修炼过程,直接就可以获得二流高手的身手水平。而且拥有凤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