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秀田园_果无》第171章


“说得也是,不过,这大好的机会就浪费了。咱们以后的日常嚼用就得又想法子了。”相氏遗憾的道。
“我看我还是干老营,明日去把石磨买回来,重新卖豆花算了。”狐大友沉吟道。
“这主意行。”狐篱香举双手赞成,她可不想变成奴才,听说当奴才以后婚配都要主人安排。
几人心里都琢磨是这意思,一致同意明日去买石磨和黄豆。
卫青宝走了一会儿,十三和杨九就回来了。
“你们吃过了吗?”卫三娘寻问。她们不吃可以,但杨九是客人好歹得做点啥招待别人。
“吃过了。”十三道:“和杨九在外面吃了碗混沌。你们呢?”
有人暗地咽了下口水,这厮好福气啊,只听到混沌两字他们嘴里就只冒酸水。不过,他们又不能说啥,毕竟这院子都是十三的,让他们免费住进来,出去吃东西肯定也是杨九给钱。
众人纷纷把嘴里的酸味儿压下去。
“吃过就好。咱们也吃了。”卫三娘干笑着道。
十三瞧了眼厨房里动也没动的锅,皱眉道:“你们吃的啥?”
“外面领的粥啊。”狐小媚很老实的回答。
十三立时皱起眉头。
那边杨九已经先叫了起来:“哎哟,你们跑去领粥啦?昨儿我不是才拿了一百两给闻风吗,干嘛不去买些好吃的回来自个儿做了吃。”
“咱们现在得节少省些。”狐小媚道。
十三顿住,接着伸手从怀里摸了摸,那一百两还在,敢情他昨儿压根忘了把钱给卫三娘。他把银票递到卫三娘面前:“昨儿忘了,大娘这钱你先拿着,家里老老小小,吃喝啥都要银子,想吃啥就买,别再去领粥了。”
“是啊,一天到晚喝粥咋能吃饱肚子,况且……”杨九接下十三的话头,然后眼神在狐小媚身上扫了一眼:“喝粥也没营养。影响长个子。”
卫三娘和狐大友哪知道杨九真正的意思,一听这话就想到了正在长个子的狐篱笆,男孩子若不长得壮实一些以后咋好找媳妇。心中暗暗决定听十三的,以后干脆自个儿弄吃食算了。
不过,这银子却不好拿,卫三娘将银票推回去:“太多了,还是你拿着吧。”
“大娘你拿着。”十三道。
卫三娘摇头。
想了想,十三便道:“不如这样,我去将这银票兑些碎银子,这样你也好使些。”
“诶,那好。”卫三娘笑着道。
十三将银票叠好,揣进怀里。
一直看着两人的相氏,在看到十三拿出银票时眼睛都直了,又见他揣了回去,心中遗憾的叹了口气。卫三娘若收下,他们的伙食当真能好过一阵子了。
趁着杨九还没走,狐小媚立刻向他打听卫青宝说的卫府招工人的事。
这事找杨九找听还真找对人了。
“……你们出去转一圈竟然能打听出这事来,真不简单。”
“也不是咱们打听出来的,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乡,听他说的。”
虽然不清楚杨九是做什么的,当凭衣饰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家。他详细的将卫府招工人的事告诉了狐小媚等人。
“……卫府乃是卫县有名的大族,不仅经商,下面还有好几个大的田产,种的都是蔬菜,水果等,全是你们庄稼人会的活计。好像听说因为现在城内流民太多,由县太爷游说,除了卫府在内,还有其它几个家族全都会招募工人。没有身份限制,不过有一条,得在衙门里做过户籍登记的。这还真巧了,刚才我和闻风出去的时候,他正巧替你们全都登记过了……”
第168章 没人买
古代没有身份证,但为了统计人口,每个地方都有户籍登记。到一个地方安家入住,先就需到当地衙门去进行户籍登记。进行过户籍登记,以后在当地买房买地都很方便。
当然去户籍登记并不是说去马上就能登记,还有繁琐的手续。而且有些人以权谋私,必须要拿到好处才肯办!
所以很多外地人到一个地方以后不情愿去做户籍登记。通常情况下,不做交易买卖,没有特殊事件发生,没有户籍登记也不会大碍。
狐小媚一行人这才进城第二日,十三就去做了户籍登记,着实让人意外。
她知道这里面少不得有杨九的功劳!
既然卫府招收的下人首先要做过户籍登记的,那这第一条他们已是符合了。
之前卫青宝提起此事时并没说到这个,看样子应该是不知道。如此说来,定有许多人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规定。
想也是了,不光流民,就卫县本地很多人也想进卫府做事,不将要求写的刁专,难一些,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进去。
但是就这一条来说,针对的就是城内的流民。其他的要求,比如会农事,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品行端正。这就是考验个人德行问题和能力。
除了考究这些,到时卫府还会派出管事当面面试,询问问题。
“这么说咱们全家都能去?”卫三娘高兴的道。
“娘,是能去试试,究竟谁能行,还得看管事的。”狐小媚道。
其实狐小媚觉得能全家进卫府做事最好,大家互相有个照应。可是狐大友又决定去卖豆花。一时间有些难办。
狐大友说:“这有何难,若是我这豆花生意好了,自然不去卫府,留个人在外看家也是好的,而且若哪日你们不在卫府做了,有我这营生,咱们也不至于一下就没了营生。”
说到这个。狐小媚想起了针线坊。她和针线坊签的契还有效,不过就是不知道卫县城里有没有针线坊的分号。
狐小媚向杨九打听针线坊的事。
“我也不清楚,改日帮你去找找。”杨久道。
“那真谢谢杨公子了。”
有杨九帮忙事情就好办许多。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卫府到底是签的死契还是活契。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若你们能到最后一关,可以当面问那管事。”
狐小媚点头。
卫府公开招下人的日子还有几日,狐大友决定还是先做豆花的营生。
第二日,狐小媚几个女人去东街买石磨。狐大友和狐篱笆去找卫青宝,投桃报李。卫青宝告诉他们卫府招下人的事。他们也应当把知道的告诉卫家。尤其是这户籍登记的事。
本来卫县东西两个城区没有多大区别。自从流民进来,住到西城的卫府庄园后,西城就变得萧索了许多。有钱人家白日基本都紧闭院门,有客来也是车来轿走。
原来热闹非凡的西市也不复存在。除了一些商铺,街边的小摊小贩少了大半。
原因还是要归究于上一次的抢东西事件,虽然官府很快就平息了。也替流民找到了栖身之所,流民也安份了许多。可是那次的伤人事件在众人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很多人至今都不敢随意在路边摆摊。基本都搬到东市。
所以现在东市呈现空前绝后的繁荣景象。
东城一是衙门在此,二是卫府等几个大家族也在这边,所以,东城的治安更好。
狐小媚等人对卫县不熟,更想好好逛逛。
狐大友两人去了卫青宝的住处,十三将狐小媚等人送到东市就独自离开。
临走时一本正经的看着狐小媚叮嘱:“东城很大,你们就在东市逛逛就好了,两个时辰以后我在此等你们。切莫走远了。”
狐小媚应下。待十三走后,几人才朝着闹市而去。
大城和乡下果然不同,不仅街上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样样都看着精致漂亮。沿街两边的商铺十二扇门的大铺面,八扇,四扇门的小铺面比比皆是。各个店面看上去不是大气古朴,要不然就是豪华优雅,再不然就是简约耐看,舒心。连装修都比乡下小镇有品味。
狐小媚还好,毕竟她是从现代而来的人,更加高大上档次的建筑都见过,别说这古代的大街了。
可狐篱香等人不同,她们是生平第一次到卫县,以前整日的待在乡土气韵浓厚的乡下,突然一见这些豪华铺面,华丽的衣裳,精美的首饰,热闹非凡的街市,个个眼睛都瞪的铜玲大,就连卫三娘都好奇的东看西瞧。
不过,她们只在街边的小摊上看看,不敢进那些豪气的店铺,也不好意思。
因为光瞧他们的衣裳就知道买不起里面的东西,那些老板一个个都是狗眼看人低的。只要他见你有往里走的意图,立马就横眉冷对。要是胆子稍微小点的,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