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秀田园_果无》第169章


“我哪有那么多!”果然杨九立刻跳了起来,在怀里摸了半响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十三:“前几日都将身上的银子花光了,身上只有这么多了。你先用着吧。”
十三点点头,一句道谢都没有,理直气壮的将银票揣进怀里,末了,又对杨九道:“咱们的粮食已经没剩多少,现在外面粮食又贵,这么点钱也花不了两日,下次过来记得多带几百两。”
杨九瞪他一眼,忍了又忍,终是没发作,闷声点头。
见状,十三很欣慰的笑了笑,拍拍杨九的肩膀,道:“果然是兄弟。”
“现在知道谁是真兄弟了?”杨九马上得意的道。
“知道了。”十三点头:“你的恩情我自会记在心中。”招呼狐小媚一众人:“咱们先安排好住的,然后把屋子彻底打扫一遍,再将东西搬进去,今天有些晚了,大家就将就一晚吧,明儿再去置办该买的东西。”
“对对,先住下再说。屋子里缺的东西明儿我帮你们去买,这院子里买的时候就没住几天,所以,也没个做饭的地方,我看,耳房那边通风,屋子又矮小,不如将耳房改成厨房,也免得再重弄厨房了。后罩房还有两间屋子,应该够住的。哦,还有被子这些,你们一路风餐路宿的,想那被子肯定都潮了,明儿我也一并替你们重新置办了。”
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卫三娘和狐大友等人自然感谢了又谢。
杨九大手一挥:“没啥,你们对我兄弟有救命之恩,这点忙算什么。”说完朝十三挑挑眉。
十三挑眉笑了笑,末了道:“确实要谢谢你,明天买这些东西又要花一大笔钱。”
“无事,你我兄弟何必计较这些。”杨九道。
十三呵呵笑,接着好奇问他:“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家到底干啥生意的,这么有钱?”
众人绝倒,这厮闹半天原来不知道杨九是干啥的,那还跟宰猪似的一捅就是一大刀啊!
第166章 出手大方
六间屋子,耳房依照杨九的建议打算重新改一下做厨房。剩下五间屋子,十人是如此分配的。
正房由卫大河和孔氏住,东厢房十三和狐篱笆住,西厢房相氏带着王小宝住,至于狐大友和卫三娘,还有狐小媚两姐妹全部住在后罩房,虽然屋子比正房要简陋一些,但是宽宽敝敝,打理出来,还是挺不错的。
将屋子清理干净,又将东西放好,差不多已经到了亥时。草草吃了东西,便歇下了。
虽是陌生的地方,但因有了住处,狐小媚一夜无梦睡到天大亮。她出了屋子,入眼的便是一堵屋墙,墙角边还有淡淡的青苔,沿着走廊走出后罩,院子里传来隐隐说话声,她绕过正房来到院子里。
卫三娘正在院里做饭。相氏帮着烧火,狐篱香和孔氏站在旁边说笑。
所谓的灶还是临时的灶台,拿东西在两边垫上,将卫大河的小铁锅放在上面,锅里正煮着青菜粥。走近还能闻着菜叶香味儿。
见狐小媚起来了,狐篱香忙过去扶她。
“没事,背上已经不怎么疼了。”狐小媚笑着道。好在她年轻恢复能力好,只上了两次药,背上已经好了许多,为了节约银子,她也不打算再敷药。
“二丫,坐。”孔氏端了根凳子过来。
狐小媚坐下,笑着道:“娘今儿煮的粥可真香。上午西城区不是会施粥吗?”
“那得等到响午去了,咱们先煮上一些填填肚子再说。咱们运气好,一进城就找到住处,得庆祝庆祝。”卫三娘高兴的道。
“嗯。”从卫家镇到卫县,粮食加上面粉。还有一些干粮,包括红薯,黄豆,其它的早就吃完了,只有粮食还剩一点。不过,她们住的地方没花银子,身上的银子倒可以拿去买些粮食回来。
“今儿还得多亏了你相大娘出去买这些菜叶回来。不然哪能这么香。”卫三娘笑着道。
“三娘这么说可就见外了。这一个多月我和小宝承你们照顾。咱娘俩才能安全来到卫县,要不然肯定早饿死冻死在路上了。”相氏心知肚明,不光是卫三娘一家对她两人照顾颇多。也靠了卫三娘一家子的粮食,到后来她和王小宝才有东西填肚子。就算她有足够的粮食,若没有狐大友等人,从顺河镇到卫县这一段路不将她两人饿死也会被人打死。
所以。相氏对卫三妇狐大友等人的感激真情实切,由衷而发。故今儿一早起来,她就把自己仅剩的粮食拿了出来。
“别这么说,咱们都是一个村的,帮衬是应该的。”发生这次天灾。几乎所有人都背井离乡,当中有许多辛酸艰难,也有暴露了很多人内心的丑恶。
如果在异乡能有一两个亲人朋友那是最好不过的。
所以。卫三娘也诚心把相氏当自己人看待。
两在一旁嘘吁感叹,狐小媚却听出另外一件事。
“这菜叶是相大娘在外面集市买的?”
“也不是集市。就是在路边刚好看见几个贩菜的,菜叶也不算好,他便便宜卖给我一些。”相氏道。
狐小媚皱了皱眉:“大娘以后不可再独自一人去买菜。”
“为何?”相氏一愣。
卫三娘也不解的看着狐小媚。
“你们想想,流民都是即没有粮食也没有银子。咱们虽然有住处,可凭着咱们的衣着一看也知是从外地来的,你若还有多余的银子去买菜,别人会怎么看?难免有那些心思不纯的人定为认为咱们肯定还有许多粮食。”狐小媚一脸认真的道:“庄三就是最好的教训!”
几人神色都严肃起来。
相氏点头:“是我想得不周到,想着现在咱们有了住处,许久没有吃过新鲜的菜,恰巧路边有卖,就买了一些。放心吧,以后我定会注意的。”
狐小媚点头。然后说了一些平日要注意的事情。他们现在住的是卫县西城区域,卫府的那个供流民暂住的庄园也是在西城,所以,现在流民基本是在西城活动。在家还好,若是出门在外定要小心身上的东西,特别是不能在露财。
卫三娘几人均一脸严肃的记下,孔氏慈谒的看着狐小媚,脸上满是欣慰:“咱们家二丫是真长大了,咱们大人都没想到的事,她却想得周周全全。”
“是啊。”狐篱香亦是一脸复杂:“现在就是我干啥事都要老二提醒。”
“你们别说,这么细想起来,从泥石流暴发之前,老二就在家里鼓动着我跟她爹做这样,做那样干粮,没想到最后在来卫县的路上却成了救命的东西。还有做的那些羽绒被和夹衣,若是没有这些东西,保不济咱们就冻死在路上了。”卫三娘很是感概的道。
“是啊是啊。就算不冻死,那也得生病,你们别忘了这一路过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病下倒下。”相氏一阵嘘吁后怕。
“亏得有二丫提醒,咱们的东西才能带得齐全……”孔氏笑眯眯的道。
“你们说得也太夸张了,我只不过那么说说,拿主意的还不是爹和娘。”狐小媚不好意思的道。虽然主意都是她提出来的,但狐大友和卫三娘帮着分析琢磨也功不可没。
“你就别谦虚了,咱们所有人心里都有数呢!”相氏道,接着又笑眯眯的看着她:“篱晶今年也十五了吧,也不知道这么能干聪明的姑娘以后会被谁娶了去。”
狐小媚脸一红。
卫三娘假装瞪了相氏一眼:“相大姐这说啥呢,孩子还在这呢!”
心里却仔细琢磨起相氏的话来,这天灾一过,转眼就要过年了,翻过年狐小媚就十五岁了,狐篱香就十六了,狐小媚倒还不着急,可是狐篱香的亲事还没着落呢!
若是先前说给了张三,想必也不用跟着他们吃这么多苦了。她转念又一想,从卫家镇出来也没瞧见张三一家子,万一这张三爷俩没胆色,不敢来卫县,恐怕这会儿就在卫家镇过着饥饿肠肠的日子咯!
但是他们现在又好到哪里去了?还不是一天两顿清粥稀饭,一大家子,十来个人,又没个收入,她和狐大友早些年存了几两银子,加上这半年多狐小媚做夹衣和狐大友卖豆花挣的银子,顶天也就二十两。现在外面的粮食几十个铜板一斤,照他们这点老底,也过不了多少日子。
况且现在狐家村回不去了,看样子他们是得在卫县住下来了,虽然房子是十三的,但十三记不得从前的事,只听杨九那么一说,万一哪天杨九这房子又不是十三的了呢?
所以,这里也不是长住之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