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重生一世》第429章


苏麻喇姑急忙让开位置,“万岁爷请,太后娘娘请,皇贵妃娘娘请。”
说话之时,苏麻喇姑还同太后对视一眼,二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第1158章 孝庄遗信1
到了昭西陵的第二天,康熙便带着祭品去祭奠孝庄的灵位了。
太后以及佟佳氏等人一起跟着过去,所有人神情严肃,略带着一丝思念、哀痛。
跪在孝庄的灵位前,康熙一字一句的诉说着大清近年的变化,以及他对她的思念。
祭奠结束之后,康熙等人在苏麻喇姑的引领下在附近逛了逛。
“说来,前些日子,太子才带着太子妃还有那一双女儿过来祭奠主子呢。”苏麻喇姑故意提起了胤礽,“老奴仔细看过那一双小格格了,真真是随了父母的长处,长的那叫一个水灵!”
康熙微顿,随即又笑了,“对啊,那可是爱新觉罗家族里唯一的一对儿双胎了。”
苏麻喇姑笑着道:“太子妃还年轻,说不准下一胎还是个双胎呢。”
康熙微微点头,在儿媳妇这块儿,他可不好插嘴。
“太子爷如今这般能干,相信主子在天之灵,也能安心了。”苏麻喇姑感慨的说道。
康熙没回应,只是转而问起了苏麻喇姑,“太子前些日子来祭奠皇玛嬷,可说了些什么?”
苏麻喇姑笑得一脸慈祥,“太子爷说他如今一切都好,万岁爷身子康健,大清朝也是风调雨顺的,兄弟几个都是成才的,让主子放心。”
康熙微微点头,看了看天色,说道:“这天儿快要下雨了,咱们回吧。”
苏麻喇姑点了点头,便又带着众人回去了。
等回了住处,果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康熙站在窗前,沉思良久。
苏麻喇姑看了,微微摇了摇头,便转而去寻太后了。
内室里,太后与苏麻喇姑二人神情严肃的说着话儿,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最终苏麻喇姑眉头紧皱的出去了。
梁九功见康熙一直站在窗前,随手拿了一件披风为康熙系上了,“如今虽说三月里了,可还是带了些寒气的,万岁爷在窗前站了这许久,莫要着了凉。”
康熙微微点头,“这样的天气,莫名有些揪心。”
梁九功转头看了看窗外,或许是心境的不同,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揪心的。
康熙站在窗前不离开,梁九功便一直陪着。
只是,在主仆二人欣赏这雨景之时,门外传来了苏麻喇姑的声音。
“万岁爷,老奴有一事要禀。”
康熙回过神来,急忙对梁九功说道:“快去请嬷嬷进来。”
“是。”
梁九功应了一声,便过去开门请苏麻喇姑了,而康熙则是坐在了椅子上,等苏麻喇姑进来。
倒是没想到,苏麻喇姑一进门儿,就先跪下了,“老奴迫不得已,有一事瞒了万岁爷,请万岁爷恕罪。”
“什么事儿?”
康熙微微蹙眉,苏麻喇姑突然这样说,他还真摸不准会有什么事儿。最近来昭西陵的,也就是太子,难不成是太子那边出了什么事儿?
苏麻喇姑从袖口掏出一封信,双手捧起,“启禀万岁爷,主子临终之前,曾将此信交给老奴,让老奴等着正确的时机交给万岁爷。”
闻言,康熙彻底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皇玛嬷会有信留给他!
第1159章 孝庄遗信2
只是,康熙抓住了苏麻喇姑口中的话头,“正确的时机?什么意思?难道现在才是正确的时机?”
不过,这些不重要了,当前最要紧的,就是那封信,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快快呈上来!”
梁九功急忙过去,接过苏麻喇姑手中的信,转而递给了康熙,“万岁爷。”
康熙眉间紧蹙,究竟是什么事儿,皇玛嬷竟然会特意留下书信交给苏麻嬷嬷?
无论是梁九功,还是苏麻喇姑,二人都低垂着头,静悄悄的,室内只留下康熙翻阅书信的声音。
很快,康熙就看完了,深吸了一口气,康熙才问道:“所以,嬷嬷觉得现在就是最正确的时机?”
苏麻喇姑微微点头,“老奴觉得是。”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但梁九功能感受到二人之间那奇怪的气氛,本能的夹紧了尾巴装透明人。
良久之后,康熙才轻声说道:“嬷嬷下去吧。”
苏麻喇姑是知道信的大致内容的,所以,此刻康熙的反应,正在她的意料之中。
也没多话,苏麻喇姑磕了一个头,便静悄悄的退了出去。梁九功悄悄抬眼瞥了一眼苏麻喇姑,他倒是也想出去,可不敢动。
等人走了,康熙这才重新拿出了那封信,反反复复的看着信上的内容。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想到皇玛嬷竟然还留下了这样一封信给他。
“玄烨,你一定想不到哀家会留下这样一封信吧!不过,哀家倒是希望,孙儿你永远都不会看到这封信!”
“哀家这一生,七十五年,历经三朝,在后宫中沉浮,也在前朝谋划算计。”
“说句猖狂的话,这世间,又有谁能做到哀家这等地步?”
“只是,哀家的前半生,虽说显赫,但哀家过得却是如履薄冰的生活。直到你皇阿玛登基,哀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只是,你那皇阿玛是个不争气的,自甘堕落,竟然自愿出家。”
“哀家苦劝不下,只得认了,最终选择玄烨你来继承皇位。”
“哀家早年丧夫,中年失子,是玄烨你,让哀家重新体会到这世间的温情。”
“在辅佐你的前几年,你我祖孙,受鳌拜所累,只得步步为营。直到玄烨成人,用巧计斗败鳌拜,你我祖孙才得以扬眉吐气。”
“也是从这时起,哀家的整颗心,才算是安定了下来。”
“哀家不用步步为营,不用攻防算计,一切有玄烨在,哀家只用时不时的提点即可。”
“都说人老了,就容易反思自己的一生,哀家也能感受到,应当是大限已到,所以近来,时常回想以前的事情。”
“心下担忧,故此写下这一封信留给玄烨你。”
“哀家这一生,的确是波澜壮阔,却也受尽了人间冷漠。”
“自古以来,帝王都是称孤道寡,自觉这世间没有亲情没有温暖。”
“可是,玄烨,哀家想告诉你,那是这些帝王自己愿意的,他们被权势眯了眼,甘愿沦为权势的傀儡,一辈子守着冷冰冰的权势。”
“玄烨可曾想过,这世间也有两全法的?”
第1160章 孝庄遗信3
“哀家留下这封信,不为别的,只为能有机会再同玄烨说说心里话,也算是,给玄烨留下的最后一课了。”
“或许玄烨不觉得,但是,旁观者清,太后与苏麻会让玄烨看到这封信,那就说明你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了。”
“玄烨身为大清朝的皇,自是圣明的,有玄烨的统治,大清朝一定是国泰民安,一片盛世景象。”
“只是,哀家怕玄烨也会被这权势眯了眼,失了心。”
“太子胤礽,是玄烨一手教养长大,哀家相信,在玄烨的心里,便是所有的阿哥们加起来,也比不过胤礽一人的分量重。”
“胤礽这孩子,的确是极有孝心的,从他儿时,便能看出来。至于长大之后,每次出门,都会记得给哀家、给玄烨、给他的兄弟姐妹们带礼物。待他长大了,更是继承了玄烨的聪慧,文武全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待兄弟们也是极和善的。”
“在哀家还是庄妃之时,皇太极的兄弟们,各自为营,整日里斗来斗去。”
“说来,哀家是有些羡慕玄烨的,有保成以身作则,底下的阿哥们定然是十分团结友善的。这样一来,大清朝也不会向前些年那样乌烟瘴气的。”
“对于这个太子,玄烨教导的很好,哀家亦十分满意。只是,随着时间流逝,玄烨与保成之间定然会有嫌隙。”
“若是有人再加以利用,你们父子二人,说不得就得父子离心。”
“这一生,哀家有幸能有玄烨陪着,所以,哀家死而无憾。”
“玄烨可还记得,哀家曾说过的话?哀家希望你能够幸福!”
“莫要把保成推开了,会伤了那孩子的心的!”
康熙反反复复的看着手中的信,久久不言,他如何都想不到,皇玛嬷因为担忧他,竟然还留下这一封信。
他承认,近几年来,他的确是因为年纪的增大,而疏远了保成,更甚至,将他排斥到政治边缘。
哪怕是十四阿哥胤禵,手中都握有实权,而胤礽,的的确确没有。
唉……
康熙长叹一声,他是被权势眯了眼,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