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翻身记(谢惟)》第112章


胖丫挑了挑眉头,回来当然好了,您好人家既然知道家里好,那当初把胖丫卖掉的时候,怎么舍不得出钱给她爹看病?
“呵呵,家里自然是好的,我吃早饭了。”
老谢头点了点头,然后就没说话了。他没开口,胖丫就当是身边没有这么个人一样,晾衣赏很是自然,从这头晾到了那头。
好半天,老谢头像是忽然间想起来一样,忽的开口道,“胖丫,听说,听说你家要建新房了?青砖大瓦房?”这一大清早,满村子里就像是砸开了锅一样,走到哪里都在说,说谢柱一家发达了,一出手就是青砖大瓦房,而且一个早上就拉了几千的砖过来。总而言之,就是说他大儿子一家有钱要建房子。
听得老谢头一蒙,他儿子要建房子,他这个做老子的怎么不知晓?虽然,虽然不住在一起,可他还是老子。建房子这么大的事情,他……他板着脸气冲冲的走到村头,可越走,心里越是虚的,最后停在不远处。还是看到了胖丫,这才走了过来。
胖丫颔首,“是呀,爷爷,我家要建房子了,冬天太冷了,家里的房子漏风漏雨,小传还在长身子,吃不消,爹的身子也不好,前几年病了,如今也没好透,所以就打算建新房了。”
说的那叫一个坦然,我家有钱,就是要建房子,怎么了?
老谢头哽的好半天都没说话,最后点了点头,“好事,建房子是好事,你爹有出息,你也是个好的,好事……”最终还是一脸落寞的走了。
看的对方有些庞珊的身影,胖丫叹口气,虽然她心里有一丝的怜悯,可就老谢头之前做的事情,这些怜悯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晾好衣裳,胖丫提着木桶进了院子。一看,刘工头他们已经在上工了,很是麻利的开始搭架子拆房子,一人已经在屋顶上了。
“胖丫,衣裳都晾好了?”胖丫她娘正在把家里的斧头锹之类的东西收了起来,她本打算是给刘工头他们用的,没想到人家都带了工具过来。
胖丫点头,“都晾好了,娘,刘工头他们这么快就上工了?吃了早饭吗?”
胖丫她娘颔首,“说是吃了,刘工头是个一板一眼的,啥也不用咱家的,说就中午吃顿饭,连水他们都自己带了来。”
“扑哧!”胖丫忍俊不禁,“真的假的?还背了一大桶的水过来?”
胖丫她娘小声道,“一人带了一个水壶,来的时候水壶都是满的,啧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一板一眼的人,不过做事麻利,我看了一会儿,这几个人,没有一个偷懒的。那在屋顶的,我看着都腿发麻,他真是个没事人一样,看见没有,那棚子都是他掀下来的。”
“娘,人家那叫术业有专攻。”胖丫笑道。
“胖丫她娘,把斧头拿过来。”谢柱正在把那棚子搭好,再不搭好,今儿个中午就要没饭吃了。
她爹娘在做事,胖丫倒是又闲了,屋子里现在也不想进去,旁边在拆房子,全是灰。索性拿了一本书,跑到了屋子后面的山坡上,找了块干净的地儿,坐了下来,慢悠悠的翻看着这本没头没尾的菜谱。
还有一个时辰中午,胖丫这才回了家,见她爹娘手头上都还有事,“爹娘,今日中午我来做菜,你们忙你们的。”
做什么菜,胖丫早就想好了,这么多人,一碟子一碟子的肯定不够用,一个水煮鱼,四五斤重的鲫鱼,加上豆芽,酸菜;再来一个毛血旺,今儿个还买了一只鸭子,炒上两盘,一个青椒炒蛋,一个青菜,再来一个排骨汤,足够了。
这些菜都是大清早谢柱从城里买回来的,鱼家里有,不用钱,毛血旺用的是猪血,便宜的很,五文钱一大锅,鸭子贵一些,也就几十文钱,排骨也便宜,几文钱一篮子,剩下的都是素菜,自家地里就有。
胖丫麻利的把要的菜都洗了,分类放好,再把用到的作料都切好放在小碗里,葱蒜姜这些,自从她下厨之后,厨房就没少过。这都是小东西,随便撒一把在哪里,都可以种的出来。鸭子和鱼特地叫了她爹来杀的。
切菜的刀工,看的正在屋顶上擦汗的二十几岁的汉子都忍不住惊叹。
“谢大叔,你这闺女,这刀工,是练过的吧,看的我眼都花了。”啧啧称奇道。
旧的厨房要拆了,新的厨房没搭好,所以胖丫是在院子里洗菜切菜。倒是不知不觉秀了一把手艺。
谢柱笑道,“之前跟人练过,也就小手艺。”
“那我们中午可有口福了,哈哈哈……”那人站在屋顶叉腰,朗声笑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算
中午胖丫整治的那一桌子饭菜,当真是把刘工头那一行人吃的饭都不够,最后连锅底都挂干净了。一个个吃的满面通红。
“谢老弟,你闺女这手艺当真是绝了,这,这是猪血?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猪血。我做手艺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回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刘工头不住的夸赞道。
胖丫正在给他们倒水,笑了笑没开口说话。
倒是谢柱,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我家闺女之前在旁人那里学了几年,如今做菜倒是与家里有些不同,不过也就是小手艺,吃的开心就好。”
胖丫她娘笑眯眯的附和,“是呀,刘工头,明儿个想吃啥,跟我们讲,不用客气。这鱼吃的如何?”
没等刘工头开口,另一个年纪小一些的,忙不及道,“好吃,这鱼又滑又嫩还不腥,吃着爽口,好吃的很。”
“好吃就成,这鱼每日都有,我当家的就是捕鱼的,我家闺女最会做的就是鱼,吃了这一种做法,往后还有各种各样的吃法。”胖丫她娘笑道。
趁这个机会,胖丫试探着打听道,“刘伯伯,我想问一下,想这样的菜,若是放在那人群多的地方,中饭或是晚饭,会有人上门来吃吗?”
刘工头颔首,“若是在城里,这不贵的话,定有人上门来。城里的人大多手里宽裕,这一顿饭菜十几二十文的也舍得。再则,城里其实也有很多在那做活的人,中午一般都是买几个包子或是面条吃一顿,若是有这饭菜,又不贵,那是求之不得。”
胖丫了然,接着打听道,“刘伯伯,城里像您们那样的做活的人,那里最多?”
“要说做活人多的地方那非码头莫属,码头这下货上货,加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那是人最多的地方。”刘工头细细的解释道。
胖丫颔首,其实她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就怕码头那边的竞争也大。加上码头那一块的生意不知道能不能做,会不会有人收保护费那种。算了,到时候还得出去打听打听。
“胖丫姑娘,你这是想出去卖小菜?”说话的是这一行人当中,年纪最小的,也是话最多的,最活泼的。
胖丫忙不及的摆了摆手,“没有,没有,我就是问问。”
谢柱看了她一眼,眼底闪过一丝沉思。
刘工头看时辰差不多了,今儿个吃的肚子圆溜溜的,下午不费劲干活都对不起人家的这一顿饭。“好了,好了,该干活了,下午可得使出了劲儿。被在谢老弟一家干活,回去反倒是胖了一圈。”
等刘工头他们一走,谢柱就认真的问胖丫道,“闺女,你当真是想去城里卖小菜?”
胖丫她娘一听,顿时急了,忙不及的拉着胖丫的手,“闺女,你听话,好好地在家里呆着,没事看看书练练字。家里如今不用你操心了,有你爹跟我在,你安心在家里歇着。啊!这卖小菜多累,外头人多嘴杂,咱不去做那事情。”
胖丫不过就是打听了几句,倒是没想到她娘反应这么大。安抚的拍着她娘的手。
“爹娘,你们别担心,我就是问问。其实我也没想好要做什么,不过我如今不到十三,一直呆在家里也闲不住。所以想找点事情做。卖小菜确实太累了,其实我倒是想过去城里开个小铺子,我在厨房做菜,爹和娘你们看着铺子,也不用我露面,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本来没打算这么快跟她爹娘讲,但是没想到今天他们反应这么大,索性先透露一些。
谢柱顿时皱了皱眉头,开铺子?这在之前是从来都没想过的事情。
“胖丫,这,这在城里开铺子得多少银子?要我说,咱们家如今也够了,每个月从李家酒楼能有不少进账,娘都给你攒着,到时候等你嫁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嫁妆。不用去开铺子。”胖丫她娘劝道。
胖丫理解她娘的想法,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父母想的永远都是稳定。尤其是在故步自封的这里。
倒是她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