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律[封推]》第498章


宪宗他不是傻子,从迎接的礼仪和英宗流于表面的作态,他明白英宗对自己的排斥,不仅仅是不欢迎那么简单,他对自己还有猜忌和怨恨。
可真正该怨恨的人,不应该是他么?
他的妻儿,他的旧部,都成了他维护自身利益、捍卫皇权统治的牺牲品。。。。。。
宪宗不屑于流于表面的兄友弟恭,他现在所要做的,仅仅是隐忍无争!
他谢绝了英宗的陪同,只让他安排内侍引自己去寝宫便好。
英宗也没有耐心与他寒暄,他借口还要批阅奏折,便指了福公公陪同上皇回宫。
朝臣们恭声欢送。
而后英宗便让使臣团的人都回去歇着,至于他们此行立下的大功,明日上朝再行封赏。
郑恩泰等人谢过皇恩后,便直接出了宫,回自己府上,等待明日陛下给的封赏和翟升。
。。。。。。
此时,福公公已经领着宪宗来到他的寝宫…………省吾宫。
宪宗站在宫门口,看着那荒凉的宫殿和宫门口上挂着的牌匾,露出了淡淡笑意。
省吾宫,这是让他在这里自我反省的意思么?
呵,他的弟弟不知道,在鞑靼的这十几年,他没有一日停止过自我反省。
这两个字并没有刺伤宪宗的心。
他从容的踏进这所破败的宫殿,站在宫门口对福公公摆手道:“回去吧!”
“上皇,您可有什么其他吩咐?”福公公眯着眸子,一只手搁在额前,挡住直射下来的阳光,哑声问道。
宪宗摇头,不多说一语,迈步走了进去。
福公公望着那抹萧索的身影,默默叹了一口气,甩着拂尘,转身离开省吾宫。
宫院里荒草凄凄。显然已经荒废了很久。除了枯败的杂草之外,院子里唯有一棵古槐树,树干足有四人合抱大小。枝干上的叶子已经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阳光透过枝桠洒落下来。映照起満院的斑驳。
这个空寂得宛若超脱尘世空谷的省吾宫,没有内侍,没有婢女,安静得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宪宗逃脱了鞑靼的禁锢,回来后,他依然逃不开命运的牢笼,他的亲弟弟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地方,给他安排了一份囚犯的工作。
可这些宪宗都不在乎了。
大漠的风沙。鞑靼人的屠刀,尔虞我诈的诡计,他都挺过来了。这样的生活对经历了九死一生的他来说,不算悲苦。
他带着急促的步伐,走向紧闭的大殿。
大殿的门被推开了,吱呀一声嘎响,犹如老者的咳嗽声。
阳光随着殿门开启的瞬间倾泻进来,光柱之下,肉眼可见细碎的浮尘在空气中蹁跹起舞。
这声音惊动了里面坐着的人,她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便站起来,摸索着想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
她看不清楚来人,因为在漫长的等待岁月中。她早已哭瞎了自己的双眼。
宪宗猛地睁大眼睛,他不可置信的看着不远处磕磕绊绊走来的人。
那人昔日如墨缎一般柔顺的青丝,如今已经浸染了无情岁月的霜花,那人昔日清冽如洗的瞳眸,如今一片黯淡无神,那人昔日如脂凝滑的皮肤,如今已经皱纹遍布。。。。。。
可这些,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还活着!
十几年前。他得到了她死讯的噩耗,顿时只觉得肝胆欲裂。。。。。。
而今她还活着。那么他们的孩子,是否也还。。。。。。
宪宗看着那人蹙起眉头。摸着墙壁一步步走来,泪便如泉水一般涌了出来,他想要开口,想要唤一唤她的名字,可所有的声音都梗在胸腔里,发不出来。
昔日美丽高贵的宪宗沈皇后已经变成了一个瞎眼老太婆,她的丈夫被俘,她的儿子被溺死,她的生活一夕间从天堂坠入了地狱。她的乞求换不来同情,换不来儿子的生命,她选择了黄泉碧落,追随到底。可偏偏老天爷不让她死去,她苟延残喘活了下来。。。。。
在挣扎存活的那一刹那,她不停地做着一个梦,梦里,她的丈夫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她和儿子的坟墓,他说他什么都没有了。她心痛如刀绞,在梦中喊着:我答应过你的,我会等你回来!
她带着这个信念活了下来。
就算活得暗无天日,就算活得低贱如蝼蚁。。。。。。
她还是愿意等待!
她想告诉自己丈夫:当一切浮华都落尽的时候,我还会在这里。。。。。。等待着你!
宪宗的泪肆意的流着,他已经忘了自己原来还会流泪。。。。。
沈皇后微微侧着脑袋,手颤颤地伸出来。她的声音因久不说话而暗哑,沙沙的,带着几分颤颤巍巍的试探:“是。。。。。。。你么?”
宪宗拼命的点点头,他快步上前,一把握住沈皇后的手,将她抱在怀里。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沈皇后的头上,肩上,手上。。。。。。
她呆若木鸡的任他抱着,终于在宪宗喊出一声‘珍儿’的时候,呜咽出声来。
原来不是梦,他终于回来了!
宪宗在这一刻释然了。他的臣子抛弃他,他的弟弟囚禁他,他失去了所有的权势和荣华富贵,可这一刻,他释然了,他知道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人。这个世界上,有金钱和权势也买不到的东西,即使他不是皇帝,他失去了一切,可他的妻子,依然会等待着他,守候着他。
此情可流转,千载永不渝!
☆、第五百零四章抵达
英宗对这个意外归来的兄长宪宗,有着极大的戒心和敌意,虽然宪宗已经一无所有,但英宗依然对他万分戒备。就在宪宗入住省吾宫之后,他便调遣了禁卫军重重把守在宫门外,美曰其名是保卫上皇安全,实则是监视。
第二天早朝,英宗对此次出使的使臣团进行了一番夸赞,但众人所期待的丰厚赏赐却没有落实下来,只郑恩泰从右都御史翟升为左都御史,而其他随行的,每人赐予一百两银子。
这个奖赏简直少得坑爹。
他们这次出使,担着多大的风险呐?
寒碜拮据的程仪,没有体面的国书和礼物,他们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耶律扣押打杀的风险前往,完美地完成了这一次众人皆不看好的出使任务,换来的,仅仅是几句夸奖和一百两银子?
郑恩泰心里很不满意,所有使臣团的成员心里都很不满意,但再不满意,他们也不敢像王直那般,当众跟陛下梗着脖子掐架。
君为臣纲啊!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今还有微薄赏赐发下来,大伙儿感恩戴德好生收着就是了,哪里还敢唧唧歪歪地嫌弃奖赏少了。。。。。。
宪宗的回来,仿佛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而后在英宗的‘苦心’安排下,朝堂又开始恢复了原先的平静。
宪宗在省吾宫里落魄地当着他的太上皇,而英宗则继续担任他皇帝的工作,每天上朝、下朝,批阅奏折。比起此前的生活,他如今多了一项额外的工作,就是每天定点收听禁卫军首领报告省吾宫里的情况。
宪宗回来半个月了。似乎很习惯现在的生活模式,不吵不嚷,事事亲力亲为。荒凉的宫殿似乎因为他的存在,平添了几分活力。
禁卫军宋统领每天上报给英宗的。都是宪宗一天里干的琐碎事,十几天下来,他和沈皇后一直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昨日的生活。英宗拨给他们宫殿的月例银子,只将将够每日三餐,至于衣裳鞋袜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却是没有的。宪宗知道这些就算跟他的亲弟弟提了,也是不会给他们的,提了也没有用。可他们却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只能像个普通的百姓那样,动手做些手工活,托内务府送月例银子的老太监拿出去换一点儿吃穿用品。
英宗对于他们自力更生这件事,并没有太大在意,在看过他们送出宫外换钱的那些手工品没有猫腻后,便索性由着他们去。英宗真心觉得自己没有白养着他们的义务。
他回来就是来添堵的,凭什么要给让自己不自在的人好的生活?
。。。。。。
时至十月二十六。
辰逸雪和金子一行人游山玩水的,终于在二十六日日落黄昏前抵达了仙居府的渡口。
金昊钦一早得了消息,领着人在渡口等着。
金昊钦事先安排了几辆马车。小厮们在渡口卸下行礼后直接装上马车。
众人先在渡头一阵寒暄后,才纷纷上车,启程回辰府。
辰逸然和辰语瞳都在府中。早已准备好了接风宴,就等着他们回来开席。
在辰府的二门下车后,便有府中的小厮出来自发地将马车上的东西搬下去。
辰语瞳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大哥哥和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