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重生小地主》第1070章


“姐,这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嘿嘿。”小七就抢着道,看着连蔓儿只是笑。
接下来的几天,连家果然都笼罩在一片喜气当中。
沈六回来,先是雷厉风行地将毒害连蔓儿一案相关人犯都重新审问了一番,又核对了文书,另外打发人带文书和书信上京。
这一案中,闫道婆,钱润峰、钱太太和钱玉婵等一干主犯,都拟的是斩立决或者绞刑。至于一干从犯,以及钱家家眷都依据罪行轻重判了充发或者卖入官为奴。
沈六是日夜兼程回来,后面的大队车马见沈六这样,也不敢耽搁,加紧赶路,还是在两天 了府城的城门。
这天一早,松树胡同连家就打扫装饰一新,就连府门外的道路也重新打扫了。前厅内更是陈列整齐,早早地摆上了香案,一家人也都沐浴更衣、盛装准备了。
很快,管事的进来禀报,说是人来了。
一家人忙又整装,带着众仆佣出迎。沈六提前归来,晚两天到来的车队中,除了沈六带进京城去的一应随从,还多了一队奉了皇帝和皇后的旨意,来次颁旨的钦差队伍。
现在,这位钦差大臣,就在府城一众官员的陪同下,来松树胡同的连宅宣读圣旨。陪同的众官员中,自然以沈六为首。
将钦差迎进前面正厅。连家众人都跪下聆听旨意。
皇帝所颁发的旨意,多由翰林院的大儒们动笔拟定,自然是文 华。连家众人低头聆听,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都是跟鲁先生读过书的,聆听起来自然无碍。连守信和张氏却不懂得那些文绉绉的词句,繁复的官名称谓,他们的耳朵里只隐隐约约地抓住了几句话。
“……赐封……连守信之女连氏蔓儿为县主,赐封号淑惠,食邑五百,并赐婚于……公……候……辽东府总兵……将军沈诺……择吉完婚。钦此。”
等钦差宣读完圣旨,亲手过来搀扶连守信起身,向连守信道喜。陪同的众官也纷纷上前,向连守信道喜,又向沈六道喜。
一时间,前厅正堂内笑声不绝,喜气盈门。
皇帝下旨。封连蔓儿为淑惠县主,并赐给食邑。皇帝和皇后两人又共同赐婚给沈六和连蔓儿。这,就是沈六那天所说的好消息。
确实是好消息,而且是大大出于人们的意料和期待的好消息。
沈六这次进京,连蔓儿曾经想过,让皇帝和皇后同意他们两个人的婚事。这件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她却并没有敢奢望圣旨赐婚,更是想都没有想过,皇帝还能封她为县主。
这个年代。贵族女子根据其出身,皇帝的女儿一般封为公主,王公的女儿封为郡主,以下宗室的女儿则可封为县主。
而县主,又分不同的品级。有封号的县主。是最尊贵的,为正二品。有食邑。皇帝不仅封了连蔓儿做县主,还赐了淑惠这样的封号,说是尊荣之至,也不为过。
连蔓儿跟着一家人拜谢皇恩,她心里明白,这自然是皇帝的好意,但却更是沈六的功劳。是沈六为她争取到了这些。想来,沈谨在里面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在进京之前,沈六却根本没有向她透露这件事。事成之后,也没有表白居功。
除了赐封、赐婚,皇帝和皇后还赏赐了不少的东西下来给连蔓儿。
黄金五百,白银两千,金玉如意各一柄,赤金点翠头面一套,赤金镶珠头面一套,另有各色彩缎十匹,御香和珠串若干。沈谨另外还送了连蔓儿一箱头面首饰衣裳。
前面安排宴席,招待钦差大人以及陪同前来的众官,连蔓儿和张氏带着众丫头回了后院。张氏还有些云里雾里,连着让连蔓儿跟她解释了两遍,她才明白那圣旨的意思。
张氏坐在那,欢喜的无可无不可。即便是连蔓儿跟她解释了,对于县主这个封号,张氏还是没什么具体的概念。张氏高兴的是,皇帝和皇后给沈六和连蔓儿赐了婚。
“这下可好了,原本啊,我还担心,咱家的门第跟六爷的没法比,怕你进门后受委屈。这回,有了万岁爷和正宫娘娘给做大媒。别的我不懂,这个我可懂。这个保山硬,往后啊,我就再也不用因为这个事担心了。”
这个年代的婚姻讲究父母只媒妁之言,爹娘给定下的亲,媳妇进门地位就高,而媒人够体面,够硬,媳妇进门的地位也高。
哪个媒人能比当今的皇上和皇后娘娘更尊贵那!
“太太,这是一件。另一件,如今咱们姑娘是县主了,婢子刚才在前头听人说了,是正二品,比老爷的官位都高,跟六爷,那差不多都比肩了。”多福作为大丫头,懂的多一些,这个时候也在旁边凑趣地说道。
“这么说,蔓儿是咱家最大的官了?!”
第一千章 定亲
连家出了这么大的一件喜事,除了当天陪同钦差过来的府城一众官员,各府的女眷也都纷纷上门,送上贺礼向连蔓儿道喜。沈三奶奶是第一个到的,紧接着就是秦太太。
府城中各府的女眷,包括原来没什么来往的,一个没落都来了。还有并不住在府城的,听到消息也都纷纷赶来。
连蔓儿收礼物收到手软,不看礼物,单看那记录的账册就是厚厚的一叠。连家接连办了五天的戏酒,才渐渐地消停下来。
等送走最后一批客人,一家人这才有工夫聚在一起,好好地说说话。
张氏就又提起了那天她曾经问过的问题,连蔓儿如今是家里最大的官了。
“那肯定啊。”连守信第一个就笑道,“咱蔓儿这个是正二品,整个辽东府的诰命里头,就没有比她高的。咱家五郎和小七现在没有官职,我那个是从七品,你的诰命,也高不过这个品级。咱家现在,可不就是蔓儿的官最大。”
这两天,光是听着来贺喜的人说话,连守信对这些品级、官衔就有了更深刻、广泛的了解。张氏当然也是如此,来贺喜的太太、奶奶们,比前院那些男人们还喜欢唠叨这些事。
“哎呦,蔓儿,那我和你爹,还有你哥和你弟,往后见着你,是不是也得行礼啊?”张氏就哎呦了一声,问连蔓儿道。
大家就都看着连蔓儿笑。
连蔓儿也笑了。
“娘,瞧你说的。咱在家里,哪用讲究那么多。真要讲究起来,咱们一天也不用干别的了,就见面行礼了。”连蔓儿笑道。
“现在是咱家里,等以后蔓儿出了门子。再见着,估计就得行礼了。”连守信懂的更多些,就小声地道。
“哪就说到那时候了。”连蔓儿就道,“而且,不管什么时候,这有国礼,也还有家礼。有外人在,做做样子罢了。咱们自家人,原来怎么样,以后不管道什么时候。都还是怎么样。”
做了这个县主,外面自然威风,连蔓儿却不会在自家人面前摆架子。
一家人说这个话题。也不过是高兴,并不是真商量要怎么给连蔓儿行礼。
“咱蔓儿往后也是有俸禄的人了。”张氏就又说道。二品的县主,有食邑,俸禄自然不少。
“姐,那你给我零花钱不?”小七就坐到连蔓儿跟前。仰着笑脸问道。别看他这么大了,在张氏和连蔓儿跟前,有时候还是照样的撒娇。
“姐如今也算是大财主了,”连蔓儿就故意挺直了腰板道,“你乖一点,零花钱少不了你的。”
一家人就都笑。
“家里每月没给你零花钱啊?”张氏就嗔着小七道。“光是家里给的零花钱,你都花不了。你跟你哥和你姐还都一样有股份分红,你姐是大财主。你就是小财主,你还跟你姐要零花钱?你咋不说你往后孝敬你姐那?”
“这还用说啊。”小七就笑嘻嘻地道,“往后我肯定孝敬我姐。”
连蔓儿和小七差着几岁,她自己心中常常觉得,小七是她看着长大的。兄弟姐妹几个当中。也属他们俩最亲近。
“这是多出来的一件喜事,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咱们都没想到的。”张氏想着就又道,“热闹了这几天,接下来一件大事,就是迎娶若娟那孩子进门。”
已经进了腊月,离五郎和秦若娟的婚期越来越近,一切相关的事宜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在那个之前,咱还有一件大事。”五郎就道。
“对。”连守信就点头。
这件大事,不用说,一家人也都清楚,那就是沈六和连蔓儿的亲事。有了皇帝和皇后的赐婚,两人的婚事再无阻碍。依着沈六的意思,自然是越早将连蔓儿迎娶过门越好。尤其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