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这件小事》第97章


景煜到达雁城,一刻也未曾耽误,便开始着手转移灾民的,登记农物损失、牧畜死亡数量和房屋倒塌的情况。
他打心眼儿里是不想离开京城的,他们在那里相遇,成亲,总觉得离开了那个地方,就跟她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是以雷厉风行,想要尽快结束这边的事情。
可惜天不遂人愿,雁城灾情严重,受灾民众不少,灾民的安置点成了棘手的问题。
正此时,他想起了驻守在西北的孙龙孙将军,如景牧寒所说,这无疑是一个结交的契机。
冬雪初霁,李大娘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李赛被孙龙将军看中,要他去雁城接应转移过来的灾民。途径黄花村,李赛抑制不住的思乡之情,让他悄悄回了一趟家。
沈知非刚从厨房里捧了一碗青菜鸡蛋汤出来,就看见李大娘拉着一个高高壮壮的男人来到自己的院子里。
“沈先生啊,你看,这是我家儿子,他回来看我了!”李大娘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就连眼角的皱纹都在展示着她愉快的心情。
沈知非忙将人迎进了屋,将李大娘的儿子上下打量了一遍,最后道:“李大哥倒是比我想象中还要勇猛一些。”
她这话可不是在恭维李大娘,李赛确实长得高高壮壮,皮肤黝黑,脸上带着跟年龄不太相符的风霜和粗粝。比她想象中更有军人样儿。
听到沈知非夸奖的话,李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露出一口大白牙:“沈先生过奖,听我娘说在村里先生可是帮了不少忙,还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我这好容易回家一趟,特地来拜谢先生。”
说着,李赛双手交握向沈知非重重一揖。
沈知非哪里受得起,赶忙一个闪身,站到了旁边,伸手将人扶起:“李大哥言重了,我一个人在这里无亲无故,还要多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我做的这些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两人场面话说了不少,总算没再围着这个“谢”字打转。
沈知非这才知道,李赛有机会回来探亲,原来是因为要去雁城接一批灾民去驻地安置。
雁城雪灾,她早有耳闻,雁城离黄花村不远,村里不少人庆幸,还好还好,他们这里雪势虽然大些,到底还没到达成了灾情的地步。
“其实我回来还有件事,是想跟村里商量的。”李赛有些吞吞吐吐道。
李大娘嗔怪地看他一眼:“有什么事还要这么藏着掖着,这村里就是你家。”
有了李大娘这句话,李赛便敞开了说:“雁城灾民数量多,这口粮就是一个大问题。驻守之地除了军粮,百姓自己几乎都是日食一餐勉强度日。我想……村里若是能捐出一些口粮的话给这些灾民,也好能减轻将军的一些压力。”
“雁城雪患如此大事,朝廷既然派了人来解决,当会备足口粮的吧!”沈知非说。
“这是自然,不过当官的哪有不贪的,这一层层剥下来,指不定现在还剩下多少。”李赛言语间颇有些气愤,“发放到军中的粮草都敢克扣,更何况是给这些受灾百姓的。”
官道上的这些黑暗,沈知非也算是了解些皮毛,她知道李赛说的是事实。
“这回京中派了谁来主持雁城雪灾一事?”沈知非问,京中有哪些清流的官员,她也算知晓一二,若是来的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当是百姓们的福气。
“听将军说好像是位王爷,什么名号我这一时倒是想不起来了。”李赛仔细想了想道。
沈知非心下颤动,说到王爷,她忍不住就想到了那个人。
沈知非在心里猜测,来人当是景煜无疑。
景牧寒被削了爵位,自然不可能担此重任;景岚至今没有封号;剩下的便只有景煜了。
“可是楚宁王?”
李赛面色一亮:“没错没错,就是楚宁王,看我这记性……”
沈知非心弦颤动,好不容易掩饰住内心的翻江倒海,最后道:“放心吧,楚宁王不是会做那种事的人。”
李赛显然不信:“我们将军一开始也是这么说的,好说什么这位王爷早有盛名,跟那些贪官奸佞不一样。后来你猜怎么着着,提前着人去打听,好家伙,这位王爷来雁城主持灾患竟然还带着俩小老婆一起……啧啧,这下连我们将军都心有不安了,这才要我沿途多筹集些口粮,以备不时之需。”
沈知非面色突然变得难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沈先生你怎么了?看起来脸色有些不好。”李赛说完便看见她清白的脸,忙问道。
沈知非摇了摇头:“没事,许是昨晚没睡好罢了。”
“行了,这些事还是别烦着先生了,你要粮食的事儿回头去问问村长,咱们这村子里都是老弱妇孺,说吃还真吃不了多少,能拿出来帮那些灾民,肯定会拿出来的。”李大娘也看出沈知非脸色不好,忙推着儿子往外走。
李家母子走后,沈知非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蛋汤,从牙缝里凉到了胃里。
她的孩子被那人带走了,她一直在想要去哪儿找到他,要怎么才能救出自己的孩子。她也有想过回京城去找景煜,可是自己是已死之人,更何况她避居在这消息闭塞的村子里,早已不知京中是何形势,也不知楚宁王府现在是什么样子。
现在看来……她死了以后,他似乎过的更好了。
“哎……”沈知非叹了口气,回了厨房。
第一百三十二章小庙迎大佛
她不知道“十一”从哪儿弄了满满一厨房的食物,她再一次进厨房的时候,入眼便是劈好的柴禾,满满一缸的米,挂在通风口剥好皮的兔子、开膛破了肚的鱼、褪了毛的鸡……
一冬天的食物全数都在厨房里。
她知道她生产的时候离影一直守在房门外,那么做这些事的人只有“十一”,况且那些劈好的柴全都是按照“十一”的习惯,十根一摞,摆的整整齐齐。
当时她忍不住苦笑出声,他这是在做什么?
补偿她?
还是觉得愧对于她?
黄花村的村民虽不富裕,但是自给自足也能填饱肚子,李赛找到村长说了这件事以后,村长立刻召集村民筹集了不少吃食。
沈知非将“十一”给她准备的过冬食物全数包好等待李赛带着灾民返程的途中来拿,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靠孙龙。
想要找回她的孩子必须要接近“十一”,他曾经能出现在东夷军中,那么现在可能会利用西靖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投奔景煜,现在孙龙无疑是她最好的选择。
李赛带着偏见到了雁城,见到景煜发现自己倒是真的误会人家了。
救济粮虽然紧张,但也不至于少太多,安置灾民,登记造册全部亲力亲为,就连他带的两位小老婆,都是因为其中一个的家乡在雁城。
孙龙之所以愿意接纳这批灾民,不仅因为这些灾民无处可去,更因为景煜跟他达成了协议。
与西靖几战,军中损兵折将,又无人员补充。现在他答应安置的这批灾民中全数都要年轻力壮愿意入伍的男子。
家乡受灾,温饱不顾,进入军营在眼下看来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消息一出,便有近半的男子愿意跟随孙将军驻守边关。
原本定下来的计划是李赛带着这批将入伍的灾民前往驻地,楚宁王带着剩下的人去事先定好的地方安置。
但景煜来此的目的不仅是安置灾民,更重要的是跟孙龙孙将军搭上线,这个机会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
于是两人调换,景煜带人回军营,李赛带人去安置点。
“王爷,您途径黄花村时跟村长说一声,把那些食物一起带走吧!”李赛说。
景煜听李赛说过他来此地的时候去黄花村筹集过一次粮食,数量上定然不会很多,但却能解一时之急。他曾经在豫城经历过没有粮草的窘境,知道食物对大军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看那些长得高高壮壮的年轻男子,届时粮草紧缺绝对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他也不再推辞:“好。”
沈知非数着日子等李赛的到来,结果万万没想到来的人竟然是他。
景煜是被人抬进黄花村的,村长一问才知,他们是半路遇刺了,而且那些刺客的目标很明确,明显是冲着景煜来的。
沈知非得到村长的通知,要每家每户把自己愿意拿出来的粮食都交到村长家,于是她大包小包最后还借了一辆牛车才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