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第471章


说完敏王妃一顿道:“但玉儿可是答应了,要陪我去逛逛容云霓裳阁的哦!可不许用完人就忘了。”
敏王妃既然率先传递出了足够的善意,黛玉又有什么理由要拒绝呢?再说,多认识个人,多交个朋友,指不定哪天就能帮上你。遂笑道:“敏王妃放心,玉儿既然答应了,自然不会食言而肥的。”
二人正说笑着,七王妃也走了过来,笑道:“涵迤如今待产不敢出来,玉儿也不兴来看看我的,我还道你今日也不来了呢!怎地就跟我们敏王妃走一块儿去了?”
黛玉与敏王妃对视一眼,笑道:“也是刚巧碰上,敏王妃正说想要约您一块儿去我们容云霓裳阁瞧瞧呢!最近出了两批新品,或许七王妃正好能瞧上呢?”
七王妃挑眉瞧了黛玉一眼,并不说话,转而对敏王妃笑道:“你身上这套也是她们哪儿定的吧?说说这一年多都扔了多少银子在她们那儿了?”
敏王妃今日一身鸦青色滚金边儿的双侧襟薄袄,满绣连枝葡萄纹,一颗颗葡萄色泽饱满瑰丽,从缃色到草绿,从淡紫到瑰红,错落而不杂乱。
一袭翡翠色洒金十二幅湘裙,与头上的红玛瑙镶翡翠牡丹花,遥相呼应。两支小巧的赤金百宝镂空蝴蝶簪,更为这身装扮平添几分趣味。
晚上莹润通透的翡翠镯子,与胸前长短不一的三条的翡翠项链,彰显着婉约的华贵。倒是耳边儿一对赤金刻百花耳环,很是别致,起到画龙点睛味道。
敏王妃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装扮,摇头苦笑道:“你是不知道,她们哪儿的新品层出不穷,还好这些款式都是标明了独一份儿的,不然我也不敢买,可就是刚买回来,她们就又出了新品,怎么追也追不及。”说完敏王妃也是掩口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宫宴,黛玉几乎都与七王妃,敏王妃在一块,不是品评宫中菜肴的紧致,茶水的味道,便是探讨着服饰的搭配,花样的选择,倒也不觉得无趣。
直至宫宴散去,黛玉方去与皇后辞行,五皇子刚好过来,瞧见黛玉,只脆生生地喊了一声道:“师姐!”。
五皇子跟着黄季云上学多日,倒是不曾向过去那般见了黛玉便扑过来。而是站在皇后身边儿,眼角弯弯笑着眯成了一条缝儿,远远地看着黛玉。五皇子的声音,仍旧那般清脆,黛玉不由也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
给皇后与五皇子行礼后,五皇子方才迫不及待地虚扶起黛玉道:“师姐不必多礼!”接着便仰着头问道:“玉姐姐这些日子也不来宫里看我,师傅给我带了好多玉姐姐画的画册,承历好喜欢哦,什么时候玉姐姐到宫里来跟承历一起画吧!”
听承历提起黛玉许久不曾进宫,皇后的眼神也暗了暗,不知是出了大皇子妃扇黛玉耳光的事儿,还是因为圣上曾经想要立皇长孙的事儿,黛玉便不再来宫中了……
想起大皇子妃,皇后便不由叹了口气,大皇子去后不久,大皇子妃便病了,黄季云皆有男女有别,自己不是太医为由,拒绝了为大皇子妃诊脉,皇帝也不好强求。
毕竟黄季云乃是朝廷重臣,是股肱之臣!不是御医房的太医……哪里就能强迫呢?如今大皇子妃也是越发的不好了。想到年幼的皇长孙,皇后有些心痛,动了动嘴角,想让黛玉去请了黄季云来瞧瞧,可到底说不出口。
黛玉简单与皇后寒暄几句后,便不再说话,皇后看上去比一年前老了许多,也瘦了许多……黛玉瞧着很是心酸,却强忍着没有多说多问。
皇后瞧着黛玉的沉默,也是一阵沉默。尤其是想起过去,虽然不常在自己跟前儿,可总是巧笑颦兮的样子,得了什么也从不忘了自己,如今……
五皇子却说得很是兴起,从上书房,到骑射场,从吃的,到玩儿的,恨不得什么都能与黛玉一块儿分享,黛玉只静静地带着笑容听五皇子说。直到又有人前来告辞,黛玉方随着来人一起告辞出宫。
出了宫门,黛玉才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高高的朱红色宫墙。皇后眼中的落寞,黛玉哪里看不出呢?想起过去皇后对她的疼爱,黛玉也觉得心中闷闷地难受,有些心酸。可是既然决定,要远着宫闱,远着朝政,远着这些个是非,那便只能这样吧……
黛玉闭了闭眼,上了马车,仍由马车将她拖回了永定侯府,今晚她得在永定侯府住一宿,明儿一早再出城。
夜深人静,透过窗棂,看着天边儿的那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黛玉心间不由泛起淡淡地思念,起身挑了灯,提笔给远方的人写起信来。
这几个月来,黛玉仿佛找到前世交笔友的那种感觉,相互问候,相互述说近况,然后聊些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有时也会淡淡的想念,与莫轩之间倒是越发的熟稔了起来。
☆、第三百九十四回 有恃无恐
中秋之后,黛玉的生活越加的悠闲下来,林家上下如今是各司其职,根本不需要黛玉如何费心,黛玉也认为术业有专攻,她还是更适合做她喜欢的熟悉的事儿。
九月秋闱的结果送到黛玉手上,这次林家书院下场的学子二十七人,其中十九人获得秀才功名。
黛玉看着这样的结果,也很是激动,但最终却是冷静下来,淡笑着打赏了来报信的林氏族人,有让其带回封赏授业先生的银子。而后便遣了林平去城里找来了黄季云。
秋风已经有些凉,黄季云在官袍外,裹了灰鼠云锦大蹩衣,赶在城门关闭之前,来了黛玉庄子。
黛玉见黄季云蹩衣内还穿着官袍,便知道黄季云是从宫里出来,便直接过来的,心下很是感动,又是命人烧菜,又是亲手温酒,黄季云看着黛玉忙碌的样子,很是惬意地想道: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黛玉见黄季云盯着自己,嘴角翘得高高的,不由问道:“师傅这是笑什么呢?”
黄季云挑眉笑道:“可惜为师没有儿子,否则将玉儿娶回家去才是好的!”
黛玉一听,知道黄季云是在打趣儿她,嘟着嘴红着脸就不依的跺脚道:“师傅再取笑玉儿,玉儿可就……就……”黛玉一时没想好就怎样,黄季云更是得意地笑道:“说说看,玉儿打算拿为师怎样?”
师徒二人说笑一阵,很有几分亲情在二人心中流淌,直到黛玉伺候着黄季云用过晚膳,二人移步书房,黛玉才将林氏族长写来的书信给黄季云看了。见林家书院取得如此成绩,黄季云也是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黛玉。
要知道,林家书院从成立到如今,也不过几年光景,而且这两年的教学,因着黛玉的缘故,更是大肆“改革”,原本黄季云是很不看好这样的“改革”的,没成想效果竟然出乎意料的好。黄季云看着这封书信,不由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黛玉见此也不打扰,安静地坐在一旁为黄季云煮果茶,黄季云则皱眉看着低头专心煮茶的黛玉。
好半晌黄季云才虚着眼问道:“玉儿请为师前来,又给为师看这封书信,可是有何想法?”
在黄季云想来,黛玉定是觉得自己的法子如今已经被证实成功,想要大肆兴建书院。对此黄季云是绝不赞同的!
黛玉抬头看向黄季云,像是猜到了黄季云的想法,笑道:“也没什么,只觉得这样的事儿,怕是圣上也是知道的,与其闷着不说,不如由师傅写个折子给圣上,具体要怎么做,自有圣上却决断,玉儿也算是尽了一份心力。不知师傅以为如何?”
听黛玉如此一说,黄季云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是眼前一亮,点头笑道:“玉儿思虑极是!”说完便哈哈地大笑起来。
黛玉也不参与折子的内容,只将自己的一些想法简单的跟黄季云说了说,便不再提起此事,转身拿出一块料子交到黄季云手里,两眼放光地看向黄季云小心地问道:“师傅觉得这料子怎样?”
料子是灰白色的,既没有丝绸的光滑,也没有细棉的柔和,其实这就是一块不大的,没有染色的,后世被称为——牛仔布的面料。黄季云皱了皱眉头,不解地看向黛玉问道:“玉儿这是打算做什么呢?”
黛玉神秘一笑道:“这料子,玉儿瞧着质地紧密,厚实,比麻柔和舒适太多,又比绢丝绸缎结实耐用,而且极易上色。师傅不觉得劳作,或是……打猎什么的时候,用着料子做衣裤,很适合吗?”黛玉说着,眼睛微微闪亮。
听黛玉如此说,黄季云再次仔细地将手中那块儿,不大的料子翻来覆去看了看。最后抿着嘴想了想道:“这料子,为师瞧着是用棉线织成的,可对?”
黛玉一听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