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当个地主[种田]》第75章


在这里,倒是没有给压岁钱的风俗,但丁岚还是提前给每人准备一份红包。
趁着大家都专注在自己面前的饺子的时候,丁岚便从怀里掏出自己提前做好的红包,是用红布缝的一个小布袋子,里面可以用来盛放一些东西。
丁岚一把红包拿出来,全家人的视线立马就被吸引住了。
丁岚看了大家一眼,倒是也不卖关子了,朗声道:“介于今年大家的吃苦耐劳,我特意为每人都准备了一个小小的奖励,以资鼓励,希望大家明年再接再厉。”
原本是用来给予后辈美好祝福的红包,硬生生地被丁岚当成年终奖给发了。
全家人都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三秒过后,丁巧反应过来,兴高采烈地欢呼道:“太好了!”
丁景也立马精神抖擞起来,满脸期待地看着丁岚。
丁岚也很是高兴,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开口道:“先从最大的来。”目光落到薛川身上,把手中的红布袋递给了他,柔声道:“辛苦了!”
薛川的心里暖暖的,十分郑重地把东西收下,放进自己的怀里。
“接下来,就是小景了。小景今年做得非常不错,这个是给你的。”丁岚对丁景在钱财这反面管得格外严格,想到他这段时间的任劳任怨,所以丁岚给他准备的是一个大红包。里面沉甸甸的,足有8两银子。
“谢谢大姐!”丁景双手接过红包,满脸都是喜悦,只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最后一位就是最小的丁巧了,虽然年纪小,但是这活可是没少干。但也因为年纪小的原因,丁岚倒是不敢给她带着太多钱财,只包了66个铜板给她,用做零花钱。
虽然看着不多,但66个铜板可是一个成年人三天的工钱了,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已是一笔巨款了。
丁巧还是头一次拿到这么多钱,美滋滋地从丁岚手里接过,语气兴奋:“谢谢大姐!”
红包发完,这除夕也就差不多了。明日还得大清早起床去村子里拜年,丁岚便招呼大家各自回房睡觉。
丁岚把丁巧送回西厢房之后,屋里便只剩薛川一人了。薛川十分珍惜地打开了那个红布袋,里面不是什么钱财,却是一个木质的手串。
薛川小心翼翼地把手串拿了出来,那木珠呈紫黑色,被打磨的十分圆滑,隐隐透着一股香气,被黑色的细绳从珠子里穿过,看着沉稳大方。
送完丁巧回来的丁岚,凑了过来,解释道:“这是紫檀,听说可以保平安。你总在林子里穿梭,比较危险,所以送你这个。”丁岚指着上面的黑色细绳,“这可是我亲手串的,我先帮你带上?”
薛川点头应允。
丁岚从他手中接过手串,珍重地帮他戴在左手上,还打上了一个死结。
薛川看着眼前一脸认真的丁岚,心里只觉得十分餍足。那木珠贴在手腕上并不冰凉,就如此时的薛川一样,心里满涨的都是暖意。
第二天,丁岚一大早就把大家都叫了起来。新年新气象,全家人都穿上了一套新衣,顿时容光焕发起来了。
等会就要动身去拜年了,丁岚家里要属亲的话,也就仅剩一个亲大伯了。只是上次才和他家闹掰了,丁岚便不打算再触这个霉头,只让丁景备了一些咸鸭蛋和皮蛋,往那些堂叔伯家里去一趟,把礼数给做足。
第69章
除了这些堂叔伯们, 还有对丁岚照顾良多的丁大娘和刘大婶,也得过去拜年的。
大年初一,相比较起前几天的鹅毛大雪来, 如今只飘着小雪。
丁岚全家四口, 各自提着篮子, 连伞都没打, 只丁巧戴了一个斗笠,一起出门拜年。
这拜年, 是要一家家把茶喝过去,而且也不能起身就走,也得和家里的长辈唠会嗑。
薛川和丁景全程成为背景板,丁景好歹还笑一下,薛川则是自始至终保持着面无表情。等到把这一趟跑下来, 反而是丁岚累得够呛,嘴皮子都快说起泡了。
丁岚是小辈, 倒是没有多少人来家里拜年。只那些给丁岚做过活的村民们倒是过来了一趟,顺便来问问什么时候能开工。
“等皮蛋能运出去的时候,就能开工了。”丁岚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日期,皮蛋运不出去, 那鸭蛋也就运不回来。连原材料都没有, 这自然也就开不了工。
中午的时候,那些和丁巧一起玩耍的玩伴倒是过来给丁岚拜年了,都是六七岁的孩子,喜气洋洋的。丁岚对于小孩子并不讨厌, 热情地把家中的干果拿出来招待。
宅子里地方大, 小孩子就在院子里打闹,倒是一点都不怕冷。
这恶劣的天气, 对村民们过年的走亲访友无甚影响。
日子就这么往前走了,到了初四那天,村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初三的那天晚上,雪势又徒然大了起来,第二天,村里一土坯房被雪给压塌了。
事情发生的突然,许多村民们都窝在家中,土坯房的邻居听到“轰”的一声,吓了一大跳,连忙开门出来看。
这才看见,原来是村里那丁五伯的房子给塌了!那邻居简直快被吓死了,慌忙跑出去喊:“丁五伯!”
也是那丁五伯命大,房子塌的时候,他刚好去兄弟家喝酒呢,这才侥幸捡了一条命。
丁五伯听到消息,就着急忙慌地回了自己家。房子倒了,他就没了住处,顿时悲从中来,哭天喊地骂老天爷。
幸好丁五伯那兄弟家里还有一间能住人的屋子,便把他接了过去,无论怎么样,还是先把这个冬天过了再说其他。
这件事情的发生也给丁家村的村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年轻的汉子们,如今隔两日就要上一趟屋顶,把屋顶上的雪给铲掉。
有些村户仅剩老人或者孩子,村长们便通知各家年轻人过去帮个忙,就连薛川都去了好几回。
只是别村的村民就没有丁家村这么好的运气了,丁岚听丁大娘说,比丁家村更穷的程家村,昨晚上也倒了两间屋子。还压死了一个人,有两个人现在还半死不活地躺着,也只剩最后一口气了。
丁岚暗自心惊,她虽然提前有了预感,也早做了准备,可对这些穷苦百姓无法给出实质性的帮助。
别村死了人的消息,很快就在丁家村里起了波澜,村民们人人自危。村里的老一辈的人都开始念叨着:“要落雪灾了。”
如今,家家户户都把粮食紧紧地拽在手里,每到天灾人祸的时候,粮食才是村民们最为根本的东西。
不过,丁家村的村民暂时还没有落到饿肚子的田地,几乎所有种地的庄稼人,都有在家中存粮的习惯。就算米面都吃光了,红薯总归也是足够的。
到了初八,这大雪依旧没有停的意思,村民们每日待在家中坐吃山空,难免有些人心浮躁。
丁岚家里倒是还好,外面的事丁岚虽然无能为力,但家里人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一时半会也没那功夫去想些其他的事。
直到元宵节过后,过年的气氛还尚存着,雪倒是停了两日,但夜间偶尔也会唰唰地下。
丁景兄妹俩过完年之后也没回去,被丁岚留了下来。
丁岚的态度倒是不强硬,只道:“你们两个回去了之后,这上课就不方便了,而且我也不好监督你们学习。”
丁岚的这话一出,丁景只以为大姐担心自己回家偷懒,倒是也不好意思再提要回去了。
元宵节过后的第三天,村民们在家休养快一个月了,早已经坐不住了。眼看雪停了两日,当初那些背着皮蛋贩卖的行走商,纷纷到了丁岚家门口,准备继续从丁岚这购买皮蛋,做起老本行来。
丁岚倒是也没阻止,村民们做活做惯了,这一日不干活,心里始终没有底。
丁岚还是按原来的规矩来,只是把家里的皮蛋和咸蛋通通搬进了薛川的宅院里,那做皮蛋的小型工坊也重新运作了起来,所有的东西都统一安置在外院的倒座房里。
出行的不便,并没有影响到想赚钱养家的穷苦百姓。这兜售皮蛋的生意也能勉强运转,只随着外出百姓带回来的消息,丁岚的心里越发胆战心惊。
北边的雪比这里要更大,那边已经冻死了不少人,房子塌了不少。许多灾民无家可归,渐渐的往南边这边迁徙了。估摸着再过段时间,恐怕就会经过青山镇。
那些卖皮蛋的村民,如今也不往北边跑了,都往更暖和的南方去了。那边的气候要更加好一些,雪灾也尚未影响到那边,而且南边向来是要比贫瘠的北方要富一点的,这皮蛋自然更加好卖。
趁着雪难得的停了两天,丁岚出发去了一趟青山镇,主要是去看看大千食府,还有崔叔存的粮食怎么样了。
丁岚去的时候,坐的是由薛川赶的马车,那马后面拉着一个小板车,正是丁岚从刘大伯家里借的,两个人坐着倒是绰绰有余。
丁岚用披风把自己的口鼻都给罩住,紧紧地靠在薛川的身上。
薛川摸了摸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