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谋天下》第38章


信就进了苏弘手里。
信中意思是没什么问题,出问题的是给苏弘的信。这封信是楚阳动手自己制造的,左右赵王这几年跟苏弘的私人联系并不密切,更因为事情特殊,用个小吏写信也不奇怪,只要赵王私印对头,也没什么奇怪的。初始楚阳不想再造什么信件了,留在纸上的东西很容易成证据的。可要是派人去忽悠苏弘,这事很难办。别忘了,这老家伙可是在赵王地盘干了一辈子了。什么人不认识?
楚阳可以断定,赵王身边的人,哪怕苏弘叫不上名字,他起码看着眼熟!乱派人,苏弘随口问一句,你谁的手下啊?再问深一句,你们长官这段时间啥样了?他的探子可应付不了,这不成了自己给自己找事嘛。
所以,这次楚阳现在也算铤而走险了。要知道,现在这种时期可不像以前了,自赵王下了徐州,汉王跟田岳的大战情报已经开始走上所有势力的案头,汉王的胜负决定着朝廷跟江南势力的走势。初期可能大家派的细作刚开始探听发展,会有疏忽存在。可现在这场战争升级了,楚阳绝不会小看任何一个古人。他现在不想叫别人知道自己在这里扮演的什么角色,更别提对付吴江弄出来的败笔了。
估计下,这会儿已经讲和,并准备出兵的镇北王肯定有探子在这边四处乱转,楚阳就有点闹心。别问楚阳怎么知道镇北王要出兵,拖和台跟镇北王干了十多年,没在对方处下细作,那简直就是开玩笑。顺手摸摸海东青,楚阳叹气,没电话,有鹰也可以接受啊!就是不知道其它势力的通讯都用什么。
在几大势力间博弈,真不是人干的事业。挠挠头,楚阳决定,等投了镇北王,他一定装成清流文士。再这么混个几年,他头发都得掉光了。
得到再次把信件换入信使的口袋,楚阳长出口气。目光越过院墙仿佛能看到地朝着苏弘的往所。楚阳默默问:苏弘,你说,这么多年的长史官做着,会不会更聪明点呢?
苏弘再一次接到“赵王”给他的书信时,整个人都呆滞了。想想有多少年王爷没给他私信了?激动地撕开信封,苏弘皱眉。信里说了北方局势,又对苏弘要求,去给汉王带个信。除此之外,并没什么特别,也不是没有,只是字里行间,那种要汉王俯首的姿态很隐晦。更重要的是,这信上的字体不是赵王的,只是在下角加盖了一只小巧的赵王私印。苏弘对着这张纸琢磨半天,二十多年的行政和为官经验给他解了答。他自以为想明白了,赵王想吞了汉王,然后还不想跟汉王撕破脸,而他这元老重臣,就是代表赵王表态的,这种表态是很隐晦的,只能让汉王那边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出口。至于为什么不派别人呢,重量级不够啊。为了确定自己猜的正确与否,他大胆地把赵王给汉王的信也拆开了。果然那上面啥事没谈,普通问个好罢了。
要不说楚阳够坏呢,他要是直接在信中说出个一二三四,苏弘就是用脚想,也不会信,甚至更加怀疑这东西的真实度。可这封漏洞百出的信,苏弘信了。
眼瞅着苏弘收拾收拾东西,自个儿找个借口扔了工作,往汉王那边去了。楚阳开始给刘武去信。他没说自己又给这两个反王下了绊子,挑拨离间。只是告诉他,自赵王处得来消息,汉王要发狂了,冲的只能是现在主帅田岳和城内的白正。时间也就这几日,大约正好是他任欢大人到达大营的时间。告诉他这舅舅,一定要小心行事,必要时候也别管任欢了,可以直接跑路。
对刘武的估计,楚阳觉得有二种,一种就是真听他的话跑了,但这种机率有点小。自从他这舅舅当了官,还把自己那群奇怪朋友弄进军营当小头目,刘武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官迷特征。另一种嘛,就是刘武告密。还是对任欢有选择地告密。这里面会不会牵扯到他,楚阳不知道。但如果刘武想为自己多加分,他只会说是自己人探出来的。或许会把他漏出一二,但绝对不会太多。
不过任欢既然对执掌军事大权有私心,还不巧地跟田岳有点子私仇,想来会多少做些过激行动。如果苏弘在汉王那里干的漂亮,可能汉王绝不会放过这二帅相争,豫州内乱可期。至于汉王能不能拿下豫州,楚阳不懂军事,这个他真不知道。不过他估计,汉王就是拼个两败俱伤,也不会真在赵王面前俯首。要是之前汉王没做这汉赵联军的主导可能还好些,真做了,又让叫不如自家的反超,滋味一定不好受。哪怕是发泄呢,对于楚阳来说,效果是一样的就成。
要不任欢做什么那么急切抓兵,不过是楚阳小小引导一下,再加上他自己的私心,任大帅也是宁可信其有了,虽说这样吃像直的很难看。
任欢的动作不错,汉王给出的反映也很令楚阳满意,汉王发奋了。自从苏弘来了他这儿,把北方情报稍一提,再隐晦地表达一下赵王的意思,汉王心里那个气哟。合着你赵王看见我旁边的益州反了,有了后顾之忧,就想把我吞了?如果苏弘不太过份地话,可能汉王为了大局,忍下一时,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他们一直是盟友关系,此一时彼一时,你还能总占优势不成。苏弘是谁啊,赵王都想一脚踢走,不太爱见的主儿。如今尽心尽力表达着自家王爷的意图,那得是个什么态度,就连汉王身边的幕僚心里都犯嘀咕,更别说汉王自己了。
这时候,任欢的作为传过来了,探子把这二人火药味实足的情况如实上禀,汉王就开始准备人手。
他也激动了,如果豫州内乱,他完全可以借此拿下,到时赵王算什么!于是他一手安排了这场刺杀。要说在军中刺杀主将,那简直是在开玩笑。但任欢给出了机会,他在城是借别人家办宴席,这里面能出事的实在太多了。至于刺杀不成功,他的人被抓,会不会让二个合好,赵王一点都不担心。这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闹到刺杀这种时候,是否是他汉王干的,或者说这两个人之间的对错与否都不重要,只要二人之间嫌隙加深,继续内讧,他就胜利了。这几天,汉王坐在中军大帐真可以说是坐立不安了,这事关系着他能否取得豫州。派去的人一直没动静,倒底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
不提汉王在帐中上火,豫州城内,刘武这时候心里都快把肠子悔青了。他是真把楚阳的话是听到心里,出门在外,他们自己那伙人是从来刀甲不离身,就算睡觉,也还穿个内甲,更别说吃席的情况了,那算得了什么。
他们是真看见田岳后面有人了,但他更知道自家任帅没派人。所以情急之下,他带人冲出去了。现在这种情况,他也傻眼,什么叫好心办坏事!更坑爹地是,没法解释,他就是再呆,也明白这事任帅不好办,几个人四下互相使使眼色,刘武的人就悄悄走了几个。
☆、豫州城乱
刘武悄悄凑到任欢旁边:“将军,不如咱们假戏真唱,干脆夺了豫州算了!”
任欢一双眼,充满了杀意,狠狠瞪着这个惹祸头子。半晌,如同戳破的皮球,他泄气了。是的,刘武所言不假,自他来豫州跟田岳斗上,已经退缩不得了。可他毕竟不是刘武,权衡利弊后,有些艰难地开了口:“别叫人。”
刘武一惊,怎么任帅不趁机把跟着田岳一伙的将领拿下呢?无奈顶着上司不同意,他也不能“假传圣旨”。小心地退在一旁,捅捅身边心腹,示意他赶紧去追刚才的那几个。
任欢眼角的余光扫过,却只作不知。如今他只觉得满口苦涩,这次倒底给哪路人马背黑锅了?算了算,总觉得认为汉王派人可能最大。不过,他又忍不住看了田岳一眼,如果这老家伙没死,他自导自演也不无可能。他任欢难道不知这机会好吗?非是他没有迫力,而是如今田岳手下的将领不好办。这些人多数出身御林军,那御林军里都是些什么人?连士兵都必须是良家子出身,何况将领。他绝对不能让这伙人认为双方已经图穷匕见,势不两立。
外面小跑进来一个传信兵,是刘武派出去的一个。
“任帅,白正带一支人马过来了。”
任欢头脑高速运转:“没事,白正没胆子动手。”环顾四周,他沉稳地说:“众将官,随老夫迎一迎白将军!”
眼见白正大步走进来,任欢就想上前,不曾想叫白正手下拦住。白正刚才已经了解大帅是如何倒霉的。他一点也不想冒险,虽然他也觉得,这事跟任欢关系不大。
“任副帅,在下初得消息,还望海涵!”
这话是不太客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