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吧!公主》第95章


吴攸对其中一人狡黠的眨了眨眼,小声道:“我刚才听了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你想不想知道?”
那侍卫和赵扬的其他侍卫一样,身材高大,站得笔直,只有近看方能觉察到他那不同于其他侍卫的,不容许旁人忤逆的威严气度。
听见吴攸这么说,他也微微一笑,道:“哦?说来听听。”
吴攸摇摇头,道:“这可有些说来话长了,不如路上,慢慢的说。”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辛苦练习,还有和大白培养出的默契,吴攸的骑术好了许多。在赵扬的注视下,她笑着将马鞭一甩,大白迈开四蹄,奔跑了起来。
那人在后面沉声唤道:“小心!”
说罢,他和另一人也纵马跟了上去。
耳边风声呼啸而过,吴攸嘴角的笑意,却慢慢淡了——虽然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当离别的时刻到来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有多么不希望离开朔州这个地方——尽管离别是暂时的,尽管他们应该还有许许多多个可以共度的明天,但是,她还是希望能够像现在这样,两个人之间,不过是隔着一转头的距离。
*****
六月二十,立秋刚过,处暑未至,正是“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时候。连天秋雨,为了避免影响庄稼的收割,上到赵扬、田刺史、陆洵,下到每一个老百姓,都开始了一年当中在田地里最充满希望的忙碌。
过不了多久,今年种下的种子,就要变成满仓的粮食,而这个冬天,大家终于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
然而这一天,将军府里的人却遭受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送去吴家订亲的聘礼,被退了回来。
徐厚成目瞪口呆的看着院子里堆满的箱子,揪住去送聘礼的伙计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人委屈的道:“吴、吴家说,吴姑娘走了!”
徐厚成本来就不太坚强的心灵猛的一震,差一点没背过气儿去。他好不容易等到了赵扬快要成亲的这一天——他甚至比赵扬还要着急,但是这最后一哆嗦,怎么就给哆嗦砸了呢!
可怜的徐厚成马上命人备马,他打算亲自去吴家看看,这个时候,和聘礼一起被退回来的那只可怜的大雁发出了响亮的号叫,一下子叫醒了那名挨了骂的伙计。
他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徐厚成,道:“这、这是吴姑娘留下的,一封交给您,一封交给大将军。”
徐厚成马上缓过神来,收好赵扬那封,将自己这封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寥寥数语,不过是交代自己走了以后,让徐厚成看着赵扬的饮食起居,不要让他太过劳累云云。看的徐厚成云里雾里,愈发的不想活了。
他快马加鞭赶到了府衙,找到赵扬,将事情叙述了一遍,出乎他意料的是,赵扬格外的平静。只是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徐厚成很想给赵扬好好的摆摆事实,讲讲道理——赵扬不是十五十六的少年了,他已经二十了!他再不结婚,不止是徐厚成,整个府里的人都快要急疯了。当然,如今府里剩下的都是忠心耿耿的幕僚,他们是真情实意的把赵扬的个人问题放在心上的。
更可气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消息传遍了街头巷尾,大家都知道,赵大将军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位大家闺秀,然而事到临头,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大家闺秀反悔了!
或许是觉得“杀神”这名号不太吉利,或许是芳心别有所属,这位姑娘不仅没嫁,还上演了离家出走的戏码。
大家毕竟还是同情赵扬的,朔州的百姓一片哀叹,今年想看到一场盛大的婚礼的期望似乎落了空。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的乡绅和地方官员,甚至外州的官员,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女儿引荐到将军府上,想得到赵扬的青睐。
对于这一类的要求,以及邀请,赵扬做出了同样的回应:置之不理。
当风声传到朔州城外,那处偏僻的寺庙中时,赵玉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吴攸走了,她,还有机会。
而在城外一间小小的农舍里,徘徊了几天的周迟也欣喜的松了口气——看来,赵玉还有点用。
这回,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到赵扬的将军府上,和这位名义上的婶婶的哥哥见上一面了。
对于礼仪教化都不太精通的周迟,没怎么搞清楚自己和赵扬之间复杂和虚假的亲戚关系,但是他明白一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自己给出足够的报酬,应该就能请的动赵扬这尊大佛。
至于这报酬要不要兑现,那就另说了。
*****
与此同时,乡间一条偏僻的路上,即将落下的夕阳,拖长了几个人远去的身影。
吴攸看着贺雪龄,对吴怀之道:“真的不能把阿龄送回去吗?”
吴怀之摇摇头:“大将军说了,让我就呆在姐姐身边,寸步不离。”
说罢,又指着贺雪龄道:“让她自己回去啊!”
贺雪龄摇头。
吴攸:“好吧!我就当西天取经了……”
“去江沅,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带好东西回来!”
贺雪龄:“我要找爹爹。”
吴攸:“好……咱们,出发!”
第87章 海上
朔州的田埂上; 众人都各自去忙碌的时候; 赵扬的脸色渐渐暗淡下来; 他依着旁边一棵高大的槐树; 低声道:“他们此时,应该到了潞梁了罢!”
赵扬的身边站着的; 是他的难兄难弟——陆洵。
陆洵心里比赵扬还郁闷啊; 赵扬的老婆走了,那是身负使命; 无可推辞,然而自己的老婆也跟着跑了,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他的胆量并不是很大,因此他也没有找赵扬算账; 他只能和赵扬一起,默默的站在树下,两人你看我,我看你,陆洵最后还得开口安慰赵扬:“公主她吉人自有天相,大将军不必忧虑。”
又委婉的提示道:“大将军若是能派人沿途多加防护,更能确保万无一失。”
赵扬点点头,道:“陆先生尽管放心; 他们到了齐地边界; 自有人接应他们。”
只可惜,这句话说罢,两个本来就不善言辞的人又各怀心事的站在那里; 默哀起来。
*****
此时此刻,吴攸和贺雪龄肩并肩坐着,无奈的往脚下看去。
平常最活跃的吴怀之、还有赵扬的两个侍卫:陈胜、吴广正半昏半醒的躺在商船的甲板上,吹着海风。
对了,陈胜不叫陈胜,吴广也不叫吴广,他们分别叫做李成和梁毅。
吴攸完全相信他们两个武功高强,忠肝义胆,这是赵扬挑中他们来保护自己的原因。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并没有随吴攸出发,而是等在和潞梁接壤的荣州,吴攸一到,他们就现了身,告诉吴攸,他们会跟在吴攸身边,寸步不离。
吴攸做出了一个决定,在她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从荣州到江沅,自然要经过潞梁,薛家把持着潞梁十五州,这位薛节度使明显很懂得生活的乐趣,他的府衙设在最潞梁诸州之中,最繁华,最历史悠久的的建州。
经过了建州之后,再到许地,就容易多了。
从荣州到建州,最好的办法不是从陆地上走,而是走海路。好在,大晋朝的水运也很发达,况且,只不过是沿着海岸线走,吴攸觉得,应该比走陆路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然而,有一件事她没有考虑。
首先倒下的是吴怀之,他毕竟岁数不大,体质也不如李成和梁毅那么健壮,刚上船两个时辰之后,他就吐了满地。
这回,吴攸公费出游,银子是不用担心了,她找的是一艘最好的商船,食物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吴攸有些奇怪,觉得吴怀之不应该吃坏了肚子。
但是,随着李成和梁毅接连倒下,她终于明白,这三个生长在内陆,大概从来没见过海,没上过船的人……晕船了!
正当赵扬信誓旦旦向陆洵保证,李成和梁毅会好好保护吴攸和贺雪龄的时候,吴攸和贺雪龄正在连拉带拽的把地上躺着的三个人扶起来,把他们从甲板上弄回了舱内。
然后,她找到了船主,想询问一下,有没有能缓解晕船所带来的不适的办法——毕竟,这坐船不像骑马,自己可以掌控,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这一开了船,不到船港,就只能一直往前开。
就算停下,在海面上,也不会停止颠簸。
船主并不很在意,道:“头一次坐船的人嘛,总会这样,到了建州,就没事啦。”
吴攸无奈的往回走去,经过隔壁的船舱的时候,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吴侬软语,伴随着清婉悠扬的低低的歌声。
这毕竟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