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郎君的古代养家之路》第47章


祁佑:“好吧。”
苗儿跌跌撞撞的从地上爬起来,祁佑走到她身边,“你看好了,右手出拳要快,”说话间,他一拳头擦着苗儿的脸颊飞过,带起一阵拳风。
苗儿惊叹的同时,想要练武的决心更强了。
她一直都知道佑哥很优秀,她想配得上佑哥,不是用口头婚约,而是她自己有一天能够变得足够好。
她很笨,没有天赋,但她可以努力,她愿意用别人三倍四倍的时间学习。
“你看,我上面出拳,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你下面就会疏于防守。这样我就会趁机攻击你。若我此刻手里有刀,你就没命了。”祁佑把动作放慢,掰开了揉碎了跟她讲。
苗儿一脸认真的点点头,“佑哥,我记住了。”
祁佑:“那好,我们再来。”
祁佑:“看拳。”
祁佑一拳头打过去,苗儿下意识避开,同时双手挡住腹部,但很快她的双腿被人一扫,整个人失去重心,眼看就要摔倒在地。腰间却被一只大手牢牢搂住了,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不错,比之前长进了一点点。不过你的下盘太不稳了,明天上午我练武的时候,你就跟在我旁边扎马步。”
“好。”苗儿发自肺腑的喊了一声,声音之洪亮都吓了祁佑一跳。
祁佑乐了,“不错,继续保持这种劲头。”
“但是现在,你得先休息。”不等苗儿反驳,祁佑又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好身体,你什么都做不成的,更别说练武了。”
苗儿乖乖点头:“我听佑哥的。”
小姑娘嘴唇微抿,小脸紧绷,认真而严肃。
祁佑:………怎么就能这么乖。
他搓了搓隐隐有些发痒的指尖,清咳一声回了屋。
他从房间里拿出一个小瓶子,偷偷摸摸找到祁母,不太好意思道:“娘,待会儿你把这药酒给苗儿。”
祁母不太乐意,她看着儿子,试着委婉道:“佑儿,苗儿是个女孩子。”
祁佑点点头,“我知道啊,怎么了吗?”
祁母:“那你还,还那样欺负她。”
祁佑垮了脸,“娘,我没有啊。我下手已经很轻了。”
祁母:“你下手还轻?苗儿那手上到处都是淤青,那衣服遮住的地方不知道得多严重。”
祁佑也很无奈,“娘,对练之中,受伤本就是常事。”
祁母见说不过儿子,也不说了,道:“要给你自己给,娘可不干。”
祁佑:“………娘……”
祁母:“叫娘也没有用。”
祁佑那个冤啊,“不是,娘,这练武不摔摔打打怎么能叫练武呢。你看我当初还不是被裘烈压着打。”
祁母气的丢了手里的针线,“那怎么能一样,你是个糙爷们儿,苗儿可是女孩子。而且她还是你未过门的媳妇儿。你也下得去手。”
祁佑:…………
祁佑:“娘,我已经小心小心又小心了。”
“而且现在苗儿跟我对练,她顶多受点痛,将来换了旁人,就不只是痛一痛这么简单了。”
祁母:“反正我不管,你惹出来的事,你去解决。”
药酒也别想她去送了。
苗儿多好一孩子啊,每天摔的到处是淤青,还每天起早给这臭小子变着花样做早饭。
他倒好,手下一点儿不手软。
祁母想想就心疼,偏偏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她掺和进去反而还成了坏人。
祁佑看他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赶紧溜了。
大不了,他就自己送嘛。
晚上的时候,祁佑拿着瓶子敲开了苗儿的房门。
屋内蜡烛垂泪,灯影摇曳,房门从里面被打开。
苗儿看着门外的男人,面色讶异,“佑哥?你怎么来了。”
祁佑晃了晃瓶子,“来给你送点东西。”
苗儿接过瓶子闻了闻,“这是药酒。”
祁佑:“嗯。你那些淤青得用药酒揉化开,才能好的快。”
“好了,药酒送到,我回去睡觉了,晚安。” 祁佑说完,转身就走。
结果还没走出两步,他就被人从身后抱住了。
“佑哥,谢谢你。”
“还有,晚安。”
话落,她手一送,快速回了房。
房内,她抱着药酒,笑的满心甜蜜。
房外,祁佑看着头顶的月亮,复杂难言。
他站在走廊上,身上的热气散去,触及到了深秋的寒冷。
迎面而来的夜风吹了他满头满脸,他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好冷啊,回去睡觉了,睡觉。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又安稳,祁佑每天照着时间表做事,一切都显得规律又安宁。
如果非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苗儿的训练加重了。
祁佑是真的没想到这个小姑娘能这么拼。为了不比小姑娘比下去,祁佑有些松懈的心态也立刻改正了。最后他想了想,干脆每天提早起床,陪着苗儿一起在山上跑步。
山路崎岖,在这种地方跑步,极锻炼人的平衡感,当然一个不好,也会摔的鼻青脸肿。
祁佑饶是对自己自信,也摔了两三次,苗儿比他更惨,好几次要不是他眼疾手快,这小姑娘非得摔残不可。
等到巳时,祁佑就教苗儿通避拳,通避拳讲究一个灵活多变,说的直白点儿,就是以巧取胜的一种武功,极其适合女子。
祁佑偶尔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常常看着天空会想,当初裘老头把这套拳法教给他,是不是也存了同样的心思,希望他把这套拳法教给苗儿,让其做防身用呢。
毕竟他的力气可大可大了,其实严格来说学习通避拳顶多算锦上添花罢了。
而且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苗儿练了通避拳之后,身体的柔韧性好了许多。
为什么他就没有这种改变呢,难不成这男的练,女的练还有区别了不成。
祁佑想不通,当然想不通也就不想了,他每天可忙了。
他自己要学习,还要带着人学习。
日子就在这种充实的日子里不知不觉过去了。
第四十一章 
临淮郡旱了两年多了; 今天冬天终于降雪了。尽管那雪小的落地就化。但这对临淮郡内至今苦苦挣扎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郡内百姓感谢太子仁德; 认为是太子来临; 天公才对这片土地降下恩泽。一时间太子仁义之名盛传,连皇城长安都有所耳闻。
五皇子听闻消息; 冷笑了一声,“不愧是本殿的好大哥; 这笼络人心的手段就是厉害。”
不过这次,可要让大哥失望了啊。
一日后,西北传来战报,裘家男丁临阵脱逃; 致使边关大败; 我军损失惨重。
而罪魁祸首就在临淮郡。
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 一夜过后,整个长安百姓皆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嘉帝连下三道旨意,勒令太子押着叛将回长安。
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人们在寒风中冻的直哆嗦,一片荒凉的景象。
裘烈被困在囚车里,身上穿了夹衣; 那是太子对他的厚待。
可他依然觉得冷; 从心冷到全身。因为他祖父的人头就在他的脚边。
裘烈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记忆又重回到那一天。
他跟祖父跪在太子殿下的院子外,跪了一天一夜; 腿都冻的没有知觉了,终于等到太子召见。
他和祖父慷慨激昂的说着他们裘家的冤屈,可太子从始至终都不发一言,最后殿下扔过来一封信件。
祖父看完之后,全身颤抖,痛哭流涕,直言自己有罪,他愿一力承下所有罪责,只求殿下给他妻儿一条活路。
太子没说话。
然后他就被赶出来了。
他不知道祖父跟太子在房间里交谈了什么,太子殿下是否又答应了祖父的请求,他只知道,当他再看到祖父时,只有一颗没有血色的人头。
他被抓了,连同祖父的人头,一起被太子殿下押送回长安。
但是殿下随后又让人送来了口信,让他不要胡思乱想,裘家女眷那边,他会设法周旋。
裘烈安心了,就算君王待他如此不仁,就算他裘家有冤屈,如今能保全家里女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他还有什么好求的。
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他自嘲的想道。
……………
裘任身死的消息瞒不住人,更何况有人特意打听。
五殿下召来一干属下商量,得出太子想要护住裘家女眷的结论,安了裘烈的心,让其甘心赴死。
那可不行。
……………
长安城,裘家。
裘老太君把众人召集到大堂,外面闹哄哄的,弄的府里的人人心惶惶。
“卖国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