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浮萍定》第18章


要,小门小户的…甚至不是正妻的,不说学不学了,连边都沾不上。
“这是二姑娘的意思,老奴只是依照二姑娘的吩咐行事,至于为什么要求姑娘学习,那就不是老奴该过问的事了。”徐嬷嬷的目光略略瞥了文若萍一眼,脸上神情却是半点未变。
“二姐姐说的?”原来徐嬷嬷是文若蓉的人?难道徐嬷嬷真有什么过人之处?不然文若蓉也不会注意一个本事不显的婆子,还故意安排到她身边,不过让她学习管家?看来文若蓉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对她的事有所盘算了。
徐嬷嬷没有回答,只是很严肃地点点头,文若蓉明白徐嬷嬷现在忠心的对象不是她,就是有再多话想问也问不出结果来,索性就不问了。
屋里突然一片寂静无声,徐嬷嬷又看了文若萍一眼,见她没有半点想再追问的意思,自然也已经明白自己的新主子是个识实务、懂事理的聪明人,心里暗暗地赞许一句后,又转头看向春蝶,准备先跟她说明怎么收舍一些小对象和简单的记录。
此时,小烟匆匆走了进来,说道:“姑娘,大奶奶来了。”
“大嫂来了?”文若萍皱了下眉头,苏氏向来不到秋晚院走动的,怎么突然会来呢?
徐嬷嬷听到大奶奶过来拜访时,就已经默默地示意春蝶先退至一旁,却见众人都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她不免又摇头轻叹,然后语调极快地低声喝斥小烟道:“还不快去烧水煮茶,想让大奶奶来了看咱们的笑话不成?!”
“哦、哦!”小烟闻言,忙不迭地转身跑出去。
小烟前脚刚一离开,苏氏后脚已经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她的丫鬟竹香、菊香,一看到站起来对她行礼的文若萍,立刻向前快走几步,很是热络地将文若萍扶住,笑道:“这里又不是老夫人屋里,三妹妹不用在意那些琐碎的礼节。”
“礼不可废,何况大嫂嫂还是贵客,若萍哪敢慢待?”文若萍笑玻Р'地回道。
“唉呦!三妹妹真是长大了,连嘴巴也变甜、会说话了,记得我刚嫁进门那会儿,每次见到妳,妳都吭也不知道吭一声,要不是还会向我行礼,没准儿我就以为谁家搬来的那么大个的木头娃娃了。”苏氏一边说着笑,还一边用手比了比。
“以前都是若萍不懂礼数,大嫂嫂千万勿怪。”文若萍说着又要起;身;行礼表达歉意。
“别!别!别!跟妳说笑呢,妳要当了真,以后我可不敢再这么跟妳说着玩了。”苏氏赶忙伸手拉住文若萍,还故意唬着脸埋怨道。
“若萍这不是心里惶恐嘛,第一次觉得跟大嫂这么亲近,若萍是欢喜过头了。”文若萍脸上笑意更盛,同意微微点头响应。
苏氏闻言,带着笑容好生打量了文若萍一会儿,然后才道:“就是要这样才对,多大的姑娘家,整天板着脸又不说话,不晓得的人还以为跟妳结了什么深仇大恨呢,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可爱多了,也难怪妳大哥都知道心疼妳受了委屈。”
“咦?若萍没有觉得受什么委屈呀,大嫂怎会这么说?”文若萍听了苏氏的话,倍感不解地反问一句。
“都过去许久的事了,这会儿再说也没意思。”苏氏知道文若萍最后还是把那支发簪拿去与文若菱换了,自然也就晓得文若萍根本没对除夕那天的事多生心思。
“哦!”文若萍恍惚地应了一声,脑海里还想着她几时有发生什么事让别人觉得是她受委屈的,不过想了半天…依旧毫无头绪。
果然文若萍根本就不曾觉得跟别人换根发簪有什么好介意的,因为只能注定束之高阁的东西,有跟没有在她眼里都是一样的。
“我听夫君说过,妳姨娘生前也只是老夫人跟前的丫鬟,平日又安份的过头,所以去了之后也就没留下多少体己给妳,前两日竹香替我整理首饰盒的时候,随口跟我说有好几件首饰已经不适合我的年纪佩戴了,我就想不如拿来送三妹妹做体己,三妹妹再有两年就该议亲了,手里没点自己的东西怎么可以?听说二妹妹先前送了不少好东西过来,但愿三妹妹不会嫌弃我这几样东西老旧了。”苏氏说着就示意竹香将一个首饰盒递过来。
“大嫂的东西想来也不会有不好的,若萍开心都来不及了,哪里还会嫌弃?只是大嫂可别不小心把自己的喜爱之物给拿出来送了,不然将来再想拿回去,那是说什么都不成的。”文若萍并没有打开首饰盒,只是一径地客气道。
“三妹妹是还小,不知道首饰这种东西,常常是今年一个样儿,明年又是一个样儿,少有谁永远只喜欢一个花样的,我又正好是个主张‘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主儿,这东西送给了妳,回头我也有借口再去首饰店多打几件新花样呢!”苏氏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
“那若萍就谢谢大嫂了。”文若萍听得出来苏氏好心送她首饰,应该不是苏氏自己的意思,而是因为她的丈夫、自家大哥的交代,只是…好端端的,原本没什么往来的文怀轩怎么突然想到要疼惜她这个妹妹了?按原主的记忆,文怀轩和苏氏这对夫妻也都不是那种会悲天悯人的主儿,所以为什么呢?文怀轩在她身上发现了什么价值不成?
苏氏似乎就是专程来送首饰的而已,所以见文若萍收下东西,只又略略与文若萍寒暄了几句话之后,借口担心文若菲那里有事找她,便告辞离开了。
☆、第十六章 妄想
苏氏一走,徐嬷嬷领着春蝶走上前来,当着文若萍的面打开首饰盒,春蝶只看了一眼,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大奶奶也太大方了,这几件首饰看着就比五皇子送的贵重许多。”春蝶的眼见虽然不高,但也能看得出盒内的首饰价值不菲。
“缠丝点翠金步摇、点翠镶红宝石梅花金步摇、金丝镶红宝石耳垂、东珠玉兰花纹饰耳垂、金累丝嵌珍珠宝镯、赤金蝴蝶簪,春蝶,记清楚了吗?拿几张纸过来,我教妳怎么记录这些东西,左右也不像千金小姐般的学诗词书画,一边学认字一边学记账,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徐嬷嬷一件一件拿起来,又一件一件放回去,同时把每件首饰的名字都念了一遍。
“又是宝石、又是黄金的,看来这苏家的家底也不薄啊。”文若萍有些诧舌地叹道。
“姑娘不知道,定国公府的传承起自前朝,至少有百年之久,苏家又是累代书香之家,定国公虽仅仅从四品国子监祭酒,但只要是读书人,几乎都会尊称他一声恩师,他也是比任何人都有机会提拔那些想出头的,逢年过节时,受过提拔的学子又哪敢忘了孝敬恩师?这一来二往,长久累积下来,也亏得定国公府一贯懂得低调,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家的家底究竟有多丰厚,但我以为区区这些东西对大奶奶或者对定国公府而言,只怕也不过九牛一毛罢了。”徐嬷嬷一点也不讶异地解释道。
“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定国公府也是必须一贯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对吧?”不然这相当于可以间接掌握天下所有读书人势力的世家,谁不想拉拢他们?若拉拢住了,就等于天下已经得了一半…所以苏家能传承百年之久,实在不简单哪~。
“那是当然…,”徐嬷嬷意味深长地望了文若萍一眼,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此时,她已经把苏氏送给文若萍的首饰都抄写到一张白纸上,然后将纸交给春蝶,说道:“明日去找大管家讨几本空白的账簿,要是他问起做什么用,只管明说,这本来就是各院落该有的规矩,他不会为难妳的。”
“婢子知道了。”春蝶心里一边默默地复习着刚刚徐嬷嬷教她认的几个字,一边不忘回应徐嬷嬷交办的事情。
“姑娘明日开始先把妳以前学的刺绣都做一遍给老奴看,老奴也好知道从哪方面着重指点姑娘,至于诗词书画,每日临摹几张字帖,把字练整工就够了,毕竟吟诗作词那种事本不是一两日就能做到,更别说很多人压根儿不是那块料。”徐嬷嬷又转头对文若萍说道。
说白了,就是不认为文若萍有吟诗作词的天份,所以也不用浪费时间在那上头,反而女红和写字这两样只要肯多花点时间,日后总能有些成果的。
“呵呵…我知道了。”文若萍觉得自己跟春蝶就好像现代的学生面对训导主任一样,原主的女红还算有点水平,只不知道换成她之后,是不是依然那么地有水平…。
琼琚院上房,方氏一早来向婆婆苗氏请安之后,苗氏按例问了几句话之后,便挥手让方氏回去,但是方氏却没有像平日一样立刻就行礼告退,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