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女捕头》第183章


六月之后,递到苏缜手中的折子越来越不像话,每每上朝时问起,各部尚书才奏报一些事由并拟了意见,说是多依前朝例办。现下四海升平无外忧内患,皇上该选秀纳妃,早日开枝散叶才是社稷之福。
苏缜心里恼火,面上却要赞老臣为他分忧解事,真乃国家栋梁。
“公主离京几天了?”苏缜问安良。
“回皇上,八天了。”安良道:“算日子差不多该到锦城了。”
苏缜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青城郡的水灾已经过去了,调拨的银两也早已经到了,奏报从三百里飞递转为一天一报,到现在三天一报,看上去一切都好。包括派出去的巡查官员和工部的人也是同样口径。
可是,情形太好了,没有饿殍没有疫情没有流民,这反倒让苏缜生出些不安来。蒋熙元给他的密折也是这个意思,他们安在各部的人有话,说尚书省现在留中的折子越来越多,下面的很多折子根本递不到苏缜手里,颇有些言路不畅。
锦城离青城郡不远,晚镜回去之后倒可以替他探出些实情来,霁月山庄倒底身份还算隐蔽一些。他就不相信赈灾银真如奏报的所说,悉数发至灾民手里了。
思及此,苏缜闭目捏了捏眉心,嘱咐安良,“若有弘文阁的折子,马上给朕呈上来。”他又看了一眼案上的奏折,“这些……,发回去,让他们看着办吧。”
“是。”安良低头应下来。
苏缜又轻笑了一声,“让御膳房也冰些酸梅汤给尚书省,老人家们大热天的殊是不易,替朕言明,朕知道他们辛苦。”
安良将案上折子敛到箱子里,又道:“皇上,您今儿可去凤仪宫用晚膳?皇后娘娘备了鲈鱼和腌笋。”
苏缜略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傍晚的时候起了风,天儿阴了下来,咏薇便让人撤了冰碗改加了道莲子羹。两人对面而坐吃的甚是安静,待用罢了饭菜净过口,苏缜对她道:“这些日子尚书省接连递了折子,关于选秀之事。朕已经交代下去办了,后宫的安排皇后免不了多费心思。”
咏薇心里一紧,转过身接了芊芊递上来的茶放在了苏缜面前,片刻后才抬眼笑了笑,这笑容只撑了瞬间便没了,又垂眸道:“皇上言重了,这些本是臣妾份内之事。明日臣妾便安排修缮打扫各宫,前些日子臣妾已经让人典过库,家具陈设是不缺的,只是有些内造珍饰老旧过时。臣妾想,能翻新的便翻新用着,等选秀之后看还缺那些再补也来的及。”
苏缜看了看她,“皇后安排就是。”
外面的风渐渐大了,两人用罢了饭菜便窝在屋里下棋。苏缜原本只是想解个闷儿,却意外的发现咏薇棋艺不赖,下着下着倒认真了起来。咏薇对下棋颇有几分自信,原本叮嘱着自己万不可赢过皇上,可很快就知道自己错了,她是想赢也难,一时间不免好胜之心大起。
手谈三局,咏薇输了前两局,到第三局最后一子落下,棋盘上黑白分明一眼也瞧不出胜负来。安良和芊芊帮他们数着子儿,最后咏薇执的白子险胜了三个。
咏薇听完了芊芊报的数,激动的轻拍了一下巴掌,亮晶晶的眼里尽是兴奋,又追问着芊芊:“没数错?”
芊芊点了一点头,一边说着没错,一边瞟了瞟皇上,用眼神提醒着她别在皇上面前失了仪态。
咏薇却根本没会过意来,转头对苏缜粲然一笑,语调轻快地道:“皇上,臣妾可算是赢了一局呢!也不算太差是不是?”
苏缜微微讶异地看着她,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笑了笑,点头道:“皇后棋艺精湛,朕倒颇为意外。”
苏缜这一笑撞进咏薇的眼里,撞得她心头怦然而动,一时间竟没能错开眼去。待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忙低了头站起身来,“时辰不早了,臣妾伺候皇上更衣安寝。”
洗漱之后躺在床上,苏缜很快便沉沉入梦。半夜里下了大雨,咏薇被雷声惊醒了过来,翻身听见苏缜在他身边匀声的呼吸,知道他睡的正好。幔帐之内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咏薇却依旧睁大了眼睛,仿佛这黑暗里仍能看见他俊朗的脸庞。
她小心地探出手去摸了一下,轻轻地触到了他的眉毛后赶忙又收了回来,见他没有醒过来便偷偷地掩嘴笑了笑,又小心地碰了碰他的鼻子。苏缜动了动,把咏薇吓了一跳,赶紧翻过身去。
苏缜也翻了个身,手轻轻地搭在了咏薇的胳膊上,头也埋了过来窝在她的脖颈后面。温热的气息从脖颈耳后传来,咏薇心跳的几乎冲出了胸膛,动也不敢动,怕一动便惊醒了他,惊醒了这难得的亲密。
她入宫已经一个多月了,苏缜待她也不是不好,但这好却并不热络,夹杂着距离和陌生。他会宿在凤仪宫,但也真的只是宿在凤仪宫,咏薇也知道这并不是夫妻该有的样子,但她并不知道这是不是皇帝与皇后该有的样子。
哥哥总说皇帝不是用来爱的,她不以为意。她就是喜欢他,爱他。不爱,自己如何能心甘情愿的留在这皇宫里,不爱,她要用什么支撑着自己渡过以后漫长的岁月。
饭后说起选秀一事时,她心里是有些难受的,但这难受也并非不能接受。她一早就知道这后宫里不会只有她一个人,早晚姐妹成堆,她有心理准备。
虽是女儿家,但毕竟是蒋家的女儿,后宫对皇上意味着什么她都懂。如今唯愿她能应付的了将来的那一堆女子,唯愿自己真能替他解了忧烦,或者,她还有一些贪心。
她在努力的做好一个中宫,希望他也能如自己爱他一般,爱上自己。
身后的苏缜又动了动,喃喃地说了个什么,咏薇没有听明白。她鼓起勇气伸出手去,掌心覆在了他的手背上,手指尖传来一点冰凉的触感。
她摸了摸那个葡萄坠子,小心地拨到了一边,重新阖上了眼。
说:
嗯。。。我觉得平静的差不多了。
☆、200。 故地重回
弘文阁的折子是在五日后递进的苏缜手中,报只是一些编纂书籍的杂事,落款是‘弘文阁主簿李檀跪奏’。
苏缜拿到折子心里便是一沉。晚镜离京十三天,回锦城的路程就要有七八天,再暗查青城郡的事,修书快报,那必然是有相当紧急的问题,这消息才会如此快的递回京中。
他提朱笔批了,让安良送回到弘文阁去。待到下午时便让安良帮他换了便装,轻车简行的从北边安礼门悄悄离了皇宫,往侍德楼去了。
路上时,苏缜坐在车里忍不住的想要冷笑。现如今三省多有老臣把持,吴宗淮一案后收敛了一段,现在给开个口子果然便又嚣张起来了。自己现在要听点实情真话还得微服出宫,像个细作一般。
诚然,这帮老臣为官时他苏缜还没出生,前朝留到如今的也都是夺位时站对了地方的,资历老又自诩有功,却未免也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欺他年少?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他要站稳自己的位置,就得让臣子也守好自己的分寸。
这遭压不下去,让他们架空了自己,来日若再想收权,怕他们连废立之事都能办的出来。
李檀早早地便等在侍德楼了,见苏缜进来忙起身一揖,恭敬地叫了一声公子。苏缜脸色微沉,让安良盯着点雅间外面,落了座。
李檀把锦城递来的信交给了苏缜,信口封漆未开,苏缜接过来挑开信口,头也不抬地问道:“可有捎了什么话来?”
“臣大哥说,信中所言只能给您看个大概,详尽的,以霁月山庄却是不方便的查的了。”
苏缜看着那封信,眉头越拢越紧,一刻看完后扬手便将信拍在了桌上,虽未见暴躁,但看那神情却知已是大怒了。
林钰的信不长,只写了一些在青城郡的所见,如管中窥豹,却也可见一斑。
淮水已退,受灾村县房倒屋塌,人和牲畜尸体曝露遍野无人掩埋。赈灾粮悉数入仓由郡衙县衙卫守,全郡共设粥棚不足五十,粥米稀寡几可透见。受灾严重村镇已有饿殍于路,十户九绝,欲往临县临郡逃荒者皆被镇压,其状上不达天听。
朝廷百万两赈灾银子发出去,就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苏缜知道他们会从中盘剥,却没想到他们胆子肥的做到如此地步,且居然捂住逃荒百姓,阻了言路,还敢递了折子邀功请赏。
侍德楼的这雅间里,空气静得如同暴雨前般稠密而压抑。李檀虽没看这封信,但猜也能猜出个七八分来。皇上让霁月山庄报密信,而且还要通过自己递上去,这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
他在弘文阁,虽不是实权的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