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之悍夫辣妻》第310章


“哦!哪里需要您自己动手啊!您只要安排几十个人,去徐家村弄就行了,你今年还有很多正事要忙呢!那里有时间去弄这些啊?”
邱忠祥一口接道。
“好?不管是谁弄的,只要有得吃,对我来吃就好啊!哈哈……”
穆元庆笑着说道。他又忙把一张单子给邱忠祥递了过去。
邱忠祥看也没看,就笑着说道:“哈哈……这还差不多!走!丫头弄了新鲜玩意儿来,朕带你去看看玩玩。哈哈……”
邱忠祥说着,就把老部下拉着往后面走去。
其他的大臣们来了,都由徐小米和邱永峥来接待了。
陆权送了四大车来,周刻磊送来了四大车,吴千带着吴阳也送来了四大车,其他的官员至少送的都是两车。
小村儿站在宫殿门口,只要大臣来一个,他就大声唱,是哪位大臣来了。
邱忠祥就出来把大臣们,领到自己的宫殿里去看戏去了。
邱忠祥对徐小米弄的,这些戏曲特别的喜欢,自从除夕夜里听了那《石头记》第一集 ,他这个人的时候都能哼上几句。 
而邱启明夫妇两,也特别喜欢故事里面的人物,特别是贾宝玉这个角色。他们几个都能达到,百听不厌的地步了。
大臣们听了一中午戏留在宫里,徐小米就张罗着午餐。
吃过简单的中午饭,邱永峥想要赢些大臣们的银子,就拿出来几副麻将,让徐濠和吴阳做教练,自己和大臣们切磋。
这一闹,很多大臣都喜欢上了麻将,有几个居然一直到初二晚上才从皇宫里回去。
走时,还不忘去徐小米那里卖上两三副,回去让家里的女人们,无聊时也打发一下时间。
这一下,徐小米的麻将一时又不够卖了,只好和彩衣它们商量,让它们第二天就回徐家村去,把那时做好的拿来,还让外公再辛苦一下,多做些。
正月初四,晚上彩衣它们回皇宫里,带回了麻将,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大舅帮着做的铁船做好了,就等着试航。
徐小米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心里想着:这一下,自己可以大量招聘水手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一早,徐小米就被邱永峥,从被窝里拉出来。让翠屏和小香,彩衣她们帮她梳妆打扮。
第306章 册立太子妃
徐小米被穿上了,一身大红云锦袍子上面,绣满了金凤。头上戴着沉重纯金的凤冠霞帔。
脸上也画了个浓浓的妆,于是,她怀孕的缘故,当翠屏都给她穿戴整齐了,她还在眯着眼睛打着瞌睡。
这一切搞定后,邱永峥就狠心的把她叫醒。然后,牵着她的小手,一起去了金銮殿。
邱永峥担心她等会儿到了大殿上,还不在状态。
于是,边走边温声对她说道:“娘子!等会儿大殿里,你可不能出错啊!要不然,言官们又该递折子了。”
徐小米一下子,头脑就清醒了,答道:“是!”
可是,当徐小米答完丈夫的叮嘱后,又继续埋头打瞌睡。直到听见文武百官三呼千岁时,她才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她都以为自己会,和邱永峥一起出现在大殿上。谁知道这一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身处在后宫,和前堂连接的耳门内。
过了一会儿,翠屏和小香才来到她身边,扶着她往大殿走去。
按理说,这太子妃册封仪式,陪同的人都应该是宫中女官,可是,他们现在这个皇宫里,除了几个自己身边的人。
他们谁也不敢相信,所以,这女官的工作,邱永峥暂时请翠屏和小香来代劳。
她们三个来到大殿后,邱永峥伸手拉着她,一起向邱忠祥和邱启明跪下八叩拜。
此时,林冲嘴里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金泉县,青龙镇一奇女子,聪慧温良,贤良淑德,品貌出众,与太子结为连理。
朕与太上皇都甚为喜悦,特封为太子妃,望其日后辅佐太子,携手共进,图谋江山社稷,钦此!”
林冲念完后,邱永峥拉着她一起跪拜谢恩!
皇帝邱忠祥,将东宫之印章承于手中,翠屏跪拜后接下印章。
领头走在前面,邱永峥拉着她跟随其后。一直走到阳明宫的正殿时。邱永峥叫徐小米站在台阶上等他。
邱永峥径直跟着翠屏,走进阳明宫的正殿案前。坐下后,徐小米又由小香拉着走进殿里,来到邱永峥的面前停下。
再由小香从翠屏手中接过印章,转交给徐小米。又该轮到徐小米给邱永峥跪拜了。
邱永峥忙从案内,走出来,拉着她的手,一起走到阳明宫的殿门外,当天跪拜起来。
刚跪下时,邱永峥严肃的对爱妻说:“娘子!你我还没拜天地呢!借此,咱们补上这个礼!”
然后,邱永峥就对徐小米开起!当邱永峥对着她拜了三拜后,徐小米才想起,自己也应该对着他拜。
邱永峥这一举动,让徐小米着实感动了,眼中闪着晶莹的泪花,对着自己的丈夫慎重的拜了三拜。
后面跟来的林冲看见,门前的一对璧人,高声唱道:“礼毕!”
徐小米这太子妃的册封仪式就算是结束了,剩下的,又是今晚的宫宴和赏花灯了。
这次,有时候让她准备,她让宫里的太监宫女们比赛做花灯,谁做得最多,而且得到的评价好,就得一等奖。
就这样,半个正月,皇宫里都弥漫着一股,做花灯的风,每个宫女和太监都参加了,包括小村儿和林冲。
徐小米今年因为怀孕,自己根本就不想动手,想派专人做吧!又怕那些人拿乔,所以,她才想出个这样的点子来。
谁知道,今天让大家拿出来一看,她才在心里叹道:唉!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看看这各式各样的花灯,多漂亮啊!连九转连环灯都做出来了。
她真是佩服自己啊!当初,要不是自己想出来这一招来,今年的灯会,可能真会很无趣。
晚上,酉时开始,大臣们携带家属,一起来到皇宫里。
今晚,不同于往日,皇宫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
主场虽然是在太和宫,明阳宫和阳明宫,三个地方,但是,她把昔日的人寿殿,凤凰殿,以及一些偏殿里,都当值了彩灯。
让所有来观灯的人,都感觉到真正的置身于灯海里,有猜不完的谜语和奖品。
大家吃饱喝足,就到处走动着猜谜语。一直到辛时大臣们带着家眷们,意犹未尽的出了宫。
事情进行到这里,如今的大周朝皇宫,也算是各宫都不虚缺了。
而这次造反事件也平息得差不多,按理说算是快要接近尾声了。
可是,在宫外盘查找张静瑞的御林军们,却还一筹莫展。
他们几乎把整个京城翻了个身,也没有找到张静瑞一家人。甚至,连和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前朝太守,如今一品香的老板,郭敬愉一家也找不到了。
只是,海捕公文才贴出去十几天,在这落后的古代,要找一个人,哪里能像二十一世纪那样啊?
在网络上发一条布告,几小时之内,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了。在这里,得全靠人力,最快,也就是马匹了。
虽然,信息传播得慢,但是,人要跑路,相对来说,也要慢上许多。可是,这人要是一出了城,谁又知道他们会上哪里去呢?
现在,这里又没有实行居民身份证,他们就是随便逃到哪里,只要不被官府的人看见就行了。
在哪里个偏僻的山村里,呆上个几年,养精蓄锐,也没人认识他们。
一旦他们养足精神,又找到了什么经济支援,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还会,再来一次造反。那就是后患无穷啊!
徐小米绝不允许,张静瑞这样的人,还有第二次造反的机会。
于是,她跟邱永峥商量,让御林军放弃公开搜捕。改为暗访,所有人都换上百姓的衣服,出去后军纪要严。
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这样御林军才能深深的藏在百姓里面,不露声色的查找张静瑞一伙。
当徐小米和邱永峥都以为,这张静瑞可能要好几年才能抓捕得到。
可是,有一天,穆元庆给他们带来了,一个算是好消息的消息。
“末将听手下人说,在京城外的关家村看见一个男子,相貌有些像张静瑞家的那个傻儿子。他见人就骂人家是傻子。”
徐小米听了,心想:这要真是那个被小香变傻的张科,那张静瑞一家就在附近。
徐小米想到了邱永峥也想到了说道:“穆大人!你让他们不要打草惊蛇!严密监视就行了,我们主要是要找到张静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