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万能小媳妇》第81章


那时的人,特别热情,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喜欢打听,马月兰之所以在街道办工作,也就是喜欢凑热闹管闲事。这会可算是遇到新鲜事,把康安好家里家外,像是查户口一样打听的清清楚楚。
康安好自然是说些能说的,不能说的一个字也不会对她说,其实上辈子,她也很烦这样喜欢打探别人隐私的人。现在,她没有露出厌烦的表情,只是因为马月兰纯属热情,没有任何坏心眼。
“闺女,这俩小子读书了没?”马月兰拉着康安好坐在炕上说起话来,温建军和郑国新很自觉的出屋去了,毕竟两个大老爷们在这里也不方便。
“以前读过,正想问问三姨,咱们这里有没有那种可以请到家里来的老师?”康安好知道马月兰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文水县的百事通,不管谁家有个什么情况,她最清楚,问她准没错。
“读书好,人这辈子,可以没有饭吃,一定不能没有文化。”马月兰听康安好这么一说,心里更加喜欢她,她这辈子最讨厌那些觉得读书没有用的人。
☆、第112章 老苏很帅
“闺女,你是有福气的,说来不怕你笑话,当年,我能嫁给我们家老苏,就是因为我读过书。你要是不嫌烦,我就讲给你听,老苏去世这么多年,三个闺女都嫁在国外,就剩下我一个孤老太太,有时候夜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马月兰脾气火爆,大大咧咧,平时很少这么伤感,今天也不知怎么就说起老苏,情绪有些低落。
康安好经历过马月兰的丧夫之痛,她理解她此刻的孤寂,装作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问她:“老苏长得很帅吧?”
马月兰被她这问题逗笑了,像是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半晌才缓缓道:“老苏长得真不赖,大高个,国字脸,浓眉大眼,笑起来就像阳光透过满天的乌云照到地上,感觉眼前一下子明亮起来。那天,下着小雨,老苏到我们村里走亲戚,开着小轿车,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都出来看他,老苏特别幽默。要是一般小伙子,被那多么多老太太小媳妇大姑娘,眼对眼的瞧着,早就不知道手脚该往哪里放了。老苏不是,他竟然隔着门,冲外面站着的大伙喊,都别在外面站着了,下雨再淋湿了,要看进来看。
他的笑容干净温暖,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明霞和我站在一起,她也喜欢他,哦,明霞就是小新妈妈。后来,他坐在车里要走,我知道如果我不说,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我当时很大胆,我跑过去拦住车子,把信塞在他手里,然后就跑了,为这事,明霞差点和我翻脸了。
我们都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两个月后,我竟然收到老苏的回信,我特别激动。一来二去,我们经常书信往来,一年后,我们结婚了,明霞在我们婚礼那天当着很多人面,骂我一顿。我没生气,我知道我的优势是什么,读书,也许不会比别人多出什么外在的东西,可是内心是有思想的。
为这事,我俩一直不怎么来往,就算是她偶尔来看她二姐,也不去找我。这么多年过去,我知道她心里一直瞧不上小新他爸,其实小新他爸人不错,也是个有文化的,只可惜身体不太好,所以没有继续读下去。人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得不到的,最忽视的就是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
马月兰的声音抑扬顿挫,一看就是长期讲话锻炼出来的,本来嘛,街道办事处就是调解邻里纠纷的地方。
康安好眼睛不觉湿润了,听着马月兰的话,她似乎看到上辈子的自己,是啊,如果还能见到薛逸尘,她一定会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不要一辈子活在遗憾之中,她不要等将来上年纪之后,只靠着对彼此的记忆活着。
“闺女,你怎么哭了,都怪三姨不好,好端端的将这个干嘛,咱还是接着说读书的事情。”马月兰是性情中人,岁月磨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她看得出来康安好是个有故事的好孩子。
“三姨,您知道哪里有这样的人,最好是那种教过高中的老师。”康安好用手背抹干净眼泪,破涕为笑道。
“人倒是有一个,不过,三姨问你一句话,你要实话实说。”马月兰对康安好有顾虑,她担心这丫头只是一时起兴,并不是诚心诚意想要请人,倒是害人家白高兴一场。
“问吧,三姨,一定不瞒您。”康安好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特别是知道他们租的房子是马月兰的,就更不需要担心什么。
“闺女,您是真心要找个老师,还是只是随意请个,要是真心,难度可能有点大,你可要想清楚。”她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是真心,她就不跟着趟这趟浑水,省的落埋怨。
“三姨,我可是想要哥哥弟弟考大学的,怎么能不是真心的!”康安好被老太太的样子逗笑了,这老太太估摸着是被人糊弄怕了,这才格外的谨慎。
“哎,好闺女!”马月兰一下从炕上跳下来,不由分说,拉着康安好就往外走,被正要进屋的郑国新撞上,“马姨,你这是带我妹子干嘛去呀?”
“去去去,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别跟着瞎掺和。”马月兰还把郑国新当啥事不懂的小屁孩,挥手就要赶人。
郑国新顿时蔫了,他发誓,以后马月兰再来,他绝对不会路面,有她的地方就没他。
“小文,你过来,你跟着三姨陪着你妹子走一趟。”马月兰赶走郑国新,抬眼看见温建军,冲他招手。
“好。”温建军点头应许,谁知刚走出院子的郑国新一看温建军也去,顿时不乐意,凑过来一定要跟着去,还冲着马月兰得意的眨眼睛。
马月兰不理她,她心里有事,去的这户人家正是温建军了解的那户人家,马月兰知道的比他更多更具体更详细。
一路上,马月兰简明扼要的向康安好介绍了赵老师家的情况,康安好听了都不自觉的皱眉头。赵老师是煤炭子弟中学的老师,以前是个大学教授,后来落魄来到中学当老师。
文水县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厂下属很多单位,有正式职工一万多人,还有其他附属单位。这些年煤炭销量一直不错,厂里效益非常好,多少人打破脑袋想要一个职工名额都难。只要成为厂里的正式职工,就会解决住房问题,还有家属的工作问题,将来子女还能接替父母的工作。
煤炭厂是国营单位,职工都是铁饭碗,下属的其他单位都是集体所有制,员工的待遇不同。
赵高峰的情况是个例外,他不属于煤炭厂的职工家属,他是被教育局直接安排在红旗中学当校长的。这属于政治任务,他的妻子张也是红旗小学的数学老师,夫妻两原本都是大学的教授,教这些课程都十分轻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赵高峰半年前一次下晚自习回家,路上看见一个女学生被几个小混混拦路抢劫,他气愤之下,不顾自己,冲上去拦住小混混。
☆、第113章 保家卫国
幸运的是,女学生跑掉了,不幸的是,他的双腿被打折,本就有风湿的他,彻底站不起来了。更为不幸的是,赵高峰为人正直,教学严谨,不懂人情世故,常常得罪人而自己不自知。
按说,以赵高峰的年纪,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不过是他自己强烈要求,这才给他继续担任老师的机会。虽然他没有了校长的职务,管的事情却比原来是校长时候还多,这让新上任的校长很是厌烦。
得知他受伤之后,新校长积极主动的给他办好退休手续,他带的课程也被新的老师替代。最可气的是,树倒众人推,张也任教的小学校长以赵高峰需要照顾的为由,给张也办好了内退。
赵高峰和张也一生清贫廉洁,工资每个月几乎全部都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读书用,两人吃住都在学校,基本不需要什么额外的花销。赵高峰内退之后,学校后勤处就以各种理由驱赶赵高峰夫妇,要说没仇没怨的干不出来这事。
赵高峰当校长的时候,后勤处的处长想要通过关系,把他小姨子弄到学校当老师,入职手续都办好了。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经过赵高峰,可就在当老师的第三天,偏偏碰上他闲来没事去听课。这一听不要紧,当场就黑了脸,召集全体老师开会,会上公开批评并且开除学校。
人都是记仇的,特别是小人,更记仇。
“你们这是干嘛,住手,这些都是书,你们都是老师,怎么能把这些书像垃圾一样丢在地上。”一个中山装戴眼镜的干瘦老头,坐在轮椅上,手指着一群行凶的男子,这些人不断地把屋子里的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