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蛮荒走出的强者(小无)》第1059章


嗡!
剑锋颤动,嗡嗡作响。
“当初,我兄长雪羽大尊离去,带走了鸿钧道祖与诸多教主,却不曾将近在咫尺,就在他身边不远处开天立道的帝释天带走。想必我那兄长的意思,就是故意要留下帝释天,以这种道君层次的高手,来砥砺我的剑锋,作为磨剑之石。”
柳毅环视周围九千余位弟子,淡淡说道:“如今,我已经成为道君,已然开天立道。可我门下弟子,足足有九位,其中除去三霄不算,剩下的六个,都未曾历经过惊天动地的神佛大战,未曾以此来磨砺他们的剑道锋芒。而此刻我这道场当中,九千余位剑道门人,也未曾砥砺剑锋。两位太古帝君与帝释天若领军前来,正好可以让他们来试炼试炼,看看我玄天宗一脉,剑道锋芒是否锐利。”
“善!柳道友心气之高,果真是一如往昔,哪怕是成为了道君,也不曾磨灭了半点锋芒。丝毫不像我们这些修行日久的上古之人,我们身上,倒是有诸多垂垂老矣的暮气,未算胜,先算败,如此一来,倒是远远不如柳道友了。”
镇元子看了看周围九千余位弟子,见他们一个个盘膝坐着,身形挺拔,宛若一柄柄沛然宝剑,驻在地上,顿时镇元子脸上满是羡慕,言道:“我万寿山五庄观,这些年来,也收纳了诸多弟子门人,可比之柳道友玄天宗剑修一脉,却差了不少。”
柳毅说道:“你那些弟子,资质定然不凡。可我这九千剑道门人,却曾经随着我,抛头颅洒热血,俱是些慷慨激昂的壮志之士,与你五庄观一脉弟子,确实有些不同。”
“确实如此。”
镇元子点点头,又问:“柳道友既然要让门下弟子,砥砺剑锋,磨砺心性。为何不派遣他们下山去,在世俗当中修行?我修行之世,素来都是大争之世,只需下山去行走四方,必定会沾染因果,如此一来,便会与人争端,大战小战不断,也可以起到磨砺剑道心性的效果。”
“道友此言有理,可我却不愿如此。”
柳毅微微摇头,眼中出现一抹悲悯之色,言道:“一量劫之前,大尊决战道祖,天崩地裂,洪荒大世界变作了诸天万界……如此一量劫以来,芸芸众生死伤惨重,元气大伤,尤其是我人族子弟,在敌方无数上古妖神的压迫之下,苟延残喘,就连最基本的人性都已经丧失了。直到我等卷土重来,击退两位天地,重新定鼎天下,如此镇守天下数千年,才缓缓回复几分怨气。这数十万年来,芸芸众生刚刚有了些起色,又怎能让他们的性命,来砥砺我门下弟子的剑道心性?”
镇元子则说道:“若步入修行之门,若成仙成神,就不再是寻常生灵,怎能在算作是芸芸众生之一?”
柳毅则出口反驳,轰然有眼:“我以剑立道,横于宇宙玄黄之内,仰观天地,俯察众生。不能与我平起平坐之辈,皆是芸芸众生。”
此言一出,镇元子勃然色变。
他忽然发现了,这柳毅柳道友,单凭心气这一样,就已经远超于他。
“道友此言……”
一席话至此戛然而止,镇元子竟然不知该如何去评判,柳毅刚刚那些话语。
旋即,他拱手辞别柳毅,朝着这一方虚空小天地的大门走去。
走至门口之时,镇元子恍然回过头来,朝着柳毅站立之处看去。
这时候,镇元子觉得自己看到的柳毅,仿佛不再是一个人形身影,眼前的柳毅似乎化作了一条汪洋无尽的大河,每一滴河水,都是由剑锋组成。
就是这么一条大河,横在了宇宙玄黄之内。
果真是仰观天地,俯察众生。
如此一条剑道大河,与消失了数十万年的天道大河,竟然隐隐有几分类似之处。
“这柳道友,果真是……果真是道法天人啊!”
镇元子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走出了大门之外,回到了惊虹洞天之内,神态竟是有几分失落。
就连玄天宗掌门人凌万剑,以及镇元子门下两位弟子清风明月走过来与他说话,镇元子都有些神不守舍。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镇元之殇
镇元子活了无数年。本文由 首发
甚至于,比这天地间所有生灵,都要活得更久。
甚至于,比起太上教、阐教、截教三位教主,都要活得更久。
镇元子显生之时,甚至宇宙玄黄天地万物,都是荡然无存,他显生在混沌当中,可谓是混沌生灵,那时候盘古尚未开天辟地。
他本是混沌当中,一株人参果树,因为混沌当中,隐隐约约会传出断断续续,似有若无的讲道之声。镇元子遵循此声音的指引,才步入修行之门,立时无数年,方能修炼到略有小成。
天地之间几乎无人知晓,那一株时常显现在镇元子背后,时隐时现的人参果树,实际上就是镇元子的本体真身。
盘古开天之前,镇元子就已经修炼为人。
盘古开天之时,镇元子躲到了混沌深处,却依旧被开天辟地的巨大威力波及,身受重伤,静养了许多年,才恢复了伤势,来到了盘古开辟出来的天地之间,云游四方,最终在万寿山中,立下了一座五庄观,以此作为修行之地。
只可惜镇元子苦于没有修行之法,只能自行摸索,终究是修行速度太慢。
直到有一日,冥冥之中传来一道声音:“我已立道,有缘之人可以来混沌深处,听吾讲道……”
于是,镇元子便奔赴混沌当中,见到了一座紫霄宫。
也因此,他认识了一批同窗,六大教主,两位天帝,诸多道君……当初皆在紫霄宫这一座宫殿当中,同门学艺。
若论资历,论跟脚,他不弱了六位教主半分。
可惜,六位教主当中,太上教主、元始教主、通天教主三人,有着天大的福源,根基深厚,得以被鸿钧道祖,收做了亲传弟子。
而那女娲教主,则因为鸿钧道祖掐指一算,料到了她有天大的功德,将她收做了入门弟子。
至于阿弥陀佛与准提教主,则因为准提一番死皮赖脸的苦苦哀求,鸿钧道祖也收了他们做记名弟子。
唯独镇元子,虽然在紫霄宫的座次位置,仅在这几人之后,却因为口才不好不会苦苦哀求,既没有三清教主的天大福源,也没有女娲教主的天大功德,所以没能正式拜入鸿钧道祖的门墙。
只是事已至此,镇元子也不曾强求,而是在鸿钧道祖三次讲道之后,回到了万寿山五庄观,潜心修行。
直到有朝一日,妖师鲲鹏与他的至交好友红云道人激战,将红云道人打得身死魂灭,道统殒落,镇元子才恍然明白过来,修行之世就是大争之世,不争便不成。
那时候他就有些后悔,为何当初在紫霄宫当中,不像准提教主一样,苦苦哀求,求得鸿钧道祖收入门墙?
历经了红云道人之时,镇元子反倒是更加收敛,也不与人争锋,也不与人打斗,只在万寿山五庄观当中,一门心思苦修,终于是在六大教主相继立教成为教主的时候,他修为达到了道君巅峰,却不得其门而入,不能成为教主。
他也不像血海冥河一样,要求那一线生机,要立下修罗大叫,创出阿修罗一脉,妄图与六位教主平起平坐。
闭门苦修无数年,镇元子也屡屡开坛讲道,天地之间不知有多少生灵,在他门下听过讲,受过好处。正因如此,镇元子才有一个别名,叫做地仙之祖。
为何叫做地仙?
地仙区别于天仙,不能为天,自然不入流。
这地仙之祖虽然是尊称,却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镇元子的声威,远不如其他道君。
直到……
直到西游大劫,唐三藏带着孙悟空之辈,西天取经。
那时候的悟空道人,尚且只是一直修炼了数百年的猴子而已。
师徒几人西行路上途径了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虽不在道观当中,却早已算到了唐僧几人会来,于是留下了果品招待唐僧。实际上以唐僧的资历与实力,怎有资格让镇元子用人参果来招待,镇元子只不过是看在西方佛教阿弥陀佛与准提两位教主的份上而已。
可惜,悟空却偷吃人参果,吃完之后还要打断了镇元子的人参果树。
镇元子本是人参果树修炼而成,果树是他的本体真身,怎会轻易被人打断?
只不过镇元子能掐会算,早就猜到悟空会去打人参果树,这才弄了一颗假的……
不论当初悟空打断了人参果树之后,是如何料理果树,如何赔礼道歉,可最终结果,却是镇元子这堂堂一个道君,和当年仅仅是修炼了数百年的妖猴悟空,烧香结拜,成为了结义兄弟。
如此一个结果,不可谓镇元子不懦弱。
若是换做了实力与镇元子相差无几的妖师鲲鹏,只怕会把悟空打碎成齑粉,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