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渔家小奶狗》第87章


陆二婶想着就绽开了得意的笑容。
这些也不过是她的幻想罢了,有陆春归在,虽然让陆二婶可以在旁边观摩学习,可陆春归是一句话都不肯传授的。
陆春归不说,陆春喜更加不会说。
至于动手实践的机会,陆春归根本就没有给陆二婶。
所以陆二婶并没有想到看着挺简单的煎虾饼,其实并不简单。
陆二婶安静下来了,陆春归也就有时间专注于煎虾饼了。
两个锅一起开动,不一会儿就煎好了一百只虾饼。
厨房里的味道浓郁极了。
这些都得马上送到老村长那边去,至于送的人手,那自然是陆春燕了。她离开,灶上的火就由陆春喜兼顾了,而陆春归就得一个人照看着两个锅里的虾饼。
不过也不是难事,无非就是再多费点功夫,多盯着点,一到了火候,就给虾饼翻身,这个是最关键的。
此外就是刷酱料的多少,也有讲究,不过这些都是陆春归做惯了的,份量掌握得是十分准的。
等陆春燕送了第一趟虾饼,回到家里时,陆春归和陆春燕已经又做好了七八十个虾饼。
两个锅一起开工,速度就是特别快,一锅出锅十几个,几分钟就可以出一锅。
一百个虾饼,看着似乎量很多,其实也就做准备工作耗了很多时间,真正煎的时间并没有多少。
不一会儿,凑够了一百个,陆春燕又去送货了。
陆鑫眼巴巴地看着,他好想当这个送货的!取代三姐的位置!
要论跑腿,应该是他跑得最快啊!
可他也知道,陆春归之所以没有把这个任务分给他,恐怕还是不放心他,怕他年纪太小了,馋不住,在路上偷吃。
所以他还不是二姐可以信任的对象啊!
陆鑫有些怅然。
没多久,陆春燕兴冲冲地跑回来了,兴奋地告诉大家,酒席上可热闹了,她第二次过去送虾饼,就看到原先送上的虾饼已经被客人们吃光了,还纷纷向村长打听,这个虾饼是从哪里订的货。
当然,也有些人知道,这虾饼是村里的陆春归做的,毕竟这虾饼在大安村已经卖了些时日,很有些名声在外了。
“他们可喜欢咱们的虾饼了!”陆春燕十分自豪。
而一直忐忑不安的陆春喜,听到了别人的肯定,这才算是放下了心。
她一直怕自己做得不好吃,她煎出来的虾饼,跟陆春归煎出来的,终归有些细微的差别。
幸好别人尝不出来,觉得都好吃,都以为是陆春归一个人做的吧!
陆二婶则是羡慕得眼睛都要发红了。
老村长的酒席啊!来吃这个酒席的,除了老村长家的亲戚,哪个不是村上有体面的人?不是有点体面的人,老村长会请他来喝酒吗?
过了今天,陆春归这虾饼的名头肯定是更加响了!以后更有赚不完的钱了!可惜陆春归赚到的钱,她这个当阿妈的一分都见不着。要不然,她至于拉下脸来,一副耍无赖的样子在这里学做虾饼吗?
恨只恨陆春归这个丫头太精明了,竟然早早就跟家里签下了协议,她赚得的钱归她自己所有和支配,原来就是为了做虾饼这事儿。
陆春燕的第三趟是送五十份虾饼,这次,她带回来一个消息,“二姐,老村长还说了,问问看还能不能加做一些,他要加做一百个虾饼,给亲戚们带回去。”
这也不是老村长自己掏钱,是酒席上的客人们纷纷打听,都想掏钱买一点带回家里去,让家里的人也跟着尝尝鲜。
于是,本来九百个虾饼的订单,一眨眼就成了一千个。
加做是没有问题的,鸡蛋、虾仁都是现成的,就是面团……没有揉好的。
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虾饼的面团可以不用发酵的,可以现做现和。
陆二婶更加高兴了,陆春归要加做虾饼,那她就可以从头到尾都学会了,连和面这些,她也都会了。
要加做虾饼,还得再剥虾仁,一直旁观的陆鑫终于也找到了机会帮忙,被分配到了剥虾仁的任务。
小家伙很开心,很是与有荣焉,他终于是个有用的人了!
陆二婶却不开心了,看着笑意满脸的儿子,陆二婶想不通,陆鑫平时吃虾还要她帮着剥壳的,现在居然自己去壳、去虾肠虾线,还做得有模有样的?
陆二婶好生气,可她知道,陆鑫现在不像以前那样那么听她的话了,索性就不管。她一会儿看看油锅,一会儿看陆春归翻虾饼,越看越觉得简单,心里想着,做法她都会了,只要再把酱料是怎么做的弄清楚,她就可以也摆个摊子专门卖虾饼了。
除了陆二婶是个只看热闹不帮忙的,一家人忙上忙下,终于在一个小时做,做完了最后一张虾饼。
这最后一趟送饼,陆春归亲自去。
老村长家热闹无比,老远就能听到人声沸腾,还时不时地夹着猜拳喝酒的声音。陆春归一捧着虾饼过去,就受到了众人投射过来的目光,席上的外村阿婆阿婶们根本就没想到这个做虾饼的居然是个看着娇滴滴的漂亮小姑娘,都好奇地八卦起来了,拉住她的手就问东问西。
陆春归一一笑着回答,感觉自己是迎来送往,顾客是上帝嘛,这些对她感兴趣的人都是她的顾客,自然得好好侯着。
好在老村长出来,把她给迎进了屋内。
“春归呀,你做的这些虾饼,我很满意,也是给我做足了面子。你这虾饼里的是大虾,不是平时虾饼里的那些小虾,没有人敢说我老村长一个不好。你做这个虾饼是下足了本钱的,我也不好按我们约定的一毛钱一个算。你看,一个虾饼是多少钱?”
老村长还是厚道的,虽然他们约定的只是一毛钱一个虾饼,可看到了这份量足足的虾饼,加上今天是娶儿媳妇儿,解决掉了大儿子的老难题,老村长心里特别高兴。
陆春归笑了笑,仍是按一毛钱一个饼的价格来收钱。她坚决,老村长也就不再坚持了。
一千张月饼,费了她一个下午,总共一百块钱。
这下,一天下来,陆春归兜里有了一百三十五块钱了!
又赚了!
陆春归擦了擦汗水。钱是赚了,但是,赚这点做虾饼的钱,真的是用汗水在赚钱哦!来之不易,每一毛都是辛苦钱!
第78章 私房钱
酒席虾饼的事情过后; 陆春归的名头是从大安村传到了外头几个村。
陆春归依然每天做油条或虾饼去卖; 份量比以前多了一些; 因为这虾饼太受欢迎了,总是到村口的路上; 就差不多卖光了。
也就是渔村的人,才有这种购买力,村里的人大多打鱼为生,比那些种地为主的,风险是大了些; 然而日子也是宽裕得多,给小娃娃买些好吃的零嘴; 并不吝啬。
这村里家家户户的小院门白天大都是开着的,小娃娃们这里串门、那里串门; 院子对着院子,别人家的孩子有虾饼吃,自己家的孩子哪能只眼巴巴地看着,那虾饼油条又不值多少钱,五分、一毛一个的,也就是他们撒网打一斤鱼的事儿。
以前村里没有零嘴儿卖; 陆春归开了这个头; 村里的小孩子们都爱得不行,现在就是媳妇婆子们哄起娃儿来; 用得最有效的往往便是一句“你乖乖听话; 明天就带你去村口买虾饼。”
陆家的虾饼这样畅销; 陆二婶每日看着陆春归挑着饼出去,没过多久就揣着鼓鼓囊囊的裤兜回来,心里又是眼红,又是向往。
也不知道陆春归到底赚了多少钱,别人挣钱是那么难,她挣钱确是那么轻松容易。
陆二婶憋足了劲,她一定要尽快把陆春归的这门手艺给学到手,将来自己也好撑起门面。
陆二婶想着,有了这门手艺,将来不管改嫁到什么人家,婆家也不敢轻视她,不会因为她是再嫁的就想事事踩着她。
陆二婶仍是一门心思地想寻个人改嫁,这次回到陆家,不过是暂住,早已是心不在焉,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让陆二婶纳闷的是,无论她怎么用心看、用心学,好似都学会了,可做出来的东西,味道总是差很多,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差错了,总之就是比不上陆春喜这姐妹俩做的。
陆春归在煎饼时,只让陆二婶看,是坚决不允许陆二婶动手的。因此陆二婶看着陆春归做了快半个月的煎饼炸油条,还是有些摸不着门道,明明看着是会了,可到自己做起来,做出来的却是四不像,怎么吃着味道都不对。
可能是因为动手的机会太少了?陆二婶便趁着陆春归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和面团,加倍使劲儿地练,可这方面她可能是缺了点天份,不是把饼子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