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第1842章


自然也有人的心沉到了谷底……这是悲剧啊……
方继藩乐呵呵的道:“陛下,谁说无利可图?”
“……”
方继藩的回答,却又让人震惊。
“陛下放心。”方继藩微笑道:“明日……臣便从这新城中,挣来一笔银子。”
他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朱厚照失笑:“明日涨价?”
方继藩点头道:“陛下到时自知。”
这君臣二人,完全将百官当作空气了!
反正他们胡闹惯了的。
无论说出什么话来,大家也都已不惊讶了。
只是……方继藩所透露出来的讯息,却是震惊了所有人。
怎么……这方继藩能如何做到盈利?
其实明眼人都清楚,方继藩这样的模式,是走不长远的,西山新城现在维持三两银子的价格,还积压了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却几乎没有多少利润,迟早要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
而若方继藩能从中牟取利润,就全然不同了。
朱厚照来了兴致,眼眸也顿时明亮了几分,对朱厚照来说,只要有银子,就什么都好说了。
于是他便道:“是吗?朕倒是拭目以待。”
百官个个心里嘀咕起来。
只是他们不敢去问方继藩。
等散朝的时候,却有人逮住了那王不仕。
王不仕毕竟乃是首富,身价千万,且对这买卖之事,总有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他如今越发气度非凡,鼻梁上的墨镜,也越来越增大的趋势,脖子上的大金链子,也越来越粗,别看他依旧还是翰林学士,却再没有人敢小看他了。
所以散朝之后,王不仕刚刚走到了午门,便有许多一直等在这里的人将王不仕围住了。
有人率先道:“王学士,是不是明日新城的价格要涨了?那镇国公的言外之意,可不就是如此吗,否则何来的有利可图……”
这自是大家都在意的,大家眼巴巴的看着王不仕。
王不仕捋须,幽幽叹了口气,他很痛心:“诸公……时至今日,却还关心着宅价一时的涨跌吗?”
“……”
这个回答有点怪,大家听不懂。
王不仕摘下了墨镜,露出了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闪动着光芒:“功名利禄,不必看的如此着紧,这无银是三餐度日,有银子也吃不着四餐五餐,家中纵有金山银山,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劝诸公,今日在朝为臣,要将心思放在江山社稷上,如这镇国公一般。”
“……”
有人面带羞愧,有人心里呵呵冷笑。
“西山新城的宅邸,老夫既不看好,也不看坏。之所以不看好,是因为镇国公此人,历来言而有信,他说三两,想来就是三两了。而之所以看好,是因为……三两银子,无论如何,也不吃亏,不上当。”
王不仕看着有些人的脸色憋的难看,却又道:“说来,老夫也在西山新城置了一些宅邸……”
“什么,不是说一户只能购置一套的吗?这……这……”
“这是当然。”王不仕道:“不过老夫买了一万套。”
“……”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老夫自金榜题名,便入朝为官,这下半辈子都在京师,可做人需饮水思源。说起来,老夫乡中,阖族上下,还有这远亲近邻,恰好也是万户,人哪……到了老夫这个岁数,也就不在乎什么金银了,想到乡中的百姓,日子还过的苦,老夫心里便放不下,所以随便以他们的名义,买了一些,当作是他们将来搬迁来京师的安顿之处。”
众人又倒吸一口凉气。
这一套,至少数十两银子。
一万套,便是数十万两了呀!
可在王不仕口中说来,却像是……这宅子不要钱似的。
“所以老夫奉劝诸公,不要总计较着私利。陛下心疼百姓,镇国公呢,为了百姓们如此用心良苦,我等……自当也要效仿,竭尽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时,至于个人的私利,为何要如此看重呢?老夫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挣下了亿万家财,毕竟……这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之物,留着又有何用呢,绫罗绸缎,锦衣玉食,并不能给老夫带来快乐。恰恰是赠人一饭,博人一笑,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能惠及他人,反而令人满足。”
“王学士你……你……你这是什么意思?”有人问道。
王不仕觉得自己已经说的够多了,此时似乎没有耐性了,拉下脸来道:“意思很简单,蝇营狗苟之事,莫来问老夫!”
第1755章 要发财了
这王不仕说翻脸就翻脸。
尤其是这蝇营狗苟的话说出来,更是让人无地自容。
偏偏,大家心里不高兴,却是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而如今,大家越来越发现乌纱帽固然要紧,可手上没有银子,便觉得自己低气不足。
就如这王不仕,虽只是一个学士,可人家有的是银子,你能奈何他什么?
于是大家只能憋屈的看着王不仕背着手,大剌剌走了。
……
而李政,则继续一路西行!
他可谓是仓皇而逃,身边只有两个护卫,他心里自有万般的不甘,焦虑不安之际,却又疲惫不堪,在沿途停下,寻了一个客栈暂时住下。
他的身份已成了一个寻常的儒生,躲避搜捕。
惊魂未定时,那护卫出去打探消息回来,李政立即紧张的问:“外头情形如何?”
“据闻海捕文书已至,四处都在搜查先生,先生……这些日子,出入却需小心,好在先生早已有其他的身份在,倒是暂时还查不到先生的头上。”
虽说暂时安全,李政却脸色蜡黄,接着道:“那方继藩……”
说到此,李政咬牙切齿,眼中透着切骨的恨,道:“今日之仇,不共戴天,方继藩那小贼,屡次三番辱我,他日必定百倍奉还,有朝一日,我要这大明社稷倾覆,迟早毁了他的宗庙,教此地血流成河。”
见这护卫沉默不语,李政更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了极大的伤害,如今便如丧家之犬一般,此时的夸口,像一个笑话。
他顿了顿,却又大笑:“此次虽是棋差一招,让方继藩那狗东西算计了一番,却也未必没有收获,那方继藩为了打击老夫,自己的损失也是不轻,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的西山新城,已是无利可图,我回奥斯曼,至少可对陛下有所交代了。”
他捋须,依旧露出风轻云淡之色,自然自我安慰,让他的心里平静了一些。
倒是回到了奥斯曼,如何脱罪,才成了他现在最紧要的问题。
不过对此,他倒是并没有露出恐惧之色。
他朝那护卫道:“既已下了海捕文书,近来定是到处需盘查,我等在此先避一避,等风声小了,再出玉门关。你们在外多打探消息,烦劳了,待我回了奥斯曼,定有重用。”
……
次日一大清早。
大大小小的商贾们,统统都收了一份帖子。
帖子里,自是镇国公邀请大家,前往西山新城。
收了帖子的人,一头雾水。
镇国公这个时候,请大家去西山新城,究竟是何故?
只是……但凡受到了邀请之人,却是满面红光。
你看看……看看,镇国公还是很给面子的,他是什么人,位极人臣哪,居然能想到老夫。
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得了帖子的人,只恨不得广而告之,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而在大明宫里皇帝朱厚照,今儿也起了个大早。
他心里还惦记着西山新城呢。
虽是得了方继藩拍胸脯的保证,可朱厚照依旧还是不放心。
“陛下,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刘瑾兴冲冲的来:“陛下……听说今儿一大清早,干爷便邀了许多商贾去西山新城,只是……奴婢却不知干爷心里是什么盘算。”
朱厚照听罢,顿时来了精神,略显激动的道:“怎么,他要卖地了嘛?他要卖什么地?”
他自是满心期待,却一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可朱厚照是个急性子呀,于是道:“不等啦,不等啦,快,快,给朕换一身衣衫,朕也去西山新城瞧一瞧,看看这家伙的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刘瑾似乎早料到如此,他心里有些许的隐忧。
陛下这几日虽在宫中,闭门不出,安分了不少。
可他时刻伴驾左右,却是最清楚陛下心心念念着西山新城,现在西山新城不挣银子,陛下这儿茶饭不思,干爷那儿却不知该如何交代。
朱厚照兴冲冲的换上了一身儒衫,带着众人,却也不走大明门,而是往午门那儿溜了。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