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天下之我是成帝》第47章


一众人正在嘲笑甄丰,忽然王邯跌跌撞撞的闯进来,大叫:“陛下,不好了,刘傲大军已经包围了长安城,正在率众攻城。”

第五十九章 信命和不信命 '本章字数:2022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12 08:15:12。0'
…………………………………………………………………………………………………………………………………………
“什么?”王莽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匡儿去哪里了?”
王邯眼睛通红的说:“匡哥哥阵亡了。”
“怎么回事?难道那卢芳竟然再次叛变不成?他难道不知道他无论如何亲附刘傲,都免不了一死吗?以刘傲刚强的个性,怎会容他存活?真是个蠢材。”
“陛下,事情不是你想象这样子的。”王邯小声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快说”王莽急道。
王邯便将崤关之战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王莽介绍了一遍。
“没有想到这刘傲竟然这么有胆识,看来大新的安全很成问题呀”。众人都听得心往下沉。
王莽也沉默良久,深深叹息道:“刘傲,我还是小看你了。五万破三十万,真是历史上罕见的奇迹呀。竟然连我最新研制的秘密武器斩马剑都奈何不了他。
这刘傲和他手下的将领居然如此杰出。他当初在长安的时候怎么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异样?难道竟然是韬晦之术?那这样的话,他的心机也太深了吧。”
王莽缓了一缓,忙对刘歆说道:“羲和(太史令),你们在符命上可有看到大汉光复的记载?”
刘歆忙对道:“确实有相关记载。《赤伏符》曾言大汉将兴,但记载的大汉中兴的人物并没有刘傲呀。”
“哦,那是何人?”王莽赶紧追问
“这……。”刘歆踌躇着,不知该如何回答。
“怎么了,难道有什么问题吗?”王莽的声音透着一丝不快。
“臣记不清了,只记得反正不是刘傲。”
见刘歆的回答并不能让王莽满意,哀章忽然说道:“臣下倒是记得。”。
“哦?说说看。”王莽瞪了刘歆一眼,令刘歆惶恐不已。
“是,原文‘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哀章得意洋洋的看了一眼刘歆。
虽然他与刘歆同为王莽心腹,但他并不算嫡系,只是自己意外献瑞获得王莽的好感才被引为心腹的,并不算真正的核心。
所以对刘歆等人一直骑在自己头上深为不满。今天终于得到机会了,怎不施展报复?
王莽沉默了一会,向刘歆问道:“照这么说,中兴大汉的应该是刘秀而不是刘傲?”
“是的,陛下。”刘歆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可是刘秀远在江东,又只是刘玄的属臣,如何中兴汉室?”王莽疑惑不解。
这时哀章忍不住插话:“陛下,其实也不一定就是南阳的刘秀?”
“那你的意思是说,还有其他人?”王莽更加奇怪了,不禁问道。
“陛下,您可还记得,在我朝中大臣中,曾有人将自己好好的名字废掉,改称刘秀?”
哀章的这一席话顿时令刘歆冷汗淋漓,立即跪倒在地,磕头不止,连连说道:“陛下,臣冤枉呀,臣当时并没有见过这《赤伏符》呀,只是一时兴起随便叫的。臣对陛下一片忠心。请陛下明鉴。”
王莽连忙说道:“羲和你这是干什么,朕从来就没怀疑过你的忠心。以后这事就不要再提了。”
“是。”众人连忙答道。
“不管中兴汉室的是哪个刘秀,只要不是这刘傲就行了。既然我等还有天命十几年,那刘傲又不在天命之列,我们还怕什么?这场长安保卫战,我军必胜。为表示我抗敌的决心,我亲自带领八万羽林军迎敌。诸位,等着我军的庆功宴吧。”
刘傲正在长安城门下率军攻城,忽见城头上献出黄金伞盖,刘傲就知道王莽到了。
王莽率先开口道:“表哥一向可好?”
“不好,国破家亡,天下分崩,逆贼当道,流寇并起,有什么好的。”刘傲虽然没发怒,却也没有好气。”
“表哥,你也不要怪小弟取你江山,小弟此举也是无奈,只是被天下百姓逼着这么干的,小弟虽不情愿,但也只有顺天应民了。”
“呸,亏得你这逆贼也算是读书人,竟然说出如此不要脸的鬼话”,刘愤怒地说道:
“顺天应民?如果顺天应民的话,为什么在你窃取天下后灾害频仍,流民四起?为什么绿林、赤眉揭竿而起?为什么王室宗亲相率起兵?如果顺天应民,为什么你这顺天应民的新朝连战连败,直至像今日一般退保长安?
如果连这也算顺天应民的话,你的脸皮也真是够厚的了。”
一句话说的王莽满脸通红,兀自强辩道:“那只是因为这天下没有人理解为我的大政,只要再过十年,我的大政就会凸显效果了,届时国富民强、四夷宾服、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刘傲冷笑道:“看来你对你的大政很自信嘛。不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就算再过一百年,你的大政也无法实现,你的所谓的大政只不过是书生意气的一纸空文。”
“你胡说,我的大政处处以古圣王的标准去实施,我和诸位大臣考校古籍,日夜商讨,详加辩证,才出台了这样一套有典有据、体系完整、详细周到、布局合理的大政方针,怎能是一纸空文?
分明是你自己逆天抗命,嫉我得成大功,用言语挤兑,为自己夺回汉室创造的言论罢了。你这些说辞只能瞒得了一时,难道还瞒得了天下悠悠众口吗?”王莽急道。
刘傲好像遇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狂笑不止:“逆天抗命?好叫你知道,所谓的天命并不可靠,有了天命又怎么样,你不把握住照样会完蛋。
秦始皇统一天下算是天命所归吧,但是为什么短短十几年就亡国了呢?楚霸王够强大了吧,天下诸侯由他分封,放眼天下可谓是唯我独尊,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诸侯离叛、天下失心,终使我高祖皇帝将他击败,创下我汉家天下二百年的基业?
你王莽也自诩顺天应民,结果还不是率十万弱旅退保长安?所以,我的信条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劝你呀,有时间去研究什么天命,还不如考虑考虑如何保你王家逆贼们的项上人头有用。”

第六十章 王莽的觉悟 '本章字数:2007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12 12:51:15。0'
…………………………………………………………………………………………………………………………………………
刘傲见王莽执意的的禀信天命,不觉十分好笑。说实话,如果按照历史本来的面目发展的话,王莽等人的所谓符命也不能算错,但是刘傲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逆天改命的行为,怎么可能像王莽一样去相信天命呢?
为了彻底打击王莽的信心,刘傲决定给他来一个火上浇油。
“念在亲戚一场,我再评一下你和你的所谓大政吧。你的所谓大政都是照搬古籍,可你根本不知道,书上的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上古时期的所谓典章制度根本无法应用到现代;
你乱改名称,美其名曰恢复古制,可你想没想到你改的这些名称造成了多大的混乱?你封赏部属一个官职,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官职有多大,什么职权。私下里还是用我大汉的官制作参考;
你政出多门,朝令夕改,有多少政令能够畅通无阻的执行下去;你把夏商周的制度混在一块,导致机构重叠,人员涣散,职权不分,行政效率极其低下。
总之一句话,你就是个食古不化的书生。”
王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是无力反驳。
刘傲停下来又说:“你用才不当,任人唯亲导致朝纲混乱,百姓流离。王邑王寻之辈何德何能,竟能秉兵权;王匡贪暴无比,纵兵行凶,竟得太师之位;廉丹残忍好杀,极尽暴虐,”‘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之语你敢说没听过?
还有哀章、催发、甄邯之辈,尽皆小人,又有何德才得以尽显荣光?
司隶校尉鲍宣等人德才兼备,忠勇可嘉,竟被你陷害,还有多少能人才智尽皆一流而不被你见用。以这些庸才掌国政,你不败亡才真的没有天理了。”
王莽见刘傲将自己的亲信全都划归无用的庸才,也没言语,而只是默默的思考着。
刘傲见王莽不出声,很是得意,继续批评道:“你志大而才疏,位尊而无威,信天命而忘人事,得天时而失人心,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却无法得到他们的尊重;
你御下不严,待人不讲诚信;你得之则喜,失之则忧,从不考虑得失背后的东西,须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你假仁假义,欺骗人心于一时,一旦阴谋得逞,嘴脸立变,你道满朝文武都是瞎子吗?如果不是贤臣良将退出朝野,如果不是你亲小人远贤臣,如果不是你醉心符命不管生民,如果不是你书生意气,乱搞朝政,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